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信贷可获得性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分析

VIP免费
3.0 李佳 2024-09-25 4 4 509.88KB 50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伴随其中的是城
乡差距的日益拉大,包括可支配收入、医疗卫生以及教育投入等方面,这些差距
的扩大很容易造成社会不公平感,社会不公平感已经演变为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
社会心理问题之一。找到社会不公平感的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无疑可以避免这一
消极心理的扩散所产生的负面作用。本文拟从信贷可获得性这一角度去剖析社会
不公平感。尽管国家采取了众多措施以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但已有研究和调查表
明,当下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仍处于抑制状态,农户特
别是自身条件较差的农户的信贷科获得性较低。
通过分别讨论社会公平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农户信贷可获得性的现状和
影响因素发现,社会公平感和农户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因素有交叉重叠的地方,
再加上获得贷款对农户的福利状况的积极作用,表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
联系。然后利用实地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实证检验社会公平感和农户信贷可获得
性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农户信贷可获得性乃至社会公平感的方法和
对策,以期为农户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回顾社会公平感和农户信贷可获得性方面的已有研究,分析信贷可获
得性对社会公平感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公平进行定义,指出我国社会公平所面临
的问题以及如何度量社会公平感,分析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从农村金融供给
和农村金融需求两个方面衡量农户信贷可获得性,对应的提高农户信贷可获得性
也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着手;分析获取贷款对农户社会公平感影响的研究现
状,主要包括收入流动性观点以及小额信贷对农户福利状况方面的研究。在回顾
和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确定本文所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
的选取,使用 Logistic 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等。
第二,分析影响社会公平感的因素:通过对浙江、湖北、福建、江西和甘肃
等地的实地调查发现在我国现阶段,各地的社会公平感状况差别不大,社会公平
感缺失比较严重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城乡之间的过渡地带;对农户而言,社会公平
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学历、地区、权力以及家庭出身等;通过进一步的
讨论可以发现,整个社会的制度安排才是根本所在,最关键的就是要维持创造财
富的“过程公平”,即要保证每个人都有可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第三,分析影响农户信贷可获得性的因素: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地区的金融供
根据以上的实证结果,本文认为要改变目前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落后现状,主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给并未处于抑制状态,但“三农”市场上的信贷供给比较薄弱,反映在实地调查
的数据中是只有不到 50%的农户成功获取了贷款;对农户而言,信贷可获得性的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年收入、户主年龄、信用记录与受教育程度等,农户实际
上不必完全依赖于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而是可以主动去满足农信社的贷款申请
条件;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提出本文核心假设。
第四,实证研究社会公平感和农户信贷可获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社
会公平感与信贷可获得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权力因素以及家庭收入因素也呈
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贫富差距因素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由于种种原因,受教育
情况、性别和年龄这三个解释变量最终未能进入回归方程。把结论结合在一起可
以发现,只要制度安排能够保证有效的收入流动性,社会公平感状况就会处于良
性状态。
第五,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分别对农户和相关的政策制定者提
供了一定的建议。对前者而言,提高信贷可获得性进而提高社会公平感状况,不
必依赖于政府的扶持与资助,而是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对后者而言,要加大农
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宣传,构建一套官员问责体系,加大政府信息的透明
度,逐步建立起保护私人产权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关键词:信贷可获得性;社会公平感;收入流动性;农村信用社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VI
目录
章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2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3
第四节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4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4
第二章 影响社会公平感的因素分析......................................................................13
第一节 社会公平感的现状概述.......................................................................13
第二节 影响社会公平感的因素分析...............................................................14
第三节 公平感的国外研究借鉴.......................................................................16
第四节 对社会公平感的进一步讨论...............................................................17
第三章 影响农户信贷可获得性的因素分析..........................................................19
第一节 农户信贷可获得性的现状概述...........................................................19
第二节 影响农户信贷可获得性的因素分析...................................................20
第三节 小结.......................................................................................................22
第四章 社会公平感与农户信贷可获得性关系的实证研究..................................24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描述性统计.......................................................................24
第二节 实证分析...............................................................................................33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40
第一节 结论.......................................................................................................40
第二节 建议.......................................................................................................41
参考文献......................................................................................................................44
附录..............................................................................................................................47
致谢..............................................................................................................................50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农村和城市一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
沉重的历史包袱等各种原因,城乡差距正在日益增大,具体体现在社会保障情况、
可支配收入、医疗卫生以及教育投入等各个方面的差距越来越悬殊。这些差距的
扩大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会造成仇富心理、由于贫
富悬殊造成的落差心理、从低收入阶层向高收入阶层的流动性越来越差的悲观心
理以及社会不公平感等消极心理,其中社会不公平感已经演变为我国当前最为严
重的社会心理问题之一。如果任凭这一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整个社会甚至可能会
发生严重的倒退。因此,为了避免社会不公平感等消极心理的扩散所产生的负面
作用,各种相对应的政策应该及时出台,以保证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
作为整个社会中最为弱势群体之一的农户,其社会不公平感必然十分强烈,
找到农户社会不公平感的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无疑对我国的长治久安有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那么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到底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由于本文是研究农
户信贷可得性对其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此主要针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一定的研
究。在此期间,农村金融市场发生的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就是中国农业银行放弃
了广大的农村地区,走向了城镇市场,于是农村地区的正规金融机构只剩下农村
信用社孤军奋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农业银行放弃农村市场?是因为农
村无钱可赚还是钱很难挣?其实照目前看来,经营好的农信社盈利还是很可观
的,这说明农村这个市场很有前景,但其前期投入的工作量,比如资信评级等关
于农户信息的评价系统,可能会非常巨大。另外,农村信用社经营的主要对象是
乡镇企业还是农户?如果是农户,主要针对的是非贫困的农户还是以扶贫为主,
或是兼而有之?不管怎么样,中国农业银行的这一举措直接导致对农村的金融供
给显著下降,而且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完
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显著正相关的。
因此,从宏观层面上可以做出这么一个推论:由于中国农业银行放弃了农村
金融市场,导致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直线下降,从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得
到足够的应有的金融支持,于是和得到相对足够金融支持的城镇地区来讲,城乡
差距变的越来越大,正是这一差距的逐步扩大甚至加速扩大,使得社会不公平感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等消极心理逐渐抬头,这甚至会严重影响到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具体到微观层
面而言,则是由于信贷供给不足导致农户的信贷可得性较差,无法获得足够的资
金支持去投资和消费,进而陷入一个“资信不足——无法获得信贷——无法投资
赚钱以及消费——资信不足”的恶性循环当中。本文将从微观角度出发,主要研
究农村地区的正规金融供给是否充分,即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如何,以及该结果对
农户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如何。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现有研究主要是从收入角度衡量农户的社会福利状况,或者是从
社会学角度衡量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但鲜有从农户信贷可获得性这一角
度探讨农户社会公平感的相关研究。考虑到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能不能获得贷款,
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还是在心理状态上,都将对农户的福利状况产生非常重大的影
响。如果提高信贷可得性不仅有助于农户物质生活的改善,同时也可以提高农户
的社会公平感,那么就应该切实加大力度去消除现阶段农村信贷供给仍然大量存
在的抑制状态。因此,关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社会公平感影响的研究既可弥补现
有研究的不足,也能为该方向的金融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提供一
定的参考。
实际意义:首先,通过对农户申请贷款的整个过程的调查来把握农户在其中
是否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进而影响到农户的社会公平感;其次,如果提高信贷可
获得性可以提高农户的社会公平感,则可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进一步深化农村
金融体制改革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再次,对社会公平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与分析表明,农户不是仅能被动的寄希望于改革等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还可以
通过主动地对贷款用途的规划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公平感,从而为农户提供一定的
指导作用;最后, 通过对农户社会公平感的总体把握,特别是按照现有的研究
表明,贪污腐败是造成社会不公平感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本质上农户觉得社会不
公平其实就是对寻租的反感,而寻租会带来社会总产出的减少,从而对社会总福
利造成了负面影响。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户信贷可得性的现状,并通过从
农户信贷可得性这一角度去分析社会公平感的状况,以说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
革的紧迫性,从而为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证上的支持。另一方面,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伴随其中的是城乡差距的日益拉大,包括可支配收入、医疗卫生以及教育投入等方面,这些差距的扩大很容易造成社会不公平感,社会不公平感已经演变为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之一。找到社会不公平感的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无疑可以避免这一消极心理的扩散所产生的负面作用。本文拟从信贷可获得性这一角度去剖析社会不公平感。尽管国家采取了众多措施以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但已有研究和调查表明,当下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仍处于抑制状态,农户特别是自身条件较差的农户的信贷科获得性较低。通过分别讨论社会公平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

展开>> 收起<<
农户信贷可获得性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分析.pdf

共50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佳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50 页 大小:509.88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