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假说的检验 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例

VIP免费
3.0 李佳 2024-09-25 4 4 338.36KB 38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
摘要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危机假说”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不仅各类理论文献从
多个角度阐述了危机引发或者促成改革的逻辑,而且大量实证文献对于“危机假
说”进行计量检验并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但是研究背景一般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的发达国家和实施“华盛顿共识”的转型国家,而且常常选择大样本年度面板数
据来进行实证分析。而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注意到危机引致改革的现
象并进行了一些案例研究,不过仅仅是初步的探讨,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
究。因此,现有研究的主要不足在于未对单一国家进行“危机假说”的计量检验。
本文则针对以上不足之处,试图基于中国转型背景来分析财政危机与国有企业改
革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危机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
本文的逻辑思路和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在借鉴国内学者对于中国改革
进程的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在中国转型背景下财政危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作
用方式,以提出本文的检验假说,进而设计本文的模型方案。其次,本文使用 Probit
模型来检验财政危机与国有企业改革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危机假说”在中国
的适用性,并从中国平滑式转型和过渡性制度安排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现实制度环
境出发来解读计量检验结果。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我国的改革进
入僵持和攻坚阶段后如何有效利用危机突破改革瓶颈的政策建议。通过分析,本
文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在发生财政危机的年份里,中国推行国有企业改革的概
率约为 50%,是没有发生财政危机时的 3 倍多,因此认为财政危机引发或者促成了
国有企业改革,进而认为“危机假说”在中国转型背景下是成立的;第二,中国
政府作为拥有“理性经济人”特点的统治集团,在财政预算的约束条件下,通过
组织公共产品的生产来最大化义理性,但是由于国家义理性投资的边际报酬递减
规律和瓦格纳定律的存在,为了打破财政压力和义理性危机之间的恶性循环,政
府主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
本文有以下两点可能的创新:第一,目前关于“危机假说”的相关研究已经
较为深入,但是针对单一国家的计量检验则是非常有限的。针对该项不足,本文
立足于中国转型背景来检验财政危机与国有企业改革之间的关系,这是本文最大
的边际贡献。第二,本文从危机的视角出发来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从而
对中国改革路径得出新的认识,而且,基于此提出在体制转型过程中如何利用危
机来推动改革的宏观经济政策建议,是对转型经济理论的一个有益补充。
关键词:“危机假说”;财政危机;国有企业改革;Probit 模型
ABSTRACT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V
·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 2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3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4
第五节 重难点与不足之处.................................................................................... 5
第二章 关于“危机假说”的文献综述....................................................................... 6
第一节 “危机假说”的正式表述........................................................................ 6
第二节 “危机假说”的理论研究........................................................................ 6
第三节 “危机假说”的实证分析........................................................................ 8
第四节 研究展望.................................................................................................. 13
第三章 研究框架和模型设计..................................................................................... 14
第一节 研究框架.................................................................................................. 14
第二节 模型设计.................................................................................................. 16
第四章 计量检验和结果分析.....................................................................................25
第一节 计量检验.................................................................................................. 25
第二节 结果分析.................................................................................................. 26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31
第一节 研究结论.................................................................................................. 31
第二节 政策建议.................................................................................................. 32
参考文献.........................................................................................................................33
附录…………………………………………………………………………………………………37
致谢…………………………………………………………………………………………………38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中国三十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显示,改革往往在危机期间得以突破。
危机往往是改革的重要契机和重要起点。比如,为了改变由于数次“体制下放”
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和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局面,中国在 1978 年启动经济
体制改革,既对国有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也在农村推广以“包产
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制度,并逐步放开对于私人创业活动的限制。类似
地,在经历了 1988 年的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连续两年的经济衰退之后,邓小平的南
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再次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新的改革浪潮,如国有企业改革以国
有经济布局调整、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为核心,并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分税制”
改革,同时设立政策性银行和进行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并积极推动外汇改革。
此外,由于出口需求支持的经济繁荣受到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
府加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包括将数十万家国有中小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和对大
型国有企业集中的部门进行重组与公司化改制,而且从消除信贷管制、利率市场
化、银行自治和产权多元化等方面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
值得深思的现象:无论是改革的全局推进,还是局部突破,都明显具备危机驱动
的特点。有国内学者将这种特点总结为是“危机推动改革”(周其仁,2008),甚
至提出了“危机感也能够催生改革”的观点(钱颖一,2007)由此引申出一个亟
待解决的问题:被定义为是一种现状极度恶化的危机,是不是引发或者促成改革
的必要条件?这就是在国外学术界已成为普遍共识的“危机假说”Nelson1990;
Williamson1994;Tommasi and Velasco1996;Rodrik1996; Drazen2000)
本文试图在中国转型背景下对这个问题做出探索性的分析。但是,由于不同类型
的危机对于改革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而且改革涉及政治、经济、社
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是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以及不同阶段的改革的
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同时考虑到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是目的性、科学性、全
面性和实用性,以及在计量检验中数据的准确性、可得性和可比性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本文仅仅重点讨论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下财政危机与国有企业改
革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此判断“危机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
一、研究背景
目前,国外学术界对于“危机假说”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不仅各类理论文
献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危机引发或者促成改革的逻辑,而且大量实证文献对于“危
机假说”进行计量检验并得出了肯定的结论(Bruno and Easterley,1996;Drazen
and Easterley2001;Lora and Olivera2004;HojGalassoNicoletti and Dang
2006;AlesinaArdagna and Trebbi2006Pop-Eleches2008,但是研究背景
一般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国家和实施“华盛顿共识”的转型国家,这同我
国转型路径的初始条件和现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存在根本区别,而且常常
选择大样本年度面板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至于涉及单一国家改革进程的计量检
验则是非常有限的。而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注意到危机引致改革的现
象并进行了一些案例研究,不过仅仅是初步的探讨,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
究。因此,现有研究的主要不足在于未对单一国家进行“危机假说”的计量检验。
本文则针对以上不足之处,基于中国转型背景来分析财政危机与国有企业改革之
间的关系,从而研究“危机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
二、研究目的
本文针对在中国转型过程中内外部危机的周期性冲击触动或者推动改革的事
实,从中国平滑式转型和过渡性制度安排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现实制度环境出发,
利用 Probit 模型来直接检验财政危机与国有企业改革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危
机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这是本文最大的贡献与创新之处,既将国外学者关于
危机冲击推动改革突破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改革实践,也对转型经济学关于中
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是一个积极的补充。此外,据此本文提出
转型经济国家应对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建议,为今后如何利用危机推进改革突破
提供可遵循的一般政策原理。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转型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从而弥补现有的认识和分析的不足,而且对于进一步推动改革进程的深入,特别
是对于在改革进入僵持和攻坚阶段之后如何有效利用危机来突破改革的瓶颈具有
将由体制自身决定的,反映着体制本质特征的,基本的、原则的、普遍而又抽象的社会秩序,称为某种体制
的宪法性秩序。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宪法性秩序是一种行政秩序,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宪法性秩序则是一种
法律和信用秩序,因此从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必然包含着宪法性秩序的转换。在中国的转型过程
中,这是一个连续和平滑的过程,故被称为是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平滑模式,其中最典型和最一般的特征
是一系列的过渡性制度安排的相继替代。所谓过渡性制度安排,是具有不稳定性、短期性、同时兼容新旧两
种制度的性质,是体制结构中的一种或一些非均衡的制度安排,或者是在体制结构中各个制度安排之间出现
的不协调状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作为目标搜寻机制的搜寻型过渡性制度安排;由于未能预见后来
的发展而作为改革目标推出的正式制度演化成为过渡性制度安排,即目标型过渡性制度安排;作为一项改革
化整为零分步骤推出的阶段型过渡性制度安排;为了缓解改革中的矛盾,采取以退为进的迂回策略而实行的
策略型过渡性制度安排。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危机假说”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不仅各类理论文献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危机引发或者促成改革的逻辑,而且大量实证文献对于“危机假说”进行计量检验并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但是研究背景一般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国家和实施“华盛顿共识”的转型国家,而且常常选择大样本年度面板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而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注意到危机引致改革的现象并进行了一些案例研究,不过仅仅是初步的探讨,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因此,现有研究的主要不足在于未对单一国家进行“危机假说”的计量检验。本文则针对以上不足之处,试图基于中国转型背景来分析财政危机与国有企业改革之间的...

展开>> 收起<<
危机假说的检验 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例.pdf

共38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佳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38 页 大小:338.36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