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空间分异对城市群空间组织的动态作用模式研究——以长三角制造业为例
![](/assets/7a34688/images/icon/s-pdf.png)
VIP免费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依据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的相
关理论,基于 ESDA 方法和动态面板模型,综合运用 Stata、GeoDA 和ARCGIS
10 等计量软件对产业的空间分异和城市群空间组织演化进行考察,系统地研究
两者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特征、阶段和模式以及两者的时空关联性,接着运
用空间统计分析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论证,最后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
定量分析产业空间分异与城市群空间组织的数量关系。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
策含义。
首先,分析 2001—2010 年间长三角城市群的制造业集聚与扩散,制造业在
城市群、省区之间的布局做了详细的研究。试图解决两个问题:近 10 年来,长
三角城市群内制造业布局如何,地区专业化分工现状如何?产业空间分异对于
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有何作用,是否显著?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其次,利用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ESDA)研究长三角制造业空间分异与城
市群经济空间结构的相关性。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研究,在时间维度上,
本文运用全局 Moran 指数分析 2001-2010 年间长三角制造业和城市群经济的总
体集聚扩散趋势,对比分析两者的演化过程;在空间维度上,选取 2001、2010
年的 Moran 散点图,并对制造业和城市群经济做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结
合LISA 聚类图,分析两者的局部相关和时空演变过程。
再次,由于城市群经济是城市群空间组织的综合体现,在分析产业空间分
异与城市群空间组织的互动机制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了产业分异对城市群经
济的影响,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运用差分 GMM 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回归,
得到了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与城市群经济空间的数量关系,计量结果显著。结
果显示,产业集聚对于地区经济具有显著影响,但并非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
相关关系,产业集聚对城市群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出先促进后恶化的倒“U”
型曲线关系,产业结构对于城市群经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最后,依据文章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产业集聚与扩散;城市群;空间分异;ESDA;动态面板模型
I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dustrial economics, spatial
economics, urban economics and other disciplines, based on ESDA methods and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integrated metering software using of Stata, GeoDA and
ARCGIS 10,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stage, type and the correlation
of industrial space differentiation and urban agglomeration spatial organiz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to quantif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between industrial space differentiation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Firstly, analysis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diffus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group in 2001-2010, the layout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regions. Trying to solve two problems: in the last 10
years, what’s the manufacturing layou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group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What’s the role of industry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play for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Prepare for further study.
Secondly, I use the exploratory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ESDA)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manufacturing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y. This essay studies the problem
respectively from the dimensions of time and space. In the time dimension, through
global Moran index to analyze the overall agglomeration and diffusion trend of
Yangtze River Delta manufacturing and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y in 2001-2010;
In spatial dimension, select the Moran scatter plot in 2001 and 2010, do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comparativ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LISA cluster map, and
analyze both locally relevant,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Thirdly,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space differentiation and urban agglomerations
spatial organization, focusing on the industry differentiation and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dynamic panel model, using
difference GMM estimation method to obtain the mathematical result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is significa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ustry gathering for
the regional econom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but the impact is a kind of non-linear
II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relationship,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n the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showing deterioration after the first promotion, shaped a “U” curve ,
industry structure for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Finally, we proposed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according to conclusions.
Keywords: industry concentration and diffusion; urban agglomeratio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ESDA; Dynamic panel model
III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1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3
第三节 概念界定和可能的创新点.......................................................................5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8
第一节 外国经典文献和最新研究进展...............................................................8
第二节 国内产业空间分异相关研究.................................................................10
第三节 现有研究的局限.....................................................................................18
第三章 长三角制造业空间分异与城市群空间组织演变的现状特征 ........................19
第一节 产业空间分异.........................................................................................19
第二节 城市群空间组织与城市群经济.............................................................22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选取和数据说明.................................................................25
第四节 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的空间分异特征.................................................27
第五节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演变的现状特征.............................................32
第四章 基于ESDA的制造业空间分异与城市群空间组织演变的实证分析..............39
第一节 产业空间分异与城市群空间组织的互动机制.....................................39
第二节 制造业与城市群经济的全局自相关分析.............................................43
第三节 制造业与城市群经济的局部自相关分析.............................................47
第四节 制造业与城市群经济的空间统计分析.................................................51
第五节 制造业空间分异驱动城市群经济的动态分析.....................................55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60
第一节 主要结论.................................................................................................60
第二节 政策含义.................................................................................................61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不足.....................................................................................62
参考文献 ......................................................................................................................................63
附录一...........................................................................................................................................66
致谢 ...............................................................................................................................................67
IV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于地区产业空间结构与城市群空间结构演
变做了大量的研究,该领域的研究逐渐凸现出一个核心问题:产业集聚、扩散
和网络化,与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呈现出某种形式的
相关性。从我国近几年来的发展实践和所遇到的问题来看,也印证了这种相关
性的存在。但是,该领域内学者主要从产业空间发展模式与城市群空间结构、
空间形态演变的相关性方面的研究,并且很多研究实质上仍然停留在两者的平
行领域内研究,更没有提出确切的相关模式。因此,本文以产业空间分异作为
分析视角,研究产业集聚和扩散对城市群空间组织演变过程的影响,以及这种
影响使城市群空间组织发生变化的特征、趋势和模式。并进一步探讨如何从产
业集聚、扩散和网络化的角度使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更为科学、合理。
2010年5月24日,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
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了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与协调发展,
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突出了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加
快发展新兴产业等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表明,在国际经济
一体化日益深入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作
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研究其制造业在新形势下的空间分异的特征、过程、
格局,以及对于城市群空间组织的作用模式,对于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都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本文也是导师主持的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城市群空间组织与产业
空间分异互动机制与调控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1YJA790019)的阶段性研究
成果。
二、理论意义
本文的选题融合产业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研究对象
处于多学科交叉领域,前人对于本文的研究对象虽有过研究,但研究的面比较
窄,也不够全面和系统。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学者主要是从产业空间发展模式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和
1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空间形态演变的相关性方面的研究。但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产业空间结
构和城市群空间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中。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
在社会经济层面上是相互促进的,然而对于这二者的研究却在各自领域相对平
行的进行。从与产业空间分异与城市群空间组织演化的空间相关性的视角的研
究比较缺乏。本文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与现有的研究有着明显不同,系统的研
究产业空间集聚、扩散和网络化的阶段、类型和时空演化过程,阐述产业空间
分异与城市群空间组织演化的表现特征及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认识产业
空间发展与城市群空间组织过程的互动机制。
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理论意义:第一,为区域产业升级、区域城市化、城市
群空间组织和产业区域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第
二,从产业空间分异与城市群空间组织的空间相关性视角,研究区域产业集聚、
扩散和网络化与城市群空间组织的特性表现和互动机制,对于进一步丰富劳动
地域分工理论和深化产业空间发展模式的理论认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第三,
通过对于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的空间分异与城市群空间组织的互动机制的研
究,丰富区域制造业与城市发展研究领域的理论和分析框架,有助于产业经济
学、城市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也是起到对现有研
究成果的补充和完善作用。第四,从区域间要素流动的层面来分析产业集聚与
扩散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作用机理,弥补了传统研究的弱点,即利用产业经济
学来分析空间问题时无法究其根源,拓展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领域的研究视
角和分析思路,增强了空间经济理论在解释具体经济现象时的说服力。
三、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经济最富有
朝气和活力的地区之一,产业集聚、扩散、网络化成为支撑城市群发展的巨大
力量,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组织的演化,尤其是制造业的空间分异,更是
有力地支持了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的快读发展,加速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
程。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为实证研究对象,阐述产业集聚、扩散、网络化特征
和过程,以及它对城市群空间组织的影响,可以为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进一步
发展、统筹城市群规划和区域制造业的产业政策提供建议,同时可为国内其他
城市群,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摘要:
展开>>
收起<<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本文依据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基于ESDA方法和动态面板模型,综合运用Stata、GeoDA和ARCGIS10等计量软件对产业的空间分异和城市群空间组织演化进行考察,系统地研究两者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特征、阶段和模式以及两者的时空关联性,接着运用空间统计分析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论证,最后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定量分析产业空间分异与城市群空间组织的数量关系。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含义。首先,分析2001—2010年间长三角城市群的制造业集聚与扩散,制造业在城市群、省区之间的布局做了详细的研究。试图解决两个问题:近10年来,长...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22 17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10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3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3
-
VIP免费2025-01-09 10
作者:周伟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9 页
大小:2.27M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