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assets/7a34688/images/icon/s-doc.png)
VIP免费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
摘要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
展成果的制度安排,其实质是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担负责任。而如
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引起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学
术界的广泛关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阶段统筹区域发展的关键,同时,也
是加速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意义重大。
本文在梳理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浙江
省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以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差异为研究切入点,
深入分析了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发展差异现状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差异的原因。然后,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测算了浙江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指数,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别进行时间演变分析
空间差异分析和项目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模型,深入剖析浙江省基
本公共服务与财政能力均等化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基础条件与成本差异之间的
关系。最后,从政府角色不明确导致公共服务供给不到位、财力分布不均衡导致公
共服务能力不均衡、缺乏相应绩效评估反馈机制和问责机制几个方面分析了浙江
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提出浙江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
和难点,以及促进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为浙江省推进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采用综合评价法测算了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
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别进行时空演变分析,进而运用计量
模型,分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不足之处在于客观
上由于受时间和调查能力,以及数据的敏感性和可获得性,影响本文定量测量和
检验的结果。
关键字: 区域协调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
I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2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
第二章 区域协调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 ………………………7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 …………………………7
第二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8
第三章 浙江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11
第一节 浙江省宏观概况………………………………………………………11
第二节 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均等化水平分析…………………………………13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原因分析………………………16
第四章 浙江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与分析………………18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评价……………………18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时空演变分析………………20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分析………………27
第五章 浙江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及建议………………31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31
第二节 推进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与难点……………………32
第三节 推进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议………………………………33
参考文献 ………………………………………………………………………35
附录 ……………………………………………………………………………38
致谢 ……………………………………………………………………………39
II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经过30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人民生活大大改善,健康教育指标持续改善,我
国逐渐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社会过渡。但是也带来了包括资源环境短缺、城
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和某些发展不公平等经济社会挑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
公共服务制度下,基本公共服务的全面快速增长与供给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
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日益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均
衡程度日趋增大。广大农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受到损害,影响了经济社会的
协调发展,如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统筹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条件。十七大强调,必
须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二五规划
提出应当以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一体化为核心目标,以农民工市民
化为重要突破口,将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约束性目标。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1.有利于厘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定一
个可衡量的明确标准,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引起人们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视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研究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家的一
种政策倾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经过较长的时间,在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
差距的基础上来实现。
2.有利于为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
区域差距的关键,对于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的研究实际上也为区域
协调发展拓展了思路。因此,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探讨,将为区域协调
发展的研究理清思路,拓宽渠道。
(二)现实意义
1.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
不协调不仅反映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更反映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而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阶段缓解区域经
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和谐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
1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均等化有利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淡化区域分割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行政管
理制度,消除户籍制度造成的社会不公;同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促进
土地要素功能的发挥和土地流转,大大减少土地制度改革的约束条件,为土地物
权变革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石绍宾(2009)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
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韩雪丽(2009)认为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根据国情和财力提供满足居民最基本的需求,确定全国公共
服务水平的最低标准,达到一种相对的平均、均等状态。李剑,王妤(2008)认为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不损失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按照公平、公正的要求
向需求主体提供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其本质在公共服务方面有全国统一的制度
安排。张小杰(2010)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指覆盖全体公民、满足公民的基本生存
和发展需求,包括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核心理念是均等化。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2008)分别从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几个方
面分析了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现状,认为经济发展因素导致了我国基
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丁元竹(2008)认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是资
源配置存在严重的地区性不均等,这种地区差别由于城市化滞后又表现为严重的
城乡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制分割给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造成了基本公共服务内部体制不接轨。叶麒麟(2009)认为我国现行公共财政制
度存在缺陷,其症结在于我们进行体制设计的时候做了一种严重背离现实同质化
假设。安体富(2007)认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在于基层政府的财权与
事权不相匹配。事权主要由县乡基层政府来承担,但是基层政府收入有限,且转移
支付不到位。
(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及模式选择
王雪虹(2010)认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通过三条路径,一是反哺—
—支持之路;二是通过转移支付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通过纠正
政府错位恢复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性质。陈朝宗(2008)认为实现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可分三步,一是先普及后调整;二是先阶层均等化后社会均等化;三
是先绝对必需后次必需。吕新发(2010)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横向供给平
等和纵向供求均衡的统一,其理想条件与现实条件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实现其转化
首先要破除错误观念和做法;其次要明确重点、动力、主体、标准、优先序等。
(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建议
祁毓(2010)认在既有的客观体制约束下,对政府主观偏好模型进行改进是实
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帕累托改善的关键。中国(海南) 改革与发展研究院(2007)
提出要尽快实现由从以提高经济总量为导向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转
变,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傅道忠(2007)认为必须形成以基本公共
服务为导向的财政支出结构,规范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金人庆(2006)认为财政必须承担相
2
摘要:
展开>>
收起<<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摘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其实质是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担负责任。而如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引起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阶段统筹区域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加速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意义重大。本文在梳理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浙江省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以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差异为研究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浙江省基...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22 17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10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2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3
-
VIP免费2025-01-09 10
作者:李佳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35 页
大小:890.68KB
格式:DOC
时间: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