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理论对大学网站主页设计的影响

VIP免费
3.0 赵德峰 2024-11-19 4 4 624.92KB 32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一个信息爆炸时代。在这时代,许多信息是靠不同
。 目
Internet,最热门的资讯传递方式是全球信息网。
自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建成以来,我国的大学校园网络建设
进入高潮。目前,我国对商业网站、政府网站的建设已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然
而对大学网站建设的研究却极其有限,以至于我国大学网站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大学网站作为展示大学形象的窗口、联系各界的纽带,其设计与建立是极其
重要的。而在整个的大学网站建设中,网页设计是重点之一,其中又以主页设计
为关键。因为大学网站的主页是大学面貌最完整、最直观的体现。
人们认识新事物都有其规律性,因此笔者认为可运用认知心理学中有关人们
通过“注意 → 感觉 → 知觉”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对大学网站主页设计的方法
进行研究。根据注意、感觉、知觉的形成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对主页中的功能
性与美观性设计进行讨论,以得出大学网站主页设计的一般方法,改善目前国内
大学网站主页设计良莠不齐的现状。此外,由于导航系统是体现网站交互性的关
键,是最终用户感触最深的部分,笔者通过对众多国内外大学网站主页的导航系
统的分析与综合,总结出导航设计的几种方式并根据使用后的体会表述了各种方
式的优缺点。以期通过这项研究来推动大学网站主页设计,使大学网站主页更
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对外交流等领域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1.1 网络的发展
回顾“网际网络(Internet”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 1960 年。那时美国政
府考虑到核战爆发时,保持电子通讯系统的畅通乃是克敌制胜的要件,于是一个
分布式的分封交换网络计划 ARPANET 成形。它是一个多路由选择连接,没有中
枢机构,也没有唯一的最高集中领导机构,而是由多个相互联结的网络中心组合
而成的。1969 年时,美国将西海岸四所大学和研究所的主计算机以 50K BPS 的线
路连接起来,架设了一个小型的通讯网路,此即网际网络的雏形。到了 1974 年的
时候,ARPANET 已经是拥有 100 个节点的网络。
网际网络的初期,所从事的通讯服务主要有三种:电子邮递系统、档案传输
和远程登录。这些服务可以让使用者跨越时空的限制,在各种不同的计算机间,
迅速且有效地交换信息、分享资源,由于网际网络的通讯方式方便、稳定、安全,
使用人数逐渐增加,网络上服务的种类也不断推陈出新。
1993 年,美国伊利诺州大学香槟校区尚在攻读硕士的安德森,与几个同僚共
同开发出网际网络新的服务种类即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 ) 的 浏 览
认知理论对大学网站主页设计的影响
2
Mosiac随即在同年 4月正式在该校的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NCSA推出,
揭开了全球信息网应用的序幕。
“全球信息网”是网际网络上一项很重要的服务。从结构层面观察,它是
NCSA 所发展出的新型态网络信息交换方式,可以结合多媒体信息、具有全图
形化的使用者界面,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让网际网络上的使用者能在很短的时
间里取得所需的网络信息;而传统的网际网络是一群网络的集合,其服务种类所
传达的内容仅有文字。因此,全球信息网,很快赢得了网络使用者的青睐。全球
信息网强调的是“网”的概念;也就是说,每一张的图形界面,都能以连结的方
式去参阅别的服务器的信息,由大家彼此地交互参阅,便形成了一个提供信息的
网络。全球信息网是个无止境扩张的超文本。每个超文本文件都存在于一部服务
器上,并能连向其它的文件。这些相互连结的文件可置放在任何接上网际网络的
服务器;它们可放在同一部服务器上,也可放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服务器上。[1]
§1.2 我国网络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投入巨资进行国内计算机网络建设和与 Internet
的连接。1990 年,第一个跨院区光纤互联计算机网络——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
示范网络(NCFC)开始建设。Internet 组织就把 NCFC 国际线路开通的时间——
1994 5月定义为中国加入 Internet 的时间。目前,已建成的大型互联网络主要包
括: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 等。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十二次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 2003 630
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 2572 万台,同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我国的上网
计算机总数半年增加了 489 万台,增长率为 23.5%,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59.5%
1997 10 月第一次调查结果 29.9 万台的 86 倍,可见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呈现
出比较快的增长态势。
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 6800 万人,同上一次调查相比,我国上网用户总人
数半年增加了 890 万人,增长率为 15.1%,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48.5%1997
10 月第一次调查结果 62 万上网用户人数相比,现在的上网用户人数已是当初
109.7 倍。在 2003 1月的统计数字中,中国 5910 万网民已在世界排名第二,
仅次于美国,经过半年的时间,中国的网民又增加了 890 万,达到 6800 万,可见
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的增长势头之快已为世界所瞩目。
我国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为 18599M连接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
亚、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与半年前相比增加 9219M增长率为 98.3%
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75.9%1997 10 月第一次调查结果 25.408M 732 倍。
网民中 18-24 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 39.1%并且历次调查结果都显
示,网民中 18-24 岁的年轻人最多,远远高于其它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
第一章 绪论
3
网民中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比例占到 27.1%本科的比例为 25.5%硕士的比
例为 2.1%博士的比例为 0.5%。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网民为 55.2%占据大
多数。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1997 10 月第一次调查
现在,我国互联网络在各方面皆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基本上呈现出增长态势。所
有这一切表明,我国的互联网络发展速度很快,相信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推动,
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网络应用服务的不断多样化和实用化,中国的互联网
络必将得到更快、更合理地发展。相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使
用日益频繁,上网目的将进一步多元化。互联网的开放性、便利性、互动性以及
网上信息的丰富性和服务的多样性使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
的作用,人们也将在更加广阔的领域中体会到互联网的魅力。[2]
§1.3 校园网络的发展及意义
随着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建设与发展,在全国越来越多的
高校掀起了建设校园网络的高潮,以期通过这项校园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推动
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对外交流等领域水平的提高。校园网络可以说是 Internet
技术在学校中的一个典型应用。2001 年教育行业 IT 应用市场总量为 180 亿元人民
币,主要包括基础网络建设、校园网建设、远程教育建设和资源建设四个部分。
校园网建设作为教育行业 IT 应用的核心将继续保持主体地位。
大学网站的功能主要包括:信息发布、行政管理、教学及其管理、共享数据
资源、共享软硬件资源、提高系统可靠性、提高办公效率、科学研究、数字化图
书馆、BBS 等。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十二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职业方面,网民中学
生所占比例高居榜首,达到了 30.1%并且呈稳步增长。与半年前相比,学生在比
例上又增加了 2.1%,绝对数量增加了 392 万,增长显著。与其它人相比,学生更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更容易受时尚潮流的影响,同时,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
进为学生上网搭建了良好的条件,各种网校、远程教育等的兴起也对学生上网起
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在行业方面,教育是网民的主要分布行业,占到 13.2%
半年前相比,教育业的网民所占比例有所增加。在绝对数量上,从事教育业的网
民增加了 167 万,增长率为 39.8%,增长较快。
就网民上网地点来看,在学校上网的网民占 22.6%和上次调查相比,其比例
有所增加,从 20.2%增加到 22.6%
就网民上网目的来看,获取信息位居榜首,选择这一上网目的的网民占到
认知理论对大学网站主页设计的影响
4
46.9%。学习位居第四位占到 7.2%学术研究占 0.4%。获取信息仍然是网民选择
最多的上网目的。近几次调查结果对比可以看出,以获取信息作为上网最主要目
的的网民所占比例一直遥遥领先,占到网民的一半左右,其中用户在网上经常查
询科技、教育信息的占 28.2%并且仍有 22.1%的用户认为科技、教育信息还不能
满足需要。以学习为上网目的的网民比例略有增加。大学网站在众多网站中的重
要性可见一斑。[2]
首先,大学建网不是为了赶一时的潮流或是博取一个好听的名声才做的,只
有把网络技术同学校体系实现紧密地集成,才能真正发挥大学网站的作用。一个
大学建网的最终目的和它的教育目的应该是一致的。
其次,国际互联网是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交换系统,它是目前最直接、
最丰富和最快捷的联系方式,信息沟通的高效率为大学带来了最大的方便。
再次,国际互联网作为一种高效率的信息沟通工具,越来越多的大学运用它与
师生、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大学建立关系,以最快的速度相互沟通。
最后,互联网作为唯一一种全天24 小时,不间断的媒体平台是传统媒体可
望不可及的。作为一个大学,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可
以向世界展示自己学校的风采,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学校,使学校能够在公众知
名度上有一定的提升。
总之,大学上网不是摆设,它能给大学真正带来效益。但也不需要攀比,构造
最适合自己特点的上网计划和模式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1.4 网页设计的发展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们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概括为基本需要、心理需要
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三大层次,并把他们纳入到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之中,形成一个
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需要结构的发展过程像波浪式的演进,各种不同需要的
优势由低级演进到高级。网页设计的发展过程正是符合了马斯洛需要学说。
网络开始于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国防部为了预防核灾难建立了互
联网络的前身阿帕网(ARPANET。随着网络的发展,网页界面也随之出现。早
期的网页界面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都是由字符组成的纯文本界
面,其设计以功能性为第一指导原则,以技术因素为主要考虑对象,以完成或实
现必要的功能为目标。由于以字符组成的界面可以起到基本的信息传达作用,并
且其技术要求较低易于实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故而在长时间内一直是人机交
流的主要形式。早期的网页设计通过明确的指示性,相对完备的功能来体现设计
的价值。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互联网络得到扩展,主要应用于科研、教育和政府部
摘要:

第一章绪论1第一章绪论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一个信息爆炸时代。在这时代,许多信息是靠不同形态的信息媒体透过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传递。目前最热门的信息网络系统是Internet,最热门的资讯传递方式是全球信息网。自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成以来,我国的大学校园网络建设进入高潮。目前,我国对商业网站、政府网站的建设已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对大学网站建设的研究却极其有限,以至于我国大学网站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网站作为展示大学形象的窗口、联系各界的纽带,其设计与建立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整个的大学网站建设中,网页设计是重点之一,其中又以主页设计为关键。因为大学网站的主页是大学面貌最完整、...

展开>> 收起<<
认知理论对大学网站主页设计的影响.pdf

共32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赵德峰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32 页 大小:624.92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