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演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VIP免费
3.0 李佳 2024-09-25 4 4 592.81KB 41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V
摘要
随着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思路的拓展,文化因素被纳入分析框架并不断得
到重视,但以“经济人”和市场供求均衡为支柱的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分析难以
给出经济增长的逻辑一致性文化解释。演化经济学给予了文化与经济研究以灵感
和思路,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理论为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表达和实现提供了分析
框架。本文在明晰选题背景、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肯
定现有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同时,发现其存在的理论视角静态性、理论建模不
够系统性等问题。借助“嵌入性”(embedded-ness)概念,通过多重嵌入,表达和
实现文化的影响;通过文化经济相互嵌入,表达和实现文化经济协同演化;通过
内外同步嵌入,兼顾文化基因的遗传与变异、内生的文化力量与外在的条件环境,
通过整合上述三个维度,形成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综合分析框架。
本文以江苏省为案例,在把江苏省分为为吴文化区、江淮文化区、楚汉文化
区三大文化区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经济协调发展度定量测度江苏省64个县市文化
经济协同演化的状态与过程。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过程和结果表现为文化经济的
协调发展,本文以协调度表征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之间协调状况的定量指标,
反映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状态;以发展度来反映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结果;以协
调度、发展度的耦合指标即协调发展度来反映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过程与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状态及经济绩效、发展结果的不
同,本质在于文化经济协调发展度的不同;同一区域,在不同时期文化经济协同
演化阶段与状态不同,本质也在于文化经济协调发展度的不同。
本文以演化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以演化视角为切入点,
构建文化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江苏省不同文化区文化与
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类型上,以诠释经济增长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论文可能有
以下两个方面的创新。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尝试多学科的交叉和互补研究,
把新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格局的变化与演化经济学的演化与嬗变理
论相结合,分析文化与区域经济协同演化的机理,构建了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研究方法的尝试。在构建综合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
构建指标体系,定量测度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过程、状态,直观反映和揭示区域
文化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深化了文化差异的定量测度和空间表现方法,
以别于以往定性描述二者的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经济;文化;协同演化;江苏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VII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2
第二章 文献评述及理论································································································· 5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理论························································································· 5
第二节 国外文献评述······························································································ 8
第三节 国内文献评述···························································································· 11
第三章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与区域发展模式····················································· 14
第一节 文化经济协同发展的综合分析框架·············································· 14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分析························································ 16
第三节 区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与区域发展模式··································· 22
第四章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25
第一节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模型构建·············· 25
第二节 江苏省县域文化经济协调度的定量分析··································· 27
第三节 基于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32
结语··········································································································································· 35
参考文献································································································································36
附录········································································································································ 40
致谢········································································································································ 41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文化因素虽然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纳入到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当中,但由
于新古典经济学将经济增长的动态力量描写成静态的或者是比较静态的,使得文
化成为一种固定不变的因素,其研究缺乏动态的视角,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不能
够很好地解释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互动。演化经济学的兴起及演化经济学研究思路
的创新给予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以新的灵感与思路。从演化的视角来说,可以
说文化是决定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进程与方向的“基因”;文化与经济之间是互动,
或者是互为因果的。在关注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同时,应注重研究二者的相
互作用和协同演化,如想更深入的研究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就必须在文化与经济
发展协同互动与协同演化的综合分析框架之下。本文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再认识,
基于演化经济的理论,研究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过程、状态、形式,进一步认识
区域经济增长中文化因素的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个地区之间存在这很大的经济差异,而文化作
为一种历史沉淀,在各个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一直发挥着
重要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亦受到其核心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将文化因素引入
到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深刻揭示区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索文化与经济之
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可以改变长期以来社会以经济增长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唯一
指标的思路,为建立经济、文化两者之间相互协调、科学发展提供了借鉴,另一方
面也为构建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的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经济学的研究注重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的问题,而“协
调”是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协调既表现为区域内经
济资源之间的相互协调,也表现在地域文化等非经济要素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
协调。而文化、经济协调发展是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的过程和结果的表现。论文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建立起经济增长的文化机理,
构建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综合分析框架,为文化经济协同演化定量研究提供了理
论基础。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二)现实意义
区域文化之间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但是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区域、一个
民族要想取得生存及发展就应当能够应对多方面的外来竞争,才能在全球化的进
程中保持不败之地。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经济才是民族自强的必由之路。因
此探求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机制对于区域和国家繁荣昌
盛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经济与文化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文化对经济具有向导作用,
而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具有基奠作用。因此,加强文化与经济研究,对于我国经济
快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江苏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在东部沿海地区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但江苏省南北
经济也存在很大差异,并呈现出逐渐拉大的趋势。南北经济差距的扩大不仅将影
响整体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同时也将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
现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本文运用定量分析,以江苏省为案例,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
文化作用以及文化经济演化机理,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化对江苏省南北地区之间的
区域差距研究,并对促进江苏省持续发展和区域共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且对
于其他省份实现区域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一、主要研究内容
(一)基本思路
本文以演化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以演化视角为切入
点,构建文化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江苏省不同文化区文
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类型上,以诠释经济增长中文化因素的作用。
(二)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在对相关领域研究的新进展进行梳理、评述和辨
析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不同文化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过程,分析江苏省文
化与经济协同演化的机理、过程、状态。重点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的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从演化经济学角度而言,文化是决定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进程与方向的“基因”
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协同演化的,在研究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时应关注文化对
经济发展的“基因”作用,同时也应关注经济对文化变异的作用。文化具有均衡
性,对区域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持续作用;但是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文化的
均衡性将会打破,文化主体将做出改变,并在不同的演化方向上做出适合自己发
展的选择,即区域文化基因是文化作用与行为主体的内在基础,而经济发展及其
外在环境的改变将对文化产生影响。本文认为文化是作为经济发展的条件,而不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
是生产性因素,其能动作用的发挥与外部的制度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等息
息相关,同时,外部环境对于文化变异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2.区域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综合分析框架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嵌入”思想,把诠释文化与经济关系、机
理的心智主义、网络主义和制度主义的概念和理论联系起来,借助心智模型、社
会资本、信任、等概念与理论形成文化与经济解释的综合框架。
3.江苏省文化与区域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江苏分为楚汉文化区、江淮文化区、吴文
化区三大文化区,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析三大文化区之间经济差异
的格局与演化过程。论文基本框架如图 1-1
江苏省县域文化经济
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
理论分析的构建 第三章
绪论第一章
研究评述及相关理论 第二章
图 1-1 论文基本框架
三、研究方法
论文以演化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
理与方法论为基础,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
(一)采用因素分析与案例分析等相关分析方法。在理论层面上归纳文化经
济协调演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以江苏省为例,对不同文化区的相关数据和
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文化区经济协同发展的差异性,并进行类型划分。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V摘要随着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思路的拓展,文化因素被纳入分析框架并不断得到重视,但以“经济人”和市场供求均衡为支柱的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分析难以给出经济增长的逻辑一致性文化解释。演化经济学给予了文化与经济研究以灵感和思路,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理论为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表达和实现提供了分析框架。本文在明晰选题背景、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肯定现有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同时,发现其存在的理论视角静态性、理论建模不够系统性等问题。借助“嵌入性”(embedded-ness)概念,通过多重嵌入,表达和实现文化的影响;通过文化经济相互嵌入,表达和实现文化经济协同演化;...

展开>> 收起<<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演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pdf

共41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佳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41 页 大小:592.81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