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的浙江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研究(1951-1956)

VIP免费
3.0 李江 2024-09-25 4 4 480.27KB 41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文摘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学和经济学有关理论及研究方法,对建国初期的浙江
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及其演变作一全面而深入的论述,从而总结其成败得失,为浙
江的经济史特别是合作金融史的研究以及推动当代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提供
必要的历史借鉴。
本文认为,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在浙江省农村经济中产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
然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农村“两条路”的斗争、高利贷活动的盛
行、农村金融的不平衡性、政府政策的导向以及合作思想的源远流长。正是在上
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浙江省信用合作组织才经历了从少数几个试点到普遍分布
于各县市的历史进程。
接着,本文详细介绍了浙江省信用合作组织在 1949-1956 年间的发展历程,
主要分两个阶段,1953 年为分割点,分为试点阶段和全面铺开,在试点阶段浙
江省的信用合作组织主要是重在总结经验教训,而在全面铺开的时候重在巩固和
整顿现有的信用合作组织。
然后,本文对信用合作组织最主要的方式——信用合作社的组织设置进行了
重点的剖析,外部设置主要从政府机构设置和法规颁布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而内
部设置主要是从人员配置、资金配置、经营方式、产权形式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指出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现代性特征,特别是股份制经营形式,堪称现
代企业制度的典范。
通过上述剖析,本文指出了建国初期浙江省信用合作组织在整个农村经济中
特别是农村借贷关系中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力地打击了高利贷
剥削;帮助生产互助合作的巩固和发展;保护了劳动人民的利益;极大地支持了
农业生产的发展;改良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同时也指出了在 1949-1956 年间浙江
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壮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干部的素质不高、形式
主义、资金运用不合理等等。
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了建国初期浙江省农村信用合作组织演变的特点,
提出了结论和几点启示。
3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 合作金融 浙江
4
目录
第一章 导论………………………………………………………………………7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7
第二节 研究中运用的理论工具………………………………………………10
第三节 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12
第二章 建国初浙江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兴起背景……………………………13
第一节 农村“两条路”的斗争………………………………………………13
第二节 农村高利贷的盛行……………………………………………………14
第三节 农村金融的不平衡……………………………………………………16
第四节 政府政策的导向………………………………………………………17
第五节 合作思想的源远流长…………………………………………………19
第三章 建国初期浙江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22
第一节 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创建:试点选择与结果分析…………………22
第二节 实现信用合作化:在全省迅速普及与结果分析……………………24
第四章 信用合作社的设置………………………………………………………26
第一节 信用合作社的外部设置………………………………………………26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的内部设置………………………………………………27
第五章 浙江省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绩效………………………………………33
第一节 对农村货币金融的影响………………………………………………33
第二节 对农村农业生产的影响………………………………………………34
第三节 对农村劳动人民的影响………………………………………………35
第六章 浙江农村信用合作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37
第一节 组织制度方面…………………………………………………………37
第二节 业务管理方面…………………………………………………………38
结语:历史的启示…………………………………………………………………40
参考文献……………………………………………………………………………43
5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文献综述
当代中国农村信用社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己形成一个有着一定经济规模的、
具有特色的金融组织,在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农村
信用合作社机构网点遍及城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
支持“三农”的作用,农村信用社围绕恢复农村信用社的“三性”(民主性、群
众性、灵活性)问题,进行了长达 20 多年的改革。尽管改革取得一定成绩,但并
未达到预期的目的。面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受挫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将何去何从?答案不在别处,就在当代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组织五十多年的历史进
程中。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研究当代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史,揭示其历史变迁的
原因和规律,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的发展具有
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浙江省一批试点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成了合作银行,
如鄞州、温岭等农村信用合作社,还有不少地方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
银行独家贷款,这样一种模式与五十年代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与生产合作社的关系
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此对五十年代的研究既可以对当时的情况有个清醒的认
识,也可以对当代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以启迪。
同时研究当代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史还具有相当高的学术理论价值。当代中国
农村信用合作史是中国货币金融史的组成部分。从学术研究比较来看,就整个中
国货币金融史学科研究而言,存在“厚古薄今”的现象。关于中国古代和近代货
币金融史的研究较多,对当代的研究较少;就中国货币金融史研究领域而言,
国家银行研究的较多,对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研究的较少。迄今为止尚未见有以当
代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史为研究对象的比较完整和有分量的专著或教材问世。关于
当代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史的研究在经济史学界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这种学术
研究状况与农村信用合作在中国当代史中扮演的角色极不相称。所以,作为经济
史的学生应对丰富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史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建设的兴起,全国兴起信用合作的浪潮,
不少学者将研究目光投向这一领域。在五六十年代,有不少研究当时农村信用合
作事业的论文文献,如陆梦龙的《论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制度》《中国经济问题》
6
1964第6期怀九的《信用合作的组织形式问题》《中国金融》1957第5期
先哲如的《信用合作组织不宜附设在农业社内》《中国金融》1957 第 15 期)
张建德、邹宗刚的《从小营子,河龙两个全面合作化村看农村信用合作工作》《中
国金融》1955第7期常怀九的《在信用合作工作中如何贯彻党在农村的阶级
政策》《中国金融》1955第9期吴天骥的《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农村信用
合作组织》《经济周报》1954 第 14 期);杨方勋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在过渡
时期的作用》《经济周报》1954 第 23 期);卢苇的《农村信用合作工作的几个
问题》《中国金融》1952第4期孙放的《农村金融工作中银行与信用合作的
关系》《中国金融》1950 第 8 期)等,这些论文分别选取了与当时农村信用合
作有关的不同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如对信用合作的组织形式的辩论、对当时有名
的试点乡的农村信用合作的调查分析、对中苏两国的信用合作情况的比较、对农
村金融中银行与信用合作的关系的论述等,这些探讨有助于加强对当时农村信用
合作组织的认识。另外,此阶段不仅注重理论方面的研究,而且注重实证方面的
调查,使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新政府在五六十年代就展开了对全国农村的调查,
如对广西、湖北、河南、陕西、云南、四川、福建、绥远等地。加之,农村调查
方法的科学采用,使信用合作组织的发展状况得以清晰的呈现,这为后来者对信
用合作组织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此外,此阶段对相关概念的阐释
和相关法令的介绍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借鉴。但由于时空因素 (中国农村信
用合作运动正为进行时),此时大多数著者多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探讨,而较少
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考察。在理论的运用上,几乎都是以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关于合作社的理论为指导。在观念和看法上,没有
百家争鸣,比如都把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当作阶级斗争的一种工具。当然这些都是
受当时时代的限制,不可避免。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最早对当代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史进行专门研究的当推
路建祥先生的《新中国信用合作发展简史》(农业出版社 1981 年版)一书,该书
采用了大量的史料,对各个时期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情况作了比较详细的描
述,但是作为研究当代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史拓荒之作,其缺点不足在所难免,
问题的分析比较浅显,受时代和本人认识的限制,某些观点陈旧,有些结论欠妥。
1986年4月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了吴安民编著的《信用社管理体制》书中以
7
摘要:

文摘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学和经济学有关理论及研究方法,对建国初期的浙江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及其演变作一全面而深入的论述,从而总结其成败得失,为浙江的经济史特别是合作金融史的研究以及推动当代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本文认为,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在浙江省农村经济中产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农村“两条路”的斗争、高利贷活动的盛行、农村金融的不平衡性、政府政策的导向以及合作思想的源远流长。正是在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浙江省信用合作组织才经历了从少数几个试点到普遍分布于各县市的历史进程。接着,本文详细介绍了浙江省信用合作组织在1949-1956年间的发展历程,主要分...

展开>> 收起<<
建国初期的浙江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研究(1951-1956).pdf

共41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江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41 页 大小:480.27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