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伟的论文最终修改后

VIP免费
3.0 牛悦 2024-11-19 4 4 866.93KB 55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I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论 .........................................................1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
§1.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 1
§1.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 1
§1.1.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的意义 .................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3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4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5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5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7
§2.1 科技成果转化理论综述 ......................................... 7
§2.1.1 科技成果的定义 ........................................... 7
§2.1.2 科技成果的分类 ........................................... 7
§2.1.3 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 ....................................... 8
§2.1.4 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概念 ................................. 9
§2.2 博弈论理论综述 .............................................. 10
§2.3 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 11
§2.3.1 风险的定义 .............................................. 11
§2.3.2 风险分析的定义 .......................................... 11
第三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风险分析 .................................13
§3.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 13
§3.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特征 .................................. 14
§3.3 高校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博弈分析 ........................ 15
§3.3.1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短期均衡模型 ............................ 15
II
§3.3.2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长期演化模型 ............................ 17
§3.3.3 博弈模型的对比分析 ...................................... 20
§3.4 本章小结 .................................................... 21
第四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22
§4.1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风险因素识别过程 ............................ 22
§4.2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风险指标的描述 .............................. 23
§4.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风险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 .............. 28
§4.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因素的量化方法 .......................... 28
§4.5 本章小结 .................................................... 30
第五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评价 .............................31
§5.1 风险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选择 .................................. 31
§5.2 基于集值统计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评价研究 ...................... 32
§5.2.1 集值统计的原理及计算步骤 ................................ 32
§5.1.2 实证分析 ................................................ 34
§5.3 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评价研究 .................. 36
§5.3.1 因子分析方法的原理及计算步骤 ............................ 36
§5.3.2 实证分析 ................................................ 39
§5.4 本章小结 .................................................... 45
第六章 总结展望 .....................................................47
§6.1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风险对策 .................................... 47
§6.2 本文研究主要结论 ............................................ 48
§6.3 存在的不足 .................................................. 49
§6.4 未来研究展望 ................................................ 49
参考文献 ............................................................ 5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54
............................................................... 55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 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纵观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进程,人们发现一国技术结构的演化过程(以
手工为主体的技术系统、以机械技术为主体的技术系统、以自控智能技术为主体
的技术系统)与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过程(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
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国家
和地区,由于自然禀赋,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经济技术发展的水
平差异巨大,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获得相应的
国际政治、经济地位,都在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本国的技术创
新体系,所有这些努力,都离不开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科技成果转化[1,2]
高校是我国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科研实力强,学科门类齐全,科研成果
丰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绩。目前,依托高校建
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00 多个,占全国的 2/3 强,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中
心近 30 个,形成了一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基地,承担了大批科研任务,
括约 2/3 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超过 14%的国家科技攻关任务。目前全国两
院院士的 37%以上集中在高校,全国重大科技成果的 1/3 出自高校。我国高校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3]
§1.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高校科技工作整体状况的改善,并没有完全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科
技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需要,仍然是数量少、速度慢、转化率低。现在发达国家成果转化率已达 50%
右,而我国只有 8%~10%,高校也仅达到 20%~30%。有关资料统计表明[4,5]
国现有高校 1000 多所,工业企业 792 万家,我国每年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在
3万项左右,其中高校占 2项,在生产中稳定使用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约占 20%
左右,最终形成产业的只有 5%左右。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拥有清华、北大等
知名学府 65 所,科研机构 267 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70 多个,年平均立项 10000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
2
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的仅 1000 项,而科技成果转化率为 5%左右。即使如此,
5%左右的转化率内的推广项目,其收益也不尽如人意。其他各地的情况也大体如
此。
从价值评估的角度来说,其中的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发明者常常是研究专家,
他们一般并不具有将其发明用于实际生产方面的相对优势,因此实践中需要有相
应的技术市场,使发明者可将其发明销售给能更好地应用它的人[6]。而作为成果
购买方的企业之所以需要购进科技成果,他的目标是看重该成果本身可以生产出
满足产品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虽然任何一项科技成果的价值,历史最终
应该都可以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但在转移的过程中需要的是事前确定其价值
大小,因为成果的事前价值才是技术交易的“标的物”交易时要准确界定成果成
果的未来价值当然会无比困难。
从风险的角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风险,是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
一个重要原因[78]。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各个阶段与环节都包含有不确定性因
素,并且是一个链状过程,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严重障碍,就会导致整个投
资项目的失败,从而呈现出较高的风险性[9]。如果能在投资前或运营中较准确地
预计风险之所在并加以有效控制,就可以大量减少盲目投资或经营不善带来的损
失。因此,企业在选择科技成果时,除了采取各种手段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外,
还要建立科学的项目转化风险评价方法对项目风险进行深入分析评价,以判断是
否具有投资价值。
§1.1.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博弈参与者—企业与高
校的角度出发, 运用经典博弈论与演化博弈论, 分别探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
策略选择问题。并结合基于高校科技成果和企业进行成果转移过程的的特点,从
系统学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技术风险、生产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外
部环境风险在内的总体评价框架体系。
2.实践意义。本文着重于分析基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整个过程一系列的价值
链条上起到关键作用的影响因素,分别建立指标体系和数学评价模型,形成合适
的评价系统,并应用集值统计的原理的方法评价单个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总体风
险的判别,并利用因子分析这一统计方法甄别多个项目优选顺序的判别。对于企
业界,尤其是一些风险投资企业的实践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企业选择高校科
第一章 绪论
3
技成果进行转化的特点,建立了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同时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
对现有的成果转化项目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一套具备推广性的风险评价
量化分析方法。为降低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也为企业的投资
决策提供参考评价模型。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有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评价指标的研究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己经引起人们的
兴趣,其起点是 Myers Marquis 所作的大规模实证研究。
Wells(1974)通过调查问卷,得到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管理者的
承诺、产品、市场、营销技能、工程技能、营销计划、财务技能、制造技能、其
他投资参与者、变现能力[10]
Tyebjee Bruno(1984)采用调查法,46 位风险投资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
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了美国的风险项目评价的 5 类指标以及指标的相对
重要性[11]
Hogan(1992)险投价的进行究。
究,他将这些显性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重要的层次是管理,次重要的
层次是机会,第三层次为技术、操作、市场营销等。
哈佛大学 Hart Myra Maloney(1995)的研究认为,投资的目的是追求超优业
绩,企业家的经验,尤其是行业经验,在选择机会时应是予以考虑的重要资源。
在融资过程中,企业家的专业经验将极大的影响决策[12,13]。极为重要的是,它将
影响融资渠道的选择。
Robert Polk(1995)等人设计了一个具有 58 个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 406
个工业新产品的案例统计分析表明,单独进行高技术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价对预测
高技术投资项目的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4]
§1.2.2 国内研究现状
赵国忻 (2001)在其博士论文中对国内风险投资公司在进行项目选择时,选用
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并且对不同介入阶段的关键性评估指标进行了研究
[15]
项喜章(2002)对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风险规避理论与应用进行了全面地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
4
分析研究,提出了风险投资的风险体系包括投资者的风险、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
风险企业的风险[16]
刘希宋,姜树凯,喻登科[17]等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特点,在充分利用专
家评判信息的模糊性与灰性的基础上,构造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模糊隶属度矩阵,
建立灰色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结合的风险综合评价预警模型,使科技成果转化风险
预警更为客观、准确,实现对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科学分析和测度。
徐辉,蔡国华,丁木华[18]等根据风险管理决策理论,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风
险识别结构流程框架,建立了风险识别指标体系,针对风险的模糊不确定性,运
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风险模糊定量测度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
说明其有效性。
潘安娥,杨青[19]等认为风险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科技成果
转化过程主要存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投入风险、管理风险和环境风险。根据
成果转化过程的风险特点,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运算,实现了
对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科学分析和测度。
徐碧华[20]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建立了成果转化风险的评估方
法,提出了合理规避风险的途径,有利于正确认识、超前化解成果转化中的风险,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另外,还有大量的博士和硕士论文中也对风险投资项目选择时所采用的指标
体系进行了研究[21-24]。在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在进行风险企业和项目评估时,也
都考虑和参照一定的指标体系,下面是我们通过调研和网络资料查询到的我国几
家风险投资公司在进行项目筛选时所采用的指标。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
(1)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由来己久,国外研究历史较长,我国近年来也出现
了较多该方面的研究成果。
(2)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用于风险投资决策过程的项目评价指标。
(3)针对不同地区的风险投资评价指标体系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上都包括对
管理者、技术产品、市场、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等几个方面的考核。
(4)评价指标的研究大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到。
(5)没有针对资信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从查阅到的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以及
调研所发现的大部分大学科技园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目前,在对创业企业进行
风险投资时,并没有专门对资信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管理。这就需要我们对资
信风险的评估提出合理的评估指标及方法,填补该领域空白。
摘要:

I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目录第一章绪论.........................................................1§1.1论文研究的背景...............................................1§1.1.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1§1.1.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1§1.1.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的意义.................2§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展开>> 收起<<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伟的论文最终修改后.pdf

共55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牛悦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55 页 大小:866.93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