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联动可行性分析-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VIP免费
3.0 赵德峰 2024-11-19 4 4 3.08MB 73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渐加快,旅游业作为一项关联度极强和产业链
超长的产业,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视。而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
组成部分的南京都市圈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将旅游业作为了都市圈内经济发展强有
力的推动力量。
本文根据上述背景,在系统总结原有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
引力模型及旅游经济联系度模型,首先分析了南京都市圈理论上应包括的范围,
在此基础上再分析所谓圈内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然后就此得出理论上可
以进行旅游联动的南京都市圈内城市范围。之后在理论基础上,再次结合实际分
析各城市的旅游资源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切实的分析进行旅游联动的可行性。最
后就以上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就旅游联动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是运用模型从理论和实践上共同分析南京都市圈的旅游联动可
行性,系统的分析了南京都市圈旅游合作的背景,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旅游合
作内容、模式和对策,为该区域旅游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南京都市圈 旅游经济 区域旅游联动 可行性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 economic association, tourism has been emphasized
by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nd regions due to its highly-related and long-chained
character.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Yangtze River Delta, Nanjing Metropolis Circle has
also developed tourism as a very critical economic driving force for this area.
Under t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original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theories, comprehensively used the gravity model and the
tourism economic associ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theoretical range of Nanjing
Metropolis Circle and the tourism economic association of the cities accordingly.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combined with the physical truth,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orresponding characters of each city such as tourism resources to conclud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ities in this circle to cooperate. Finally, the author gets to a conclusion
and gives proposals accordingly.
The innovation of this article is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analyses the
possibility of tourism cooperation within Nanjing Metropolis Circle, systematically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ourism cooperation in this area, and pertinently
proposes the cooperation content and mode, which is som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Key Word: Nanjing Metropolis Circle, Tourism Economics, Regional
Tourism Association, Feasibility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 论 ...................................................... 1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
§1.1.1 研究的宏观背景 ......................................... 1
§1.1.2 研究的微观背景 ......................................... 1
§1.1.3 选题的理论意义 ......................................... 2
§1.1.4 选题的实践意义 ......................................... 2
§1.2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3
§1.2.1 研究的内容 ............................................. 3
§1.2.2 研究的框架 ............................................. 4
§1.3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 4
§1.3.1 研究的方法 ............................................. 4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5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6
§2.1 区域旅游联动相关理论综述 ................................... 6
§2.1.1 地区分工理论 ........................................... 6
§2.1.2 区域旅游联动相关理论 ................................... 7
§2.2 可行性的相关理论 .......................................... 12
第三章 南京都市圈的界定及区域旅游现状 ............................ 14
§3.1 南京都市圈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 14
§3.2 南京都市圈的范围界定 ...................................... 16
§3.2.1 引力模型和场强模型理论 ................................ 16
§3.2.2 数据分析及处理 ........................................ 18
§3.3 南京都市圈的理论范围及分析 ................................ 21
§3.3.1 南京都市圈的理论范围 .................................. 21
§3.3.2 南京都市圈理论范围分析 ................................ 21
§3.4 南京都市圈的区域旅游现状 .................................. 24
§3.4.1 南京都市圈内的旅游现状 ................................ 24
§3.4.2 南京都市圈外的旅游现状 ................................ 25
第四章 南京都市圈区域旅游联动模型分析 ............................ 27
§4.1 旅游经济联系度与隶属度模型 ................................ 27
§4.1.1 旅游经济联系度模型 .................................... 27
§4.1.2 中心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 ............................ 27
§4.2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8
§4.3 联动条件分析及联动范围界定 ................................ 31
§4.3.1 圈内各城市旅游联动条件分析 ............................ 31
§4.3.2 圈内城市联动范围界定 .................................. 35
第五章 南京都市圈区域旅游联动基本条件及障碍 ...................... 37
§5.1 南京都市圈区域旅游联动的基本条件 ...........................37
§5.1.1 政府观念上的认同和创新 ................................ 37
§5.1.2 区域交通网络发达 ...................................... 38
§5.1.3 周边区域客源市场充足 .................................. 40
§5.1.4 圈内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 40
§5.1.5 圈内旅游资源优势互补 .................................. 41
§5.2 南京都市圈区域旅游联动的障碍 .............................. 45
§5.2.1 政府规划及行政壁垒 .................................... 45
§5.2.2 都市圈内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 ............................ 46
§5.2.3 都市圈与周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 47
§5.2.4 区域内旅游主体竞争力不强 .............................. 47
§5.2.5 区域内旅游配套服务不完善 .............................. 48
第六章 南京都市圈区域旅游联动的可行性及对策分析 .................. 50
§6.1 南京都市圈区域旅游联动必要性分析 .......................... 50
§6.1.1 区域旅游联动是适合南京都市圈的合作模式 ................ 50
§6.1.2 中部崛起的机遇和南京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的需求 ............ 51
§6.1.3 南京都市圈的旅游主体发展需要 .......................... 51
§6.2 南京都市圈旅游联动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53
§6.2.1 依据区域旅游联动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 53
§6.2.2 依据可行性相关理论的分析 .............................. 54
§6.2.3 依据南京都市圈现状的可行性分析 ........................ 54
§6.3 南京都市圈旅游联动的对策 .................................. 55
§6.3.1 加强政府规划和统一管理 ................................ 55
§6.3.2 协调都市圈内城市间的旅游发展 .......................... 56
§6.3.3 加强区域间合作 ........................................ 61
§6.3.4 加强旅游主体的改进和完善 .............................. 62
§6.3.5 完善区域内旅游配套服务 ................................ 63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64
参考文献 ......................................................... 65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69
谢 ............................................................ 70
第一章 导 论
1
第一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的宏观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各种
措施加入适合自己的经济体组织。其中,由于旅游业本身具有产业关联度大和产
业链超长的特点,普遍被世界各国政府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突破点。旅游
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是在这种大家蜂拥而上大环境之中,也产生了
很多的矛盾和问题。例如,由于过多的国家和区域之间都以旅游业为主,难免产
生很多国家或区域为了增加各自内部利益而进行国家或区域之间的争夺客源、重
复建设、非良性竞争等一系列现象。而且这种现象的结果往往都是十分消极的,
甚至会导致其中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完全受到限制和打压,或者所有国家
和地区的利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这种情况是没有人愿意看见的。
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不仅开始将区域内部
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作为一个整体的形象对外宣传和推广,还开始和周边的区
域进行合作,进行区域旅游合作与联动发展,越来越多区域旅游合作组织和联盟
开始相继成立,各种法律法规,合约条例也在不断得到完善。这些都表明,区域
旅游的合作已经变得十分的热门化并成为未来旅游产业的一个必然趋势。现在世
界各国竞争的趋势已经从原先的“单打独斗”变成了如今的“组团战斗”,也就
是整体合作和对外竞争,因而也产生了各种新的合作组织以及催生了更激烈的竞
争。所以,旅游业也不例外,在这场组团的战争中,寻求合作已经变成了胜利的
必需条件[1]而且,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则可以实现旅游资源优
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信息得到共享、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提升自身和整体的
形象以及竞争力,最终达到整个区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共赢。
§1.1.2 研究的微观背景
南京都市圈从 2002 年成立至今已有近 10 年的历史。但整个都市圈的整体发
展一直比较滞后和缓慢,特别是相较于周边的苏锡常等都市圈,而且现在的差距
还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如何快速发展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核心城市
的南京,2009 GDP 总量为 4230 亿元,在全国仅排 17 位,远远落后于前面的一
线发达地区,这无疑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情况[2]然而,值得一提的是,4230
亿元GDP 总量中,旅游收入为 681.60 亿元,占到了 16.11%。也就是说,旅游
业是南京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南京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旅游收入与 GDP 所占
的比例虽然没有南京高,但由于旅游业超长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经济带动能力,所
以将旅游业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产业来带动南京以及整个都市圈内所有城市的
摘要: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渐加快,旅游业作为一项关联度极强和产业链超长的产业,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视。而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的南京都市圈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将旅游业作为了都市圈内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量。本文根据上述背景,在系统总结原有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引力模型及旅游经济联系度模型,首先分析了南京都市圈理论上应包括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再分析所谓圈内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然后就此得出理论上可以进行旅游联动的南京都市圈内城市范围。之后在理论基础上,再次结合实际分析各城市的旅游资源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切实的分析进行旅游联动的可行性。最后就以上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

展开>> 收起<<
区域旅游联动可行性分析-以南京都市圈为例.pdf

共73页,预览8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赵德峰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73 页 大小:3.08M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7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