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研究--以鸿丰集团为例

VIP免费
3.0 赵德峰 2024-11-19 4 4 269.14KB 37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第一章 引 言
第一章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曾经有一句比较时髦的口号,叫做船小好掉头,认为企业规模小可以在生产
经营中灵活变化,提倡你有我也有、不计规模、遍地开花。在我国市场经济初期,
确实有好些企业尝到了船小好掉头的甜头。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企业规模越来越决定着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使资本最优化、利润最
大化,能否抵御市场风险、屹立于不败之林。所以,企业必须把握时机进行发展与
扩张,或涉足不同的领域、分散投资风险;或追求一定的规模、打造超级企业航母。
经济排行榜上的“某某 500 强”也就成为无数企业梦寐以求的目标。
企业发展与扩张的途径可分为两类:内部扩张与外部扩张。内部扩张指企业通
过盈余积累和向外筹资实现其增长。是比较稳健的、为我国广大企业家所熟知的途
径,其缺点是扩张速度慢、获取效益低,现在基本上呈逐渐退出的趋势。
外部扩张则是指通过企业并购实现企业发展与扩张。企业并购对于企业规模
的发展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存在资金投入大、运作风险大等缺点,但
这个扩张捷径带来的收益远高于投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有强烈扩张欲的企业所
看重和采纳。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史已经以无数的事实证明了外部扩张
即企业并购的巨大作用。正如美国著经济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乔治.斯蒂
:“一个企业通过并购其竞争对的途径成为巨企业,是现经济史
上一个出现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的并购成长
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短短二十的发展史,但的巨大成就已为
世人目。企业界接受管理理念发展理念的速度令人赞叹如果说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起步的企业主内部扩张的20 90 年代起,企业
通过并、产重股权置换等方进行的并购,已成企业扩大经济规模、
展经营领域的重途径之一。
§1.2 文献综述
并购一学术界研究的热门问题经过国内外学者努力人们在并购
领域已经取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对并购的认并购的风险识别并购的风
评估等方的研究成果成了本研究的基
§1.2.1 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对企业并购风险也有不同点。从总
情况来看,西方企业对并购险的管理完善,在确认控制
购风有较多的的风制构制订严格的风
政策程序科学的风评工风险理人才
研究的度分,国外并购的研究比国内要深入。国外学者对并购风险的认
具体的影响程度和对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都做了比较入的研究。
亚里山德拉.里德.拉杰科斯并购的艺术整合》
1提到:对并购风险的定
义方Healy (1992)2认为,企业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并购败、市场价值降
管理成本等,或指并购业市值遭可能企业并购风险
般包括:败,即企业经过一运作之,并购使
1 ()里德()拉杰科斯.并购的艺术:/收购/买断[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 Jensen Herbert. Using neural networks for credit scoring [J].Managerial Finance 1992, 18(6):15-26
1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研究----鸿丰集团
运作付诸东流;企业并盈利弥补企业为并支付用;并购企业
管理法适应经营的需要;导致企业管理失效或失控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
原因也比较多。Robert. J. BorghesePaul. F. Borghese (2001)3认为并购
方的战略及组织适应性、缺有效是企业并购风险产生的主
Philip. H. Mirvis(1992)4认为企业并败的原因有两点:首先从战略
,正在购战略匹配性;,并购中对
险的关注度不合适并计包括融资等。
对于并购的实,国外也做了比较的研究。Porter (1987)5,
Healy (1992)6的研究50%的企业并购是不成的,并购 4 年,企业业
下滑股东回报率显下降KPMG 咨询公司及研究机构从 1987 年的全
调查出了似结:大的并购是败的。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P. S.(1998)7
纳了国并购的情况外地斯制度。的并购在
的并国对并购的度是对并,也
有对并购。在美国,--(Hart-
Scott-Rodion Act)对并购做了明确的规定。在这些范围内,强
对并购风险的防范。目外的学者多是于并
中风险的防范的研究。·韦弗(Samuel. C. Weaver 2003)8
出了通过换股决目标企价值评估不确的方企业并购目标
企业价值财务风险的研究中,西方经界更现金对目
·R·(Douglas. R.
Emery)约翰.D.芬尼特(John. D. Finnerty)等在《公司财务》
9中,对现金
量折在对目标公司价值评估中做出了详细并对其在企业并购中对
标企业价值评估做出了高的评价
BP 1992 Jensen10利用 BP
分类76-80%; Coats Pant (1993)11
公 司 行 的 财 务 机 分 进 行 了 , 取 了 一 定 的 成 果 ;Marco
Varetto(1994)12;Hashemi and
Blanc(1998)13
;2000 David West 不 同 的 网 络 :层 感 (multilayer
perception)合系统(mixture-of-experts)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
量 量 (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和 模 自 适 应 共 (fuzzy adaptive
3 Robert J Borghese,Paul F Borghese; M&A from Planning to Integration[M] [M];; 2001
4 Philip H. Mirvis ,Mitchell Lee Marks.Managing the merger[M]. NewYolkPrentice Hall Europe1992
5 Porter, M. (1987), From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Corporate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87
6 Healy, P M., K. G. Palepu, and R. S. Ruback. "Does Corporate Performance Improve after Merger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2
7 P. S.胡海峰舒志军译.并与收购[M].北京:版社.1998
8 Samuel C.Weaver,Mergers and Acquistions. McGraw-Hill.2003
9 Douglas R.Emery,John D.Finnerty().公司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版社,1999.
10 ALLEN R G, JENSEN M E, WRIGHT J L, et al; Operational estimates of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M];Agron
J; 1989
11 COATS P, PANT L. Recoganizing financial distress patterns using a neural network tool[J]. Financial
Management,1993
12 E.Altman,G.Marco,and F.Varetto,corporate distress diagnosis: comp arisons using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neural networks[J].Banking and Finance,1994
13 Hashemi, R.R., Blanc, L.A. Le, Rucks, C.T. and Rajaratnam, A. , 1998 ,“A hybrid intelligent system for predicting
bank holding structure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109,1998
- 2 -
第一章 引 言
resonance),用来研究评价
§1.2.2 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企业并购方多,主要包括企业并购理论和并购
并购作、并购战略收购和杠杆收购等。于国内企业并购发展时,目
的研究和作大多西方发国家企业并购的经和成果,于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的经成果往往并不一定体而言,
国企业并购所的风险与西方企业并购的风比,存大的特殊,其
在于我国企业的并购风险产生于企业本并购使用
的过度干预宏观经济体制资本市场发展局限
些方原因使企业在并购之初极易偏离战略目标,存体制上的风险机上
,在选择目标企业时缺考虑,在并购之时相应
帮助,缺乏制定并并购之初和并购
时所积累导致并购使企业并购,出
财务机,甚至倒闭
我国研究企业并购的大多只关注并购机和效的分,对并购风
险的研究较许子枋企业并风险
14,以成本为主线,通过对
的分从战略管,对并购给予了较的分
有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进行系统相关研究则对并购险的
问题乏深入、系统理论证。
国内对不同并购方产生风险的进行了相应
总体上认为并购风险的成因具复杂狐谙(2003)15认为,
为和企业行为政策规不健全,企业缺核心
向的并购思维,过多地注短财务利益,缺有效的并是并
风险产生的主要原但分定的进行分类出的也不
明确。在并购风险比较的认是,防范企业并购
险重在头。刘桂芝(2003)16提出了“作、发展”并购风险防范;叶厚
(2002)17提出了“确定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的并购机、调查和研究目标企
业、对并购运行强可行研究” 的风险防范思路和方
企业并购(2002)究了战略并购
整合问题,并提出6 种;刘红霞(2003)18向并购、
向并购和并购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能;刘保华
(2003)19提出了基于力构建并购模实可行
选择企业战略并购模作方在并购整合魏江(2002)20提出了
包括成本优势、市场份额资产和核心在内的并购评估,分
并购效的基于构建企业战略并购的模
以有效地现风管理的效果,在实运用时的较高。其学者
从社投资度,运用事法评并购效,
在并购企业的度进行评价
14许子枋,企业并风险研究[M]. :湖南人版社,2000.1-24
15,狐谙.并购后整合:企业并购成败的因素[J].经济管理,2003,(1)6-13.
16刘桂芝, 企业并购风险问题研究初[J]. 管理,2003
17 叶厚元.并购决风险的评价型及几种风险防范措施[J].借鉴,2002,15(1):16-19
18王君彩刘红霞.企业并购的成本效[J]经研究,2002(1)
19刘保华,企业购并战略选择构建[J].经济管理,2003,(7):46-48
20魏江.企业并购战略新思维--基于核心的企业并购与整合管理[M].北京:科学版社,2002.
3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研究----鸿丰集团
风险的防范措施(2002)21提出了
,采并购型合定目标企业的并购中的估价风险
上和资金的取风险,增购中目标企业
来现金的稳定杠杆收购风险;史(2003)22指出
资、支付面要加强并购财务风险的管理控制对于并购财务风险分评估
,国内也作了的研究,然这方研究体而言,
对并购财务风险的分仅限于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财务风险的成财务风险的
控制的定对企业并购过和并险分
完整论述,有的研对某并购形式财务问题,如
收购险的识别研究风险的某些重点
企业并购中的并购价格问题
虽然企业并购着多风险,但无策法规风
收购风险是经营风险,无一外地过并购成本影并购
风险业并购的综合效果,企业并购最风险都会风险
上,并在目标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并购中目标企财务风险
究就显得其重
§1.3 主研究内
文共分为章。第一章引言部介绍了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人工作背是企业并国内外
对企业并购的相关定义。接下来的第章、通过并购实
全过合前细描其在并购整合阶
财务风险所作具体和方,对前述理论在实中的,并
的实运作效果进行了评价。第结束语对全进行了
§1.4
1合具体行业进行入分
国内某一具体行业对并险进文献很少,已有的
究,大部是不分行业的究或者综合性评述产资
自身点,产资业并购过并购的不阶段进行
研究,提出产资行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
2立并购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对并险的研究大多一方进行研究,通过指
体系的方来对并购险进行全章则很少根据
业的点,立了产资行业并购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对企业并购
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客观
21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 理论与实,2002,(3)
22红燕 企业并购的支付式述评[J] 问题研究,2003,(4)
- 4 -
摘要:

第一章引言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曾经有一句比较时髦的口号,叫做船小好掉头,认为企业规模小可以在生产经营中灵活变化,提倡你有我也有、不计规模、遍地开花。在我国市场经济初期,确实有好些企业尝到了船小好掉头的甜头。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规模越来越决定着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使资本最优化、利润最大化,能否抵御市场风险、屹立于不败之林。所以,企业必须把握时机进行发展与扩张,或涉足不同的领域、分散投资风险;或追求一定的规模、打造超级企业航母。经济排行榜上的“某某500强”也就成为无数企业梦寐以求的目标。企业发展与扩张的途径可分为两类:内部扩张与外部扩张。内部扩张指企...

展开>> 收起<<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研究--以鸿丰集团为例.doc

共37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赵德峰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37 页 大小:269.14KB 格式:DOC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