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立高校学费的国民收入定价法研究
VIP免费
摘 要
依据D.布鲁斯.约翰斯通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对于高校来讲,学费收
入与政府财政拨款收入应该是此消彼长的,因为高等教育成本是趋于增长的,因
此学费标准研究不单是一个学费问题,它应该是与高等教育财政模式改革相伴而
生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存在双向互动关系,过高的学费不利于社
会的良性流动。本文基于以上两点展开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回顾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状况,我们发现美、日等
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学费水平是相对较低的水平,并且有着技术和策略上较为完善
的资助系统。我国十年来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基本上依赖的是公立高等教育,多
数专家学者认为较高的学费水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主张稳定或降低公立高
等教育的学费水平。
第二,简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改革演变的历程,分析近年来学费增长、资
助状况及居民承受能力状况,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学费体制改革面临教育公共财政
和居民家庭预算的双重约束。另一方面,高校在支出上是无限制的,高校的成本
倾向于不断增长。解决困境的两全之策是,降低公立高等教育学费标准,同时转
变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财政的发展模式,缩小公立高等教育规模,积极有效地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分析了当前理论界存在的四种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定价思想后,
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计算应以国民收入为主,同时考虑专业差别,参考
成本原则和收益原则,根据成本的高低和收益的大小对各学科学费标准进行微
调。
第三,引入社会分层理论,在对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的互动,以及由此
引起的教育公平问题做了深入地分析后,我们得到,为了促使社会结构的良性发
展,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应适当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
最后,对城乡居民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做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居民高等教
育支付能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距,通过比较学术界的几种居民收
入定价法模型,提出了自己的国民收入定价法模型。模型分高校与学生及其家庭
两个层次,高校层次体现“以国民收入为主”思想,学生及其家庭层次体现“区
域差别定价法”思想;然后对模型的可行性与意义进行了分析。这是本文的研究
重点也是难点。
关键词:高校学费标准 国民收入定价法 社会分层 模型
ABSTRACT
By terms of Johnstone's cost recover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revenue from
tuition fee interacts on that from public finance. So , the research about tuition fee is
not only a tuition fee problem, it should be treated as a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public
finance model. On the other hand, higher education and social stratum structure
interacts on each other. Highly-charged tuition fee do bad on the social mobility. The
study will probe on the problems above, and then a model of pricing decis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ill be made.
Firstly, through reviewing some theories of cost recovery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in America .Japan and Australia ,we found, in comparison with
individual ownership-run higher education, the tuition fee in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lower ; in contrast , in china ,in the past ten yeas ,the higher education
scale was enlarged mainly by developing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Nowadays, many
scholars thought the higher education fee too high to pay off and should be stable or
lowered.
Secondly, through reviewing the reform pro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tuition fee in
china, analyzing the state of tuition increase, education loans and family payment
ability for education,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reform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uition fee has encountered double constraint in educational public finance and family
budge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no limit o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payments,
it trends to increase larger and larger. To solve both the problem, we maybe choose to
lower the higher education tuition fee standard in china, and transform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public finance, namely constrict the scale of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enlarge the scale of civilian-ru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fter analyzing four main pricing decisions thought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study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tuition fee standard should based
mainly on GDP.
Thirdly, by the term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after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y, the study points out, to
improve the social mobility, powerless groups should benefit more than powerful
groups from the tuition policy.
In the end, empirical analysis show there exists large disparities of payment
ability in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gions .after comparing
several pricing decision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on GDP, a model mainly based on
GDP is developed. And then the reasonableness and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Key Word: tuition fee standard of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pricing decision model on GDP, social stratification,
model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3)
§1.3 有关概念 ………………………………………………………………(4)
§1.4 研究框架 ………………………………………………………………(6)
第二章 理论基础……………………………………………………………… (8)
§2.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8)
§2.1.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因及理论基础…………………………(8)
§2.1.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 (10)
§2.2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水平与方式的国际比较…………………………(11)
§2.3 关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探讨………………………………………(17)
§2.4
中国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
20
)
§2.4.1中国政府财政能力相对下降,高等学校多元化筹措办学经费(20)
§2.4.2 专家学者对当前我国高校学费水平的看法…………………(21)
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学费的计算以国民收入为主……………………………(24)
§3.1 我国高校收费体制演变及困境 …………………………………… (24)
§3.1.1 我国的高等教育收费体制演变及现状 ………………………(24)
§3.1.2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费增长、资助状况 ………………………(26)
§3.1.3 学费与居民承受能力的分析 …………………………………(29)
§3.1.4 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改革面临的困境分析…………………… (31)
§3.1.5 对策 ……………………………………………………………(32)
§3.2 我国公立高校学费标准计算方式的选择 ………………………… (33)
§3.2.1 高等教育学费标准定价思想的比较………………………… (33)
§3.2.2 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标准应以国民收入为主 …………………(36)
§3. 3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选择………………………………………(39)
第四章 我国的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 (41)
§4.1 社会分层理论与高等教育……………………………………………(41)
§4.2 我国居民的收入分层…………………………………………………(42)
§4.2.1 城乡收入差距分析………………………………………………(43)
§4.2.2 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47)
§4.2.3 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48)
§4.2.4 小结………………………………………………………………(49)
§4.3 我国的收入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 ……………………………………(49)
第五章 收入分层视野中的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及收费标准分析…………(53)
§5.1 国外高等教育收费标准比较…………………………………………(53)
§5.2 我国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分析……………………………………(54)
§5.2.1 我国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总体概括 ………………………(54)
§5.2.2 城镇居民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分析……………………………(54)
§5.2.3 农村居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分析……………………(57)
§5.2.4 小结………………………………………………………………(60)
§5.3 我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国民收入定价法 ……………………………(61)
§5.3.1 现有国民收入定价法模型分析 ………………………………(61)
§5.3.2 高等教育收费标准设计的准则 ………………………………(63)
§5.3.3 本文的国民收入定价法模型……………………………………(64)
§5.3.4“区域差别”定价法的可行性与意义…………………………(69)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与选题意义
从上个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进行了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逐渐地引
入了市场经济的内容,其产品的私人性得到突出的强调,从而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日
益趋向于依赖私人进行的成本补偿,且成本补偿的力度逐年增加。自2000以后,高
校学费快速上涨。在政府教育资助力度有限和商业化教育贷款机制尚不发达的背
景下,学生及其家庭不得不承担相当大的教育投资风险和压力,由此社会反响极
其强烈。这反映在每当新学年来临时,来自媒体方面的关于低收入家庭子女“上
学贵、上学难”问题的各类报道。
1996年12月16日颁布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高等学校“学
费标准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并明确教育培养成本包括公
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教职工人员经费等正常办学费用支出。而
近几年国家规定的收取学费的比例,不能超过学校年生均日常运行成本的25%。
但是该比例的制定并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依据。同时各高等学校的学费也是在有
关政策规范框架下自主确定的,不同学校可能从不同的出发点考虑制定出不同的
学费水平。从近年的有关数据看,“高校学费占生均培养成本的比例不得超过 25%
"在实际上已被突破[1 。
]
那么学费水平应当参照什么依据和标准,或采用怎样的方法制定的学费标准
才更加合理?这里涉及多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⑴ 关于高等教育学费政策的指导思想,高等教育的学费标准是提高,稳定和
降低,或市场化,研究多从社会教育学、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围绕教育机会公平
和社会福利、效率的角度展开,研究的结论并不统一。
⑵ 关于学费标准所考虑的因素及其影响力。高等教育学费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各因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相互关联。可行的合理的学费水平
也必然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而不仅仅遵循其中单一的某条原则,既遵循教育经济
学的规律又必须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学费标准制定应参考多种因素,如高等教育目标的达成[2 、高等教育中政府
调节的目标[3 、高等教育公共财政和居民家庭预算的约束等。
]
]
教育是人的可行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内在价值。同时,许多研
-1-
摘要:
展开>>
收起<<
摘要依据D.布鲁斯.约翰斯通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对于高校来讲,学费收入与政府财政拨款收入应该是此消彼长的,因为高等教育成本是趋于增长的,因此学费标准研究不单是一个学费问题,它应该是与高等教育财政模式改革相伴而生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存在双向互动关系,过高的学费不利于社会的良性流动。本文基于以上两点展开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回顾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状况,我们发现美、日等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学费水平是相对较低的水平,并且有着技术和策略上较为完善的资助系统。我国十年来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基本上依赖的是公立高等教育,多数专家学者认为较高的学费水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主...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0-15 6
-
VIP免费2024-10-15 8
-
VIP免费2024-10-15 6
-
VIP免费2024-10-15 6
-
VIP免费2024-10-15 6
-
VIP免费2024-10-15 6
-
VIP免费2024-10-15 7
-
VIP免费2024-10-15 6
-
VIP免费2024-10-15 10
-
VIP免费2024-10-15 11
作者:赵德峰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80 页
大小:1.5M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