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小额信贷运作模式研究—以温岭农村合作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19 4 4 1.24MB 81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摘 要
2003 48日,我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正式
挂牌成立。在股权设置、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农村合作银行都比农村信用社完
善很多。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银行主要采取贷款证模式,采用“一次核定、随
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这样的贷款模式程序比较繁冗,导
致小额贷款效率低下,同时农村合作银行自身也存在发展瓶颈。这也是本文选择
对农村合作银行小额信贷的运作模式进行研究的原因。
本文选取浙江温岭农村合作银行为案例来研究农村合作银行小额信贷运作模
式。该行采取的是丰收小额贷款卡模式,即“先放款,后用款”小额贷款卡模式,
借款人持小额贷款卡在农村合作银行网点,按需在柜面办理贷款,先将贷款转入
小额贷款卡,然后持卡人可以在任一网点柜面办理现金支取、转账等结算业务,
也可以在具有银联标识的 ATM 机、
POS 机等各种渠道办理相关业务。本文对温岭
农村合作银行小额信贷的微观机制(包括贷款对象、额度、利率、还款方式等微
观层面)以及贷款卡模式的运作流程进行详细研究,分析温岭农村合作银行小额
信贷业务的成功之处,同时指出它存在的缺陷。
最后本文运用效率-公平模型,分析得出小额信贷模式的设计要同时兼顾效率
和公平两个层面。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的模式,对温岭农村合作银行小额贷款卡模
式进行再优化设计。主要对农村合作银行的微观机制、运作流程和信息系统进行
设计,包括引入补贴机制、提高贷款利率、改善信用评定等。同时对农村合作银
行自身提出改革要求,以及提出建立与完善风险保障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合作银行 小额信贷 模式 效率-公平模型
ABSTRACT
April 8, 2003, China's first rural cooperative banks - Ningbo Yinzhou Rural
Cooperative Bank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Although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rural cooperative banks and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on the types of business, but in the
options settings, and other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rural cooperative banks
improve a lot. Therefore, to do research on rural cooperative banks after reform has a
crucial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which is the reason why this
article chooses to study the microfinance operating mode of cooperative banks.
At present, rural cooperative banks in China mainly take micro-credit card model,
in which the banks give loan certificate to farmers, one family as a unit, one family one
card, not lease, lend or transfer. Take the management approach "once approved, you
can take loan any time, control the balance, lending with plan". This procedure is
relatively cumbersome, resulting in inefficient small loans, while the rural cooperative
banks also developed their own bottleneck, this paper selected a typical case to study
the model, and at the same time design an optimized model.
This paper selects Wenling Rural Cooperative Bank as a typical case to study the
mode of rural cooperative banks. Study its micro-mechanism, operation of its processes,
and collect the latest data. And then analyze the business success of Wenling Rural
Cooperative Bank, as well as defects.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used efficiency – and-fair
model, based on successful models from abroad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n redesigned
the micro-credit model for rural cooperative banks. Optimized micro-credit model is
“first loan, then use the money” micro-credit card model in which micro-credit card
holders borrowers come to the rural cooperative bank branches for loans. First a small
loan come into Credit cards, cardholders can then counter at any outlet for cash
withdrawal, transfer and other settlement services in the ATM machines, POS machines
and other related businesses for a variety of channels.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also
raised proposals on the rural cooperative banks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micro-mechanism for re-optimization process,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subsidies,
and raise interest rates, abundant credit product range,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Key words: Rural Cooperative Bank, microfinance, modes,
efficiency-and-fair model
目 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
§1.1.1 选题背景 .............................................. 1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3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4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4
§1.2.2 研究方法 .............................................. 5
§1.3 概念界定 ................................................... 5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 6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6
§1.4.2 本文的局限性 .......................................... 7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8
§2.1 国外文献综述 ............................................... 8
§2.2 国内文献综述 .............................................. 10
第三章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小额信贷运作模式分析 ......................... 13
§3.1 我国小额信贷概述 .......................................... 13
§3.1.1 我国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 13
§3.1.2 我国小额信贷的主要模式 ............................... 16
§3.2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小额信贷概述 .............................. 17
§3.2.1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介绍 ................................. 17
§3.2.2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 18
§3.2.3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发展小额信贷的意义 ................... 22
§3.3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贷款证”模式 ............................ 24
§3.3.1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贷款证”模式分析 ................... 24
§3.3.2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贷款证”模式特点 ................... 25
第四章 温岭农村合作银行小额信贷运作模式分析 ......................... 28
§4.1 温岭农村合作银行概述 ...................................... 28
§4.2 温岭农村合作银行“丰收小额贷款卡”模式 .................... 29
§4.2.1 微观机制 ............................................. 30
§4.2.2 运作流程 ............................................. 32
§4.2.3 后续管理 ............................................. 33
§4.3 “丰收小额贷款卡”模式的成功之处 .......................... 34
§4.4 “丰收小额贷款卡”模式存在的问题 .......................... 35
§4.4.1 机构本身的问题 ....................................... 35
§4.4.2 微观机制的缺陷 ....................................... 36
§4.4.3 运作流程不规范 ....................................... 38
§4.4.4 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 38
第五章 国外经典小额信贷运作模式分析 ................................. 40
§5.1 福利主义—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 .............................. 40
§5.2 制度主义—印尼人民银行乡村服务站模式 ...................... 43
§5.3 国外经验的启示 ............................................ 44
第六章 农村合作银行小额信贷目标模式设计 ............................. 47
§6.1 小额信贷运作的效率与公平 .................................. 47
§6.1.1 效率-公平模型概述 .................................... 47
§6.1.2 基于效率-公平模型的小额信贷运作模式分析 .............. 47
§6.2 运作机构-农村合作银行自身的改革 ........................... 50
§6.3 微观机制设计 .............................................. 52
§6.3.1 引入补贴机制 ......................................... 52
§6.3.2 提高贷款利率 ......................................... 55
§6.3.3 改善信用评定 ......................................... 56
§6.4 运作流程及信息系统设计 .................................... 57
§6.4.1 运作流程设计 ......................................... 57
§6.4.2 信息系统设计 ......................................... 59
§6.5 目标模式风险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 60
§6.5.1 法律及监管制度 ....................................... 60
§6.5.2 风险保障制度 ......................................... 60
结束语 .............................................................. 62
.............................................................. 63
参考文献 ............................................................ 75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78
.............................................................. 79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小额信贷在国际上产生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是信贷机构向低收入阶层和弱
势群体(主要是低收入客户和个体经营者)提供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服务方式,
也是扶贫的重要手段[1]。小额信贷发端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孟加拉国。它额度很
小,无需抵押,且仅对穷人发放,是一种能够满足穷人对信贷需求的非常有效的
扶贫方式。自创立历来,小额信贷就开始迅速推广,发展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
洲的诸多发展中国家。并且受到了穷人们的热烈欢迎,在穷人眼中,它是一种极
为有效的扶贫方式。
在国际上,小额信贷历经数十年发展,已经步入成熟阶段,形成了多种模式。
许多国家因此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融资问题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中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引入以来发展迄今,还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自中国农村的小额信
贷试点,开始于 20 90 年代初,中国的试点项目主要受到福利主义典型代表
孟加拉模式的影响。在那个时期,这些项目大多数依靠收到的补贴才能维持机构
的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国外资金。由于依靠补贴
才能开展,这些试点项目很难有成效,也无法迅速地推广他们的经验做法。这些
项目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形成自身资金的积累,无法维持机构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中国的小额信贷发生一些改变,转向政府和指定银行操
作,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扶贫基金。
1999 年,为了达到优化农户贷款环境的目的,以及解决农村信贷难题,中国
人民银行制定并颁布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见附录)
这一举措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推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加入,包括农业银行、农
村信用社,为小额信贷找到了主力军,更使我国的小额信贷业务开始进入了一个
飞速发展的阶段。紧接着 2000 年,人民银行又颁布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
贷款管理指导意见》(见附录),主要是为了增加信贷投入,简化信贷手续,以及
提高信贷水平。该举措也标志着中央银行希望改善缺乏抵押和担保能力的中低收
入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的决心。得益于中央银行的推动,小额信贷业务在 2002 年得
到了大发展。据相关机构统计,截止 2002 年底,全国约有 30710 个农村信用社开
办了小额贷款业务,占农村信用社总数的 92.6%这意味着,在中国农村信用社已
经成为了农村小额信贷的主力军[2]
但是,与国外小额信贷相比较,中国的小额信贷多以扶贫项目的形式推进,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小额信贷运作模式研究
2
论是操作方式,还是操作水平均远远落的后于国外。这就意味着我们很难实现较
高的覆盖率,同时这也是国内的诸多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生存危机的主要原因。虽
然小额信贷业务在中国也已取得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国外的发展水平相比,差距
仍然非常大。目前,我国小额信贷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问
题,比如运作流程不规范,保障制度不健全等等。
2000 7月,我国农村信用社开始进行改制。改制最早在江苏省展开,提出
要用大概 35年的时间,使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发展成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的金融机构,能够达到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以及自我发展的目的。紧接着
2001 11 29 日,张家界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农村股份制
商业银行。2003 48,我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
行正式在宁波成立。
农村合作银行基于合作的基础,是股份合作制的社会性地方金融机构,辖内
农民、农村的工商个体户,以及企业的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均可以入股。股份合
作制,既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合作制,又与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制有所区别,实质
上它就是股份制和合作制结合的产物。合作制适合向分散、缩小的农村个体户提
供经济服务,而股份制更适合发达、商业化的市场。两者的结果更有助于发展社
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村的金融服务水平。农村合作银行的目的是发挥好最为农
村主力军的作用,真正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合作
银行的产权关系更加明晰,公司治理框架也更加透明,在农村更能起到联系农民
的金融纽带作用。
2003 627 日,国务院颁布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八
省市率先进行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这八个省市包括浙江、江苏、江西、重庆、
山东、山西、吉林和贵州。方案提出了三种改革模式,分别为商业银行模式,合
作银行模式,和完善合作制模式,要求各地区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模式进行试点
改革。2003 912 日,国家银监会也出台了《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就以下几方面对农村合作银行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既包括农村合作银行的性质、
设立方式、组织结构、法律地位等,也包括了股权设置、审慎监管、经营管理等
机构管理方[3]。次年 817 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
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下文称为“意见”。从“意见”中可以看到我国农村信
用社的改革进一步蔓延,可见国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视。最初只有八个省市
进行试点改革,现在改革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国二十九个省、市和区。各地地
区可以结果自身的发展情况选取适合的改革方式,我国沿海地区大部分省市采取
了农村合作银行作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
摘要:

摘要2003年4月8日,我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在股权设置、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农村合作银行都比农村信用社完善很多。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银行主要采取贷款证模式,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这样的贷款模式程序比较繁冗,导致小额贷款效率低下,同时农村合作银行自身也存在发展瓶颈。这也是本文选择对农村合作银行小额信贷的运作模式进行研究的原因。本文选取浙江温岭农村合作银行为案例来研究农村合作银行小额信贷运作模式。该行采取的是丰收小额贷款卡模式,即“先放款,后用款”小额贷款卡模式,借款人持小额贷款卡在农村合作银行网点,按需在柜面办理贷款,先...

展开>> 收起<<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小额信贷运作模式研究—以温岭农村合作.pdf

共81页,预览9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81 页 大小:1.24M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