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素质现状调查研究—以松江方松街道为例
![](/assets/7a34688/images/icon/s-doc.png)
VIP免费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一、立论依据
(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的研究意义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之下,许多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中国社会呈现出全面转型
的趋势,原有的依靠“单位”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格局发生了变化,许多事情逐渐移交给
社区,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多地从“单位人”变成“社区人”,这就使得作为社会管理
工作基础的社区工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区工作的执行者,其素
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区发展的质量,因此对社区工作者的素质进行研究有着重
要的意义。
首先,对社区工作者素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帮助社区工作者明确自身的发展方
向,进而有利于提高其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对社区工作者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可以明确优
秀社区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求,并且会用行为语言而非抽象的语言来描述。因此,分析社
区工作者素质现状可以明确传递出优秀的社区工作者在社区服务、社区照顾等社区工作中
应表现出何种行为特征,为社区工作者指明工作发展的方向,从而促进社区工作者素质的
提升,进一步推动社区的发展。
其次,对社区工作者素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帮助用人单位明确招聘重点和培训方
向。对社区工作者素质进行分析,可以明确社区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在用人单位
的进人关和育人关上,可以给社区相关机构一定指导。
最后,对社区工作者素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社区作为社会
管理工作的基础单元,承担着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维持社会稳定等多种功能,社区工作
的良好有序开展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社区工作的良好发展又依赖于高素质的社区工作
者。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社区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工作者的实务活动,社区工作的多样性和社区居民需求的
多元化,要求社区工作者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不能是单一的而必须是综合性的。欧美国家经
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格局,既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模式又发展了系
统的工作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欧美国家对社区工作者越来越趋于综合性的素质要求。
扬哈思本(2011)指出,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中,除非他们能够处理和解决权力政治
的问题,除非他们有能力收集资料和快速、准确的分析信息,除非他们与各式各样的人物、
群体和组织建立与维持良好的关系,否则社区工作者是难以成功和做得更好的。这意味着
社区工作者要想胜任本职工作就必须具有能够担任多种角色的能力。他们应既是事实收集
与分析者、项目实施者、促进者,又是职能者和催化剂、协调者、解决问题和伦理道德的教
师,同时还应是积极的倡导者、鼓动者、中间人、谈判者和亲密伙伴。
波勒(2011)指出,社区工作者从事的工作不是单纯提供服务,他们还是组织者、规划
者、行政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服务领域包括教育、住房、社会服务、城市规划、健康服务、社区
发展和其他社会组织。因此,社区工作的成效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
质和工作能力。
沙凯(2012)认为,社区照顾若要达到功效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很多时候社区照顾资源
未必被充分发掘及运用,社区工作者必须用多元化的方法去协助和组织居民更有效地发
掘、运用这些资源。
可以看出,国外学者主要从社区工作者承担的角色来论述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要
求,现在许多国内学者对于社区工作者素质的研究也日趋增多,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直接
提出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内容见下文。
李永红(2013)认为我国社区工作者不仅要具备基本素质,还要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基
本素质包括:一是要有政治意识与政治能力;二是要亲民廉洁,公道正派;三是要助人自
助;四是要平和达观,坚韧强健。除此之外社区工作者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一要有
现代管理能力;二要有沟通、协商、合作的能力;三要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钟莹(2013)认为我国社区工作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一切工作以居民的
需求和利益为重。在社区事务决策上,要广泛发动居民参与,民主协商,形成 “自下而
上”的工作程序。社区工作者是专业人士,应掌握开展社区工作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社
区动员和组织的能力,进行服务项目策划、实施、管理和评估的能力等等。社区工作者应具
有社会工作的专业背景或接受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
马贵舫(2013)通过分析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性质,论述社会工作者所需要具备的5项基本
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政治理论素质、政治心理素质、政治信仰素质;道德素质:有
爱心、有耐心;心理素质:乐观的人生态度、自信的心理状态、坚韧的意志品质;知识素
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智能素质:洞察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调
研能力、表达能力及学习能力。
吴长春、高岩、杨宏波(2013)提出社会工作者应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良好的心理素
质、全面的业务能力及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高纪文、纪慧玲、顾柳 (2010)对上海市十三个区、县社区工作站进行调查分析,从社区
工作者职业化角度入手,认为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社会责任感、知识基础、沟通技巧、组织能
力及职业认同等素质。
马灿(2010)通过行为事件访谈和专家论证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
取社会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并对每项素质进行分级和描述,由此构建社会工作者的素质模
型。该模型包括四个维度:专业理解、资源整合、坚韧和正视困难。其中,专业理解被分为六
级:专业兴趣、专业甄别、专业特殊性、专业远景、专业效能和专业价值观;资源整合亦被分
为六级:能够使用社会工作的制度内资源、利用受助对象的资源、了解所有可用资源情况、
暂时性地利用制度外资源、持续获得制度外资源支持及间接获得资源推荐;坚韧被分为五
摘要:
展开>>
收起<<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立论依据(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论文的研究意义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之下,许多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中国社会呈现出全面转型的趋势,原有的依靠“单位”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格局发生了变化,许多事情逐渐移交给社区,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多地从“单位人”变成“社区人”,这就使得作为社会管理工作基础的社区工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区工作的执行者,其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区发展的质量,因此对社区工作者的素质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对社区工作者素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帮助社区工作者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而有利于提高其素质...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22 17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10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3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4
-
VIP免费2025-01-09 10
作者:牛悦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11 页
大小:152.55KB
格式:DOC
时间: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