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三叉社区集体产权变迁研究

VIP免费
3.0 李江 2024-09-25 4 4 482.72KB 47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在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边缘区的村庄一方面土地被大量征用,获得巨
额土地补偿金;另一方面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村办企业迅速发展,经济形态逐渐
由农村经济形态向城市经济形态演化。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换等宏观层面,对城市化的一个微观层面——社区集
体产权变迁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因此本论文的创新在于从集体产权变迁的视角来
研究被城市化吞没的村庄如何融入城市经济形态。
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推进是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制度变迁是其最为深层次的
内涵。本论文以产权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杭州城市化进程中三叉社区集体
产权变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三叉社区集体产权的变迁历史,来研究城市化背
景下社区集体产权的变迁方式、变迁主体如何通过集体产权的变迁融入城市经济
体系,以期总结出城市化进程中社区集体产权变迁的规律与方向。在分析改制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进一步完善社区股份制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以三叉社区集体产权的积累为出发点,梳理三叉社区村办企业的发展和
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深入分析集体产权的内在规定性和治理结构。然后,
在对三叉社区集体产权股份制改制详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运用产权理论和“委
托——代理”理论分析改制后的运行机制和运行绩效,并深入研究党委、居委、
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制度变迁主体的职能转变。接下来,用制度变迁理论中的“需
求——供给”分析框架对三叉社区集体产权制度变迁的机理和变迁路径进行分析。
最后,就股份制改制后集体产权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初步的完善对
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集体产权;三叉社区
I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high-speed urbanization, on one hand the land of villages in the
suburbs is expropriated in large amou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enterprises undertaken by
these villages develop promptly because of the advantageous location. And the rural
economy form evolves to the city economy form gradually. At present the study on
urbanization focus on macro-respect such as society, population, space, economy
change. But one of the micro-respect-study of urbanization is not enough, which is the
study of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So the creation of the thesis lies in studying how the
villages integrate into the city economy from the micro-respect of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The urbanization course of the villages in suburbs is a extremely complicated system,
and the institution change is the deepest meaning. The thesis i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Property Rights Economics, studying the case of the institution change of Sancha
community. By analyzing the history of the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of the Sancha
community, expect to sum up the law of community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in
urbanization. Based on finding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of community
stock system reforming, give the suggestion about optimizing the community stock
system further.
First of all, taking the accumulation of Sancha community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as starting point, comb the development of Sancha community enterprises and the
change of collective land institution, analyze the inherent regulation and the governing
structure of Sancha community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And then, analyze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analyze the change of the
function of Party committee, community committee, cooperatives. Next analyze the
change mechanism and the change path of Sancha community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using the institution change theor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give the advice
on optimizing the community stock system further.
Keywords: Urbanization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Sancha Community
II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1
第一节 问题缘起......................................................................................................1
第二节 研究的逻辑框架..........................................................................................4
第三节 与论文相关的其它问题..............................................................................7
第二章 改制前的集体产权 .............................................................................................9
第一节 村庄时期集体产权的制度遗产..................................................................9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集体产权制度................................................................11
第三节 公有制下集体产权的内在规定性及治理结构........................................17
第三章 三叉社区集体产权的股份制改制...................................................................20
第一节 三叉社区集体产权的改制........................................................................20
第二节 改制后的产权分析....................................................................................26
第三节 改制后的治理结构....................................................................................28
第四节 集体产权的变迁路径................................................................................30
第四章 集体产权制度变迁分析 ...................................................................................32
第一节 集体产权制度创新机理............................................................................32
第二节 集体产权变迁中的路径依赖....................................................................35
第五章 存在问题及建议 ...............................................................................................38
参考文献.........................................................................................................................42
...........................................................................................................................45
III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第一节 问题缘起
一、 论文选题
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实现国家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以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经济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在1953~1957年实施了土
地合作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互助
组和初级农业合作社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合作组织。1956年6月30日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第
三章十三条规定“入社的农民必须把私有的土地和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
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高级农业合作社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收归合作社所
有,建立起了集体所有制。在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财产意义上
的集体产权。至此,集体产权在我国的存续和发展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这50多
年的历史中,集体产权几经变迁:合作社、“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承包经营制
到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承包经营制也越来
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几乎走到了尽头;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实践与改革在
城市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由于获得了大量的租金和土地补
偿金而使得村集体资产急剧膨胀,如何合理处置这些集体资产、解决集体产权的
矛盾已经成为人们研究关注的焦点。
(一)学术界对集体产权的界定
集体产权不是主流经济学的产权概念,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财产权利概念。
像主流制度经济学中把财产权利简称为产权一样,国内学者也把集体财产权利简
称为集体产权。钱忠好(1999)给集体产权下的定义为:“集体产权是指参与者在
行使他对资源的各种权利时必须由该集体按照一定的规则或程序做出决定,但这
种资源是可以以某种形式分解或对象化在其成员身上,其参与者必要时可以以有
1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偿转让权利的形式退出该集体。许惠渊(2005)把集体产权定义为:“集体产权
是指劳动群众集体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其财产的权利。”其特性是:1.集体产
权的主体是劳动群众集体经济组织,某个成员或某部分成员不能成为集体产权的
主体。集体产权主体必须是一个有形的、由个人联合起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集
体经济组织。如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是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即大队、村合作社
等,而非农民个人单独所有,集体产权是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化或由成员交纳股金
建立起来;2.集体财产不分份额,不能分割,从理论上讲,行使集体产权须经过
全体成员同意,对财产的维护、保管等费用以及财产损失由成员共同承担,并负
连带责任;3.集体财产已经脱离个人而存在。任何成员个人都不能成为集体财产
主体;4.现实中集体产权主体表现为缺位或错位状态;5.产权归属含混不清。集
体经济组织内部外部性和“搭便车”现象严重,同时蕴含着不可避免的“道德风
险”本文中三叉社区的集体财产指的是集体企业的所有资产,包括土地等有形
资产和无形资产。从上述对集体产权的定义和性质描述来看,集体产权也是一种
权利束,是由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转让权等组成。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国家,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所有权是不能具体量化到
具体的个人身上的,但在改制过程中,将经营权、收益权等具体量化到成员身上
是不与公有制冲突的。
(二)集体产权制度的内涵
陈天宝(2005)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把集体产权制度定义为“集体关于其集
体财产权利划分的规则和人们行使财产权利的行为准则。从博弈角度看,集体产
权制度是一个集体关于其集体财产权利的博弈规则,是制约集体中人们相互行为
的约束条件。它定义和限制了集体中个人的决策集合,其博弈参与人包括地方政
府、集体代理人、及村民。
(三)制度变迁理论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从制度“需求——供给”两
个方面对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德姆塞茨(1967)认为,“新的产权的形成是相互作
用的人们对新的收益——成本的可能渴望进行调整的反应。” 拉坦和速水佑次郎
(1984)提了“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型”。诺斯和戴维斯则在《制度变迁的理论:概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4.
许惠渊.产权理论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4-35.
陈天宝.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在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边缘区的村庄一方面土地被大量征用,获得巨额土地补偿金;另一方面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村办企业迅速发展,经济形态逐渐由农村经济形态向城市经济形态演化。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换等宏观层面,对城市化的一个微观层面——社区集体产权变迁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因此本论文的创新在于从集体产权变迁的视角来研究被城市化吞没的村庄如何融入城市经济形态。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推进是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制度变迁是其最为深层次的内涵。本论文以产权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杭州城市化进程中三叉社区集体产权变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三叉社区集体产权的...

展开>> 收起<<
杭州三叉社区集体产权变迁研究.pdf

共47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江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47 页 大小:482.72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