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客户信用评级研究与应用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19 4 4 518.6KB 56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3
§1.3 研究思路 ..........................................................................................................3
第二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 .................................................................5
§2.1 信用及信用风险概述 .......................................................................................5
§2.1.1 信用及信用风险的概念 ........................................................................5
§2.1.2 信用风险的形式及特点 ........................................................................5
§2.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7
§2.2.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征 ....................................................................7
§2.2.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趋势 ............................................................8
§2.3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 .........................................................................................10
§2.3.1 信用评级及其分类 ..............................................................................10
第三章 国内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分析 ...................................................................13
§3.1 中小企业的界定 .............................................................................................13
§3.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13
§3.1.2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13
§3.2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原因 ................................................................14
第四章 国内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客户授信业务分析 ...............................................17
§4.1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概述 .................................................................................17
§4.1.1 授信业务的概念 ..................................................................................17
§4.1.2 授信业务的分类 ..................................................................................18
§4.1.3 授信业务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19
§4.2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20
§4.2.1 中小企业的风险特征 ..........................................................................20
§4.3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风险评估 ................................................21
§4.3.1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内部风险评估指标 ......................22
§4.3.2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外部风险评估指标 ......................23
§4.4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传统方法 .................................23
§4.4.1 信用评级 ..............................................................................................24
§4.4.2 授信客户准入 ......................................................................................24
§4.4.3 授信评审 ..............................................................................................24
§4.4.4 授信五级分类(授信资产风险分类) ..............................................25
§4.4.5 授后检查(授后管理) ......................................................................26
§4.4.6 风险管理的授信预警 ..........................................................................26
第五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现状 ...................................................................29
§5.1 国外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现状 .....................................................................29
§5.2 国内研究现状 .................................................................................................33
§5.3 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对比分析 .............................................................36
第六章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客户信用评价 ...............................................................39
指标体系设计 .................................................................................................................39
§6.1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相关分析 .........................................................................39
§6.1.1 中小企业特征分析 ..............................................................................39
§6.1.2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特点分析 ..............................................................39
§6.1.3 商业银行现行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缺陷分析 ......................................41
§6.2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45
§6.3 改进评级指标体系 ............................................ 51
参考文献 .........................................................................................................................57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59
...............................................................................................................................6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作为一类特殊企业群体,作为一支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生力军,其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有关报道,国内中小企业经过 20 余年
的改革发展,各地工商户已达到 2300 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我国
50%以上GDP60%上的工业总产值、76%工业新增产值57%的销售收
入、60%的出口额、40%以上的税收以及 75%以上的就业岗位均来自中小企业。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在其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
就是融资难,且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组织吸收内外部资金的过程。由于企业的资金来
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所以融资方式按资本的形成方式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
融资。内源融资又可称为内部融资,是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其内部融
通资金,以扩大再生产,包括初始投资以及折旧资金,留存收费(包括各种公益金、
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外源融资是企业通过各种途径从企业外部其他的经济主
体处筹得资金。通常情况下,企业外源融资是通过金融媒介机制的作用形式来实
现的,而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种主要方式。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已完成第一次原始资本的积累,需要大量的资金
进行二次创业,然而融资难制约了其发展,尤其是在我国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
体制下,信贷融资的困难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本文将就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即从中小企业自
身和商业银行两个途径进行说明。详细阐述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何处;商业银行为解
决这一难题而采取的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体系。
§1.1.2 研究意义
本文把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授信风险及对中小企业的评级体系作为主
要研究对象。为什么要专门研究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授信风险及对中小
企业的评级体系?这是由当前我国经济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所决定的:我国经济
正处于转型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中小企业大多是非公有制企业,数量众
多且还在不断增加,融资需求强劲,然而社会信用制度及商业银行自身在评级体
系方面的不完善,给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的放贷带来了极大的风险。研究商业银
行如何应对此种局面,一方面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促进总体经济的发展,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客户信用评级理论研究与应
2
另一方面又要尽量减小风险,实现商业银行自身的营利目标,就既有理论意义,
又有实际应用价值。
理论意义就在于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授信有了可供参考的理论框架,尽
可能使商业银行全面的了解其所授信企业,做到有的放矢。从其实际应用价值来
看,一方面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使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支持,
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使商业银行在获得稳定盈利的同时
减少了贷款损失的可能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909 年美国学者约翰.穆迪(John.Mocdy)《铁路投资分析》一书中首次用简
单的符号表示各种不同牌号铁路债券的优劣等级,对企业债券的信用正式采用了
信用评级方法,使信用评级首次进入金融市场。随着近一个世纪以来金融学界专
家对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深化,信用评级作为信用风险管理重要手段在现代金融
理论中逐渐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199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金融学家罗伯特.(Robert.Mertno)
授指出:资金的时间价值、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理论的三大支柱。商业
银行客户信用评级正是随着 19 世纪 70 年代国际商业银行加强对客户信用风险管
理研究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商业银行对信用评级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
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单独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信用评级研究较为深入而有成
效的以美国穆迪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以及以.J.PMogrna 银行为代表的国际商业银
行等为典型。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新巴赛尔资本协议》中提到的 2000 l月对
经合组织近 30 个国际性大银行的调查报告,这些银行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一般包
括以下基本要素:l)评级对象的确定;2)信用级别或评级符;3)评级指标;4)评级
;5)实际违约概率和损失程度的统计分析;6)跟踪复评和对专业评级机构评级结
果的利用等。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奥特曼(Altman.EI.)《企业财务困境预测:Z 计分和 ZEAT
修订模型》中提出的通过企业某些重要财务指标的综合考察,量化企业,尤其是
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预测企业的破产可能性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
在某些银行得以继续运用,作为信贷决策参考。迈克尔.波特(Mike.Borter)竞争
优势》一书提出对企业竞争力的考察可通过五种力量模型分析,包括进入者威胁、
替代品威胁、现有竞争者、供应商及客户来分析,进而充分考虑机会、风险、资
源和成本。为商业银行定性地评价企业竞争力及信用状况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导论
3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安东尼.桑德斯(Anthony Sunadesr)《信用风险度量—风险
估值的新方法与其他范式》对国际上近年JpMogrna 银行关于工程化信用风
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它是以资本市场理论为指导,运用经济计量技术、
模拟技术以及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对信用风险进行计量、并对信用产品定价等。
在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and Poor’s)公开出版的《评级实务—评级结果稳
及转移》报告中指出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应将产业分析、财务分析、风险分析相结
合,强调评级指标须不断检验,可行的方法就是建立评级结果的检验系统,如加
强对违约概率的统计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
信用评级的理论和技术在国外发展得很快,也较为完善,尤其是在美国及欧
洲国家,但在我国却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信用评级在我国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
后期。1987 2月国务院发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对债券进行统
一管理,并要求发债企业公布债券还本付息方式及风险责任。起初信用评级机构
只对企业债券进行评级,后来评级范围扩大到企业、事业单位等。
中国信用评级协会筹备组经过多次讨论于 1992 6月制定了《债券信用评级
办法》,这标志着我国自己的评级体系及方法初步建立,为我国信用评级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1999 69日国家财政部颁布实施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计分方法》
也为国内一些商业银行的客户信用评级提供了极大帮助。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评级对象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定性或定量的
因素。也有评级机构在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建立方面主要借鉴国外评级机构的指
标体系,如大公国际就与美国穆迪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针对我国国情,将
穆迪公司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适当调整运用。
国内学者刘继忠的《资信评估概论》吴晶妹的《资信评估》林钧跃的《企
业信用管理》等对信用评级方法、技术等作出了有益的探索。2004 年由丁肇年教
授主持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与方法”的研究成果
《中国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与方法》出台,该成果从企业的发展及与国际接轨的角
度出发,针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
投资咨询类公司、工商企业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实体,设计出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
系以及应用评价模型,其中采用了模糊综合判断法、层次分析法、功效系数法等
方法。但因其并未在国内全面推广,具体实施效果还有待实证检验。
§1.3 研究思路
本文拟以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制定为目标,从信用评级的角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客户信用评级理论研究与应
4
度出发,使用综合评分法,在商业银行现行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中
小企业的特点,对商业银行现行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中各项中具有共性的评价指标
的权重进行适当调整,并增加部分反映创新、成长、发展能力的指标,改进一套
适用于现阶段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以求全面反映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解
决中小企业在融资时遇到的信用评级不公正的问题以及为银行规避授信业务中的
风险提供有效的工具。基于上述考虑,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提
出问题并指出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的思路。第二章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
理论,主要针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如信用的概念,信用风险
的概念及其形式与特征。第三章为国内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分析,本章中就中
小企业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第四章为国内商业银
行对中小企业客户授信业务分析,本章就商业银行授信业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用较大的篇幅对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做了详尽的说明。
第五章为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现状,在本章中就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评级
现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对其做了对比分析。第六章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客户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设计,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指标,使商业银
行能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小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就商业银
行的信用评级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以后的发展做了积极的展望。
摘要:

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导论.....................................................................................................................1§1.1研究问题的提出...............................................................................................1§1.1.1研究背景.................................................

展开>> 收起<<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客户信用评级研究与应用.pdf

共56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56 页 大小:518.6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