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之研究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19 4 4 742.46KB 64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摘 要
教学领导起源于 20 70 年代学者们对有效学校的研究。他们指出,要使
学校变得富有成效,就要靠校长进行强有力的教学领导。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初,有关教学领导的研究著述颇为丰富。然而此时,学者们的探究大都聚焦
于校长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上,很少有对其他层面的教学领导者进行研究。这就大
大地限制了教学领导整体功效的发挥。
随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学者们也逐渐意识到缺陷所在。海林杰和赫克指出,
如果有关的研究至今仍不能摆脱基于角色的(role-based)研究,还是把校长当作
学校改进的唯一主角,那将是十分愚蠢的。[1]尼尔马克奈尔等学者也提出,教学领
导不仅是校长的事,也是教师的事。
的确,作为教学中的首席,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对教学品质的提升有着至关重
要的意义。尤其是在高校扩招,班级规模增大的背景下,大学教师需要去思考如
何才能更好地融合各种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引
领整个班级团队达成教学目标。然而,要成功地实践这一系列活动,离不开教师
有效的教学领导力。因此,为了能够对大学教师的教学领导力有个初步认识,本
文尝试着借用领导学的相关理论对教学领导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作一解析;并在
此基础上构建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评价体系,以测评、提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研究背景、意义;说明了本文的研
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作了梳理和归纳;第二部分主要对大学教
师教学领导力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第三部分则对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构成要
素做了理论探究;第四部分对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建立相
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五部分试图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大学
教师的教学领导力作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教师 教学领导力 构成要素
ABSTRACT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originated from scholars’ research on effective schools in
the 1970s. They pointed out that the principal’s powerful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was
essential in making the school efficient. From the 1980s to the beginning of 1990s,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was abundant. However, those studies
mainly focused on the principal’s characters and abilities, rarely on other instructional
leaders, which limited the display of overall function of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scholars also realised its deficiency. Some
scholars put forward that it was very silly to regard the principal as the only hero in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school. And Neil Macneill believed that intructional
leadership was not only about the principal,but also the teachers.
Indeed, as the chief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teacher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has its significant meanings.Especially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enlarging the scale of
class, how to get to know the needs of different students and stimulate their
interests,to achieve the learning goal. These require the college teachers should have
strong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competency. In order to grasp its basic knowledge, the
paper tried to study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then desig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college teacher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competency.
The paper has five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study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reference
review, and research methods are described.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college teacher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competency. The third part mainly
discuss its construction elements. The next part makes 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competency, and builds the evaluation system as
well.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theorit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the fifth part
presents some thoughts on promoting college teacher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competency.
Key Word: Teacher,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Construction Elements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意义 ....................................................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3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6
第二章 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相关理论解读 ............................... 7
§2.1 教师、教学、领导力 ........................................... 7
§2.1.1 教师的界定 .............................................. 7
§2.1.2 教学的本质及理论 ........................................ 9
§2.1.3 领导力 ................................................. 14
§2.2 教学领导力 ................................................. 19
§2.2.1 教师领导 ................................................ 19
§2.2.2 教师教学领导 ........................................... 21
§2.2.3 教师教学领导力 ......................................... 23
§2.2.4 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 25
§2.3 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对教学的影响 ............................. 26
第三章 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结构探析 .................................. 29
§3.1 领导力结构概述............................................... 29
§3.2 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结构 ...................................... 32
§3.2.1 目标设定能力 ............................................ 33
§3.2.2 教师感召力 .............................................. 34
§3.2.3 教学影响力 .............................................. 38
§3.2.4 教学决策力 .............................................. 41
§3.2.5 教学控制力 .............................................. 44
第四章 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评价与方法 .............................. 47
§4.1 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评价体系 .................................. 47
§4.2 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评价方法 .................................. 47
§4.2.1 问卷调查法 ............................................. 48
§4.2.2 层次分析法 .............................................. 48
§4.3 实证分析 .................................................... 53
§4.4 结论 ....................................................... 55
第五章 提升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思考 ................................ 57
§5.1 对学校的建议 ................................................ 57
§5.2 对教师的建议 ............................................... 59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在各级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深化课程与教学改
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是一个简单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而是一个统一理念、
理解课标、实现课程价值……这样的新课程实施要求学校管理者增强教学领导力,
关注教学过程、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益。[2]可见,教学领导力是课改背景
下亟待加强的能力。然而,仅凭校长一人实践教学领导,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学
校最高层管理者,校长不但要担当极其繁多的行政职务,处理各种日常事务,还
要进行教学领导,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时间和精力分配不过来;其次,
校长也不可能成为每一学科领域的专家。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鉴于校长无法
亲临每一课堂进行教学视导,教师便成为了教学领导在课堂层面上的直接实施者,
其教学领导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只有让教师也参与到
学校的教学领导实践中来,才能与校长的教学领导形成合力,以实现优质教学。
虽然目前有关教师教学领导的研究并不多,然而,它的重要地位在教学实践
中日益凸现,尤其是在大学。过去的课堂往往是小班化教学,于教师而言,相对
比较容易去把握教学进度及课堂上一些突发情况。而如今,班级规模的扩大,使
得教师的管理跨度增加,给教师的组织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考验;另一方面,
学生人数的上升也导致其在知识能力结构上的差异性增强。于教师而言,一个由
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的几十人构成的团队,如何才能很好地驾驭它,是
一个非常值得研思的问题。而这种驾驭能力实则是对教师的教学领导力提出了前
所未有的考验。如何去了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去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心
理及行为,使之能自觉地追随教师去实践学习目标,这些都是教师要想成功地实
现优质教学所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领导力,让其成为教师教学的动力,帮助
教师重新找回那份对教学的热枕。然而,不管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对教师的教
学领导研究还是相当缺乏的。已有的关于教学领导研究主要集中在校长一人身上。
至于教师,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学领导力,应该在哪些薄弱环节上着重培养,
目前在国内相对应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因此,本文试着对教师教学领导力在内涵、
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能够对它有个初步的认知,从而为教师教学领导
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之研究
2
力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2 研究意义
教师的教学领导能力是集中反映其教学与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努力提升
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中,发展教师的教学领导能力是一个必不可
少的环节。因此,对教学领导能力的研究有着丰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进一步完善教学领导理论。教学领导起源于 20 70 年代,有关学
者指出,要使学校变得富有成效,学校管理者应实施教学领导。80 年代学校改
革运动中,教学领导更是成为了学校领导研究的重要课题。三十多年来的不断发
展使得教学领导在教育领导界的影响力日益加强。然而,迄今为止,大部分教学
领导研究的对象仅限于学校领导者,即校长,很少涉及其他层面的教学领导。为
此,对教师教学领导的探究能进一步挖掘和丰富教学领导的理论内涵,使得不同
层面的教学领导能相互融合,促进整体功效的发挥。
其次,提升教学品质。教学为一种互动的历程,即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
组成。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最主要的影响力量,其
自身专业和道德素养的提升,最直接的受益者便是学生。教学领导赋予教师在教
学上更多的自主权,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且有针对性地教学,
改变往日“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更了解学生需求的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和学
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校决策只能使学校的决策更正确,使学生受益更多。
再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教学领导仰赖的是专业和道德权威[3]因此,
作为教学领导者,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将受到极大关注。为了促进专业成长,教
师会对所教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相互间地交流与切磋,提升各自的专
业能力。同时,教师领导者自身的人品涵养也会对同侪教师产生影响,从而形成
良好的专业道德氛围。
此外,顺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求。当课程改革形成学习共同体。落实到学校
时,行政权力便让位于专业权威和道德力量,而这两者正是教师领导的基础。[3]
师教学领导实际上是一种窄化的教师领导。[4]因此,课改为教师的教学领导提供了
实践基础。而教师的教学领导也为课改的实行创造了条件。新课改迫切要求教师改
变以往的“被动执行者”形象,要求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反思者。而这
些角色任务正是教师教学领导担当内的职责。
以上阐述了教师教学领导力之于现实和理论的重要意义。鉴于本文探究的主
要对象是大学教师,为此,有必要在这里就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特殊研究意义作
一简述。
摘要:

摘要教学领导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对有效学校的研究。他们指出,要使学校变得富有成效,就要靠校长进行强有力的教学领导。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有关教学领导的研究著述颇为丰富。然而此时,学者们的探究大都聚焦于校长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上,很少有对其他层面的教学领导者进行研究。这就大大地限制了教学领导整体功效的发挥。随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学者们也逐渐意识到缺陷所在。海林杰和赫克指出,如果有关的研究至今仍不能摆脱基于角色的(role-based)研究,还是把校长当作学校改进的唯一主角,那将是十分愚蠢的。[1]尼尔马克奈尔等学者也提出,教学领导不仅是校长的事,也是教师的事。的确,作为教学中的首席...

展开>> 收起<<
大学教师教学领导力之研究.pdf

共64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4 页 大小:742.46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