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的博弈论分析

VIP免费
3.0 牛悦 2024-11-19 4 4 1.52MB 67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1
§1.3 该领域当前研究的进展...................................................................................2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4
第二章 倾销与反倾销 ................................................ 5
§2.1 倾销...................................................................................................................5
§2.1.1 倾销的定义与目的...................................................................................5
§2.1.2 倾销的种类...............................................................................................6
§2.1.3 倾销的效应...............................................................................................7
§2.2 倾销与出口退税...............................................................................................7
§2.3 倾销的基本理论...............................................................................................8
§2.3.1 倾销与价格歧视.......................................................................................8
§2.3.2 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10
§2.3.3 相互倾销模型.........................................................................................13
§2.4 反倾销.............................................................................................................15
§2.5 反倾销福利分析.............................................................................................16
第三章 外国对华反倾销实证分析 ..................................... 18
§3.1 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动态趋势分析.........................................................18
§3.2 针对中国反倾销立案主体的分析.................................................................21
§3.3 针对中国反倾销的部门分析.........................................................................21
附录 反倾销立案调查部门分类标准.....................................................................26
第四章 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 27
§4.1 “非市场经济地位”与“替代国问题”.....................................................27
§4.1.1 “非市场经济”的历史渊源.................................................................27
§4.1.2 欧盟“替代国”选择标准.....................................................................31
§4.1.3 替代国博弈分析.....................................................................................33
§4.2 反倾销中的多米诺效应.................................................................................37
§4.2.1 国家多米诺效应.....................................................................................37
§4.2.2 行业多米诺效应.....................................................................................39
§4.3 反倾销应诉中的外部性.................................................................................41
第五章 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 48
§5.1 防止倾销行为的发生.....................................................................................48
§5.2 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49
§5.3 被诉企业要积极应诉.....................................................................................51
§5.4 注重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与本土化战略.........................................................55
§5.5 利用 WTO 争端解决机制.................................................................................56
参考文献 .......................................................... 6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66
谢 ............................................................. 67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贸易摩擦的数量往往与进出口贸易额成正比,一国经济增长越快,进出口贸
易规模越大,增长速度越快,该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与争端也就会越多。近年
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外贸规模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导致我国面
临的贸易摩擦和争端也越来越多,在可以预计的将来,这一趋势很难扭转,未来
较长时期我国都将面临以反倾销为代表的贸易摩擦。
倾销与反倾销一直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尤其是自 20 世纪 80 年代
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同时由于在 GATT/WTO 框架下,达成了广泛的关税减让,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达到了 3%—5%的低水平,关税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措
施的重要性大大减弱了,因此反倾销措施作为高关税的替代品成为贸易保护主义
的重要工具。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国对华反倾销的歧视性做法以及我国应对反
倾销的体制问题,我国成为国际上反倾销的首要受害国。尤其是 90 年代以来,
国对华反倾销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当前,虽然我国已经加入了 WTO,但是由于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还没有承
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的问题不仅没有淡化,反而更加突出。即使在 WTO
框架下,各国也认同 WTO 反倾销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把“反倾销”当成了缓冲来
自国内产业界压力的一个“安全阀”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和各国产业安全斗
争的升级,未来国际反倾销案件仍然会居高不下,各国利用 WTO 允许的反倾销来
保护国内产业将是大势所趋。如何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的产业免受国外不合理侵犯是摆在我们面前
的重大任务。
§1.2 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
对于倾销与反倾销的论述,在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中是一个历久不衰的话
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论述,大量的文献是从法律的角度加以分析。本文从经济学
的角度,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结合倾销与反倾销这一对概念,多角度的分析倾销
与反倾销。在写作的过程中,笔者始终把握倾销与反倾销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
通过对倾销进行理论分析,来进一步明确反倾销。
本文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两章,这一部分介绍了倾销
反倾销的博弈论分析
2
与反倾销的基本概念,同时着力研究了与倾销有关的理论问题。第二部分包括后
三章,分别从实证、理论以及对策方面对于反倾销展开了阐释。具体文章结构安
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简单阐明写作思路,介绍国内外关于本领
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本文的主要贡献。
第二章介绍了倾销的基本概念包括对于倾销的定义、目的、分类及效应的介
绍。并且在经济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倾销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应用布兰德-克鲁格
曼模型、相互倾销模型从理论上对倾销进行解释。同时介绍了反倾销的基本概念。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本章对于目前大众认识的一个误区,即出口退税与反倾销的
关系进行了说明。最后运用福利经济学分析了当前世界上反倾销被滥用的倾向。
第三章在上一章详细阐释了倾销的理论基础上,开始转向对于反倾销的分析。
本章主要是从实证的角度,通过利用大量的最新数据,对于外国对华反倾销的动
态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主要从纵向的时间以及横向的立案主体和遭遇反倾销
的部门这样两个角度来进行。
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有了前几章的分析基础,本章对反倾销问题中涉及到
的主要问题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本章牢牢把握“非市场经济”“替
代国”这个密切联系的一对关系,对于反倾销诉讼中遇到的替代国问题进行了分
析。紧接着分别从国家和行业的角度对反倾销中的多米诺效应进行了解释。一旦
反倾销博弈开始,就必然涉及到应诉的问题,本章最后从外部性的角度分析了为
什么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应诉不力的问题。
第五章是笔者针对如何应对反倾销问题的对策思考。这是在理论上解释了倾
销与反倾销问题后的自然延伸。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本章特别着重的强调
了要利用 WTO 的争端解决机制,最有效的解决反倾销当中存在的问题。
§1.3 该领域当前研究的进展
国外市场竞争博弈研究起源于 Cournot 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其采用的
是产品无差异的产量决策模型。其后 Bertrand 研究了另一类产品有差异的价格决
策的寡占模型,而 Stacklberg 则研究了动态的寡头市场博弈模型。将博弈理论引
入国际经济学则是从关税博弈开始的,即国家间对进口商品相互征收关税以达到
保护本国企业的目的,进而解释了各国为何提高关税的原因。现今西方发达国家
的关税已下降到 3%~5%,反倾销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贸易保护工具,
导致许多研究传统贸易政策的理论学者转而研究反倾销博弈。
Davies and McGuinness(1982)、Ethier(1982)解释了为什么市场竞争会
第一章 绪论
3
出现低于成本销售现象;Messerlin(1989)研究了反倾销法实施与企业行为,
指出 20 世纪 80 年代征收反倾销税的案件比例并不高,原因在于多数是以价格承
诺(PU, price and undertaking)结案。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有关反倾销博弈的文献日渐增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Anderson(1992,1993)、Fisher(1992)、Prusa(1992)、Rosendorff(1996)
Staiger and Wolak(1992)、Tharakan(1991,1999)等。Prusa(1992)解释了
美国在 1980~1985 年期间大多数反倾销案被中止的原因(35%撤诉,38%自动出口
设限(VER,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结案)以及反倾销税对贸易的影响,
并构建了一个讨价还价模型。Fisher(1992)重点从数量、价格、市场占有率与
反倾销政策、福利等方面分析研究了贸易保护的内在动因及其企业行为。Staiger
and Wolak(1992)研究了国内反倾销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外国垄断,构建了一
Anderson19921993Domino
Dumping)角度分析了倾销产生的原因与出口国对本国企业出口倾销的鼓励原因及
其对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影响,从反面揭示了反倾销有示范效应,其博
弈模型的突出特点是没有沿用经典的双寡头、两国间倾销与反倾销博弈,而是放
在多国背景下构建的。Tharakan(1991)对欧盟反倾销案的价格(数量)承诺进
行了统计分析,发现 1980~1987 年近 72%反倾销案是以 PU 结案的,并对假设
素如垄断能力、贸易赤字、贸易救济手段、游说集团、高技术保护、贸易报复等
进行了分析。Tharakan(1999)对反倾销示范效应及其影响、管理实践、反倾销
政策、反倾销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国外对反倾销博
弈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证分析,从救济手段、倾销影响(市场占有率)反倾销
政策(示范效应)等角度进行了研究。
我国对于反倾销问题也非常重视,研究成果也很多,但是主要集中于反倾销
法、外国对华反倾销的歧视性行为的解释、反倾销诉讼和对华反倾销的国际比较、
反倾销会计制度的建立、应对国际反倾销与中国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构建等宏观
层面。卓骏(2002)提出了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预警系统的警兆指标,并在此基
础上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冯巨章(2006)对中国企业反倾销应诉率的影响因素
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行业协会对于企业是否应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陈力(2006)探讨了“非市场经济”规则在美国反倾销法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对
中国的影响,郭羽诞等(2006)从反倾销与中国产业安全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几个
重要的产业如何应对国际反倾销问题以及行业协会在反倾销中的作用。
张维迎和马捷(1999)开始从博弈角度分析了我国产权基础对倾销形成的影
响和条件,杨仕辉(2000)从博弈角度对国际反倾销愈演愈烈而我国少有对外反
反倾销的博弈论分析
4
倾销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林琳和唐骁鹏(2004)探讨了可置信性威胁在反倾销动
态博弈中的应用,郭守亭和赵君峰(2006)通过一个博弈模型分析了出口企业在
面临国外的反倾销指控时存在的搭便车行为,讨论了市场结构对企业应诉反倾销
行为的影响以及政府如何激励出口企业积极应诉。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三个:第一个是从研究方法上,本文牢牢把握住理论上相
对的概念,如倾销与反倾销、“非市场经济地位”和“替代国”,通过对两方面的
详细论述,深刻阐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从逻辑上理清这两方面的概念,从理
论上加以解释。这种抓住两个方面(倾销与反倾销、“非市场经济地位”“替代
国”,着重分析其中一点(反倾销、“替代国”)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
理解和把握这些问题。
第二个贡献是本文针对出口退税的问题,从财政学的角度解释了出口退税与
倾销的关系。有助于廓清当前对于这一问题的模糊认识。
第三个贡献是本文引进了博弈论中经典的“智猪博弈”分析了在面对倾销指
控时,为什么会存在应诉不积极的问题,同时指出了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反倾销指控中的应诉不力问题。
摘要:

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1问题的提出.......................................................................................................1§1.2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1§1.3该领域当前研...

展开>> 收起<<
反倾销的博弈论分析.pdf

共67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牛悦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7 页 大小:1.52M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