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聚集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作用的实证分析

VIP免费
3.0 赵德峰 2024-11-19 4 4 2.65MB 59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中国
高速经济发展而来的是逐步拉大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适度的地区间经济发展
差距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但是,过大的地
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导致经济发展失衡并最终影
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并且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
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布和劳动力人口的地域分布来看,两者之间存在某
种联系。然而,中国的经济学界关于劳动力人口集中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
研究却比较缺乏,二者之间的联系有待更加细致的讨论。
作为一个较为初步的研究,本文建立在 Mathys2007)和 Ciccone and Hall
1996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劳动力人口集中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
以及拥挤效应的动态模型;利用该模型,本文探讨了影响劳动力人口集中与地区
经济发展关系的各种因素,并且从模型的均衡条件中得到了一个动态面板数据回
归模型。利用中国地级城市 2004 年至 2011 年间的面板数据,本文对模型进行了
估计并计算了劳动力集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
劳动力集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是起促进作用的,地区发展程度对于劳动力就业密
度的长期弹性系数在 1%5%之间。这表明,人口集聚因素是解释我国地区经
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回归结果也为我国的城镇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
持。
关键词:人口聚集 经济集聚 地区发展差距 劳动力就业密度 集聚效
广义矩估计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gained the
success that attract worldwide attention; However,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 China is the dispar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s
gradually widening. The dispar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moderate area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owever, the dispar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area is too large will intensify social contradictions, affect social stabi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ventually lead to imbalance affe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hinese.
The great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has impeded the sustainable
macroeconomic development; lots of Chinese literature has focused on explaining the
regional disparity from different aspects. However, few researches in China try to
disclo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disparity and labor agglomeration, whose
regional distributions are apparently related from China’s dataset.
Based on Mathys (2007) and Ciccone & Hall (1996),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 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a 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with scale effect,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congestion effect; from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 of the model, we derive a
dynamic panel-data regression model.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Chinese cities in the
years between 2004 and 2011, and with the Difference GMM Method and System
GMM Method, the paper estimates the model, trying to disclose the effects of labor
agglomeration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 us that in the
long run, labor agglomeration will promo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a long-run elasticity of 1%-5%, which implies that labor agglomeration is an eligible
factor affect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The results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hina’s urbanization, with some further considerations on how to urbanize
in China.
Key Words: Economic Agglomeration,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Employment Density, Agglomeration Effect, General Moment
Method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意义 .......................................................................................................... 1
1.3 研究方法 .......................................................................................................... 2
1.4 研究思路 .......................................................................................................... 3
1.5 本文的创新点 .................................................................................................. 4
第二章理论与文献综述 ................................................................................................ 5
2.1 区域经济增长及不平衡理论 ........................................................................... 5
2.1.1 新古典增长理论 .................................................................................... 5
2.1.2 内生增长理论 ........................................................................................ 5
2.1.3 循环累积因果论 .................................................................................... 7
2.2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综述 .............................................................................. 8
2.3 产业集聚的文献综述 .................................................................................... 10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10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12
2.3 人口聚集的文献综述 .................................................................................... 15
第三章中国人口地域分布差异分析 .......................................................................... 16
3.1 人口分布省际差异大,且随时间变化该差异逐渐拉大 ............................. 16
3.2 地区间发展差异较大,且经济发展地区分布与人口密度相关 ................. 20
第四章理论模型的构建 .............................................................................................. 24
4.1 理论模型的构建过程 ..................................................................................... 24
4.1.1 模型的构建环境假设 ........................................................................... 24
4.1.2 生产者问题的推导 ............................................................................... 24
4.1.3 消费者问题的推导 ............................................................................... 26
4.1.4 总体资源约束问题 ............................................................................... 27
4.1.5 模型求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28
4.1.6 计量模型的建立及其估计 ................................................................... 30
4.2 数据的处理方式 ............................................................................................ 31
第五章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 33
5.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3
5.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劳动力就业密度的相关关系 ..................................... 37
第六章回归结果分析 .................................................................................................. 39
6.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劳动力就业密度的相关关系 ..................................... 39
6.2 地区工资与劳动力就业密度的相关关系 ..................................................... 44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 50
7.1 主要结论 ......................................................................................................... 50
7.2 研究展望 ......................................................................................................... 50
参考文献 ...................................................................................................................... 5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56
致谢 .............................................................................................................................. 57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中国
高速经济发展而来的是逐步拉大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毋庸置疑的是,适度的
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
但是,过大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导致经济发
展失衡并最终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中国政府在很久以前就意识到了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可能
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开始采取各种措施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防止中部“塌陷”等概念的提出就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地
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重视的结果。从相关的政策措施来看,中国中央政府将财政政
策在地区间的倾斜作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措施。
虽然财政政策确实能够在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过程中发挥很重要的作
用;但是,本文作者认为,只有理解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所形成的机制才能从源
头上遏制逐渐拉大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但是从现有的文献成果来看,中国经
济研究方面的学者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依然有一些不足,已有的研究文献呈现出
如下特点:一方面,强调各种具体的因素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直接影响,例如强调
强调要素投入和要素投入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研究的焦点通常集中在对中国各
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测定和趋势的分析上。因此,在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
研究领域中,中国学者所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究竟何种因素才是导致地
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最主要因素?只有寻找到了最主要因素,中国政府才能有针
对性地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遏制逐步拉大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
1.2 研究意义
事实上,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都是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
主题。大量经济学家普遍关注的是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在长期内是否会逐渐缩小
并最终收敛到一个共同的稳定点。在这方面,有两种理论的预测结果完全不同:
第一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及其建立在其上的内生增
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其预测结果是地区经济发展最终会收敛到一
个统一的稳定点,因此从长期来看,地区间不会存在经济发展差距Mankiw et al.
1992Barro and Sala-i-Martin2004); 第二种是累积增长理论Cumulative Growth
上海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Theory), 其预测结果是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最终不会收敛Kaldor1970Dixon and
Thirlwall1975。两种理论都得到了大量实证结果的检验,并且随着实证理论和
结果的发展,大量的学者都开始支持条件收敛模型Conditional Convergence Model
并进而对新古典增长模型进行修正。从增长理论对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探讨历
程来看,生产函数的形式始终贯穿着整个争论的过程中。但是,任何学者必须承
认的一点是,劳动力和资本始终是一个生产函数中的最基本要素;因此,各地区
劳动力和资本的存量最终会影响到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一般而言,资本是受
到投资政策和储蓄率的影响,而人口则除了受到人口流动因素影响之外,其在很
大程度上都是由地区禀赋决定的。因此,在探讨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过程
中,资本因素和人口禀赋因素是两个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但是,资本因素在关
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关文献中已经得到了非常透彻的分析,因此,本文研究的主
要关注点是人口禀赋因素与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之间的关系上。
一般来说,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对于经济体会产生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
人口密度过高可能会带来交通的拥堵、环境质量的变差以及劳动者心情变差等各
种结果,从而带来拥挤效应Congestion Effect即人口密度过高会带来个体劳动
生产率的下降;第二,人口密度的上升会通过空间上的外部性以及生产中的规模
报酬递增等因素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这就是区域经济学中所说的集聚效应
Agglomeration Effect;第三,人口密度的提高使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劳动力人
口也会增加,进而带来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出的增加,由于该因素是由于单位土
地面积上劳动力人口规模增加导致的,我们将这种影响称为规模效应Scale Effect
这三种影响效应在现实经济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研究者无法从理论上断定何
种因素居于主导地位,这就使得通过实证结果讨论人口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具体影
响十分必要。
1.3 研究方法
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本文用到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一是总结与借鉴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第 2章的文献综述部分,概括介绍了区
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因素的研究历程,借鉴前人在区域发展差距分析上的相关结
论和研究要点,并详细论述了国内外关于经济集聚研究的有关理论和实证结果,
同时探讨了本文的研究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加深对于中国经济集聚的理解;
二是将现象与实质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第 3章详细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差距
以及人口分布不均衡的典型事实,通过对中国省际数据论述了中国的地区间经济
发展差距的现状以及中国人口集聚的演变及现状的分析,较为直观地展示了二者
摘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中国高速经济发展而来的是逐步拉大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适度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但是,过大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导致经济发展失衡并最终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并且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布和劳动力人口的地域分布来看,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然而,中国的经济学界关于劳动力人口集中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却比较缺乏,二者之间的联系有待更加细致的讨论。作为一个较为初步的研究,本文建立在Mat...

展开>> 收起<<
人口聚集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作用的实证分析.pdf

共59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赵德峰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59 页 大小:2.65M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