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银行的设立途径研究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19 4 4 979.22KB 91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摘 要
社区经济的日渐繁荣带来了对社区金融的巨大需求。而国有商业银行及大型股
份制商业银行对基层金融的抽空化使得目前社区金融基本趋于真空化状态,尤其
是在农村市场及一些偏远县域,这一矛盾更加突出。现有中小银行因其自身体制
问题也未能为当地社区提供适当的金融服务。社区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本单元,
它的健康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2007 年,我国按照加
人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已逐步开放人民币业务。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发
展高效率的中小金融机构,打破大中型银行的垄断局面,是不断推进金融运行机
制市场化改革的必要举措。
社区银行是与当地社区紧密相连,运用市场化手段,采用关系型信贷方式,
主要服务于社区中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等金融弱势群体的小银行机构,它根植
于社区,能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为社区弱势金融群体提供良好的
金融支持,使社区资金能够取自于社区,用之于社区,真正为社区经济的繁荣作
出贡献。社区银行一般扎根于县域及以下区域,能较好的弱化我国城乡和地区二
元经济结构。社区银行的建立还能起到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提高社
会信用水平及有效培育多元化金融主体,优化我国银行体系结构。社区银行的运
行模式与我国社区经济的特征又较为匹配,所以在我国发展社区银行不但意义重
大,而且可行性很强。
社区银行在国外早已成为整个金融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
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广阔,对其研究也早已成为金融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
银行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研究停留在对社区银行的概念界定和特
点陈述上,对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系统研究还很少。本文力求通过深入浅出的分
析论证,给出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思路。
本文首先对社区银行的研究做简要综述,对社区银行进行详细的概念界定,
使读者对社区银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对社区银行的自身优势及对经济发展
的作用做了详细的理论论证,再分析了我国经济对社区银行的需求和介绍了社区
银行的国外发展经验及比较优势和特点。接下来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析我国社
区银行的设立途径选择及发展社区银行在宏微观上的对策研究。
关键字:社区银行 弱势金融群体 小额信贷
ABSTRACT
The developing community economy has brought on the tremendous demand for
the community finance. The current financial state of basic tends to vacuum, because
larg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nd larger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withdrawal from the community. Small and medium banks have their own existing
system problem, so they fail to provide the appropriate financial services to local
communities. Due to the acceptance when joined the WTO, China has open the RMB
market step by step, So it becomes a necessary act to develop some high-efficiency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 they can break the monopoly of large
finance institutions and boost the market principle’s adoption of financial circulation’s
mechanism.
The community banks are the small-sized bank who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mmunity, making use of the market means, using relationship loans, provide the
major service to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nd personal customers in the
community. Its operation mode could be matched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in a
good way. It could solve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well, and provide effective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community.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unity banks can play
guide on private non-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development, increase Social credit
level, foster diversified financial bodies effectively and optimize our banking system
structure.
Community banks have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financial system for a
long time overseas. In china, the research of community banks is just at the beginning
stage, most of which are barely about the concept and the characters, it is very in lack of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I will explain the profound things in a simple way
to give a thought of developing the Community bank in China.
First I will give the brief summarize of the former researches and concept of community
bank; Then the theory proof and demands on developing community banks in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hen the hardcore of this article is coming, including the
establishing way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macro and micro leve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banks in China
Key Word:Community BanksWeak Financial GroupsMicro-credit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4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6
§1.3.1 研究内容 .............................................. 6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
§1.4 相关概念界定 ................................................ 7
§1.4.1 社区银行的概念界定 .................................... 7
§1.4.2 社区银行与其他银行机构的概念区分 ..................... 13
第二章 社区银行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15
§2.1 社区银行的基本特征 ........................................ 15
§2.1.1. 在资本上:经营规模小化;经营资本本地化、多元;资
运用社区化 ................................................... 15
§2.1.2. 在定位上:市场定位弱势化;机构设置边缘化;组织形式单
化 .........................................................15
§2.1.3 在经营上:信息沟通对称化;决策快捷化;服务个性化;收
化 .................................................... 16
§2.2 社区银行对小额信贷的优势分析 .............................. 17
§2.2.1 社区银行的最优信贷规模分析 ........................... 17
§2.2.2 社区银行运用关系型贷款的比较优势分析 ................. 19
§2.2.3 社区银行在小额信贷中的交易成本比较优势 ............... 22
§2.3 社区银行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23
§2.4 社区银行在未来的自生能力分析 .............................. 32
第三章 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现实需求 ................................... 37
§3.1 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急需满足 ................................ 37
§3.1.1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现状 ................................. 37
§3.1.2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经济学分析 ......................... 38
§3.1.3 设立社区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 40
§3.2 三农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 41
§3.2.1 农村的金融需求及金融困境分析 ......................... 41
§3.2.2 社区银行与农村金融的匹配性分析 ....................... 44
§3.3 居民的小额信贷需求 ......................................... 45
§3.3.1 消费水平提高需要个性化社区银行服务 ................... 45
§3.3.2 个人金融资产的增长需要个性化社区银行服务 ............. 46
第四章 国外社区银行的经验借鉴 ....................................... 48
§4.1 美国社区银行——独立经营模式 .............................. 48
§4.1.1 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历程 ............................... 48
§4.1.2 社区银行对美国经济的贡献 ............................. 49
§4.1.3 美国社区银行的经营状况 ............................... 54
§4.1.4 美国社区银行的成功经验借鉴 ........................... 56
§4.2 澳洲社区银行——特许经营模式 .............................. 61
§4.2.1 澳洲社区银行成立的背景 ............................... 61
§4.2.2 澳洲社区银行的特许经营模式 ........................... 62
第五章 我国社区银行的设立途径选择 ................................... 64
§5.1 由农村信用社改造为社区银行的模式分析 ....................... 64
§5.1.1 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 65
§5.1.2 农信社改制为社区银行的可行性分析 ..................... 66
§5.1.3 农村信用社改为社区银行的改革路径 ..................... 67
§5.2 城市信用社的改制 ........................................... 68
§5.3 民间金融演进为社区银行 ..................................... 69
§5.4 由民营资本新设社区银行 ..................................... 69
第六章 设立社区银行的对策研究 ....................................... 71
§6.1.从宏观层面来看: .......................................... 71
§6.1.1 健全相关的法律体制 ................................... 71
§6.1.2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74
§6.1.3 完善监管体系 ......................................... 75
§6.1.4 建立社区银行行业协会,服务社区银行成员,提供结算体系 . 77
§6.2 从微观层面来看 ............................................ 78
§6.2.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 78
§6.2.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79
§6.2.3 优化股权结构 ......................................... 80
§6.2.4 加强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 81
§6.2.5 立足于准确的市场和业务定位 ........................... 82
参考文献 ............................................................ 85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88
............................................................. 89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经济蓬勃兴起,地区发展差异化、
特色化明显。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地位、价值、功能等日渐
显现。社区中的中小企业及居民对金融需求多样性的日益增长与当前社区金融
供给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良好的金融环境与经济健康发展是良性的
互动循环,社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在客观上亟待能为之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的社
区金融机构出现。
改革开放之前,社区金融的主要供给者是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的全国性大
型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但对社区金融的提供是被动的。其原因是:四大国有银
行的“大一统”信贷模式很难制定出有效针对不同地区客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
为社区提供的一般是只存不贷的金融业务;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种合作金融机
构,因产权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风险控制等存在诸多问题,缺乏为其社员提
供多样性金融服务的动力。随着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发展,因经营策略的调整使
其大规模撤并了县域及以下的分支机构,大部分基层金融开始出现几乎真空的
状态,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基层金融的真空化不但给居
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也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基层金融的现状是:首先,金融二元结构和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突
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调整使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幅缩减,国有
银行为了更好地控制信贷风险,贷款权限层层上收,对县域经济的资金供应和
金融服务更加萎缩。其次,社区中的弱势金融群体其信贷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
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得不到解决:因银企信息不对称及贷款成本影响,
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支持不足;而地方小法人金融机构由于体
制结构失调、风险管理能力弱,也无法较好地对小企业进行信贷;社区中的居
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对金融产品多样性的需求越来越
大,但目前金融机构提供的只是单一的标准化金融服务。再次非正规金融活动
导致的金融风险逐渐加大。由于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金融服务不到位,一些
地区民间借贷日渐升温。而民间非正规金融行为的风险较大,又缺乏有效的监
管,因而隐藏着较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对国家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也带来很
我国社区银行的设立途径研究
2
大的隐患。建立和发展社区银行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社区银行是这样一种金融机构:它与社区紧密相连,运用市场运作规则,
主要通过关系型信贷向当地的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从而
繁荣当地经济,促进社区发展。在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意义重大。
1、发展社区银行可以弱化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主要体现在农村与城市的二元化及东部发达地区和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二元化。二元经济结构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全面
发展。
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农业占有相当大的成分。要改造传统农业,
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近年来农村金融支持呈现弱化趋势。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坚持商业化改革,调整发展战略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银
行”三大目标转变,大量收缩面向农村的金融业务。二是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流
于形式,多年来农信社都按照商业银行模式经营,贷款投向没有体现“社员优
先、社员为主”的原则,背离了合作制的初衷,不少农村信用社不愿发放小额
信贷,违规“垒大户”现象严重,对农业、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有
限。三是邮政储蓄在改成邮政储蓄银行之前,是农村资金外流的“抽水机”。
与国家鼓励资金投向三农的政策相反,邮政储蓄将农村资金集中后流向了城
市,造成了地方资金的“失血效应”削弱了金融支持农业的应有力度,进一
步强化了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经济结构。而农村社区银行能根植于农村社区,
注于农村社区,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及交易成本优势,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而满足传统农业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在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也很突出。大型银行更多地将全国范围内吸
收的存款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使用,造成了资金流动的“虹吸现象”即本来
急需资金的欠发达地区的资金通过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被转移到资金已经比
较充裕的发达地区,导致地区差距越来越大。社区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的特点
之一就是将本地市场吸收的资金运用在本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因而能够
缓解虹吸现象,改善因资金支持不力导致的区域经济差距扩大,从而弱化地区
二元经济结构。
2、社区银行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截至2004年,中小企业数
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产值与利税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为58.5%48.2%1
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匮乏的问题,加之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转移,使其融
1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摘要:

摘要社区经济的日渐繁荣带来了对社区金融的巨大需求。而国有商业银行及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基层金融的抽空化使得目前社区金融基本趋于真空化状态,尤其是在农村市场及一些偏远县域,这一矛盾更加突出。现有中小银行因其自身体制问题也未能为当地社区提供适当的金融服务。社区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本单元,它的健康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2007年,我国按照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已逐步开放人民币业务。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发展高效率的中小金融机构,打破大中型银行的垄断局面,是不断推进金融运行机制市场化改革的必要举措。社区银行是与当地社区紧密相连,运用市场化手段,采用关系型信贷方式,主要服务于社区...

展开>> 收起<<
我国社区银行的设立途径研究.pdf

共91页,预览10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91 页 大小:979.22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9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