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和产业化
![](/assets/7a34688/images/icon/s-pdf.png)
VIP免费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长期以来,家庭养老是我国最基本、最主要的养老模式。但是随着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且“未富先老”,此外,家庭小型化
和代际分居趋势日益显著,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巨
大挑战。养老不再只是家庭内部的事,正演变为社会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承担起
养老责任。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养老服务产业,无法
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我国实际情
况,进行养老服务的发展研究,这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和提升社会的整体福利
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针对社会福利事业资金渠道单一、服务对象狭窄、管
理方式落后、服务水平不高、服务人员素质低下的状况,民政部提出了“社会福
利社会办”的思路。2000 年,民政部等 11 部委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
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包括投资主体多元化、
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运行机制市场化以及服务队伍专业化。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分析我国养老服务的政策演变历程,找出养老服务发展
过程中存在供需矛盾突出,服务水平和质量低下,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以这些
问题为基础,分析其形成原因,学习美国和香港养老服务发展的先进之处,以便
对我国今后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并提出构建出我国养老服务产业
化的目标模式和改革对策。
最后,为我国养老服务的产业化发展,提出几点政策建议:完善宏观调控体
系,建立政府主导的政策扶持机制;发展多元化投入主体,建立长效投入机制;
做好养老服务产业的中长期规划,完善支持体系;明确组织机构职责规范,建立
绩效评估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更新服务理念;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专业化的服
务队伍;建立市场运行机制,实现养老服务产业的市场化;加强立法和监督。
关键词: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理念;非营利组织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V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1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3
第三节 文献综述..........................................................................................................8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12
第二章 我国养老服务的政策演变与现状...................................................................14
第一节 我国的养老服务的政策演变........................................................................14
第二节 我国养老服务的现状与服务内容................................................................16
第三章 我国养老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
第一节 养老服务设施的供需矛盾突出....................................................................21
第二节 我国养老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22
第三节 我国养老服务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23
第四节 我国养老服务中政府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25
第四章 对我国养老服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27
第一节 我国养老服务业供需矛盾的分析................................................................27
第二节 我国养老服务中服务质量方面问题的分析................................................31
第三节 我国养老服务体制方面问题的分析............................................................35
第四节 我国养老服务中政府责任的分析................................................................38
第五章 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化的目标模式及对策建议...............................................41
第一节 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的目标模式....................................................................41
第二节 构建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化目标模式的政策建议........................................44
参考文献.........................................................................................................................47
附录
...............................................................................................................................50
致谢
...............................................................................................................................51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及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总人口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
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重相应增加的动态过程。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
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总人口比例的 1/10,或者 65 岁以上老年
人口达到总人口比例的 7%,则认为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是老龄型。
人口老龄化是 21 世纪不可逆转的全球性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体
现。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
的老龄化具有以下特点:
1.老年人口基数大。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1953 年第一次全国人口
普查时为 4154 万人,
1964 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为 4225 万人,
1982 年第三次人口
普查,老年人口达到 7664 万人,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加到 9697 万人。据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已达 1.3 亿,占总人口的
10.33%,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
总人口为 13.397 亿,
60 岁以上人口达到 1.77 亿, 占总人口的 13.
26%,比 2000
年上升 2.93 个百分点,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 8.87%,比 2000 年人口普查上
升1.91 个百分点。预计到 2020 年,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 2.48 亿,老龄化水平
将达到 17%。到 2050 年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 4.37 亿,
约占总人口比重 30% 以上,这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
2.老龄化速度快。伴随着生育率、死亡率的不断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持续
延长,我国在较短时间内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建国初期,我国的人口年龄结
构基本属于年轻型,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贯彻,人
口出生率急剧下降,总人口中少年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年龄
结构急剧转型。1982-2000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转变成老年型,前后
仅用了 18 年时间。这一过程,发达国家中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日本也用了近 25 年
时间。
3.中国人口老龄化,同时存在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其中,空巢化尤为
突出。截至 2009 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1.67 亿,占总人口的 12.5%,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 1899 万,占老年人口的 11.4%。①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
庭超过 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 70%;农村留守老人约 4000 万,占农村老年人
口的 37%,②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日益突出。预计到 2030 年,我国空巢老人家
庭的比例可能达到 90% ,③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重度“空巢化”。老年人口数
量剧增,高龄化和空巢化趋势显著,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给
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对未来
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和社会保障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养老服务产业化——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家庭养老是我国最基本、最主要的养老模式。但是随着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我国家庭小型化和代际分居趋势日益显著,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弱
化,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巨大挑战。养老不再只是家庭内部的事,正演变为社
会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承担起养老责任。
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和比重的增长,意味着我国社会总需求中老年人的特
殊需求迅速膨胀,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日用品和社区服务、
文化娱乐等的新型产业——老年产业,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本论文研究
的养老服务产业就是从养老产业中细分出来的,即是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
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以满足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目前,我
国养老服务设施不足、服务水平较低、服务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方
面、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针对我国养老服务业中体制、服
务水平和质量、供需矛盾、政府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养老服务的社会化、
产业化展开研究,探索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化的构建模式,向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
的服务和特殊产品。
二、论文的选题意义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在
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养老问题解决得好坏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家
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研究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极为
重要的意义。
1.重视我国老年服务产业现状研究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养
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特殊生活产品和服务,是提高老年人物质文化
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代际和谐、社会进步的标志。目前,我国老年服
务产业在政府管理体制、政府投资层面以及老年服务产业的种类以及对老年人服
①民政部:我国拟 2015 年建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http://news.sina.com.cn/c/2011-02-11/141221938248.shtm.
②中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3/01/c_121135622.htm.
③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有多少老人与无助相伴. http://news.qq.com/a/20091202/001183.htm.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
务的适应性方面均存在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寻找改革对策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促进我国老年服务产业进一步发展,达到老有所养,使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必要工
作之一。
2.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国内消费的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组成
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增长,国家实力和政府财力得到明
显的增强。但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通过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的扩大来
推动的。国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低。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如何重视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必须研究的问题,老年服务业的发展正是以消费促进经
济增长战略的必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老年人消费明显存在老年人用于其安度
晚年的老年产品种类不多,老年人所需服务项目不足,老年人晚年生活较为单调,
政府以及社会用于老年服务的投资明显不足等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无疑将有助
于发现当前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扩大老年人这一日益增加
的群体的消费,必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而有助于政府以消费
刺激经济增长战略的实现。费用支出不足同时,发展养老服务业,既有利于减轻
政府的养老负担,也有利于促进就业、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需要,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3.研究老年服务产业存在的问题,认知我国老年服务产业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有助于推动国内老年服务产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关于养老服务的研究是近
些年才开始的,国内学者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观点和思想,但总体看这一领域的
研究仍有待深入,特别是在养老服务产业的综合性、全面性、系统性发展方面更
有待加强。近年来,政府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共同富裕,更为关注老年人安度晚
年,让老年人充分享受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中,政府不仅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退休者养老保险的福利
水平,也要针对城镇老年人面临“空巢”问题,老年人所能享有的老年人服务不
足,老年生活单调缺乏社会关爱等问题给予重视,也只有坚持这一理念,我国政
府共同富裕的战略才能在全社会得以实现。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老年产业是个综合性的产业,我国学者近年来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
其界定还未达成共识,很多人对相关概念还混淆不清,在此给出以下几个名词的
解释: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老年产业概念的界定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在李悦主编的《产业经济学》中关于产业的定义是:产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
中同一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总和,即
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可以看出,一个产业就是具有某种同一属
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老年产业是以老年群体为对象且以其消费特征为标志而划
分的产业,即为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而为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养老服务产业就是将为老年人提供护理照料等的服务从养老产业中细分出
来,就形成了养老服务产业。在陈叔红主编的《养老服务与产业发展》中关于养
老服务产业的定义是:养老服务产业从定义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
上讲,它是指所有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产品的经济单位的总和,包括老年金融保险、
老年食品、养老保险、老年教育、老年医疗保健、老年照料与护理、老年旅游、
老年文化娱乐、老年信息服务等。而狭义的养老服务产业只是指专门为老年人提
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的各类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社会经济
活动。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是狭义上的养老服务产业。
(二)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界定
养老事业是指国家和社会为老年人及其他需要帮助者建立的各种设施和服务
体系,如敬老院、老年人福利院等。它属于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部分,由政府财政
投入为主,主要是为“五保户”、“三无”老人、“烈属”等特殊老人提供服务,受
益老人极其有限,保障水平也不高,无法满足老人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养老的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
数量的剧增,传统的由政府包办的养老福利事业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出于
财政方面考虑,不能投入过多资金于养老福利事业。于是从 90 年代开始,我国展
开传统养老体制的改革,积极推动社会养老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养老产业是
养老事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表现形式,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养老产业发
展的初期,不意味着我国养老事业的完全产业化,产业化和福利化将在未来相当
长一段时期内始终并存。本论文研究的就是如何使养老事业加速向养老产业转变,
脱离政府统包统管的局面,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到养老事业中来,实施企业化
经营,通过市场化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
(三)老龄产业的定性问题
目前,部分学者坚持认为,福利性和微利性是我国老龄产业的显著特征,也
是和其他产业的主要区别。因此,要促进老龄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既要强调
其福利性,也要保持微利性。但是,我国养老产业的微利运作在初期可能有效,
长期如此运作,必定不利于老龄产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在实际运营中,
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积极参与老龄产业领域。有学者在管理能力、养老服务质量
以及盈利水平方面进行比较时,发现社会办养老机构比政府福利养老机构更具竞
摘要:
展开>>
收起<<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长期以来,家庭养老是我国最基本、最主要的养老模式。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且“未富先老”,此外,家庭小型化和代际分居趋势日益显著,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巨大挑战。养老不再只是家庭内部的事,正演变为社会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承担起养老责任。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养老服务产业,无法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养老服务的发展研究,这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和提升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社会福利事业资金渠道单一、服务对象狭...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22 17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10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2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3
-
VIP免费2025-01-09 10
作者:李佳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51 页
大小:392.67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