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VIP免费
3.0 赵德峰 2024-11-19 4 4 1.08MB 67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2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1.1.1 研究背景 .............................................. 2
§1.1.2 研究意义 .............................................. 5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架构 ....................................... 6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 ........................................ 8
§2.1 相关理论综述 ............................................... 8
§2.1.1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8
§2.1.2 信息化战略研究综述 .................................... 9
§2.2 研究方法综述 .............................................. 11
§2.2.1 PEST 方法(外部环境分析) ............................ 11
§2.2.2 标杆管理(Benchmarking) ............................. 12
§2.2.3 RBV 理论(资源理论) ................................. 13
§2.2.4 CSF 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 ........................... 14
§2.2.5 战略目标集转换法(SST 方法) ......................... 15
第三章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 19
§3.1 我国信息化发展 ............................................ 19
§3.2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 21
第四章 西部及宁夏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25
§4.1 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现状及问题 .............................. 25
§4.2 宁夏地区信息产业的现状及问题 .............................. 28
§4.2.1 宁夏地区信息产业的现状 ............................... 28
§4.2.2 宁夏地区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 ........................... 31
第五章 宁夏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 35
§5.1 宁夏信息产业的 PEST 分析 ................................... 35
§5.2 宁夏信息产业的关键资源及关键成功因素 ...................... 39
§5.3 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标杆分析 ................................ 41
第六章 宁夏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 49
§6.1 宁夏信息产业的战略目标集转换 .............................. 49
§6.1.1 宁夏信息产业的战略一致性分析 ......................... 49
§6.1.2 宁夏信息产业的战略目标集转换 ......................... 51
§6.2 宁夏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 53
§6.2.1 政府引导扶持战略 ..................................... 53
§6.2.2 优化产业结构战略 ..................................... 55
§6.2.3 人力资源战略 ......................................... 56
第七章 宁夏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 58
§7.1 宁夏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 ............................ 58
§7.2 宁夏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评估 ............................ 62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65
参考文献 ............................................................ 67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69
.............................................................. 71
第一章 绪 论
宁夏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概念
1977 年,美国经济学家、信息专家迈克尔·波特提出将信息产业纳入国民
济基本产业结构框架,他在撰写的《信息经济》一书,创造性地提出农业、工业、
服务业和信息业的“四次产业”划分法,突出了信息活动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
举足轻重的作用,引导着世界各国学者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再认识。
信息产业一般指以信息为资源,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信息资源的研究、开
发和应用,以及对信息进行收集、生产、处理、传递、储存和经营活动,为经济
发展及社会进步提供有效服务的综合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行业。狭义的信息产
业主要包含信息系统设备制造业、通信网络运营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等;广
义的信息产业可以包括一切与信息内容的处理直接相关的领域,即除了上述领域
之外的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的教育与培训、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各种领域
的信息处理、各种媒体等。美国信息协会(ATTA)给信息产业的定义是“信息产
业是依靠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创新手段,制造和提供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
的生产活动组合”。我国的阎小培教授将信息产业的概念界定为:从事信息设备
制造以及信息的生产、加工、存贮、流通与服务的新兴产业群体。分析信息产业
定义可以看出,虽然对信息产业的文字表述有差异,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以
开发、制造提供信息媒介的信息技术、设备为核心,这是信息产业的内涵。二是
以使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信息搜集、加工、存储、传递等提供信息服务,这些
构成了信息产业的外延。还有专家把准信息部门(附属于飞信息产业内部的信息
部门)也纳入信息产业的范畴,和信息技术与设备制造产业部门、信息生产产业、
信息传播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一起共同构成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化是指由分散的信息活动演变成整体的信息产业的过程,是社会信
息活动逐步走向产业化道路的必然阶段。信息产业化要求把各种类型的信息活动
按产业发展要求重新进行组织,使信息产品商品化、信息机构企业化、信息服务
产业化,从微观上形成专门从事信息活动的经济实体,从宏观上形成一个具有相
对独立地位的信息产业。在工业发达国家,一般都把信息产业作为所有产业核心
的新兴产业群,称为第四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1 世纪的前 20 年是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时期,信息
技术作为科学技术领域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其重要作用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
视,并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这是在新的历史
第一章 绪 论
3
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从信息和信息
技术本身的特点来看,信息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它可以增强其他生产
要素的信息含量,进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综合水平和利用效率;而信息技术也已
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工具,它的发展和运用,加快了各种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
使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获得更高效的配置,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我国 21 世纪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
化、传统工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而一个
完善的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及产业、信息网络、
信息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
本地区的信息化整体水平,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
正是引发地区之间贫富差距加大的重要原因。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包括三个发展阶
段(图 1),其中信息产业化是初级阶段,只有实现了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
才能够进一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图 1-1 信息化的三个阶段
2.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信息技术一直不断创新,信息产业也保持持续发展,
信息网络不断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进入 21 世
纪以来,信息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并且不断地孕育着
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
富。今天,信息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相互作用,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的深化、细
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全球经济竞争格局进行重塑。而互联网的发展也加剧了
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途径。从政府的角度来
看,电子政务的应用在提高行政办公效率、改善政府办公效能、扩大公民参与民
主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同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显重要,成为各个国家
面临的共同挑战。信息化也使当代代战争的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成为世界新军事
变革的核心内容。
目前,全球的数字鸿沟呈现出扩大趋势,国家、地区间的发展失衡现象日趋
信息产业化
产业信息化
经济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
初级阶段
攻坚阶段
高级阶段
宁夏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4
严重: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出现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的趋向;而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在主动地迎接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力图
保持与时代潮流同步。因此,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各个范围的深刻变革,重
塑世界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成为
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未来五年内,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整体趋势增长稳定,以及下一代网络、第三
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技术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将使世界信息产
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预测全球信息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9%,2005 年全球
电子信息产业市场总规模约为 2.25 亿美元,2010 年将增至 3.35 万亿美元
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看,全球信息产业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为
我国信息产业加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出于提升
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需要,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加速产业转移,并由单纯生产环节转
移向生产、研发、营销环节整体转移,为我国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
能。另一方面,在争取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竞争中,我国面临着来自印度、越南、
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更激烈的“产业转移承接地之争”。以技术、知识产权和环
保等非关税贸易壁垒形式等为代表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抬头,也使我国信
息产业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3.西部大开发
1999 年 11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敲定对西部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会议提
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
富裕。 要从大局、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要作为党
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
夏、新疆、广西、内蒙古 12 个省市自治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然而基础
设施差,经济总量小,贫困面积大。改革开放近 30 年以来,虽然我国西部地区经
济发展同东部和中部一样,快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但是西部慢于中部而中部又
慢于东部的经济发展基本格局一直未变。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这种发展速
度上的差距又进一步拉大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
平均水平的 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西部大开发是我国面
向 21 世纪的重大举措,2000 年,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新开工“十大
工程”,即宁西铁路、渝怀铁路、西部公路建设、西部机场建设、重庆轻轨、
第一章 绪 论
5
北—西宁—兰州输气管线、青海 30 万吨钾肥工程、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西
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四川紫坪铺水利枢纽等。然而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仍然突
出存在 5 大矛盾:自然资源丰富与知识资源贫乏的矛盾、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与竞
争能力相对薄弱的矛盾、信息资源利用不足与生态资源严重破坏的矛盾、投资需
求旺盛与投资环境恶劣的矛盾、廉价人力资源与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矛盾。对西部
地区来说,赶超沿海发达城市一直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但是如何赶超,
却始终是个难题。信息革命为不同国家之间、先进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提供
了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契机。世界银行 1998/1999 年报《知识与发展》指出,
与国之间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之间的发展差距,主要表现为信息差距和知
识差距。而这两种差距的存在,同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
即信息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我国西部地区要迅速崛起,必须依靠信息
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技术和传统产业,提高社会经济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作为信
息时代的信息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必将成为西部开发战略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是全国面向新世纪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它对于进一步
推进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促进我国各民族大团结、东西
部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巩固边防、使全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
政治、社会意义,其战略意义如下: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
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
略目标的客观需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
争力的迫切要求。
§1.1.2 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虽然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同东部和中部一样,快于以
往任何历史时期,但是西部地区慢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慢于东部地区的经
济发展基本格局一直未变。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这种发展速度上的差距
进一步拉大了。在研究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问题时,有一个重要的差距即信息化差
距, 可以说,信息化差距是一个综合性的差距,它反映了信息差距、知识差距、
科技差距、教育差距,以至管理差距和体制、机制的差距。提高西部地区信息化
水平,这本身就意味着西部地区要发展科技、振兴教育、强化管理、改革体制、
搞活机制,特别是要重视信息和知识的作用。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中指出,要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
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信息化产业正是
摘要:

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2§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2§1.1.1研究背景..............................................2§1.1.2研究意义..............................................5§1.2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架构.......................................6第...

展开>> 收起<<
宁夏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pdf

共67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赵德峰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7 页 大小:1.08M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