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assets/7a34688/images/icon/s-pdf.png)
VIP免费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2006 年上交所和深交所相继出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该指引的出台
标志着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进入了强制性阶段。虽然法规指引都要求上市
公司对外披露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但是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不高是不
争的事实,许多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仅仅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内
容。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这是本文要研究的主
要内容。
欲探求哪些因素影响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首先要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进行准确的计量,为了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程度,本文提出了“内部
控制信息披露质量”(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简称 ICIDQ)
的概念,在《汉语大辞典》中,“质”为事物的根本属性,“量”为用器具测量物体的
大小、长短等,本文站在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定义
为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做决策的程度。这就要求披露的内部
控制信息具有可理解性和决策有用性,具体来讲就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要坚持及
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可比性和重要性等原则,本文将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
性做为衡量内控信息披露质量的指标,共设置三级衡量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及
时性(X1)、真实性(X2)和完整性(X3)。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集中于
年报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就转化为年报披露的及时性,本文实证中用
年报披露日期与年报披露截止日期(4月30 日)之间的时间长短来衡量内控信息
披露的及时性。真实性指标下设两个二级指标,一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审计
意见类型(X21);二是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鉴证意见(X22)。
在参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情况下,完整性指标下设五个二级指标:
内部环境(X31)、风险评估(X32)、控制活动(X33)、信息与沟通(X34)和监
督(X35),五个二级指标下分别再设置三级指标,总计 15 个三级指标,各项指标根
据年报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详略程度进行人工赋值。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一级指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由专家进行打分来确定权重,二、三级指标权重的
确定引入物理学概念“熵”,采用“熵权法”来确定二、三级指标的权重。
确定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度量方法之后,从中介机构因素、公司治理
结构因素以及公司运营因素中选取 10 个变量进行实证,以探求哪些因素影响企业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沪市 48 家医药行业上市
公司 2008、2009 和2010 年的数据进行检验,并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熵权法;影响因素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V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框架.......................................................................................... 3
第二章 文献综述........................................................................................................7
第一节 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7
第二节 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9
第三节 文献的评介................................................................................................ 13
第三章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概述............................................................14
第一节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概念.................................................................... 14
第二节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 17
第三节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则的演进................................................................ 20
第四章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方法和现状................................................23
第一节 内部控制信息的衡量方法........................................................................ 23
第二节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设想................................ 28
第三节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5
第四节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ICIDQ)综合得分的计算.............................. 37
第五节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现状评价............................................................ 38
第五章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43
第一节 实证模型与研究方法................................................................................ 43
第二节 研究设计.................................................................................................... 43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48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54
第一节 结论............................................................................................................ 54
第二节 建议............................................................................................................ 55
第三节 本文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57
参考文献...........................................................58
附录一.............................................................62
附录二.............................................................64
致谢...............................................................65
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作为企业重要信号显示机制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到政府监管部门
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指企业管理层根据一定的标
准向外界披露企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价的信息,以及注册会
计师对内部控制报告审核的信息。一般来讲,广大的投资者都是根据上市公司披
露的信息来做投资决策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为企业信息披露的一部分,其质
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决策的科学性和将面临风险的大小,进而还会影响
到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2001 年来,美国安然事件和世界通信舞弊事件的发
生,充分暴露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不足,使公司的员工、
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失,也重挫了投资者对资
本市场的信心,社会各界对加强上市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2002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中的各项条款
指导公司建立和健全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该法
案还要求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必须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负责,并且定
期强制披露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而且这份报告还需要经过注册会计
师的审核才能对外界公布。该法案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让利益
相关者能够更多的了解公司运作情况,更有力的监督上市公司,防止此类财务舞
弊案件的发生。
财务舞弊的案例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也屡见不鲜,这些舞弊案件的发生主要
归咎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薄弱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漏洞,上市公司薄弱的内
部控制制度往往使某些人或某个人的权力凌驾于公司利益之上,可能会造成一个
人一时的疏忽或贪欲往往会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面对此情况,我国证监会、
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做出了许多不懈的努力,发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
来不断的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及信息披露机制。我国证监会于 2003 年
12 月15 日发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该指不但引详尽地规定了证券公司
内部控制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并且还明确了证券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
在内部控制中的相关职责①。上海证券交易所于 2006 年6月5日颁布了《上海证
①2003 年12 月15 日证监机构字[2003]260 号
硕士学位论文
2
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该指引要求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在年度报告中
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而且建议有条件的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进行审核,并且在年度报告中披露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
自我评估报告的审核意见①。深圳证券交易所于 2006 年9月28 日也颁布了与《上
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相似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
制指引》。2008 年5月22 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门
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借鉴国际惯例、
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确立了我国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是中
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该基本规范明确规定,上市公司
应当结合本公司内部监督实际情况,定期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
并在年报中对外披露年度自我评估报告②。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完善、实施和评价
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行为,财政部等五部委于 2010 年4月26 日
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
计指引》。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出台,对规范我国内部控制信息制度的建设具
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虽然我国制定了许多有关内部控制的法规和政策,但是执行却不到位,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仍是个不争的事实,究竟哪些因素影响
到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本文将以沪市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 2008 至2010 年度年报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量化后进行实证研究,试着
从中介审计机构、公司运营以及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解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
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并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文以沪市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
象,内部控制信息是一种描述性语言信息,语言性信息有别于财务报表的会计数
字信息,财务报表的会计数字信息受制于自身披露规则(客观精确性)的限制,
对外界提供的有效决策信息可能远远不如非财务信息那样充分,会计数字信息给
信息使用者提供的仅仅是公司过去经营发生的历史信息,是向后看而且过时的信
息,前瞻预测性不够强,语言性的内部控制信息更具有前瞻性,可以独立的或者
是与财务报表信息一起提供、预测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另外普通的信息使用者通
过阅读语言性信息获得的第一印象往往在决策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
决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时甚至会超过数字信息。
①2006 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②2008 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硕士学位论文
3
由以上分析可知,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语言性信息是信息披露的重要
形式,采用适当、合理的方法对内部控制语言性信息进行研究和评价,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二)现实意义
语言性信息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容易进行量化,本文对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
制语言性信息的研究,通过采用设置评价指标的形式将语言性内部控制信息进行
量化,根据年报中提供的内部控制语言性信息对每项指标进行赋值,每项指标的
权重通过主观赋权法(专家打分法)和客观赋权法(熵权法)来确定,进而来确
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本文通过对沪市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
制信息披露质量进行实证研究,来验证中介机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情况
等方面哪些因素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根据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
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来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高质量的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可以有效的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加外部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可靠
性的信心,提高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准确性。由此可见,通过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把
语言性内部控制信息进行量化研究也具有现实性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
量的影响因素。
规范研究:主要通过检索文献、阅读文献的方法,对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系
统的阅读、梳理和分类,通过文献的阅读来了解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国内外学者
的研究状况,针对本文来讲,通过阅读文献寻找公司治理的哪些因素对企业内部控
制信息披露的质量有影响,并对各种因素提出合理的假设,为下面的实证研究打好
基础。
实证研究:首先对研究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
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本文以 2008 年至 2010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年度报告
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比较等方法,分析沪市医药行业上
市公司年度报告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状况。在实证研究中,运用内容分析法确定
因变量的值,并运用了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以找到影响内
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各项因素。
二、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及创新点
摘要:
展开>>
收起<<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2006年上交所和深交所相继出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该指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进入了强制性阶段。虽然法规指引都要求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但是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不高是不争的事实,许多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仅仅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内容。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这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欲探求哪些因素影响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首先要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准确的计量,为了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程度,本文提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InternalControlInformation...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22 17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10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2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3
-
VIP免费2025-01-09 10
作者:李佳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64 页
大小:504.7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