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机制设计:理论、模型及应用

VIP免费
3.0 赵德峰 2024-11-19 4 4 1.27MB 150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1.2 文献概略回顾 ............................................... 3
§1.3 拍卖理论简介 ............................................... 6
§1.3.1 拍卖的定义 ............................................... 6
§1.3.2 拍卖机制的基本类型 ....................................... 8
§1.3.3 标准拍卖模型 ............................................ 10
§1.3.4 标准拍卖的一些基本结论 .................................. 15
§1.3.5 本节附录 ................................................ 20
§1.4 本文的结构框架 ............................................ 22
第二章 标准拍卖模型的拓展研究 ...................................... 24
§2.1 拍卖机制中最优保留价比较分析 .............................. 24
§2.1.1 均衡竞价和预期收益 ...................................... 24
§2.1.2 保留价设置的比较分析 .................................... 26
§2.2 参与人是内生性的拍卖 ...................................... 28
§2.2.1 内生性参与者和参与成本 .................................. 28
§2.2.2 第一价格密封拍卖竞价策略 ................................ 28
§2.2.3 第二价格密封拍卖竞价策略 ................................ 30
§2.2.4 参与成本及潜在参与者人数对收益的影响 .................... 30
§2.2.5 投标人风险类型对拍卖商收益的影响 ........................ 31
§2.3 具有撤销权的拍卖模型 ...................................... 32
§2.3.1 模型的建立 .............................................. 33
§2.3.2 无撤销权拍卖的竞价策略 .................................. 34
§2.3.3 有撤销权拍卖的竞价策略 .................................. 36
§2.3.4 投标人的利润比较分析 .................................... 37
§2.3.5 均衡竞价策略的对比分析 .................................. 37
§2.3.6 卖方预期收益的比较 ...................................... 37
§2.3.7 本节附录 ................................................ 39
§2.4 全支付拍卖中风险投标人的竞价策略 .......................... 39
§2.4.1 对称均衡竞价策略 ........................................ 40
§2.4.2 比较静态分析 ............................................ 41
§2.5 基于价格和质量差异的政府采购机制设计 ...................... 42
§2.5.1 最优招标采购机制设计 .................................... 43
§2.5.2 企业投标策略与最优机制的执行 ............................ 47
§2.6 药品招标采购合谋的分析 .................................... 48
§2.6.1 药品招标人与投标人的合谋 ................................ 48
§2.6.2 最低价招标中的合谋 ...................................... 50
§2.6.3 按比例回扣 .............................................. 51
§2.6.4 最优回扣方案 ............................................ 53
§2.6.5 次低价招标中的合谋 ...................................... 53
§2.7 本章小结 .................................................. 54
第三章 拍卖机制设计理论 ............................................ 56
§3.1 机制设计的核心内容 ........................................ 56
§3.2 直接销售机制 .............................................. 58
§3.3 激励相容直销机制 .......................................... 60
§3.4 机制设计的应用——收益最大化 .............................. 62
§3.4.1 个人理性(Individual Rationality) ........................ 63
§3.4.2 最优销售机制 ............................................ 63
§3.5 最优销售机制进一步拓展 .................................... 67
§3.5.1 效率、对称性及其四个标准拍卖的比较 ...................... 69
§3.5.2 标准拍卖与最优机制 ...................................... 70
§3.5.3 Clarke-Groves 机制的一个特例——第二价格拍卖 ............ 71
§3.6 广义维克里拍卖 ............................................ 72
§3.7 Vickrey-Clarke-Groves 机制 ................................ 75
§3.8 异质物品的 Groves 密封拍卖机制 ............................. 76
§3.8.1 多物品分配模型 .......................................... 77
§3.8.2 无限制估价的不可能性 .................................... 79
§3.8.3 估价超可加的无嫉妒 Groves 机制 ........................... 81
§3.9 本章小结 .................................................. 81
第四章 IPO 抑价与拍卖发行机制 ...................................... 83
§4.1 IPO 抑价与发行股票策略 .................................... 83
§4.2 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 ........................................ 87
§4.3 控制权没有流动市场的 IPO 策略与价格 ........................ 91
§4.3.1 企业的最佳发行股票策略 .................................. 92
§4.3.2 控制权没有流动市场的抑价现象 ............................ 93
§4.4 具有流动市场的 IPO 策略与价格 .............................. 95
§4.4.1 企业的最佳发行股票策略 .................................. 96
§4.4.2 具有流动市场的抑价现象 .................................. 98
§4.5 私人利益对 IPO 策略与抑价现象的影响 ........................ 99
§4.5.1 控制权没有流动市场的 IPO 策略与价格 ..................... 100
§4.5.2 控制权具有流动市场的 IPO 策略与价格 ..................... 100
§4.6 本章小结 ................................................. 102
§4.7 本章附录 ................................................. 103
第五章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合作伙伴分拆机制 ........................... 106
§5.1 合作伙伴分拆问题 ......................................... 106
§5.2 简单分配机制 ............................................. 107
§5.2.1 分割和选择机制 ......................................... 107
§5.2.2 第一价格拍卖机制 ....................................... 110
§5.2.3 第二价格拍卖机制 ....................................... 112
§5.3 两种拍卖机制的比较分析 ................................... 114
§5.4 本章小结 ................................................. 114
第六章 国债招标拍卖的优化模型 ..................................... 116
§6.1 国债发行的拍卖方式 ....................................... 116
§6.2 统一价格拍卖国债的竞价优化模型 ........................... 119
§6.2.1 投标人竞价策略的优化模型 ............................... 120
§6.2.2 具有对称信息的均衡策略 ................................. 122
§6.3 国债招标拍卖的最优机制:数量与价格歧视 ................... 123
§6.3.1 模型的假设条件 ......................................... 124
§6.3.2 国债拍卖最优机制设计 ................................... 125
§6.3.3 最优配置 ............................................... 127
§6.3.4 超额认购与定量配售 ..................................... 129
§6.4 本章小结 ................................................. 130
第七章 总结和研究展望 ............................................. 132
§7.1 研究成果和结论 ........................................... 132
§7.2 创新点 ................................................... 133
§7.3 研究展望 ................................................. 134
参考文献 ........................................................... 137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147
............................................................. 148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拍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00 多年前,它是具有明确交易规则的资产配置方式
和价格发现机制之一。古往今来,这种看似简单的交易机制历经实践的考验与锤
炼而变得更加富有生命力 [1]。拍卖源远流长,一方面,它具有深厚的社会经济基
础,故能经历几千年光阴而不衰;另一方面,因其是行之有效的市场形式,故始
终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现代意义上的拍卖,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逐步成熟
起来的,拍卖的法律规章逐步健全,出现了专门的拍卖中介机构——拍卖行。如
英国伦敦的索斯比及克里斯蒂拍卖行均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品、古董拍卖行。
在现代社会中,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许多
公共物品的购买及公共资源所有权的转让均采用了拍卖这种形式,拍卖的商品也
日益丰富。一般地说,拍卖只是社会配置及转让其资产的一种方式。之所以采用
拍卖这种形式,原因之一在于卖者不能确切地知道他的商品的价格是多少,这就
限制了他用其它方式(如标价、零售等)进行交易和出售所有品。拍卖的一个经济
功能即在于其价格发现功能,通过拍卖可确定出商品的价格;采用拍卖的另一个
重要原因是拍卖过程的规范性提供了其它方式所不具备的合法性。名副其实的合
法拍卖必须遵守“三公一高”的基本原则,即“公开、公正、公平,价高者得”的
原则。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公共物品的采购等均要求采用拍卖这种形式。拍卖的
公平性保证了公共利益不会由于政府官员或某一小部分人谋求私利的行为而受到
损害[2]
拍卖被广泛地用于许多交易中——不仅仅局限于艺术品的买卖,而且还有诸
如房地产、鲜花、葡萄酒和宝石的买卖。美国内政部通过拍卖出售联邦政府所有
的石油和其它自然资源的开采权;政府和私人公司常常用招标的办法采购公共物
品和办公用品。美国财政部每周拍卖数十亿美元的票据、外汇和债券[3]最近几年,
许多国家也利用拍卖方式发放 3G 牌照[4-5],网上拍卖更是如火如[7-8]。上海车牌
拍卖始于 6 年前。2000 年 1 月,上海市政府开始每月拍卖一次,国产生活用小汽
车上牌额度实行无底价竞购,私家牌照拍卖逐渐形成制度。拍卖成交价基本上呈
上升趋势,2006 年的前五个月每个车牌的平均成交价为 38000 元左右。
自从 1961 年维克里发表开创性论文之后,拍卖理论才融入主流经济学行列。
上世纪 70 年代末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博弈论理论研究者认识到拍卖是一种简单而
又具有完备定义的信息不对称环境,而且有大量可以公开获取的经验数据,其实
拍卖机制设计:理论、模型及应
2
验研究前景诱人。现在,拍卖理论已经成为产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规制经济
学和劳动经济学等许多理论学科的理论基础,大大加深了人们对各种市场价格形
成机制以及本质上属于拍卖的经济环境的理解。但是,国内经济学界和拍卖从业
界对拍卖理论研究相当匮乏,这与国内拍卖交易的日趋活跃的现实极不相称。
拍卖机制主要涉及到配置规则和支付规则,还可能包括参与限制、报价要求
及其它多种行为规则。从根本上讲,拍卖理论研究的初衷源于参与者对拍卖机制
的现实需求,这种需求实际上来自三个方面。首先,卖主为何要选择拍卖机制而
非其它销售机制?决定采用拍卖机制的卖主又应该选择哪一种具体拍卖机制?其
次,潜在的买主是否应该参与特定的拍卖机制?参与后又应该如何竞价?第三,
作为一种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中央计划者理应关注拍卖机制的配置效率性,也就
是拍卖能否将资源分配给对其估价最高的买主。因此,整个拍卖理论所考虑的
本问题无非是拍卖机制的选择与设计,而这种选择与设计的决策依据就是拍卖
制的相对运行绩效。收益大小与配置效率应该成为拍卖机制绩效比较的两大评
标准。
拍卖不仅从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大量的经济贸
易通过拍卖来完成。政府利用拍卖销售国债、外汇、采矿权以及其他资产,如私
有化企业等。比较典型的是,政府合同常用招标的形式来分配,招标也常用于企
业采购物资或分包合同。当然,拍卖和招标是有区别的,拍卖是价高者赢得标的,
招标寻求的是低价而不是高价;在物品拍卖中,物品已经存在,其质量和价值不
会在拍卖过程中发生很大变化,而在工程招标中,其相应的工程项目或提供的服
务还未开始进入生产,还会有许多潜在的、涉及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此外,房产、
汽车、农产品、牲畜、艺术品和古董等销售常用拍卖形式。其它经济交易,如收
购战,事实上也是拍卖形式。近十年来,设计新的拍卖形式的兴趣与日俱增,如
无线电频谱许可证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拍卖[6,9]电力、交通运营线路以及特
经营权拍卖等[10-13]
其次,因为拍卖如此简单且经济环境良好,能为经济理论——尤其是不完
信息条件下的博弈理论——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测试基础。大量实证研究集中于石
油勘探权、原木和国债拍卖,经济学者对拍卖的实验研究的兴趣也急剧上升[9,11,14]
2004 8月举行的世界计量经济学学会和欧洲经济协会联合大会上,就有 7
拍卖理论专题的分会场,超过了所有其它理论的分会场。
第三,拍卖理论是许多基础理论工作的基础,它对我们理解价格形成的其它
方法——尤其是买卖双方的谈判定价——非常重要。拍卖与竞争性市场联系很紧
密,但又有自身特点:竞争理论通常假设市场上有大量的买方和卖方,而大部分
摘要:

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文献概略回顾...............................................3§1.3拍卖理论简介...............................................6§1.3.1拍卖的定义..............................................

展开>> 收起<<
拍卖机制设计:理论、模型及应用.pdf

共150页,预览10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赵德峰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150 页 大小:1.27M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5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