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

VIP免费
3.0 李佳 2024-09-25 4 4 409.04KB 63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V
摘要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逐渐被广泛地接受,它已经成为了企业战略管理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国内不少企业纷纷建立责任管理,为推行企业社会责
任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关理念无法利用合适
的财务数据来加以评定,这使得企业是否及时积极履行了相应的责任无从查证。
若是能将社会责任通过某种途径进行量化,将能促使其发挥更加积极地作用。因
此设计出一系列关于社会责任的指标并且建立一套综合的社会责任评价模型具有
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责任评价问题展开了研究。
西方学者主要从三大方面来研究设计,包括针对如何解决社会问题来设计指标、
利用财务指标来构建模型、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划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则起
步较晚,大多是在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加以中国化并以少量的数
据资料来进行实证检验。因而中西方学者的研究角度都大同小异,基本是按照利
益相关者理论划分出若干利益相关者,再根据各自的特性设计指标和模型。本文
则认为相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仍具有不同的特性,要是将这些特性统一在
一个利益相关者之下欠缺比较的公平性。因此本文借助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企
业的发展划分时期,再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指标设计和模型构建,并且借鉴
和选取了学者们运用层次分析法已计算出的权重来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综合值的计
算,这更加符合科学性和客观性。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
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框架进行介绍。第二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其中,
理论基础部分包括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的解释和阐述,在前人的研
究基础上对理论的提出和演变进行总结,并选取本文所需的各个因素。文献综述
部分分别讨论了国外和国内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设计和评价模型构建的研
究,在简单总结和回顾之后分别对其进行评述,以发现其存在的优点和不足。
三章为指标设计部分。本文从根据研究需要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成
熟期、衰退期,总结出不同时期的特点,再根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对员工、
股东、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政府和社区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指标设计。
四章为综合评价方法设计部分,本文通过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权重的确定来得出企
业的社会责任评价值,从而可以进行定量的比较。同时本文还给出了三个案例来
说明不同生命阶段的模型运用方法。第五章为文章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
本文的创新点是打破惯有的仅按照利益相关者进行模型的指标设计方式,而是从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VI
空间上对其进行细化,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时期的特点来进行指标设计。同时本
文还分别按照所属时期对指标进行分类并构建了三套社会责任评价模型。最后通
过总结本文设计的模型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且对模型构建的建议和展望,希望
能够对我国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生命周期;利益相关者;指标设计;综合评价方法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X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2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3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5
第一节 理论基础...................................................5
第二节 文献综述..................................................10
第三章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设计....................................14
第一节 生命周期三个阶段的特征....................................14
第二节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指标设计................................16
第三节 三个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指标归纳......................32
第四章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综合评价方法............................................................34
第一节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综合评价方法设计........................34
第二节 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说明....................................43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53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53
第二节 政策建议..................................................54
第三节 局限性与展望..............................................55
参考文献...........................................................57
附 录.............................................................62
致 谢.............................................................63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学者霍华德首次提出企业家具有社会责任这一观念以
后,管理学界兴起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研究热潮。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否
有益于企业效益、企业应承担哪些责任以及承担的尺度和方式、如何判断企业是
否承担了社会责任等问题的争论一直不断,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受托责任观与现
代公司作用观的争辩,前者认为管理者受托于股东,应当不断地为股东创造利润
并实现最大化,所以应该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履行一定的社会义务;后者则认为企
业承担社会责任危害了企业的效率。
尽管各界学者的意见不统一,但社会责任的观念仍旧快速发展起来并逐渐得
到了广泛的认同。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在 1971 年提出三个同心圆理论,强调企业
应多方面多层次地履行责任。卡罗尔(1979)利用四维金字塔模型将企业社会责
任划分为经济、伦理、慈善和法律四个方面。20 世纪 70 年代学者们开始注重企业
社会回应,20 世纪 80 年代企业社会绩效观念又成为研究的主流。
20 世纪 90
代以后又出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不断地得到完善。
虽然关于社会责任的理论已逐渐发展成熟,但如何评定和对其加以量化等问
题仍亟待解决,否则企业社会责任将无法从理论走向实践化,因此学者们开始对
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构建提出了各种要求,希望建立起一种完善的指标体系
来对企业进行综合性评价。目前国际理论界提出了诸多关于社会责任的标准,西
方的一些大型企业纷纷按照标准建立适用于自身的评价系统,如英国石油公司
BP、法国电力集团(EDF)等等。
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也逐渐被广泛接受。
2006 11日生效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条规定中就明确提出公司应当履行社会责任。党的十
六届六中全会也对社会责任提出了各种要求。2006 9月以后各大证券交易所、
社会各种协会、组织等等均纷纷发布了关于社会责任的指引和导则,直到 2008
初国资委也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企业的社会责任发
展也逐渐走上了系统化、科学化、和理论实践相融合的道路。但是从实践上看我
国企业对社会责任标准的划分、指标的设计、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的研究仍十分
Howard
R
Bowen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en [M]
New York:Harper&Row
1953
(3)
6-7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有限,从而使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程度的判断模糊不清,影响了社会责任实践
的深化。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意义
企业构建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有利于明确企业的责任管理、建立企业的责任沟
通、强化企业的内部责任考核、推动企业内部责任制度的建设,因此尽快构建具
有实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各界学者分别从各个角度来设计责任指标和建立责任模型。西方学者
主要从三大方面来研究设计,包括针对如何解决社会问题来设计指标、利用财务
指标来构建模型、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划分。其中最受关注和最具有影响力的构
建方法即为在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基础上设计出一系列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共同来进行企业社会责任评定。国内的学者大多效仿西方学者的做法,将他们的
研究成果加以中国化,使这些方法和理论更加适合我国的国情。虽然目前国内理
论界研究出的评价模型诸多,仍不外乎按照各自的理解将利益相关者进行归类与
划分,如将其划分为员工、管理者、股东、债权人、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社
区等,再根据划分设计各自所包含的指标,然后建立相应的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
虽然理论界对于各自的模型构建各执一词,但基本上划分标准都是一样的,
而未曾考虑企业虽然具有相似的利益相关者,但即使是相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
时期仍具有不同的特性,要是将这些特性统一在一个利益相关者之下欠缺比较的
公平性。因此本文借助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企业的发展划分时期,再按照利益
相关者理论进行指标设计和模型构建,这更加符合科学性和客观性。
二、研究方法
为了使本文的研究科学严谨,根据需要使用了多种方法并将其有效地结合。
(一)文献总结法
本文在对大量的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起源与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设计以及模型构建、生命周期理论等文献进行参阅和总结之后
才设计出本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
(二)国内外相关法规政策的整合
本文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评判的法规政策,在对这些法规政
策进行分析和整合之后之后重点选取易于量化的部分,并将其作为设计和删选评
价指标的标准。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
(三)案例说明法
本文在设计出综合评价模型之后分别举出三个案例来对模型的运用进行说
明,使模型的运用更加清晰明了。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的设计和评价模型
的构建,全文共分为五章,具体如下: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
究框架进行介绍。
第二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其中,理论基础部分包括对利益相关
者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的解释和阐述,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理论的提出和
演变进行总结,并选取本文所需的各个因素。文献综述部分分别讨论了国外和国
内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设计和评价模型构建的研究,在简单总结和回顾之
后分别对其进行评述,以发现其存在的优点和不足。
第三章为指标设计部分。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将企业的发展大致划分为初
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四个时期,但由于研究的局限性和初创期的数
据难以取得,故本文将初创期纳入成长期进行考虑,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
期、成熟期、衰退期,总结出不同时期的特点。再在各个时期内按照利益相关者
理论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员工、股东、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政府和
社区。然后根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指标设计。
第四章为综合评价方法设计部分。本文通过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权重的确定来
得出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值,从而可以进行定量的比较。同时本文还给出了三个
案例来说明不同生命阶段的模型运用方法。
第五章为评价体系的创新点、局限性和对评价体系未来发展和完善的展望
分。通过总结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价值,以及设计的模型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
且对模型构建的展望,希望能够对我国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完善有所帮助。
本文的结构框架见图 1-1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V摘要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逐渐被广泛地接受,它已经成为了企业战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国内不少企业纷纷建立责任管理,为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关理念无法利用合适的财务数据来加以评定,这使得企业是否及时积极履行了相应的责任无从查证。若是能将社会责任通过某种途径进行量化,将能促使其发挥更加积极地作用。因此设计出一系列关于社会责任的指标并且建立一套综合的社会责任评价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责任评价问题展开了研究。西方学者主要从三大方面来研究设计,包括针对如何解决社会问题来设计指...

展开>> 收起<<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pdf

共63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佳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63 页 大小:409.04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