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大学科技园区互动发展研究

VIP免费
3.0 牛悦 2024-11-19 4 4 615.31KB 58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人类社会的发展,目前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知识经济的主要特
征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大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富于活力的创新机制,
成为人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走在了人类创新活动的最前沿。通过
创办大学科技园的形式,把大学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
力,已经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图 1
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创办大学科技园作为发展教育、振兴科技、走向世界的一
条重要途径。美国从 50 年代开始 ,英国从 70 年代开始陆续在几十所大学周围办
起了科技园。目前 ,国际上著名的大学科技园有上百处。其共同特点是 :起步阶
段是依托大学的知识、人才和科技优势 ,利用大学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的人文
环境、区域特征和基础设施条件 。
依托大学显著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是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的关键。高等院
校和科研院所是技术创新的源头,核心是人才。只有形成科技、人才的密集区,
才能构筑技术创新的平台。人才优势是园区的最大优势,是技术创新的根本所在。
不论是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还是中国的中关村,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都
是依托周围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依托雄厚的人才实力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因
此,建设一个成功的大学科技园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其所依托高校对大学科技园资
源开放及制度政策方面的的支持措施。
2003 10 月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湖北武汉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
会议上指出,“一流的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建设一流大学,必须
走坚持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之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
化。” 将一流科技园确定为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目标,一方面明确了
在大学科技园建设中,高校母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科技
园与高校两者发展之间的紧密互动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领导的共识。
§1.2 科技园与大学科技园
§1.2.1 科技园的定义与内涵
科学园又称科技园(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国际科技园协会 2001
对科学园的概念做了如下规定:“科学园、技术园或研究园,是一种实业园,园
内主要企业的基本活动是研究或产品开发,而不是制造、销售总部或其他实业功
能。园内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主要是高水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科学园的重要
高校与大学科技园区互动发展研究
2
1: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的比较――科技园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知识经济
工业经济
研发
生产规模
核心经济活动
知识产权
工业化大生产
技术标准
知识创新
资本积累
主要手段
技术创新
投资
制度创新
主要驱动因素
创新驱动
投资驱动
核心资源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主要载体
科技园
工业区、城市
活动是研究与开发,目的在于加强大学、研究机构与工业的合作和联系,使科研
成果商品化。
从此定义中可看出科学园的内涵为:1、从事研究或产品开发;2、员工具有
高学历;3、与高校的关系密切;4、主要为加强大学、研究机构与工业的合作与
联系。
§1.2.2 大学科技园的定义与内涵
我国教育部和科技部对大学科技园的定义为:大学科技园是指以研究型大学
或大学群为依托,把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
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优势相结合,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服务的机构。通过
定义,可以明确大学科技园的内涵:
1)与大学,主要是研究型大学的母体依存关系;
2)大学科技园是园内企业的基本活动是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商品化。
通过定义比较可以发现,科技园与我国的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与定位是一致的。
§1.2.3 起源与发展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加州的斯坦福大学率先创办了大学科技园,这也是
世界上第一家科技园。通过大学的研究成果与公司联姻,实行教学、科研与生产
相结合,斯坦福研究园在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美
国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的成功,这种科研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模式在世界各地得
到了较快的推广,英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陆续在几十所大学周围创办了科技
园。其中剑桥大学创办的剑桥科技园是欧洲最大最主要的大学科技园,并出现了
“剑桥现象”。世界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园,如美国的 128 公路、印度的班加
罗尔、苏格兰的“硅沼”等。
根据国际科学园区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2003 6月,世界共有 268 家科
学园加入了科学园区协会,其中有 48%的科技园是创建于 90 年代,远远超过
第一章 绪论
3
自科学园诞生以来 30 年来的总和。进入新世纪,科学园的兴建更成为一种趋势
和一种新现象,并且增长速度加快,仅在新世纪的头两年,兴建的科学园区数量
就占现在科学园区总数的 18%。(2)
2:科技园创建时间统计分析
资料来源:国际科学园区协会网站
从国际科技园区协会的会员统计数量进一步反映了 2000 年后,世界上科技园
增加的速度。2000 年,国际科技园区协会的会员有 192 家,到 2001 年就增加到
212 家,一年内增长了 10%;而从 2001 年到 2002 年,会员单位猛增至 251 家,
几乎增长了 20%,反映了世界上范围内科技园的发展趋势。(图 3
3 19942002 年科技园增长率
资料来源:国际科学园区协会网站
§1.3 科技园与高校的关系
科学园区对软资源的要求较高,尤其对智力资源密集程度的要求较高。科学
园区在选址上首要考虑该地区的智力资源密集程度与否。科技园区所要求的智力
高校与大学科技园区互动发展研究
4
密集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或科学研究中心的所在地,而是指具有研究性
的理工科大学、研究机构等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高水平的研究开发能力的新型
智力资源集中区。
所以,一般来讲,世界上的科学园都建在大学/研究机构比较密集的地区,
过这些科研机构的科技支持,以达到减少入园区企业开发风险的目的。科学园一
般以通过大学、政府或其他公共或私人机构,在大学内或其附近辟出或征购部分
土地的形式开办,然后将其出租给高技术公司,由公司设厂开发新产品。1990 年,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等 9个最发达的国家中就已建立了 220 个科学园,
其中有 189 个是在大学直接参与下发展起来的,占 86%
图 4 世界著名高科技产业区智力资源来源状况的比较
高科技产业区
邻近大学
科研机构
硅谷
斯坦福、加州大学等
贝尔实验室等
波士顿 128 公路区
麻省理工学院、哈佛、耶鲁
林肯实验中心
北卡三角区
杜克、北卡大学等
林业科学院、国家环境卫生科学
研究所、北卡生物技术中心
奥斯汀
莱斯、得州大学等
日本筑波科学
筑波大学
筑波空间中心高能物理研究
等 22 所
新加坡科学园
国立新加坡大学、新加坡理工学院、南
洋理工学院等 5
标准和工业研究所
意大利萨斯索
玻多格纳大学
韩国大德科学园区
韩国技术学院等 3 所
等 15
中国中关村科技园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
中国科学院等
新竹高科技产业区
“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
工业技术研究
§1.3.1 科技园与高校的位置关系
世界上的科技园大概有 44%是建在属于大学的土地上,甚至 27%的科技园就
建在大学校园内,这显示了大学与科技园的密切联系。那些没有建在高校校区的
科技园并不意味这他们与高校没有联系。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科技园区在地理位置
第一章 绪论
5
上都与高校十分接近。
5科技园与高校的位置关系
资料来源:国际科学园区协会网站
§1.3.2 科技园与高校的空间距离
现在建设中的科技园中几乎有一半是在大学校园内,或建在属于大学的土地
上,大概有 28%的科技园与高校之间的距离只有 5公里。76%的科技园与高校
十分接近,这个比例很高了。这在另一方面解释了高校与科技园之间的密切联系
与广泛的资源共享。
6科技园与高校的空间距离
资料来源:国际科学园区协会网站
§1.3.3 科技园与高校的资源共享关系
有近 70%的科技园从所依托的高校得到各种服务和技术支持,而几乎同样
多比例的科技园拥有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其研究机构或其他部门工作;大概有一半
校园内
27%
建在学校所属
土地
17%
0%
未知
6%
别处
50%
科技园与高校的距离
在校园内或
学校的土地
48%
离学校5公里
以内
28%
离学校5-20
公里
11%
离学校超过
20公里
4%
未知
9%
高校与大学科技园区互动发展研究
6
的科技园与高校共享科研设备与实验室;另外有 33%的大学将技术转让办公室
(或技术转让机构)建在科技园内,因为他们发现这样与顾客更接近,更有利于
科技成果的转让。(图 7)
7科技园与高校的资源共享关系
资料来源:国际科学园区协会网站
§1.4 科技园建设的理论基础
对科技园建设理论基础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科学的明确大学科技园
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
§1.4.1 孵化器理论
孵化器,原来是指人工孵卵的器具,在此借用来形象地表述将科技成果转化
成商品的一种手段。孵化器通过为企业提供一般办公及服务设施、一系列公用服
务,提供建议、信息以及与中介机构的联系渠道等,为企业技术创新优化环境,
培育创新型、技术密集型小企业,使其风险降到最小。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
称也是千差万别,如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创新中心、企业培育中心、苗圃、技术
孵化器、企业创造者中心、革新中心、高技术服务中心等等。
大学科技园是一种特殊的孵化器,是以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为依托,以
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主要任务的科技企业
孵化器形式。它是专门支持发展大学学生或职员所创办的企业,这样的孵化器能
够以该大学或研究机构特许的高新技术为基础,或以开发出来的工艺、仪器或计
算机技术为基础。然后以这些技术、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研究开发条件为依托,
创办或扶持相关企业的发展,从而缩短科技研究成果商业化的周期,成为促进高
等院校研究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的另一种有效形式。这类孵化器还能利用大学或
研究机构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往往是各国大力发展企业孵化器的突破口。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系列1
49%
68%
66%
33%
共享研究室
与高校共享服
研究人员在科
技园
技术转化办公
室在科技园
摘要:

第一章绪论1第一章绪论§1.1问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人类社会的发展,目前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大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富于活力的创新机制,成为人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走在了人类创新活动的最前沿。通过创办大学科技园的形式,把大学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已经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图1)。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创办大学科技园作为发展教育、振兴科技、走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美国从50年代开始,英国从70年代开始陆续在几十所大学周围办起了科技园。目前,国际上著名的大学科技园有上百处。其共同特点是:起步阶段是依托大学的...

展开>> 收起<<
高校与大学科技园区互动发展研究.pdf

共58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牛悦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58 页 大小:615.31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