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管制体制及其绩效研究

VIP免费
3.0 李佳 2024-09-25 4 4 401.17KB 44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虽然经济上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环境问题却
越来越严重。在环境管制过程中所出现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非常严重。
我国的环境管制体制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环境管制的执行效率,从而影响环境保护
的效果。因而对环境管制体制的研究相当有必要。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是在管制经济学的指导下,从中国所特有的环境管
制体制出发,结合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管制体制的现状,借鉴美、日、德三国
的环境管制体制来分析中国环境管制绩效。首先,本文主要是对环境管制体制的
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由此总结影响环境管制绩效的主要因素。其次,通过分析环
境管制绩效所需具备的几个因素,并且结合发达国家的环境管制体制的优势,来
分析当前中国环境管制体制所使用的管制方法和法律。再次,结合中国环境管制
权利层级分配,通过寻租成本收益来分析环境管制的最优化实施。最后利用我
1994-2009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上述理论假设进行经验检验,并得出相关结论。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主要分析了中国的环境管制体系。环境管制效果的优劣主要是依靠可行的
环境管制体制。因此只有详细的剖析我国的环境管制体制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
的进行环境管制。本文利用环境管制体制的框架,结合现阶段环境管制的发展现
状,系统性的分析环境管制体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同时分析了中央环保部对地方各级环保执法局进行的激励,使得地方环保
执法局如实向上汇报排污企业所排放的污水,从而进行污染监管。排污企业与地
方环保执法局之间的合谋,直接影响环境监管的执行效率。通过分析表明,中央
环保部可以提高对地方环保执法局的奖励,可以减少地方环保执法局的瞒报、漏
报、少报的数量。当然也可以提高对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那么排污企业会从收
益角度来衡量寻租是否可行。从而降低企业寻租次数以及排污数量。
3.最后通过使用 1994-2009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主
要是利用省级层面的环境污染量、财政分权、环境管制水平、经济发展以及环保
人数等方面,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当前的环境管制体制的执行
效果对环境污染起到促进作用,也就是说现阶段的环境管制还不是很完善。经济
发展也对环境污染起到正向影响的作用。由此可知,中国当前的环境管制体制还
不够完善,环境管制的绩效还不理想。
关键词:环境管制;政府管制失灵;经济增长; 绩效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0
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第一节 问题提出..................................................................................................1
第二节 文献评论..................................................................................................2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6
第二章 环境管制体制与政策......................................................................................8
第一节 环境管制体制..........................................................................................8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制机构体制........................................................................14
第三节 管制政策法规与手段............................................................................20
第三章 环境管制与政府失灵理论模型....................................................................23
第一节 环境管制模型假定................................................................................23
第二节 政府管制失灵........................................................................................25
第三节 环境管制收益分析................................................................................26
第四节 社会绩效分析........................................................................................29
第五节 结论........................................................................................................29
第四章 中国环境管制体制绩效的实证分析............................................................30
第一节 计量模型与指标设定............................................................................30
第二节 计量方法与检验结果............................................................................32
第三节 结论........................................................................................................34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36
参考文献......................................................................................................................40
附录..............................................................................................................................43
致谢..............................................................................................................................44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 30 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跃式发展。根据历年统计年鉴可
以推算出,1978 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9.8%
上,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经过了 30 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走到了关键阶
段,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同时,环境恶化带来经济损失也不断
增加。据郑易生等1999估算,截止 1995 年环境恶化带来的经济损失达到了 1875
亿元,占到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 3.27%。原国家环保总局等(2006)估算
2004 年,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保守估计已经相当于当年 GDP 3.05%如果加
入生态环境损失,环境代价则将大得多。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
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且随着污染物的不断排放,污染物的排放已
经超过了环境的自我进化能力。近几年来的重金属(铅、镉等)环境污染、2010
7月的中石油大连污染、2010 7月的福建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以及 2011 8
月的云南镉污染事件等等,每次污染事件的发生所带来的后果都是触目惊心,造
成了人员伤害以及污染地的环境几十年难以恢复。
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市场机制无效而导致市场失灵,所以在环境污染问题中
引入了政府管制。虽然政府管制的目的是纠正市场失灵,可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出
现了政府管制失灵,从而出现了“双失灵”。虽然国家重视环境保护的法律建设
以及不断的提高环境管制水平,可是在环境管制的实践中依然存在着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政府环境管制过程中,存在着污染成本低于治理
成本,很多污染排放企业都宁可处罚也不愿治理。据环境商会测算,污水处理厂
进行脱磷除氮和污泥处置的成本达到 1.2 元/t 左右,而目前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一
般是 0.8 元/t 甚至更低。这种收费模式就会导致排污企业没有动力处理污染物,
直接排放,直接丢弃,并且很多地方政府对环境违法事件的处罚不力,甚至还出
现地方保护主义。
目前,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频繁发生的环境事件,给人们
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相背离。中国实施环境管制 30
多年来,为什么环境问题依旧没有很好解决。市场机制治理环境没有带来很好的
效果,同样采用了政府管制依旧没有带来可观的效果。政府环境管制 30 多年来,
政府的环境管制失灵究竟出现在哪里?以及政府管制采用的治理方法究竟出现了
什么差错导致实施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因而本文一方面讨论政府环境管制失灵的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原因;另一方面是借鉴国外环境管制体制以及方法来指引我国环境管制发展,形
成有效的环境管制体系,以及实施方法。
第二节 文献评论
本文献综述主要是从政府环境管制角度的相关理论分析。在经济学文献中,
先从政府管制理论分析,之后分析环境管制的研究理论,以及环境管制的各种手
段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环境管制政策从而总结出有利于我国环境管制体制
的理论。
一、政府管制理论
一般认为,市场机制能够在消费者之间有效的分配产品,在企业与产品之间
有效的配置生产要素,从而实现帕累托效率。然而,由于市场机制研究一般都是
假设信息完全、市场完全竞争、以及不存在交易费用等条件。当出现市场无法解
决资源的有效配置时,此时出现了市场失灵,只能依靠于外界力量来进行干预,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政府干预。
政府管制一般分为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出现了经
济管制的浪潮,主要是为了解决铁路运输产生的垄断力量。这之后陆续颁布一系
列的法律对电信、证券、民航等进行管制。斯蒂格勒(1971)为主要代表,之后
的佩尔兹曼(1976)进一步发展了斯蒂格勒的理论。以及 BaumolPanzer and
Willig(1982)研究了自然垄断行业。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垄
断性产业实行了放松管制、强调竞争的改革方式,涉及国家电信、铁路、石油、
航空等重要行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效果。70 年代之前主要是针对经济性管
制为主,而在这之后逐渐转向社会性管制。植草益(1992)对社会性管制进行了
定义: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
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伴随着提供他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制定的一定标准,并禁
止、限制特定行为的管制。美国认为社会性管制是:以针对环境污染、安全生产、
消费者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制(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
Regulation简称 HSE 管制)成为政府实务领域公认的社会性管制最近几年以来,
沱江污染事件、松花江污染事件、太湖蓝藻事件,无不昭示着我国水污染问题的
严重性。2010 6月广西玉林市、梧州市降雨引起群发性地质灾害,造成 43 人死
亡和失踪。以及 2011 年的云南镉污染事件与康菲漏油事件等等1这些事件的不断
发生使得我们不得不对社会性管制更加重视,同时为防止这些事件再次出现,需
要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主要是研究社会性管制中的环境管制。1920 年,最早对环境污染提出干
1详情参见相关媒体报道.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
预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书中提出的对污染者征税。他的提出,
应该根据污染造成的损害对排污者进行征收污染税,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之间的差距,使得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达到企业最优的排污量。由于存
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管制机构对于有效污染排放量没有一个标准概念,从而很难
知晓实施庇古税的效果。在 1960 年,经济学家科斯提出了产权理论,指在产权清
晰、没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市场机制能够避免或消除负外部性带来的环境污染
问题,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然而这种想法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环境
产权无法明确,所有者管理缺位以及在现实中的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都阻碍资
源的有效配置。Dales1968)指出环境管制单独依靠政府干预或者单独依靠市场
机制都难以奏效,只有将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控
制环境污染。
当前,环境管制研究主要是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福利。
Sertner2002指出由于生态服务系统的随机性和人们对风险的厌恶信息不对称
可能造成与环境问题有关的严重的市场失灵。当然市场失灵是出现环境问题的主
要因素。但是管制俘获导致的环境状况可能更加严重。张嫚(2006)研究表明地
方大型排污企业可以很容易的俘获当地政府,这就很容易促使地方政府会帮着大
型排污企业制定有力的排污条款。当然,环境管制出现的问题主要还是需要依靠
于政府的管理。
二、环境管制体制研究
高效的环境管制需要法律和高效执行,以及有效的环境管制离不开高效的执
行体制以及执行手段。
1)环境管制体制
在国内,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管制体制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我国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到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大量论述。曲格平(1989)较早的论
述了环境管制体制;常记文和王宗延(2003)对我国的环境管制体制、形式以及
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杜万平(2002)分析了各国的管制模式,从而得出结论:
横向管制权利相对集中而在纵向管理权力则相对分散,必须建立各部门、各地区
之间的协调机构来进行环境管制;王俊豪(20012007)也对我国的环境管制体
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杨朝霞2007)对我国的环境行政体制的弊端进行了论述。
同样马英娟(2007)也有对高效的环境管制提出应该具备的几个特点。同样齐晔
2008)详细的论述了我国环境监管体制。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对局部领域进行了
研究,比如王金南等2004)对水环境管制体制的构建进行了论述;王干2008
对我国环境流域的管制体制进行了研究分析。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虽然经济上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环境管制过程中所出现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非常严重。我国的环境管制体制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环境管制的执行效率,从而影响环境保护的效果。因而对环境管制体制的研究相当有必要。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是在管制经济学的指导下,从中国所特有的环境管制体制出发,结合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管制体制的现状,借鉴美、日、德三国的环境管制体制来分析中国环境管制绩效。首先,本文主要是对环境管制体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由此总结影响环境管制绩效的主要因素。其次,通过分析环境管制绩效所需具备的几个因素,并且结合发达国...

展开>> 收起<<
中国环境管制体制及其绩效研究.pdf

共4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佳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44 页 大小:401.17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