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集中、创新基础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驱动机制与发展模式

VIP免费
3.0 李江 2024-09-24 4 4 888.53KB 56 页 160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我国长三角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其发
展的集聚性质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创新源泉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较为短暂,对于其集聚的要素源泉的研究十分丰
富,而在城市空间结构下,研究地理集中指向与创新基础指向的相关性及其驱动机制相
对匮乏。城市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载体,空间结构的优化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存在着相互协调的驱动机制,长三角地区特定的区位优势与优秀的创新资源和具有良好
传承的制度与文化禀赋促使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空间发展模式。经过理论分析
和实证检验,当前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理指向,但是较之于传统
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创新基础指向上表现出更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并基于
机制指向提出了若干适合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模式。
本文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有两条:一是产业集聚在产业本身发展过程中的逻辑研
究;二是产业集聚在空间形态和区位选择中所表现出的指向研究。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
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借鉴意义的结论:地理集中与创新基础共同作用推动着长三角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的扶持力度、创新基础地位的差异以
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地理与经济的双重指向等要素驱动机制依据产业发展的内在阶
段逻辑不断地发生作用,并形成了创新基础嵌入式一般产业发展模式、长三角地区高新
技术产业菱形空间发展模式和产—研—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集聚 地理集中 创新基础 机制与模式
I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at this stage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provides a solid industrial base, the move of its na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has been closely linked to the source.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 is relatively
transient. The elements of its agglomerating source is very rich. However in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researches on the relevance of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 and innovation bases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s is scarcity. Cities as a vector of regional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re are the similar and coordinating drive mechanisms about the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high-tech industries there is an agglome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specific locational advantages and excellent innovation resources and the
system has a good heritage and cultural endowments, and will have taken shape space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s.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test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has obvious geographical
point, But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sector,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innovation foundation show more closely on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based on a
number of mechanisms at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we could gain the clustering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al.
In this paper, there are two main technology routesFirstly, in the industry itself there is
the logic research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Secondly, and spatial patterns and location
show the direction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research.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studies, we can draw some meaningful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geography and
innovation, they play common role in promo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oncentration of high-tech industries. There are so many driving mechanisms, such an
Urban infrastructure, the government's support for innovation as the foundation differenc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high-tech industries, as well as the double point of geographic and
economic factors, based on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inherent logic play a role in
constantly, and we have formed a new innovation foundation embedded gener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 diamond space model in High-tech industr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development, industry—research—learning of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
Keywords: High-tech industries Agglomeration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novation
foundation Mechanisms and Models
II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依据、意义及思路 ............................................ 1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辨析 .................................................. 4
第三节 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 .......................................... 7
第四节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第二章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条件与特征.............................. 14
第一节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条件 ................................... 14
第二节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地理集中特征:以上市公司为例 ........... 18
第三节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创新基础及与地理集中的关系 ............. 23
第三章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29
第一节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与计算方法 ............. 29
第二节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测算与评价 ......................... 32
第三节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 37
第四章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驱动机制与发展模式 ...................... 40
第一节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要素驱动机制 ........................... 40
第二节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发展模式 ........................... 46
主要参考文献............................................................ 50
致 谢.................................................................. 54
III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意义及思路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的依据
1、理论依据
在两年来的学习过程中,参与了导师主持的课题《长三角地区统筹发展的结构与模
式研究》(2005 年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联合招标课题)和
《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的研
究工作,逐渐对产业的空间集聚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对课题中尚未深入讨论的问
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论文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发现,产业空间集聚这一问题涉及
产业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等理论,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三个学科交
叉的领域集中在区位选择、城市群结构等方面,核心问题是产业空间集聚的要素驱动与
空间发展模式两方面。根据这一思路,我选择了长江三角洲地区 (以下简称“长三角”)
作为实证分析的案例区域,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较小的研究切入点展开
论文的研究工作。
2、现实依据
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外的发展已历经多年,在发展初期其地理集中指向比较明显,
业的空间集聚发展趋势产生了强大的集聚和扩散效应。例如,美国的硅谷和 128 公路地
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和中国台湾省的新竹工业园等。它们的发展规律可以概括为:
新技术产业集聚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要求政府加大培育集聚地区的创新能力,促进
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产业体系的系统性进一步推进了产业的空间集
聚,并使得集聚区域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长三角地区是当前中国经济最发达、
场经济体制最为完备的区域之一,高新技术产业在该地区发展迅速。“地理集中到组
织靠近、再到地理集聚和产业体的扩散”的规律性认识在该地区得到体现。因此,论文
的选题针对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研究的结论也将为这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
展发挥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本文的长三角地区指的是 16 个城市所构成的区域,即包括台州。在后文的实证部分,即便是在台州未加入之前2003
年之前),我们所收集的数据也包括台州。
1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二)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近年来,研究产业集聚的成果比较丰富,但针对某一特点区域的特定产业类型,进
行产业集聚的机理和模式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所以,本文把产业发展的地理空间
和产业体系的创新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基于地理集中和创新基础视角,以城市群空
间结构演变和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长三角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内在规
律、机制与模式,拓展了产业集聚领域的研究视野,丰富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方面的研
究内容。
2、现实意义
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在我国目前来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产业空间集聚与扩散效应随之增强和扩大,客观
上要求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律、特征和相应的机制与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同时,
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式发展和提升各级城市竞争力提供现实依据;为提出地区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模式提供分析基础,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问题
(一)论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与方法
论文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基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要素的实证分析,描述出长三
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一般过程,分析目前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机制和
可行的运行模式。论文的总体思路是:以经验构建的各项指标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和
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分析影响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和空间指向。论文
以产业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结合统计学、
量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学科进行交叉互补研究。
(二)论文分析的具体思路
产业集聚研究领域的主流思想有两条,一是产业集聚理论框架下的动因、源泉等问
题的研究;二是城市群体系中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产业发展因素,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与产业集聚存在着互动关系。结合这两种思路,我们进行高度概括和必要演绎,得到论
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图 1-1)
图 1-1 中虚线部分是论文研究内容的主要框架,地理集中是城市群空间结构效应的
重要影响因素,它既包含交通运输等经济距离要素,又包含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因素;
2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产业体系属于城市经济增长的组织结构效应研究内容,包含了产业体系本身给集聚企业
所带来的各种利益。产业集聚是中观层面上的经济发展目标,地理集中与产业体系共同
作用推动产业集聚,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与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化。
从图 1-1 中可以看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基于地理集中和创新基础两个视角,
以产业集聚为主线,以城市空间(城市群)为落脚点,分析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
聚的联系通道和产业体系这两个重要因素,从而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机制与模式。
城市经济增长(发展/和谐之路)
联系通道
[地理集中]
空间结构效应 组织结构效应
城市体
[
市竞
]
经济腹
[
射带
]
创新体
[
度、管
]
产业体系
[创新基础]
生态体
[PRED]
约束条件[根植性/嵌入式]
[交通运输;
自然禀赋;]
[创新要素]
产业集聚
协调机制 市场机制 可持续发展机制
1-1 本文产业集聚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主要研究问题
从研究线路的逻辑性、科学性角度来看,本文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是:
1、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区位选择问题。长三角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发达国
家比较落后,发展历程也十分短暂,但其独特的区位和制度条件使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
加速发展。因此,论文以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发展为主线,从地理集中的角度分析
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特定指向。
2、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机制匹配问题。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传导
机制。而机制的作用过程离不开各重要因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相继凸现,地理集中和创
新基础两者共同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目标显而易见,但是地理集中、创新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却十分隐晦。三者间是否是单向的依照产业发展
3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我国长三角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其发展的集聚性质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创新源泉有着密切的关系。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较为短暂,对于其集聚的要素源泉的研究十分丰富,而在城市空间结构下,研究地理集中指向与创新基础指向的相关性及其驱动机制相对匮乏。城市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载体,空间结构的优化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存在着相互协调的驱动机制,长三角地区特定的区位优势与优秀的创新资源和具有良好传承的制度与文化禀赋促使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空间发展模式。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当前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理指向,但是较之于...

展开>> 收起<<
地理集中、创新基础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驱动机制与发展模式.pdf

共56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江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60积分 属性:56 页 大小:888.53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