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书号管理问题研究

VIP免费
3.0 高德中 2024-11-19 4 4 657.67KB 57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摘 要
书号,本来不过是对出版物进行识别的标识而已,但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
书号的本质已经异化,更多的是作为政府调控出版业的杠杆。作为一项具有中国
特色的政策,通过对其历史、现状及其未来进行分析,可以窥见政府对出版业管
理的轨迹及未来走向。
我国书号管理政策的沿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1956年至1987年间
对书号的管理由统一到标准,日趋完善。期间,买卖书号、一号多用等问题浮出
水面,成为业界顽疾,国家虽然三令五申,但未能令行禁止。有鉴于此,我国自
1994年起开始实行书号总量调控政策,政策虽有其历史必然,但却不可一成不变。
在原有政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出版产业的发展之时,我国于2008年试行书号实名
申领制度,书号管理的服务转型开始清晰。
看清书号管理政策的发展轨迹之后,着重考察书号管理政策的设置、实施和
趋势,梳理利弊得失。因为设置存在偏颇,所以难免南辕北辙。赋予政策本身力
所不及的功能,实施起来自然大打折扣,不仅并未药到病除,反而有诸多并发症
和副作用。书号总量调控政策的预期目标不尽人意,目标集团的回应可谓阳奉阴
违,SCP 分析之下的负面影响一目了然,对民营书业管理严重滞后。如此种种,
书号进行总量控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出版业的发展,对书号管理进行改革势在必
行。
看到症结所在,自当对症下药,依次分为观念、经验、手段三个方面。首先
要转变观念,如若方向不明,道路自然难行。其次,增加管理对象。回顾历史先
例、仿效同行改革、借鉴港台经验、参照民营发展,这些都能为我们提供些许启
发。当然,书号管理应该融入到产业管理之中,从宏观调控、经济政策、出版法
规、行政手段四个方面进行完善。在放大产业政策的同时要缩小书号管理,最终
回归书号本质,从而解放发展出版生产力,促进出版自由繁荣地发展。
关键词: 书号 出版 总量调控
ABSTRACT
Book number is the identity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publications originally, but in
China's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nature of book number has been shifted to be
lever that government controls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As a poli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history, present and future, we can understand
the government's management o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the future of it.
The evolution of Book number management policies of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From 1956 to 1987, the book number from the uniform book number to the
standard book number increasingly improved. During this period, trading book number
and other issues surfaced as the industry's diseases, even the government repeated its
polices, but the situation was unable to prohibit. In this case, our country introduced
ISBN total control policy since 1994.The policy has its historical necessity, but it isn’t
immutable since it has hampered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shing industry. In 2008,
China starts a trial which is called the ISBN real-name system, and then the
management of ISBN become to be industry services.
After we kno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icy of ISBN management, we will study the
settings, implementation and trends of book number management policy to se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setting, so polarity is
inevitable. Beyond the capacity of the policies to their own functions, the
implementation has naturally been declined, and there are a number of complications
and side effects. The targets of the policy of ISBN total control didn’t achieve its aim,
and the target group's response can be described as a sha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CP,
we can see the negative impact clearly. Besides, the management of private book
industry is seriously lagging behind. The policy of ISBN total control has hamp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so we should reform the ISBN management.
Recognizing the crux of the matter, it's time to using right measures including concept,
experience and means. Firstly, we should change concepts, if the direction is not clear,
the way will be wrong. Secondly, we should increase the managed objects. Recalling the
historical precedent, following peers reform, learning experience from Hong Kong and
Taiwan, research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publication, which all would provide us
with inspiration. Without doubt, the ISBN management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industry management. We could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rom four aspects: the macro
regulation, economic policies, publish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As well as the
reinforcement of industrial policy, we should reduce the ISBN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to return to the nature of ISBN eventually. These will release the productive forces
of public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ation freely and prosperous.
Key Words: ISBN, Publication, Total Control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课题来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研究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文献综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关于买卖书号等问题的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关于书号总量调控政策的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 关于民营书业的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 关于出版管理政策的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研究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研究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我国书号管理的发展历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制定行业标准:由统一书号到标准书号(1956-1993)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统一书号(1956-1986)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标准书号(1987-1993)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实施宏观调控:书号总量控制政策(1994-2008)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书号使用问题浮出水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书号总量控制政策出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管理体制改革:书号实名申领管理(2009-)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我国书号管理的发展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书号管理目的与其他政策功能的重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出版审批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重大选题备案制和专项选题报批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样本送交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书号管理的效果与弊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目标的实现程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目标集团的回应程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政策的非预期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书号管理演变的规律与趋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与出版改革同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与国际标准接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 管理性到服务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改进我国书号管理的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转变管理观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书号不能承受之重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管理有所不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 管理有所必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扩展管理对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先例可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同行可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3 他山之石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 引进鲶鱼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完善管理手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 加强宏观调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善用经济政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3 健全出版法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4 慎用行政干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回归书号本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自1956年起,我国出版业开始有了统一书号,由此到1987年间,书号管理日
趋完善,逐步和世界接轨,但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特有问题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到了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书号总量调控政策,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
从1994年到2008年,我国对书号的管理不断进行调整,相关政策连续出台,
主要是针对一号多用和买卖书号等问题。追溯近代史上中国出版业,回顾新中国
三十多年的发展,反观其他国家的出版,对书号进行买卖和重复使用均是无迹可
寻。针对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问题,政府纵然三令五申,但却不能做到
令行禁止。即便对书号管理进行总量控制,一号多用、买卖书号的现象仍是屡禁
不止,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问题丛生,悬而未决之时,我们不得不反思书号管理政策本身了。原先的
书号控制政策不仅没有解决原有问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以
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手段对市场经济下的出版业进行调控,很有可能是南辕北辙,
背道而驰。
事易时移,变法宜矣。2008年,书号“实名申领 ”试点工作的展开给人耳目
一新的感觉。在此,一号多用、买卖书号的问题有望得到根本解决,而书号的本
来面目逐渐清晰,对图书信息的涵盖更加全面,有利于加强对出版产业的宏观调
控。
§1.2 研究意义
本文希望理清书号管理的发展脉络,洞悉其演变情况。故前期工作多为文献
研究,汇集历年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而在这之中,对书号管理所出现的问题也
进行了一个大致梳理和汇总。虽然难免流于浅显,却也是前人未有之作。
从设置、实施、趋势三方面对书号管理政策进行分析时,而非仅停留在政策
本身的分析上。因为政策设置之初就存有弊端,所以实施起来难以如愿。通过对
图书出版、图书市场和民营书业等方面进行考察,更可以看到书号管理中有为与
不为的矛盾,从而揭示今后书号管理发展或改革的方向。
就现实而言,希望综合各家之言,对书号管理政策提出意见,从观念、经验、
我国书号管理问题研究
2
手段三处展开,限于常识及篇幅所限,此处未就其具体实现途径进行阐述,多为
观点而非方法,仅起抛砖引玉之用,希望能为出版业发展略献绵薄之力。
§1.3 文献综述
目前,对于书号进行研究的文章不在少数,多集中在买卖书号等具体问题研
究上,对于书号管理政策本身的分析上却多流于就事论事,难觅建设性的意见或
建议。虽然对我国书号管理深入挖掘的并不多见,但也不乏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
有价值的探讨。
§1.3.1 关于买卖书号等问题的研究
买卖书号、一号多用是书号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十分全面、
深入。从历史由来到问题表征再到应对之策,相关论著不在少数,如朱诠、孙鲁
燕的合著《关于买卖书号问题的研究报告》刘妍的《买卖书号出版动作及其形成、
及其发展考探》、胡省三的《杜绝“买卖书号”及应采取的对策》、潘明表的“一
号多用”泛滥何时了》等。通览这些论述,也可从中窥得政府对书号管理的历史
梗概。将买卖书号等现象称之为出版界的怪胎也罢、顽疾也罢,其危害是人所共
识,千夫所指,但大家的指向却不尽相同。所以,问题虽然一目了然,但对于解
决之道,却没有能够根除的良方。
§1.3.2 关于书号总量调控政策的研究
对于书号总量调控政策进行分析的文章为数不多,相关作者对政策进行分析
后,都对政策实效进行了否决,并进一步提出了政策改革的意见。比如田智先生
《我国书号调控政策探析——以图书种数与平均印数的比较为视角》该文大处
着眼,颇有见地,在书号调控政策的研究上很有借鉴价值。他在文章中探讨了书
号调控政策的实际功效,本文在对图书种数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引用其方法,在
此进行致谢。
值得一提的是曾振华的硕士论文《书号总量控制与中国图书出版业发展》
文着眼于政策的市场影响,尤其是关于政策评估的 SCP 分析,通过多组数据进行
实证研究,有理有据,对本文大有启发,借鉴了其中不少有价值的观点。
此外,向志强在《对书号总量调控和图书价格放开政策的审视》一文中也对
书号总量控制政策提出了批评性的建议,呼吁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但作者认为,
摘要:

摘要书号,本来不过是对出版物进行识别的标识而已,但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书号的本质已经异化,更多的是作为政府调控出版业的杠杆。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通过对其历史、现状及其未来进行分析,可以窥见政府对出版业管理的轨迹及未来走向。我国书号管理政策的沿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1956年至1987年间,对书号的管理由统一到标准,日趋完善。期间,买卖书号、一号多用等问题浮出水面,成为业界顽疾,国家虽然三令五申,但未能令行禁止。有鉴于此,我国自1994年起开始实行书号总量调控政策,政策虽有其历史必然,但却不可一成不变。在原有政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出版产业的发展之时,我国于2008年试行书号实名申领制...

展开>> 收起<<
我国书号管理问题研究.pdf

共57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高德中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57 页 大小:657.67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