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VIP免费
3.0 牛悦 2024-11-19 4 4 477.4KB 62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高等教育
众化的要求[1]。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职
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98年至2003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从43万人
增长到200万人,在校学生从117万人增长到480万人,短短的五年时间,高等职业
3.73.12004
1731所,其中本科院校684所,高职高专院校1047所;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447.34
万人,其中本科209.91万人,高职高专237.43万人;在校生1333.50万人,其中本
科737.85万人,高职高专595.65万人;毕业生239.12万人,其中本科119.63万人,
高职高专119.49万人[2]。200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792所,比上年增加61所,
其中本科院校701所,高职(专科)院校1091所[3]2006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
1867所,比上年增加75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720所,高职(专科)院校1147所。
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为293万人,超过了普通本科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为796万人,
接近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4]从全国范围内分析,平均每所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达
6600人左右,东部和内陆发达省份的高职院校达到校均在校生9000 多人。40%以
上的高职院校达到千亩校园,万人大学的规模[5]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
种新的类型,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
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
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
2005年11月8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关于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的决定》,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职业教育开始被确定为我国教
育事业的一个战略重点,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越来
越重视;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关注;各类院校对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越
来越积极;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这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
更是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需要的体现[6]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新局面,高职院校在师资建设方面的任务将
加艰巨和迫切,一是因为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建校时间较短,人才储备的底子较薄,
二是与其他类型院校特别是综合性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在影响力、办学经验、
科研和资金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足。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
伍既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更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
江西省新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2
建设。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
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
原因就是人才的缺乏,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缺乏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与
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最直接,同经济建设的结合最密切。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加强建设,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培养面向行业
和地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
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加快推进产业化、信息化、工业
化和城镇化进程提供直接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而真正发挥高职教育在现代化
建设中的作用关键是要有一支过硬的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正如美
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所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
一代又一代素质优良的教师,一所学校要站得住脚,教师一定要出色。【7】
目前,江西省高职院校师资的队伍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远远适应
不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性、复合性、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本文正
是在这样背景下,试图就江西省高职院校应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1.2 研究的意义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即所谓的
“双师型”人才。而事实上,现在江西省大多数高职教师都是从普通专科或者中
等职业教育岗位上“平移”过来的,缺乏对高职教育规律的认识和从事高职教育
的心理准备。从素质上看,要么实践经验欠缺,要么理论功底不够,适应不了高
职教育的需求。而随着省内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和新兴行
业都需要大量的高等职业人才,高职教育成功与否,将决定着我省在21世纪是否
能够实现经济的腾飞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任务比普通高
校更重要更迫切,建立一支符合我省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对于加强我
省各高职院校的建设,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以及促进省内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
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1 理论意义
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成熟,成为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腾飞的重
第一章 绪论
3
因素。西方国家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特点鲜明的高职师资队伍
建设与管理理论。职业教育名列世界各国之首的德国,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
严格的政策规定:文化理论课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且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教育与师
范训练,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实践教学的教师必须是掌握教育理论的技术专家;
所有教师必须通过规定的资格考试。
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滞后,在
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尤其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
因此,研究分析我省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历史与现状,找出我省高职师资
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的东西,探索并形成适应我省师资队伍建设的新理论,
对研究制定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方针政策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2.2 现实意义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特别是近三、五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
就,特别是新组建的高职院校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成为向社会输
送实用型人才的主渠道。但由于此类高职院校多以中等专业学校为基础发展而来,
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相比,各种资源非常薄弱,尤其是师资问题特别突出,
己经成为此类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同时,由于办学类型和国情不同,此类高职
院校表现出不同于其它高校和国外同类高校的特点,其师资队伍的问题也具有自
身的特殊性。
因此,新组建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模式不能照抄照搬。应根据目前
国此类高职院校的特点,探索提高其师资队伍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从目前掌握的
材料看,对新组建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对解决此类高
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还缺乏针对性的措施。随着我省经济的进一步发
展,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新组建的高职院校的师资矛盾将越
来越突出。为此,尽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出解决方法,将有助于高职院
校的健康发展,推动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迈向一个新台阶。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及教师培养培训方面,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
江西省新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4
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处于世界前列,有许多好的成果和经验都是可以借鉴的。
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教师培养模式己非常完善。在师资培
方面己经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规。如:《培训员资格条
例》、《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
美国从 80 年代以来,一直把教师教育作为改革的重点,从《国家在危机中》
到《准备就绪的国家》,都对各级师资的培养提出了建议。在《明日的教师中》
阐明了不同教育的教师在知识、技能、工作态度、所受教育、资格证书以及工作
方面存在的差异,因而要区分不同级别的教师。要制定从事教师职业考试和教育
标准,而标准在专业上要适切,在学术上要严格,使教师具有丰富的学科、系统
的教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等素质。在《明日的教师中》还提出了要改革教师培训课
程。报告认为教师培训课程的改革必须从师范生的本科文理课程入手,强调文理
课程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成熟性,要严格制定教师教育的文理“核心课程”。报
告批评了现行教师教育的文理课程是“零散课程的堆积”,没有严格而明确的核
心,因此报告建议取消大学阶段的教育主修(即我们的本科教育专业),以提供
更多学科方面的专精课程。
英国在高等职业教师培训方面也出台了诸多政策。如:为了使学术资格和职业
资格得到同等承认,英国政府建立了一个新的普通文凭和高级文凭,推行国家职
业资格NVQ建立新的职业资格体系。并成立了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NCVQ
该委员会配置有考试评估机构,推行国家职业资格。国外对高职教师教育的研究
重点放在从业资格的要求方面,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师
队伍的质量。
§1.3.2 国内
国内理论界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目前缺乏完整的表述,较为通行的观点是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包括教师的选拔、任用、培养、使用与管理等。高校教师队伍
建设的研究视角集中于管理者,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体对象化。其中,高职
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职业发展与教师
培训、教师校本管理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都有所涉及。
在研究领域,学者们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等期刊和
多高职学院学报上发表了大量关于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论文,开展高职教师培养
问题的探讨。其中张德新、杨希武等人提出了高职青年教师“过三关”(即教学
关、双师关和科研关)的培养模式;汪亚明提出了“双元互补、竞相发展”(理
第一章 绪论
5
论型教师和实践型教师)的高职师资建设方案;郎群秀讨论了“非定向型”职教
师资的养成模式;徐平利探讨了高职院校师资“校本培训”的困境,这些文章具
有一定的代表性。
另外,对近期我国关于高职师资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梳理,总结归纳如下:
刘春生在“高职教师素质结构刍议”一文中就高职教师师资队伍应具备的业
务素质结构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合理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能力结构,是高
职教师具备良好业务素质的关键所在。
礼广成在“论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与优化”一文中主要针对高职院
师资队伍结构与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回顾了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
历程,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国外高
职教育的对比,提出了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的目标和措施。
贺应根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和培养对策研究”一文中
从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两方面提出具体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评定标准,较以往
的认定标准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又分别对政府部门、高职院校和教师个体在
“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提出了建议,较以往的对策措施内容更
全面、职责更分明。为以后从事该方面研究的研究者提供较完整的资料参考。
但是,总的说来,目前有关高职师职队伍建设的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
研究的问题大都停留在操作性层面,如教师聘任的具体办法、教师考核等,研究
具有现实针对性,但重复研究较多,且研究深度不够,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较少。
二是研究的范围多为普通高校或普通职业院校,较少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缺乏
从高职教育发展的角度专门研究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更缺乏根据特定的经济
发展水平对一定区域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三是许多研究者的视角局限于
在高职内部讨论师资队伍建设,缺乏对社会问题、经济发展等外部因素的探讨,
未能抓住问题的实质[8]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真正
的大发展是在国家做出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后,高职教育才得以
迅速地发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门类齐全、结构比较合理,学校教
育与短期培训并举的基本体系框架。然而,由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时间不
江西省新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6
长,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规律认识还不够,既没有现成的办学经验,也没有完
全形成适应高职教育需求的师资队伍。我省乃至国内高职教育尚处于积极的探索
阶段。本文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法,从国内外高职教育发展
状况入手,系统分析了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培养目标,运用管理学、组织行为
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结合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这
些特征和目标对江西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要求,然后对我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高
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了深度剖析。最后,通过对国内外高职院校师资情
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若干启示,同时,针对我省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所存
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路与对策。本文力求为省内或国内其他高职院校师资队
伍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4.2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各种方式,查阅、整理、分析、总结和运用有关资料,寻求理论支撑
数据和材料,用来丰富和加深所论证的课题内容。
2、调查法
通过对江西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现状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解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便使理论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实
践。
3、案例研究
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通过对江西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结构
管理现状的个案研究,以期对我省及中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可
参考的建议。
4、比较法
通过对国内外高职院校师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力
适合江西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现行情况的高职师资建设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1.5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依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举办与社会力量举
(民办)两种。国家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依来源不同又可分为:(1)普通本科院校举
办的高职学院;(2)高等专科学校及其改办的高职学院;(3)原成人高校改建的高
摘要:

第一章绪论1第一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1]。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98年至2003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从43万人增长到200万人,在校学生从117万人增长到480万人,短短的五年时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学生数分别增长了3.7倍和3.1倍。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731所,其中本科院校684所,高职高专院校1047所;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447.34万人,其中本科209.91万人,高职高专237.43万人;在校生1333.50万人,其中本科...

展开>> 收起<<
江西省新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pdf

共62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牛悦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2 页 大小:477.4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