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的研究

VIP免费
3.0 赵德峰 2024-11-19 4 4 556.86KB 51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摘 要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政
府暴露出种种弊端,出现政府“失效”症状,为改变这种状况,西方各国公共
门掀起一股引用“企业化”运作模式,运用市场力量来改造政府绩效的运动,被
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西方各国纷纷提出了“政府再造”
的口号,以通过“政府再造”来改善公共物品的供给质量,重新赢得公共对政
的信心。美国、英国等都对政府管理进行大规模改革,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少花钱
多办事的政府。进入 21 世纪以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主张的“小政府”模式逐
暴露出问题,特别是不能适应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求,从而遭到修正,一种新的
理论模式应运而生,就是“新公共服务”。正是在“新公共管理”运动蔚然成风
的背景下,西方很多国家提出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我国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国家经济、社会、政治乃至文化层面都发生了很
大变化,多样化的公共需求正在成为急需政府关注的重要领域。面对这种情景,
政府必须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这是政府改革的基本目标,
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改革的新路。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
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第一要务。
本文阐述了当代公共管理理论,论述了政府治理模式的变迁,分析了当前我
国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存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且在介绍相关西方国家政府
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的对策和建议,如服务
型政府的理念、机构、管理、政策制定、公共利益实现等,探讨我国建设服务型
政府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有效途径及具体措施,希望以此推动我国政
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治理模式 构建
ABSTRACT
Since 60~70 of 20th century, with the coming of the whole world and knowledge
economy, the malpractice of government appears. A great reform called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 developed in the eastern government, which advocated using
the market ability to improve the government achievements. In order to gain the public
confidence, government tr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ublic goods through
“government re-build”. The aim of U.S.A and England reform is to set up a government
that handles matters with little spends. From 21century, the “small government” model
indicated it did not adapt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a new model came
into being, that is called “new public service”, thus many eastern countries propose
establish “service-government”.
The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changed so much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carried. Diverse public demands have been coming the first problem that need sovled by
government. Facing all these things, turning construction-government into service-
government is the goal of government reform as well as the new method of government
reform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Offering Basic and safe public goods, efficient
public management and service is the modern government’s primary duty.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elaborates the modern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and
the vicissitude of modern government model, analysis the advantageous and
disadvantageous factor in our country, introduce the experience of eastern government,
then, conclude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onstruct public service government in our
country, such as the idea, institution, management, policy-making and how to realize
the public interest, et al. The author hope the suggestions in this article could push the
healthy, lasting and efficienc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
Key Word: Service-government , Government Pattern, Constitute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1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1
§ 1.2 理论背景 ................................................................................................................. 2
§ 1.3 研究方法 ................................................................................................................. 4
第二章 变迁中的国家治理模式.....................................................................................5
§ 2.1 现代官僚制模式 ..................................................................................................... 5
§ 2.2 服务型政府与官僚制下政府模式的比较 ............................................................. 6
§ 2.2.1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6
§ 2.2.2 服务型政府与官僚制下政府模式的不同..........................................................8
第三章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相关因素分析...........................................................13
§ 3.1 有利因素 ............................................................................................................... 13
§ 3.1.1 内部因素............................................................................................................13
§ 3.1.2 外部因素............................................................................................................14
§ 3.2 制约因素分析 ....................................................................................................... 15
§ 3.2.1 非政府组织缺位................................................................................................15
§ 3.2.2 资源浪费严重....................................................................................................17
§ 3.2.3 公共支出比例不合理........................................................................................18
§ 3.2.4 行政意识不科学................................................................................................18
第四章 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经验借鉴.......................................................................20
§ 4.1 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内容 ................................................................................... 20
§ 4.1.1 英国政府的改革................................................................................................20
§ 4.1.2 美国政府的改革................................................................................................21
§ 4.1.3 新西兰政府改革................................................................................................24
§ 4.2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24
第五章 我国服务型政府模式的构建...........................................................................27
§ 5.1 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 27
§ 5.1.1 有限政府............................................................................................................28
§ 5.1.2 透明政府............................................................................................................28
§ 5.1.3 安全政府............................................................................................................29
§ 5.1.4 法治政府............................................................................................................30
§ 5.1.5 和谐政府............................................................................................................31
§ 5.2 服务型政府的结构 ............................................................................................... 31
§ 5.3 服务型政府的管理 ............................................................................................... 32
§ 5.4 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政策 ....................................................................................... 36
§ 5.5 服务型政府公共利益的实现 ............................................................................... 38
§ 5.5.1 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价值观............................................................................39
§ 5.5.2 建全公共财政....................................................................................................40
§ 5.5.3 培养、强化公务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40
§ 5.5.4 推行电子政务....................................................................................................41
§ 5.5.5 鼓励发展非政府组织........................................................................................42
第六章 结论...................................................................................................................44
参考文献.........................................................................................................................45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48
致 谢.............................................................................................................................49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西方
国家建立在科层制理论基础上的政府模式出现了种种弊端。官僚制度无法对瞬息
万变的现代社会做出灵活及时的反应,公众对政府逐渐失去信心,于是,西方各
国的公共部门纷纷引用“企业化”的运作模式,运用市场力量来改造提高政府的
绩效。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被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政府运动中,西方各
竞相提出了“政府再造”的口号,以期通过“政府再造”来改善公共物品的供给
质量,重新赢得公众对政府的信心。正是在“新公共管理”运动蔚然成风的背景
下,西方很多国家提出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近年来,提高公共服务水准已成为许多国家行政改革的重要取向,美国的政
府创新运动、英国的公共服务宪章运动、韩国的亲切服务运动,瑞士构建新型公
共服务体系,等等。
政府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只要政府存在,这一过程就永远不会
止。学者们不断追求促使政府更好运作的新方法表达了任期期望改善政府行为的
美好愿望,不断的寻求也说明了人们在什么样的政府是好政府这个问题上很难达
到共识。一些人希望有一个效率高、成本低的政府;而另一些人可能会接受一个
成本高的政府,因为这样的政府能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还有一些人可
能会更多地根据政府行为的过程而不是行为的本质来评价政府。[1]
对于政府部门来讲,变革与其说是一种特例,不如说是一种管理。只要有一
个不完美的政府,人们就不会停止对政府的理想治理形态的追求。从某种角度上
讲,变革不能单纯地界定为寻求一个完美地行政实体,事实上,每一种改革方案
都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继而再引发一套新的改革方案。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已经得到的巨大的发展,发展速度超
出历史上所有时期,创造的社会财富也是以往所不能及的。现在,我国步入转型
期,其核心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同时,涉及到社会、政治,以及道德
规范和价值观的转变,还包括社会资源和权力的重新分配。可以说,我国的经济
转型是非常成功的,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
转型同样推动了社会和政府的转变,把政府推到一个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定位
上。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行之有效的公共政策和符合公众需要的公共服务,已成为当今我国政府的第一要
务。但是,建立在转型前,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发育不健全的社会
我国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的研究
2
机体和国家包揽一切却管理水平不高的政府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
和文化的发展。在当时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府是一个大而全的政府,无所不包无
所不能。正如一个人,他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集中精力放在他最应该做的事
情上来,才能做好。政府管得越多越全,就越无法更好的行使其分内的职责,其
结果是什么也管不好,这一点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我们的政府存在着严
重的“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政府必
须把职能重心转移到管理社会事务和满足公民需求上来。面对多样化的公共需
求,政府适时地转变工作作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就能推动整个社会向更
好的方向发展。政府必须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这是社会主
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合乎民心、顺乎民意。[2]
正是在此情形下,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理论研究
的作用就在于对现实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所以,对当前环境下服务型政府进行
研究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里还要提到一点,倡导建设服务型政府并非要
抛弃政府的管理,任何形式的政府都离不开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以服务为
政府的首要职能,辅之以有效和必要的管理职能,管理和服务相得益彰,一个都
不能少。
§ 1.2 理论背景
国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政府亦是如此。有了人类社会才有了对社会管理的
需要。要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调整,就要有施行管理公共事务的
组织机构。但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行政管理只是阶级专政的工具,是统
治阶级的附庸,那时的行政管理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为了服从统治阶级的需要。无
论东西方,都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健全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哲学,积累了丰富的
行政管理经验。尽管如此,这些都还不能算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行政管理,更不
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公共行政管理。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行政学是在后来西方资本主
义时代产生、发展起来的。
当代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
论。
公共选择理论主张重新界定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公
共服务中的作用,主张缩小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中的职能与作用,扩
大市场与社会的作用。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奠基者及主要代表人物是当代美
国著名经济学家、198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James
M.Buchanan)。他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政治决策过程,并对政府的本质,尤其是
摘要:

摘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政府暴露出种种弊端,出现政府“失效”症状,为改变这种状况,西方各国公共部门掀起一股引用“企业化”运作模式,运用市场力量来改造政府绩效的运动,被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西方各国纷纷提出了“政府再造”的口号,以通过“政府再造”来改善公共物品的供给质量,重新赢得公共对政府的信心。美国、英国等都对政府管理进行大规模改革,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进入21世纪以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主张的“小政府”模式逐渐暴露出问题,特别是不能适应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求,从而遭到修正,一种新的理论模式应运而生,就是“新公共服务”。正...

展开>> 收起<<
我国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的研究.pdf

共51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赵德峰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51 页 大小:556.86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