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研究

VIP免费
3.0 赵德峰 2024-11-19 4 4 1.03MB 71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目 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 论 ..................................................................................................................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 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综述 .........................................................................2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9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9
§1.3.2 本文的结构 .....................................................................................10
第二章 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
§2.1 出口商品结构 ...........................................................................................11
§2.1.1 出口商品结构的概念 .....................................................................11
§2.1.2 国际市场商品贸易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 .....................................12
§2.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 .......................................................................13
§2.2.1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发展变化 .....................................................13
§2.2.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 .............................................................15
§2.3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形成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22
§2.3.1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形成的原因分析 .....................................22
§2.3.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24
第三章 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借鉴 .............................................................. 31
§3.1 日本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措施及启示 ...................................................31
§3.1.1 日本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经验和措施 .........................................31
§3.1.2 日本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措施的启示 .............................................35
§3.2 韩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措施及启示 ...................................................37
§3.2.1 韩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主要经验和措施 .................................37
§3.2.2 韩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措施的启示 .............................................39
第四章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目标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4.1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目标 ...............................................................41
§4.1.1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总体目标 .............................................42
§4.1.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具体目标 .............................................44
§4.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46
§4.2.1 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国际影响因素分析 .........................46
§4.2.2 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国内影响因素分析 .........................50
第五章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对策 ...................................................................... 54
§5.1 组织层面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对策 .......................................................54
§5.1.1 政府对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对策 .................................................55
§5.1.2 行业协会对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对策 .........................................57
§5.2 技术层面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对策 .......................................................59
§5.3 市场层面的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对策 ...................................................63
摘 要
在当前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我国对外贸
易取得令人瞩目增长的同时,不能回避的是由于出口商品结构引发的诸多贸易问
题,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良性发展的障碍。研究在我国现阶段的
产业结构和就业状况下的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对策,对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环境、促
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增长有着十分积极地现实意义。
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国情,从就业、自然
资源、技术、产业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以及出口
商品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提出当前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因为地方保护而导致
的地区间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梯度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难点所在。
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对策方面,本文从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整
体态势出发,首先在第一章中探讨了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理论背景,论证了出口
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然后在第二章中通过对我国出口商品现阶段的
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在第三章中借鉴日本、韩国出口商品
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之后在第四、五章中引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目标,
提出以实现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增长为总目标、以缓解就业压力和以产业升级促进
产业结构优化为具体目标的多级调整目标体系并得出同时从组织、技术及市场等
三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一般对策。
关键词: 我国的出口 产业结构 出口商品结构升级 高技术产
易政策
ABSTRACT
Recent years with the worldwid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development countries, the foreign trade In China has
been on the high speed increase which is fixed eyes on. However, it can’t be evasive
that a good many trade problems caused by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obstruction of Chinese economy increase and the begin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Therefore we should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adjustment countermeasure of export commodity under the present industry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china, which has quite actively realizable signification to
improve our foreign trade environment and to promote the containable increase in
external trade.
The thesis is based in the comparable predominance theory and competition
predominance theory. The combin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it particularly
analyzes situations of our export trade, its infection factor of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the aspects of employment, resource and technology. Moreover,
it brings forward the huge pressure in china and shows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areas to
form effective industry grads for native protection, which is the difficulty of our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the aspect of the aim and countermeasure of our country’s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djustment, First of all,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e upgrading of
Chines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is explored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demonstrated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n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reasons are found by the analysis of China's
exports actual situation at present. In Chapter III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from
Japan and South Korea exports structural adjustment are borrowed. In the fourth, fifth
chapters the upgrading goal of Chines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is introduced,
which i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growth in export trade, to alleviat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the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then the general upgrading measures of Chines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re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organization, technology and market.
Key words: export commodity of china,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hi-tech industry, trade policy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增长。
2007 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相当于“入世”前的 2001 年全年贸易规模的 4.3 倍,
2.1 万亿美元1比上一年增长 19.3%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贸易额净增 3400
亿美元,外贸顺差 2700 亿美元。
在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和由此成就对外贸易辉煌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值得我
们关注的问题,诸如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对外贸易遭遇他国的反倾销和贸易
保障及特保数量日渐增加、汇率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国内
产业结构升级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等。这些问题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
和对外贸易良性发展的障碍,如果不能及早正视并加以解决,最终可能会演变为
逆转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势头的风险因素。
导致上述问题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我国对外贸易的模式。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虽然有
了较大的变化,但总体而言仍然表现为粗放化的贸易模式。片面追求量的增长,
企业研发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进展缓慢。
随着近年来我国进一步放开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权,地方的本位主义和保护主
义,在一定程度上又强化了这一对外贸易模式。这种倾向导致了我国拉动经济增
长的国内消费在某种程度上让位于对外贸易,使得我国经济增长表现出较高的外
贸依存度。
2加工贸易。近几年,国际制造业向我国的大量转移促成了我国加工贸易的
异军突起,加工贸易额在我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兴
起,一方面形成了庞大数量的出口商品,由于国际市场开拓的滞后,以及与外来
投资相关的因素,使得我国出口市场相对集中而竞争激烈,不得已的价格竞争导
致我国对外出口遭遇他国反倾销和贸易保障及特保的数量日渐增加。另一方面,
在加工贸易形成这一过程中,外来的高端技术在我国的扩散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
不明显,使得我国制成品出口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基本上处于产品价值链的
末端这显然是与我国原本希望通过对外贸易和引进技术改造及带动国内产业升级
的初衷不一致。同时,加工贸易客观上造成的“大进大出”使得我国的原材料、
能源及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服务于出口需要的被动进口。据统
1数据来源:国家商务部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研
2
计显示包含在我国整个出口之内的进口成份高达 50%以上1
3.出口商品结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三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
加工程度低)商品比例过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
施的是外贸优先的“大外贸”战略。政策的导向作用和扭曲的资源配置,使我国
出口商品结构中“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加工程度低”等“三低”商品所占比
例过高。
由于“三低”出口商品生产的进入门槛低,使得我国出口商品不仅在国内有
趋同的趋势,而且在结构上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也有同质化的倾向。
如果不积极改善和优化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贸易增长的演化结果必然是我国对
外贸易条件和贸易环境呈现恶化的趋势。
我国目前对外贸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这三个方面原因综
合作用的结果。粗放型的对外贸易模式、过度依赖加工贸易带动的出口增长及由
此形成的出口商品结构,虽然在我国对外开放初期对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增长
贡献明显,但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仍然寄希望
于借助这样的出口商品结构来支撑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的高速增长,显然是带有
较多一厢情愿的成分。
我国政府也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并对此引起了足够的重视,2005 年人大会
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适应新形势…要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升级,保持出口继续增长。2
因此,研究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尤其是研究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就业
状况下的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对策,对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环境,促进对外贸易的可
持续增长有着十分积极地现实意义。
§1.2 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综述
出口商品结构的研究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分支性研究课题,也是一个经久不衰
的国际性研究课题。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商品结构的形成,到出口商品结构的
合理性,再到出口商品结构与国际竞争的关系,无一不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在各
个不同时期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例如:就出口商品结构形成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关
于国际分工的研究: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赋予论可以用来解释出口商品结构的
合理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更是对当代的出口商品结构影响深远。
1陈敬,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 年第 2期.
2温家宝在全国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章 绪论
3
从理论体系上看,与出口商品结构密切相关的理论主要可分为比较优势理论
和竞争优势理论两大类。
比较优势理论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赋予论。比较优势理论是从国家或地区的成本优势以
及资源禀赋优势的角度探讨研究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国际分工,由于其与当时
的国际贸易环境的适应性,比较优势理论成为 20 世纪 6070 年代以前各国对外
贸易结构形成的支持理论,但不可否认,比较优势理论静态分析的致命弱点使其
难以解释 20 世纪 6070 年代出现的国际贸易新问题和新现象。
20 世纪 6070 年代,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
了相当多的比较优势理论难以解释和说明的新问题和新现象。而这一时期理论研
究中提出的国际贸易新理论,由于其理论假设前提更趋于贴近现实;研究方法更
强调动态性和多思维性;理论研究更注重实用性等特点,顺应了国际贸易发展
实际需要而逐渐地被广泛接受。
在诸多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对国际贸易结构影响最大的当属迈克尔·波特的
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在研究中引入了国家间的国际竞争问题,以新的理
论研究视角,开拓了国际贸易研究的视野。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出口商品结构,尤其是对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从多方
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分析研究,并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比较优势理论与出口商品结构
1)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比较优势理论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
论以及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赋予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在其著名的《国民
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各国相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国际
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建立在这样国际分工下的国际贸易能使贸易双方的产出
增加,贸易双方都能从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
亚当·斯密认为,各国相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就是各国产品的“绝
对成本”差异,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绝对低
于其贸易对象国时,该国在该产品的生产上便具备了绝对成本优势。这就是亚
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绝对成本理论虽然解决了国际贸易为什么会产生的问
题,但却无法回答和解释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能否参与国
际分工和进行国际贸易的问题。
英国另一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 以比较
摘要:

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2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综述..........................................................

展开>> 收起<<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研究.pdf

共71页,预览8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赵德峰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71 页 大小:1.03M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7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