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赶超战略与产业结构调整

VIP免费
3.0 李佳 2024-09-25 4 4 343.8KB 41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在梳理现有相关理论文献和实证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抓住了影响产业结
构调整的关键变量,也即赶超战略和要素禀赋,并重点考察了他们与产业结构的
关系。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首先,考虑到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
主体,各国调整产业结构往往从第二产业入手,于是本文以第二产业占比作为产
业结构的最主要代理变量,着重考察了要素禀赋、赶超战略与第二产业占比之间
的关系,通过探究其背后的理论机制,提出了三个待检验假说:1随着要素禀赋
的增加,第二产业占比呈现一个先升后降的倒 U型曲线关系;
2在其他条件一定
下,赶超战略与第二产业占比呈正相关关系;3、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
赶超战略对第二产业占比的促进作用会弱化。紧接着我们利用中国 1986-2008
27 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们所提出的三个待检验假说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
较好的验证了上述三个假说。其次,为了保证对产业结构考察的全面性,我们还
对第一产业占比和第三产业占比作为产业结构的代理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
结果表明:赶超战略对第一产业占比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第三产业占比有着
显著的促进作用;要素禀赋对第一产业占比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第三产业的
关系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然后我们尝试着对其背后的理论机制进行了探讨。
最后,是本文的实证结论和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理论创新方面来讲,本文首次探究了赶超战略、要
素禀赋和产业结构关系的背后理论机制,考虑到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我
们重点以第二产业占比作为产业结构的代理变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三个理论
上的待检验假说,同时也对其他产业占比作为产业结构的代理变量的实证结果进
行了理论上的探究;从研究方法来讲,本文采取的是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相结合
的方法,重点在于利用中国现实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具体来说,本文首次采用中
27 个省份 23 年时间跨度的省际面板数据,较好的涵盖了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
不平衡性,也保持了充足的样本数量,然后采用较为严谨的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
研究,这样就提升了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和信服度;从实际应用价值方面来讲,当
前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前提是首先要找出
影响产业结构的关键变量及具体影响,才能更好的实现当初预设目的,本文顺应
现实要求,通过梳理现有相关文献研究,找到了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变量,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也即赶超战略和要素禀赋,并通过理论和实证探究了它们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
影响,尤其是对于赶超战略这一关键变量来讲,林毅夫评价其为影响经济结构最
重要的外生变量和决策变量,这表明赶超战略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具有根本性和
极强的现实可操作性,这自然为决策者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政策工具,
有利于决策者实现当初预设的目的,尽快的实现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
长远来看,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要素禀赋;赶超战略;产业结构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V
目录
绪论.................................................................................................................................. 1
第 1 章 文献综述............................................................................................................ 3
1.1 什么是要素禀赋、赶超战略及产业结构........................................................ 3
1.2 关于要素禀赋、赶超战略和产业结构关系的相关研究................................ 5
1.3 影响产业结构的其他因素研究........................................................................ 7
第 2 章 要素禀赋、赶超战略与第二产业占比关系的三个假说................................ 8
2.1 待检验假说一.................................................................................................... 8
2.2 待检验假说二................................................................................................... 9
2.3 待检验假说三................................................................................................. 11
第 3 章 对 3 个待检验假说进行实证检验.................................................................. 12
3.1 模型设定.......................................................................................................... 12
3.2 变量解释.......................................................................................................... 12
3.3 计量方法......................................................................................................... 19
3.4 数据说明......................................................................................................... 20
第 4 章 实证检验及计量结果分析.............................................................................. 22
4.1 对计量方程(3.1)的实证分析................................................................... 22
4.2 对计量方程(3.2)的实证分析................................................................... 24
4.3 对计量方程(3.1)的稳健性考察............................................................... 26
4.4 对计量方程(3.2)的稳健性考察............................................................... 27
第 5 章 对其他产业占比的实证研究.......................................................................... 30
5.1 对第一产业占比的实证研究.......................................................................... 30
5.2 对第三产业占比的实证研究......................................................................... 32
第 6 章 实证结论及政策建议...................................................................................... 34
6.1 实证结论.......................................................................................................... 34
6.2 政策建议.......................................................................................................... 34
结语................................................................................................................................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 39
致谢................................................................................................................................ 40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5
绪论
2011 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同时
提出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
动产业转型升级”不难看出,产业结构调整是今年要亟待做好的一个重要工作。
那么怎样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显然必须首先找出能够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于对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当前大部分学者研究的角度有以下几个:政策体
(胡向婷、张璐,2005技术创新(赵玉林、张钟芳,2008对外贸易(王
吉霞,2001、需求供给(王君美,2009;黄茂兴、李军军,2009)等。
而林毅夫则从发展战略1的角度认为,“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存在两个重要的
外生变量:发展战略和禀赋结构,其他变量如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积累率等均
内生于给定要素禀赋下的政府发展战略的选择”,不难看出发展战略对于产业结
构的影响可见一斑,他同时还认为“要素禀赋是最重要的既定外生变量,发展战
略是最重要的决策变量”。考虑到林毅夫多篇相关研究文献,他所讲的发展战略
其实主要指的就是违背比较优势的当前依然盛行不衰的“赶超战略”。所以,从
林毅夫的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要素禀赋和赶超战略是影响产业结构的关键核心
因素。区别于其他学者的研究角度,从要素禀赋和赶超战略的角度来考察产业结
构的调整具有根本性,尤其是赶超战略是一国的政策变量,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和现实性,所以我们认为从林毅夫所提出的要素禀赋和赶超战略角度来研究产业
结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要素禀赋和赶超战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是怎样的?当前相关研究
非常少,主要集中在研究赶超战略对产业结构的危害性或者宏观笼统的讨论发展
战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认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属于规范分析,
而当前学术界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标准争议较大,所以本文决定从实证分析的
角度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当然,本文暗含的一个前提是,决策者对产业结构是
否优化合理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而本文要做的就是给决策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调整
产业结构的政策工具(赶超战略,并通过实证分析告诉决策者这个政策工具对
1需要做出说明的是,林毅夫所讲的发展战略,主要指的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和违背比较优势的发
展战略,后者主要包括赶超战略和保护战略。对发展中国家来讲,“主要指赶超发展战略”(林毅夫、刘明
兴,2004。因此,在本文中,发展战略和赶超战略是同义词。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产业结构的具体影响,以帮助决策者更好的制定战略以实现预设目的。
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考虑到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各国调整产业
结构往往从第二产业入手,“第二产业占比最能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黄茂兴、
李军军,2009,我们首先重点研究赶超战略、要素禀赋与第二产业占比之间关
系,提出了三个待检验的假说及背后可能存在的理论机制,然后利用中国的省际
面板数据进行经验验证,然后我们对其他产业占比进行实证分析并尝试着给出背
后所存在的理论机制,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需要做出说明的是,本文重在实证分析,对于赶超战略、要素禀赋与产业结
构关系背后的内在机理,只是初步和尝试性的给予解释,这也是本文的一个不足
之处和今后研究方向。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在梳理现有相关理论文献和实证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抓住了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变量,也即赶超战略和要素禀赋,并重点考察了他们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首先,考虑到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各国调整产业结构往往从第二产业入手,于是本文以第二产业占比作为产业结构的最主要代理变量,着重考察了要素禀赋、赶超战略与第二产业占比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究其背后的理论机制,提出了三个待检验假说:1、随着要素禀赋的增加,第二产业占比呈现一个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关系;2、在其他条件一定下,赶超战略与第二产业占比呈正相关关系;3、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赶超战略...

展开>> 收起<<
要素禀赋、赶超战略与产业结构调整.pdf

共41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佳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41 页 大小:343.8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