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共生机理研究

VIP免费
3.0 李江 2024-09-20 9 4 419.53KB 59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硕士学位论文
1
摘要
中小企业集群的迅猛发展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
础上运用共生理论对中小企业集群共生系统进行分析,并构建了群体共生模型。
本文的分析及结论对于中小企业集群及集群内的成员企业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中小企业集群研究现状的分析,阐明了本文的研
究目的和意义,并简述了从共生的角度来研究中小企业集群的方法。
本文首先概括的介绍了共生理论并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成员企业共生的内在
动因:群体共生使共生系统能量(经济收益)不断增加,资源优势互补,降低交
易成本等原因使得集群内成员企业有形成共生关系的动力。
然后运用共生理论,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共生现象进行了简要分析,在对中小
企业集群共生系统的共生三要素和共生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小企业集群
的共生系统。在概括了中小企业集群共生系统的基本特征(竞争与合作的融合性、
多重性、共进化性以及开放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依赖型群体共生模式、偏利型
群体共生模式、依托型群体共生模式和对称性互惠群体共生模式四种共生模式,
在此基础上逐一分析了群体共生模式的共生单元特征、共生能量特征、共生作用
特征、共生增容特征和共生稳定特征,由此得出了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建
立共生关系的基本框架。
通过对中小企业集群共生系统的建立与分析,在 Logistic 增长模型的基础上
进行了模型构建,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然后对于每一个群体共生模式进
行了相关的案例分析,依赖型共生模式——以“红蜻蜓文化”统揽中小企业的红
蜻蜓集团、偏利型共生模式——正泰集团、依托型共生模式——新昌机械和对称
性互惠群体共生模式——义乌小商品市场,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出了共生模型并得
到了平衡点以及群体共生模式的稳定性。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借鉴了中小企业集群、共生理论等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
以系统思想为知道,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案例研究相结合等方法,构建了中小企
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共生关系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共生系统;群体共生;共生理论
硕士学位论文
2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E cluster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his
paper basing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uses symbiotic theory to analysis the symbiotic
system of SME cluster,and establishes model of symbiotic group.Th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can provide positive reference for the SME cluster and
member companies in SME cluster.
Through analysing the study of the background and statu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y of SME cluster,this paper clarify the purpos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and briefly describe the approach to study SME cluster from the view of
symbio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ymbiotic theory and analysis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member company symbiotic in SME cluster at first.Then analysing the symbiosis
phenomenon of SME cluster,basing on the study of three elements of symbiosis and the
symbiotic conditions of SME cluster symbiotic system,the paper establishes symbiotic
system of SME cluster.Finally,establishing and analysing the SME cluster symbiotic
system,and basing on the Logistic Growth Model establish the symbiotic model with a
series of assumptions.
This paper basing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of SME cluster and symbiotic theory,us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case studies to establish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SME cluster symbiotic system.
Keywords: SME Cluster;Symbiotic System;Symbiotic Group;Symbiotic Theory
硕士学位论文
3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2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论文创新点.................................................................. 8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9
第二章 共生理论及中小企业集群成员企业共生的内在动因................................... 11
第一节 共生理论.................................................................................................... 11
第二节 中小企业集群成员企业共生的内在动因................................................ 16
第三节 中小企业集群共生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7
第三章 中小企业集群共生系统分析........................................................................... 19
第一节 中小企业集群共生现象的简要分析........................................................ 19
第二节 中小企业集群共生系统的建立................................................................ 22
第三节 中小企业集群共生系统的基本特征........................................................ 25
第四节 中小企业集群共生系统的共生行为模式界定........................................ 26
第四章 中小企业集群的共生模型构建及案例分析................................................... 33
第一节 模型的选取................................................................................................ 33
第二节 中小企业集群共生模型的构建................................................................ 35
结论................................................................................................................................. 51
参考文献......................................................................................................................... 53
附录................................................................................................................................. 56
后记................................................................................................................................. 57
致谢................................................................................................................................. 58
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 70 年代年代以来,随着中小企业的崛起以及集群化的形成,中小企业
集群已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中小企业的崛起以及集群化的形成颠覆
了马歇尔的论断——中小企业在与具有规模优势的大企业竞争过程中会逐渐失势
消亡,所以理论学家开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以及发展
的问题,如: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区位经济学家韦伯的集聚经济理论、弗朗
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熊彼特的创新企业集群论、波特的新竞争经济理论等等。
对于我国来说,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比较晚,但也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发展迅猛,现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
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与中小企业集群的蓬勃发展相比,国内理论
界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明显落后于实践,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国内理论
界才开始关注中小企业集群,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大学的王缉慈教授和
她的团队对企业集群包括产业区的研究、仇保兴对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集群研究
(如浙江省乡镇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宏观经济领域和
中观产业经济领域,因此,许多学者开始从微观层面分析和研究中小企业集群,
即中小企业集群如何运行、集群内成员企业如何协调等问题。袁纯清认为,中小
企业集群的共生现象是一种自组织现象,共生过程是一种自组织过程。程大涛认
为,中小企业集群是一个网络组织,它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
化、柔性化和网络化演变趋势。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更多的是从理论的高
度来分析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太过于抽象。本文以共生理论为平
台,研究中小企业集群的共生机理,试图通过构建中小企业集群共生系统以及构
建相对应的数学模型来回答中小企业集群的成员企业为什么会形成共生和成员企
业之间是怎么样共生的。
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5-6.
程大涛.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集群组织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
硕士学位论文
2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关于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的
区位理论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产业区位理论。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小企业
集群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集群逐渐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来自于经济地理、
技术创新、产业组织等方面的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影响我国,并对我国的中小
企业集群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所影响。综合国内外有关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文
献,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集群的机理研究,探讨
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原因以及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问题等几个方面。
一、国外研究综述
综合国外对于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包括韦伯区位理论、马
歇尔产业区理论、克鲁格曼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以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下面对上述五个方面进行归纳。
首先是韦伯的区位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是最早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学者之
一并于 1909 年撰写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一般区位理论,从企业的空间区位布
局研究了企业的空间聚集规律。韦伯认为当集聚所带来的好处能抵消或超过由此
引起运费的增加时,集聚因子便会对工厂区位选择产生作用,并且产业聚集可以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引起的产业集群,属于初级
阶段的产业聚集;第二阶段主要是大企业出现并以更加完善的组织方式引发许多
同类企业产生从而形成明显的地方性聚集效应。
其次是马歇尔产业区理论。马歇尔运用“产业区理论”对中小企业集群问题
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产业区是中小企业聚集的,创新气氛十分浓郁,新工艺、
新思想能很快被接受、传播,各个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一个既有效竞争又合作交流
的网络。在马歇尔看来,同一产业的大量企业的地理集聚可以产生地方化的外部
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集群。它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大
的优势:第一,集群能够产生地理接近的优势,更方便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播共享。
在地方企业集群中,“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使得集群内其
[]阿尔弗雷德•韦伯著,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
[]马歇尔著,朱攀峰编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10.
硕士学位论文
3
它成员企业也学到了许多的秘密”这样更容易促进整个企业集群以及集群内成员
企业自身的发展。第二,集群能够产生专业化经济,“企业间的劳动分工”使企业
专业化于某一产品或者某一特定的任务与工序,同时也能通过任务的专业化从规
模经济中获得好处。第三,集群内竞争与协作共存。地方企业集群内部成员之间
的专业化分工以及同一分工的多家成员企业的生产使得集群内成员企业之间既存
在适度的竞争也存在相互之间的合作。
第三是克鲁格曼理论。克鲁格曼从报酬递增角度对企业集群进行研究,认为
中小企业集群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的传
导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并将贸易理论与区位理论相结合,用模型化的方法并通过
严密的数学论证从深层次上揭示了中小企业集群发生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了马歇尔和韦伯的观点的不足。
第四是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 20
50 年代提出的,佩鲁从一般、抽象的经济空间出发,认为经济空间存在着若干
中心、力场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从而产生相互
联合的一定范围的“场”,并总处于非平衡状态的极化过程之中。在佩鲁看来,
济增长是在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其原因在于:某
些具有极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在一些地区或城市的集聚和优先发展,从而形成恰似
“磁场极”的多功能经济活动中心,亦即增长极。它不仅促进自身发展,产生“城
市化趋势”并且以其推进效应进一步推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从而形成经济区域和
经济网络。佩鲁把这种吸引和扩散效应归结为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资本的集中和
输出,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
最后是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从企业竞争优
势的角度对企业集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在 1990 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
对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的企业集群现象进行了研究,从企业竞争
优势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迈克尔·波特认为决定一国或一个地区
产业竞争优势的四个因素是:市场需求,生产要素条件,相关支持产业以及同行
和替代产品竞争者。他认为地理上的集中可使上述要素产生相互增强的作用,有
利于产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克鲁格曼著,张兆杰等译.流行的国际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
吴国林.广东专业镇: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2-3.
摘要:

硕士学位论文1摘要中小企业集群的迅猛发展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共生理论对中小企业集群共生系统进行分析,并构建了群体共生模型。本文的分析及结论对于中小企业集群及集群内的成员企业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中小企业集群研究现状的分析,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简述了从共生的角度来研究中小企业集群的方法。本文首先概括的介绍了共生理论并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成员企业共生的内在动因:群体共生使共生系统能量(经济收益)不断增加,资源优势互补,降低交易成本等原因使得集群内成员企业有形成共生关系的动力。然后运用共生理论,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共生现象进行了简要分析,在对...

展开>> 收起<<
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共生机理研究.pdf

共59页,预览10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江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59 页 大小:419.53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