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供求与中国可持续能源战略

VIP免费
3.0 赵德峰 2024-11-19 4 4 4.75MB 130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 论 ......................................................... 1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2
§1.2 文献综述 ................................................... 2
§1.2.1 关于石油供求的研究 .................................... 2
§1.2.2 关于能源政策的研究 .................................... 4
§1.2.3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5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8
§1.4 研究范围界定 ............................................... 9
§1.4.1 对能源的界定 .......................................... 9
§1.4.2 对石油的界定 ......................................... 10
§1.4.3 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 10
§1.5 主要结论及创新之处 ........................................ 11
第二章 世界石油供求的基本态势 ....................................... 12
§2.1 世界石油供求现状 .......................................... 12
§2.1.1 世界石油储量及地区分布 ............................... 13
§2.1.2 世界石油产量及地区分布 ............................... 15
§2.1.3 世界石油消费及地区分布 ............................... 17
§2.1.4 世界石油价格的历史演变 ............................... 19
§2.1.5 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石油贸易流向 ....................... 20
§2.2 世界石油供求预测分析 ...................................... 23
§2.2.1 世界石油需求预测 ..................................... 23
§2.2.2 世界石油供给预测 ..................................... 26
§2.2.3 世界石油供求走势分析 ................................. 28
§2.3 世界石油供求态势对中国的影响 .............................. 29
第三章 中国能源发展现状与供需前景分析 ............................... 31
§3.1 中国能源现状 .............................................. 31
§3.1.1 中国能源管理的体制框架 ............................... 31
§3.1.2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 33
§3.1.3 中国能源现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38
§3.2 中国石油现状 ............................................... 40
§3.2.1 中国石油生产和消费 ................................... 40
§3.2.2 中国石油供求缺口的经济学分析 ......................... 40
§3.2.3 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 ................................. 42
§3.2.4 中国海外石油开发的进程 ............................... 43
§3.2.5 中国石油进口的渠道 ................................... 50
§3.3 天然气、煤炭和其他燃料概况 ................................ 57
§3.3.1 一次能源概述 ......................................... 57
§3.3.2 天然气、煤炭和其他燃料现状 ........................... 60
§3.3.3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状况 ......................... 60
§3.4 中国能源供需前景分析 ...................................... 61
第四章 典型工业化国家的石油政策和能源战略剖析 ....................... 64
§4.1 石油消费第一大国——美国 .................................. 64
§4.1.1 美国能源形势 ......................................... 64
§4.1.2 美国石油状况 ......................................... 68
§4.1.3 奥巴马政府的石油政策和能源战略 ....................... 72
§4.2 能源奇缺国——日本 ........................................ 74
§4.2.1 日本能源形势 ......................................... 74
§4.2.2 日本石油状况 ......................................... 79
§4.2.3 日本石油政策和能源战略 ............................... 80
§4.3 能源供不应求的典范——欧盟 ................................ 83
§4.3.1 欧盟能源形势 ......................................... 83
§4.3.2 欧盟石油状况 ......................................... 93
§4.3.3 欧盟石油政策和能源战略 .............................. 100
§4.4 美、日、欧盟能源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 102
第五章 中国能源战略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对策建议 .................... 104
§5.1 保障石油供应对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 104
§5.1.1 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加大 .............................. 104
§5.1.2 优化中国石油进口来源模型 ............................ 105
§5.1.3 中国石油供应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 109
§5.2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及体系构建 ..................... 111
§5.2.1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 .......................... 111
§5.2.2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 .......................... 112
§5.2.3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思路 ...................... 113
§5.3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方案选择 ..................... 114
§5.3.1 中国积极调整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 ...................... 114
§5.3.2 中国能源战略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114
§5.3.3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方案的选择 ........................ 117
§5.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建议 ........................... 122
§5.4.1 节能减排放在优先位置 ................................ 122
§5.4.2 优质开发传统能源 .................................... 123
§5.4.3 合理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125
§5.4.4 加强能源的国际合作 .................................. 125
§5.4.5 深化中国能源管理体制改革 ............................ 126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
致谢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章 绪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就中国目前的国情而言,我们必须认识到两个不可逆转的形势:一是中国经
济的增长和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麦肯锡预测,未来 20 年中GDP
将高速上涨且领先全世界,约有 8倍的增长,相应地,人均 GDP 也有 78倍的
发展,这是未来中国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二是中国正在经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
模的城镇化。2005 城镇人口约为 5.7 亿,到 2030 预测将达10 亿,意味
4亿多人口要从农村迁往城市。这必将带来一系列生活方式、能源需求和经济
需求的改变。预计到 2030 年,中国总建筑面积将会翻番,与建筑相关的钢材、
泥的需求量会持续保持在历史高位;汽车保有量将从 2005 年的 3000 万辆达到 2030
年的 3.4 亿辆,预计到 2020 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消费
结构也将加快升级,随之而来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这都将使能源需求急剧增长且不可逆转,能源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会更加突显。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社会更离不开现代能源体系的支撑,
经过工业革命一百多年来的变迁,人类已形成了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
但由此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化石资源的有限性,化石能源终
会消耗殆尽;另一方面是环境问题,特别是化石能源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引
起的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从近期来看,如果不考虑环境
问题,能源供应尚能满足需求,但从长远来看,50 年或 100 年后能源资源肯定存
在大问题。因此,能源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石油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稀缺的战略物资,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安
全具有深远的意义。20 世纪 70 年代,由于欧佩克成员国联合采取石油禁运、减产、
抬价等手段制裁西方国家,导致了两次石油危机。油价因此疯狂上涨,从而造成
了世界性经济危机。进入 21 世纪后,世界各国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2003
年的伊拉克战争到近期伊朗核危机,在其背后都能看到深刻的石油地缘政治背景,
与此相呼应的是国际油价一路攀升,2006 年标志性的达到每75 美元以上的
历史高位,2008 年国际油价又从高峰的每桶 147 美元回落至目前的约 70 美元。
20 多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增长推动了中国石油需求量的大幅提高,中国已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8 年,中国国内石油需求仍保持较
快增长,全年石油表观消费量达 38965 万吨,同比增长 6.5%石油净进口量为 19985
万吨,同比增长 12.5%石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上升,达到 51.3%今后 20 年间,
石油供求与中国可持续能源战略研究
2
中国处于工业化成长阶段,石油需求量将继续增长。《中国能源发展报告 2009
出,2020 年中国对进口原油的依存度将升至 65%与此同时,石油作为一种特
殊商品,在地缘政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世界石油供给与消费的地理
分布及运输通道是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形成的基本条件。目前对格局演变影响力较
大的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主要有美国、OPEC、俄罗斯等,他们共同控制着
世界石油。发展中消费大国的影响力正在成长,已对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较
大的冲击。考虑到石油不可再生的战略属性,预期到 2030年石油净出口国将从 2004
年的 35 个减少到 12-28 个之间1由此可以预期,能源进口国在未找到新的可替代
的经济性能源之前,对现有能源资源展开激烈的争夺,以保证能源供给的稳定性。
基于此,本论文从能源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在石油供求为主要矛盾的形势
下,分析世界石油供求发展与所面临的困境,借鉴典型工业化国家应对新形势所
制定的新石油政策和能源战略的成功之处,在此基础上,借助层次分析模型,优
化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地,进而对当前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作出评价,构建
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对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在当今“一超多极”的格局下,要充分利世界石油资源,必须了解世界石
油资源的特点。本文从宏观上研究世界石油供求的发展现状以及工业化国家的能
源战略对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有意义的,主要表现在:
1当今和今后一定时期内,能源问题尤其是石油直接制约着经济发展,
合研究国际石油市场的走势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2从能源安全角度分析,制订石油地缘政治规划,将保证石油供应作为能
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来考虑,中国才能切实做到“找得到“买得来”“运
得回”,能源才不会成为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3)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能源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同时,中国对进口原
油的依存度不断提升。因此,以典型工业化国家的能源战略为研究对象,且结合
本国国情,找到一条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
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本课题通过分析世界石油供求变化情况,深入探究中国存在的石油供需矛盾,
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可持续能源战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石油供求的研
国外关于世界能源(石油)供求的研究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力量。一是国际机
1孙晓蕾,李建平等.《能源地缘政治吸引力建模:能源安全视角》[j]. 中国管理科学,2009(17):709-714
第一章 绪论
3
构和各国的大学与研究所等。前者如国际能源机构(IEA2
World Energy CouncilWEC、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DPCSD、世界银行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美国能源情报署EIA
Advisory Committee for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ergy)等,后者则有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加拿大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IISD、汉堡世界经济研究所(Hamburgisches Weltwirtschaftsinstitut、剑桥国际
能源研究所等。这些国际机构会定期发表有关世界能源供求现状和前景的相关研
究报告,研究所也会根据能源形势的变化编写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的论
文、专著等。例如,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发表的《国际能源展望》研究报告,
该报告对 20072035 年间全球能源市场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EIA 预计,全球
通过市场交易的能源消费量在预测期中将增长 49%,新增需求主要来自非经合组
织经济体,其能源消费量将增长 84%,而经合组织消费量仅增长 14%,化石燃料
仍将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据很大份额。有关内容对笔者了解国际石油市场的长期
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是大型跨国能源公司所属的研究机构,通常会
定期出版一些系统的统计资料和研究报告。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BP 公司每年发表
BP 世界能源统计》
3此统计资料是能源经济领域最广为关注且富有权威性的
出版物之一,为媒体、学术界、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提供了关于世界能源市场优
质、客观且全球一致的数据。本文的相关统计资料,主要也来自 BP 最新发表的
2010 年《BP 世界能源统计》相关数据。
在中国石油供求方面,李稻葵教授4指出,石油价格的突然上升可能是由于局
部地区供给的停顿,如果美国果真对伊朗地区采取核制裁,那么全球大部分地区
将出现原油供给停顿,这不仅使石油价格升高,还会造成供给中断,同时有可能
将矛头指向中国经济。郎一环、王礼茂5认为,保障中国石油供应主要包括以下 8
个方面1)保护性利用国内石油资源2)多元化利用国外石油资源;3)多
途径保障运输安全;4)以科技创新支撑石油节约与替代;5)建立以国家为主
导的石油战略储备;6)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参与全球油价博弈;7)积极开展
2国际能源机(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是是在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框架内为实施国际能源计
划而建立的国际自治团体。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宗旨是协调成员 的能源政策,发展石油供应方面的自给能
力,共同采取节约石油需求的措施,加强长期合作以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提供石油市场情报,拟订石油
消费计划,石油 发生短缺时按计划分享石油,以及促进它与石油生产国和其他石油消费国的关系等。
356 年来,BP 世界能源统计》提供了关于世界能源市场优质、客观且全球一致的数据。该统计资料是能源
经济领域最广为关注且富有权威性的出版物之一,被媒体、学术界、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使用作为参考。每
6月发表新版本。
4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Freeman 经济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
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清华大学管理学学士(1985 年),美国
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1992 年)
5郎一环、王礼茂:国际安全新形势下的中国石油安全战略调整.中国能源,2008 年第 30 卷第 l期。
摘要:

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1.1论文的研究背景........................................1§1.1.2论文的研究意义........................................2§1.2文献综述...................................................2...

展开>> 收起<<
石油供求与中国可持续能源战略.pdf

共130页,预览10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赵德峰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130 页 大小:4.75M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3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