居民通货膨胀感受的成因及影响因素研究

VIP免费
3.0 李佳 2024-09-25 4 4 370.98KB 48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2010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作
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特别是 2011 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中国人民
银行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
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科学评估判断政策的当期和
预期效果,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
关系。因此,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和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居民通货膨胀感受对其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有非常大的
影响,因此,研究居民通货膨胀感受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有
重大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首先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论述了国外学者对居
民通胀感受成因的理论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看法,并建立新的模型以分
析我国城镇居民通货膨胀感受的成因。之后,对居民通货膨胀感受的影响因素进
行了分析和总结。
(二)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得到 2003 1季度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通货
膨胀感受率,并将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利用本文建立的新
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的通货膨胀感受成因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
镇居民的通胀感受不仅与当期物价变化有关,而且会受到前一期通胀感受的影
响。
(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居民通货膨胀感受的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多元
回归模型,本文考察了多个自变量对通胀感受的影响程度回归结果表明,消费
品的购买频率、房地产价格对居民通胀感受有显著影响。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在以下两方面作出了创新:
(1)本文首先使用 IPI 模型度量了 2003 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通货膨胀感受。
另一方面,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对物价满意度的定性调查数据,使用净差额统计量
法将其转换为定量化的通货膨胀感受率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把该时间序列数据与
实际 CPI 以及 IPI 模型度量的通胀感受率相比较,本文发现外来的突发性事件会
导致居民的实际通胀感受与模型度量的通胀感受率之间产生缺口。当没有外来因
素影响时,实际通胀感受率与模型度量的通胀感受率具有很好的吻合度。
(2)本文将流行病学模型和 IPI 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新的模型,并以此模型
为框架实证分析我国城镇居民通货膨胀感受的成因,实证结果证实了本文提出的
假设,即居民的通货膨胀感受是在前一期通胀感受的基础上,通过对当期物价变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化信息的吸收而不断进行调整的。
关键词:通货膨胀感受;流行病学模型;IPI 模型;购买频率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V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7
第四节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居民通货膨胀感受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9
第一节 居民通货膨胀感受形成的模型刻画................................................................... 9
第二节 居民通货膨胀感受的影响因素........................................................................... 13
第三章 通货膨胀感受的度量................................................................................18
第一节 基于 IPI 模型的通胀感受度量方法................................................................. 18
第二节 通货膨胀感受定性数据的定量化...................................................................... 22
第三节 我国城镇居民通货膨胀感受成因的考查........................................................ 28
第四章 居民通胀感受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2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32
第二节 实证变量的选取........................................................................................................ 36
第三节 模型的选择及实证分析......................................................................................... 38
第五章 结论及后续研究展望................................................................................41
第一节 结论............................................................................................................................... 41
第二节 后续研究展望............................................................................................................ 41
参考文献......................................................................................................................43
附录..............................................................................................................................46
致谢..............................................................................................................................49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经济学理论指出,通货膨胀预期对投资,储蓄和消费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货
膨胀预期是指公众对通货膨胀在未来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的一种事前估计(ex
ante estimate)它在不同情形下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2007 年中国人民银行第二
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
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报告指出,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
稳中适度从紧,保持必要的调控力度,努力维护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控制通货
膨胀预期,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因此,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
导和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影响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因素很多,居民通货膨胀感受就是其中之一。居民
通货膨胀感受(inflation perceptions,是指 t时期居民对过去一年实际通货膨胀
率的感受程度,研究居民通货膨胀感受程度的理由是:通货膨胀感受度是通货膨
胀预期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Benford Driver2008)通过研究英格兰银行通
货膨胀调查问卷发现,40%的居民认为,对当期通货膨胀的感受程度是他们形成
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通货膨胀感受度比问卷中提到的其他几个因
素都来得重要,这些因素包括利率,中央银行政策目标和媒体报道。居民在对未
来通货膨胀率作出预期时,必然会考虑到对当前实际通货膨胀的感受。如果居民
感觉实际通货膨胀率过高,则相应的会对未来通货膨胀率作出较高的预期;反之,
则会作出较低的预期。而且,居民通货膨胀感受还会影响公众对中央银行以及政
府的信任度。当通货膨胀感受与实际通货膨胀率不一致时,公众就会对中央银行
和政府产生怀疑,从而不相信他们作出的承诺。因此,研究居民通货膨胀感受的
成因及影响因素对控制通货膨胀预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李红玲,戴国海2008
在江苏辖内 13 个地市所作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07 年通货膨胀感受是决定居
2008 年通货膨胀预期最为关键的因素。居民 2007 年通胀感受每提高 1%,其
2008 年通胀预期就会提高 0.36%由此可看出通胀感受对居民通胀预期有显著的
影响。因此,研究居民通货膨胀感受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对通货膨胀预期的
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欧洲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居民通货膨胀感受的形成机理,并试图解释实
际通货膨胀率与居民感受到的通货膨胀率之间为何存在差额。大部分学者都取得
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在居民通胀感受如何形成的问题上,有些学者从居民通胀感受的动态调整角
度出发,认为居民在形成通货膨胀感受时会受外界新信息的影响,同时也会根据
前一期的通胀感受来调整本期的通货膨胀感受:
Lein Maag2008)调查研究了欧盟居民是如何形成他们的通货膨胀感受
的。利用欧盟官方调查数据,他们发现:首先,居民并没有有效吸收所有可得信
息,理性检验失败;其次,在调查人群中,通货膨胀感受呈现明显的异质性;
后,通货膨胀感受会受前一期和当期实际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另外,作者使
Carroll2003的流行病学模型估计居民多长时间会更新他们的信息集。结果表
明,与通货膨胀预期不同,居民通胀感受对新信息不敏感。没有证据表明居民会
每个月更新他们的信息集。
Lindén2005)研究发现,一部分居民对收集通货膨胀信息有较强的欲望,
而另一部分居民则对该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少,结果显示对通胀信息有较强欲望的
居民,他们的通胀感受和通胀预期与官方实际通货膨胀率较为接近,而另一部分
居民的通胀感受和通胀预期与官方实际通货膨胀率相差较大。
而有些学者认为,居民自身的购物经验以及损失厌恶性在居民形成通货膨胀
感受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居民是根据在当期购物中对物价的具体感受来
形成自身的通胀感受的:
Brachinger(2005, 2006)建立了通胀感受指数(index of perceived inflation
在此基础上探寻通胀感受的影响因素。该指数以人类行为的假设为前提:第一,
人们会把任意一种消费品的价格跟心目中的参考价格相对比,该参考价通常是记
忆中过去购买该种消费品的价格。如果消费品价格比参考价低,消费者就会认为
获利了;相反,如果价格高了,则会觉得是一种损失。获利和损失可以分别理解
为低通胀感受和高通胀感受。第二,相同额度的价格上涨和下降给人们的感受是
不同的,人们对价格上涨更为敏感。第三,消费者购买某种消费品越频繁,该消
费品价格变化时给消费者带来的感受就越强烈。Brachinger 把这三个假设和官方
价格数据以及大致的购买频率结合在一起得出了他的通胀感受指数。然而,为了
确定具体的通胀感受水平,必须添加一个外生变量,也就是损失厌恶系数。作者
在他的模型里把损失系数设定为 2(也就是说,损失给消费者带来的感受强度是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特别是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科学评估判断政策的当期和预期效果,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因此,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和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居民通货膨胀感受对其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居民通货膨胀感受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有重大意义。...

展开>> 收起<<
居民通货膨胀感受的成因及影响因素研究.pdf

共48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佳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48 页 大小:370.98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