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规模结构研究

VIP免费
3.0 陈辉 2024-11-19 4 4 674.01KB 69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1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1
§1.1 选题角度及研究意义 ............................................ 1
§1.2 研究方法、论文框架 ............................................ 2
§1.3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3
§1.4 文献综述 ...................................................... 4
§1.4.1 国外银行业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状况 ............................... 4
§1.4.2 中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研究状况 ................................. 5
§1.4.3 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研究现状 ................................... 7
第二章 银行规模与银行规模结构 ....................................... 11
§2.1 对银行规模的界定 ............................................. 11
§2.1.1 银行规模的一般界定 .......................................... 11
§2.1.2 中国对中小银行的界定 ........................................ 13
§2.1.3 中小银行与社区银行、民营银行 ................................ 14
§2.1.4 中小银行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 ............................ 14
§2.2 银行规模结构 ................................................. 15
§2.3 大中小银行并存、共生 ......................................... 16
第三章 中国银行业规模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 19
§3.1 银行机构数量不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符,且分布不合理。 ..... 19
§3.2 银行业内实力悬殊,缺乏合理分工,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 21
§3.3 银行业呈现高度垄断市场结构,缺乏竞争活力。 ................... 23
第四章 银行业规模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 27
§4.1 “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分析 ................................. 27
§4.1.1 SCP 框架 .................................................... 27
§4.1.2 规模结构与 SCP ............................................... 28
§4.2 市场集中度分析 ............................................... 30
§4.2.1 对 CRn 指数的测定 ............................................ 30
§4.2.2 对赫希曼-赫芬达尔(HHI)指数的测定 ......................... 31
§4.2.3 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 33
第五章 银行规模经济分析 ............................................. 35
§5.1 规模经济分析 ................................................. 35
2
§5.1.1 何谓规模经济 ................................................ 35
§5.1.2 银行规模经济 ................................................ 36
§5.1.3 中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 ...................................... 37
§5.2 X-非效率,“大银行病” ....................................... 39
§5.3 适度规模的分析 ............................................... 41
§5.3.1 银行适度规模的确定方法及其国际验证 .......................... 41
§5.3.2 我国银行业的银行适度规模 .................................... 44
第六章 规模结构合理化的对策 ......................................... 47
§6.1 增加竞争实体,增强竞争活力 ................................... 47
§6.2 鼓励银行之间的兼并与收购 ..................................... 48
§6.3 政府实行公平竞争政策,给予中小银行国民待遇和政策支持 ......... 49
§6.4 着重发展中小银行 ............................................. 50
§6.4.1 发展中小银行的必要性 ....................................... 50
§6.4.2 中小银行自身如何发展 ....................................... 57
第七章 结论 ......................................................... 63
参考文献 ............................................................ 65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68
.............................................................. 69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
§1.1 选题角度及研究意义
在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经济中,金融资源的分配、占有与使用成为整个国民
经济运行的主旋律。金融业已成为对一国经济运行、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和经济
自主权有重大影响的事业。金融产业组织应具备金融政策目标所要求的“有效竞
争”“组织的经济性”“完整性”和“稳定性”。银行业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主体,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但是,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两方面来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尚处于比
较幼稚的阶段,整体效率有待提高,国际竞争力较差,银行业规模结构不尽合理。
而无效或低效的不合理的金融资源配置与占有,会导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低
效和不合理。
目前,中国银行业呈现高度垄断市场结构,竞争实体太少,缺乏竞争活力。
同时,银行规模结构畸形,趋于同构性,处于低层次竞争状态,银行业总体规模
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中小规模的银行分布不合理。尽管经常有
人津津乐道中国的某某银行在世界银行业排名前多少位,但稍加分析不难发现,
国际上的这些排名通常是按照规模,比如按总资产规模、核心资本规模、存贷款
规模等排列的。在这样的排名中位次靠前,只能说明规模大,但不能说明效益高,
大不等于强,我国的银行恰恰在效益方面差强人意。一些新兴商业银行在分支机
构的设置方面受到严格限制,不利于它们开展跨地区业务和壮大规模。中小银行
的设立和发展尤其受到压制。
规模结构的不合理使银行业整体效能受到抑制,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
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缺乏公平竞争,没有优胜劣汰的机制,使整个银行业毫无
生气,无法对央行的货币政策作出灵敏的反应。金融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率低下,
无法将金融资源配置到投资回报率高的部门和企业。同时,扭曲了政府与商业银
行的关系,为滋生寻租和腐败提供了温床。垄断产生的这些负效应都极大地制约
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如果不尽早改变这种局面,中国银行业的路将越走越窄,给
银行业自身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特别是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
制和加入 WTO 以后,将中国银行业推向了金融改革的前沿。对中国银行业规模结
构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笔者认为,要对中国银行业规模结构进行合理调整,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体
系,关键是要大力发展中小银行,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造上。
已有的相关文献一般都认为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
中国银行业规模结构研究
2
题。而笔者尝试从银行业规模结构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大力发展中小银
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也是我国银行业持续发展的内部需求,
是完善中国银行业规模结构的出路。因为规模结构是一个关系到生产技术条件和
社会经济关系双重性质的问题。笔者充分利用产业组织中的相关理论对银行业进
行分析,得出了一些不同于单纯从金融学角度研究银行业的若干结论和政策建议。
由于对中国银行业改革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而目前对我国银行业规模
结构的理论研究又存在上述种种不足,为此,笔者在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有效
成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了探讨。目的就是试图通过自己的研究,一方面能在理
论上弥补中国银行业规模结构学术成果的不足;另一方面,在实践上为中国银行
业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1.2 研究方法、论文框架
本文从中国银行业的现实出发,提炼出了中国银行业规模结构问题。在研究
这一课题的过程中,应用一些经济学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对银行业规模结构这一问
题进行了研究,具体来说,运用了以下的研究方法:
第一,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等理论,对银行业规模机构的现
状进行动态的系统分析。
第二,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国内外对比分析,得出完善我国银行业规模结构
的启示。
第三,CRn 指数、HHI 指数分析方法:运用 CRn 指数、HHI 指数对中国银行业
市场集中度进行具体分析。
第四,量本利比较法和 the Survival Technique :运用量本利比较法和 the
Survival Technique 分析方法对中国银行业适度规模进行验证分析。
第五,计量统计方法:运用数量经济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
本文的研究主线是银行的规模结构。首先对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结构状况进行
概括、扫描和分析,其次理论实证分析,利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SCP 分析
框架、市场集中度测试指标、规模经济等多角度对我国银行业的规模结构进行了
全方位的实证研究,从而引出本文有关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角度、研究意义、方法和结论创新点。此外,
对一些理论成果、文献进行了综述,包括关注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的
已有研究成果,以及对中小银行发展的一些研究文献,并对相关的文献和成果加
以评价。
论文第二部分对本文所要研究的银行规模结构作了定义,首先对银行规模作
第一章 绪论
3
了基本的界定,再对银行规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强调了大中小银行并存共生。
第三部分是对中国银行业规模结构的现状分析,对我国银行业规模结构的现
状加以梳理和总结,并运用相关数据加以说明,提出自己的观点。
1、银行机构数量不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符,且分布不合理;
2、银行业内实力悬殊,缺乏合理分工,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3、银行业呈现高度垄断市场结构,缺乏竞争活力。
从第四部分起,论文对银行规模结构进行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着重从
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以 SCP 分析框架、市场结构和规模结构为基础,通过市场
集中度的测试分析,来论述银行规模结构。
在第五部分中,论文从银行规模经济的角度分析,结合 X-非效率、“马歇尔
冲突”等进行分析,并作了银行适度规模分析的研究。
第六部分是笔者针对上文的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合中国银行业的若
干特点,对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解释,并针对大中小银行合理分布,
分工协作提出了我国银行企业规模结构合理化对策:
1、增加竞争实体,增强竞争活力;
2、鼓励银行之间的兼并与收购;
3、政府实行公平竞争政策,给予中小银行国民待遇和政策支持。
4、着重发展中小银行
第七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1.3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尽管研究中国银行业规模结构问题的学术成果极为有限,加之中国的银行信
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一些关键数据和资料的收集难度很大,但笔者还是克服了困
难,对中国银行业规模结构问题进行了探索,在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了
相关结论,并形成了一些新的见解。
在对银行规模以及银行规模结构较为全面的界定之后,对中国银行业规模结
构的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归结出了中国银行业规模结构的现状。笔者旗帜
鲜明地认为,中国大、中、小银行一定要合理并存,不仅是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
更为重要的是不同规模银行之间合理的分工,相互之间业务经济上的紧密联系,
错位竞争,要形成合理的银行规模结构,达到有效竞争的状态。笔者理顺了银行
规模结构与市场结构的关系,认为银行规模结构与市场结构、企业行为、银行绩
效都是紧密联系的。从银行业规模结构的经济学分析到银行规模经济分析,笔者
进行了大量的定量分析,并对我国银行适度规模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笔者
中国银行业规模结构研究
4
针对银行业规模结构合理化提出了建议对策,并特别指出,中国银行业规模结构
的合理化不仅仅在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因为这早已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共识,
笔者更加关注的是目前中国需要大力发展的中小银行。中国不缺大的银行,而且
行业集中度很高,因此,中小银行的发展是我国银行业规模结构合理化重要举措。
目前有关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研究中,多数学者的目光多集中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股
份制改造,而将发展中小银行作为一个补充,寥寥几笔。即使一些学者关注到了
发展中小银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多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角度出发。笔者在
本文的研究中发现,对于发展中小银行不应仅仅从外部需求的角度考虑,应对完
善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结构、市场结构,给予更多的考虑。而且大力发展中小银行
是产权结构改革与市场结构改革的有机结合,既达到市场结构改革的目的,又达
到了产权结构改革的效果。银行体系的模式选择一定要服从服务于实物经济中优
势产业部门发展的需要。总体说来,就是要建立起多种银行机构并存、功能互补、
协调运转的机制,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行政性垄断格局,大力发展中小银行,不
同规模银行之间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形成合理的银行系列和网络,
真正形成基于竞争效率的市场性寡头主导的银行规模结构,最终达到有效竞争的
状态。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银行业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状况
国外将银行业纳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畴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对金融业
的产业组织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
[]结合
金融产业的特质,他提出了金融结构的概念,认为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
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金融结构,并给出了金融结构的度
量标准、类型,指出金融发展就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由戈德斯密斯
给出的金融结构的权威界定是结合金融业特质健产业组织概念、产业结构概念的
有机融合。
银行业早期研究多从实证出发,从 90 年代开始,银行业的分析框架被建立在
银行微观经济理论基础之上。从此,银行微观经济理论开始采用产业组织学的研
究方法,即将单一产业的实证分析与产业组织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在银行规模
方面,Berger(1995)
[]通过对银行规模与银行盈利之间的关系,认为规模并不能
[]戈德史密斯,雷蒙德•W《金融结构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Berger, Allen N, The Profit-Structure Relationship in Banking: Tests of Market Power and Efficient-Structure
摘要:

1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1选题角度及研究意义............................................1§1.2研究方法、论文框架............................................2§1.3主要结论和创新点..............................................3§1.4文献综述...........................................

展开>> 收起<<
中国银行业规模结构研究.pdf

共69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陈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9 页 大小:674.01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