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的讨价还价策略研究

VIP免费
3.0 李江 2024-11-06 4 4 509.61KB 47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并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之一。企业正确运用并购策
略,有利于自身快速成长壮大。早在一个世纪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了频
繁的全球性的企业并购活动。自十九世纪末,这些国家已经历了五次兼并浪潮,
每次兼并浪潮都造就了一大批世界级企业集团。世界 500 强企业基本上是通过某
种程度和某种方式的并购而成长起来的。企业并购不仅是企业外部扩张的主要手
段,也是企业重要的投资行为,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关于企业并购的研究,涉及到了经济、管理、金融、财务以及法律等众多知
识领域。其研究内容包括了企业并购的目的、效率、风险及整合等方面。与国外
的研究相比,国内关于企业并购的研究起步较迟,研究亦相对落后。研究焦点主
要集中于并购目的、并购效应、并购整合等方面。涉及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讨价还
价策略研究相对稀少,且讨价还价是并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因此,
文选取了企业并购的讨价还价策略研究。
本文正是以博弈论为主要研究工具分情况讨论,且配以数字化的例子,使求
解过程更加清晰易懂。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并购的讨价还价策略,并未对并购的各
种类型进行严格区分,统称为并购。且在比要之时,对并购的相关知识仅作了描
述性概述,如企业反并购的讨价还价措施。
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条件下,根据鲁宾斯坦(Rubinstein)的完全信息动
态博弈模型,建立了完全信息情况下企业并购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别讨论了有
限期与无限期的讨价还价策略。进而,在完全信息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完全
信息情况下的两种讨价还价策略。本文的不完全信息指并购一方知道另一方的贴
现因子,而后者不知道前者的贴现因子。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交易成本不为零条件下的讨价还价策略问题。本文在此处
试图有所创新,遂即放松了交易成本为零的假设。且提出两种新的假设,一是并
购双方平均分摊交易成本;二是并购交易成本隐含于各自的出价中。对于这两种
新情况,分别求解与给出一个数字化的例子,以求使求解过程更加清晰易懂。
因此,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放松了鲁宾斯坦模型的前提假设,且对其进行了
扩展。不足之处是,对于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另外一种情况未做研究,即双方都
不知彼此的贴现因子,且可做为深入研究的切入点。
关键词:并购;讨价还价;博弈论;贴现因子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In the enterprise growth an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M&A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es. The correct utilization of M&A can make a firm
growing in strength. Almost a century ago,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ies began global
M&A frequently. Since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ese countries have experienced five
merger waves; and a batch of world-class star enterprises were born through each
waves. Basically, many Top 500 enterprises grow strength by M&A in some
way.M&A is not only a vital expanding way, but also a significant investment activity.
In bring opportunities at the same time; M&A also contains great risks.
The research on M&A, involved economy, management, finance, financial and
law many knowledge. The study of M&A included Purpose, efficiency, risk and
integration, etc. I ma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M&A, and then on the basis, I
chose the bargaining strategies as research topics. Because about M&A bargaining
strategies are rare research, and because of the game theory can be used in the
bargaining models.
According to the complete information dynamic game model,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Mark Rubinstein, we build the bargaining game model. First,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zero transaction costs, we will solve a finite period game model and an
unlimited game model respectively. Then, we will relax zero transaction costs, here is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f situations. One is that both sides equally share trading costs;
the other is that both the transaction cost implied in their bi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situations, we have a conclusion that discount
factor, the chosen of first-mover advantages and late-mover advantages, and the
deadline of bargaining a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merger bargaining strategies
Key Words:M&A;bargaining;game theory; discount factor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I
目录
章绪论
······································································································ 1
第一节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
第二节 论文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2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3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趋势·························································································· 5
第一节 并购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并购类型.........................................................5
第二节 研究现状.................................................................................................7
第三节 博弈论在企业并购研究中的应用.......................................................17
第三章 交易成本为零情况下并购的讨价还价····················································· 19
第一节 企业并购讨价还价的一般模型...........................................................19
第二节 完全信息情况下的解...........................................................................22
第三节 不完全信息并购讨价还价模型的求解...............................................26
第四章 交易成本不为零情况下并购的讨价还价················································· 33
第一节 模型扩展...............................................................................................33
第二节 平均分摊讨价还价成本.......................................................................33
第三节 讨价还价成本隐含于出价...................................................................36
结论与展望················································································································ 40
参考文献:················································································································ 42
致谢··························································································································· 45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国外大企业的平均寿命为40年,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6.5年,民营企
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民营企业不到9%,超过8年的不
到3%。随着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中国企业将面
临更加严格与残酷的生存考验。且看美国企业的成长之路:没有哪一个大型美国
公司不是或多或少通过兼并成长起来的,并且极少有企业通过内部扩张而迅速成
长。企业为实现其外部扩张战略,或者为市场竞争的压力所驱动,通过并购,
进行股权交易,谋求协同效应或多样化经营目标。并购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项重
大的战略决策,它以股权为交易对象,通过股权转让实现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和资
源重组,是企业外部增长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制度创新的
源动力。
早在一个世纪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了频繁的企业并购活动。自十九
世纪末至今,西方国家已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每次并购浪潮都造就了一大批世
界级企业,世界 500 强企业基本上是通过某种程度和某种方式的并购而成长起来
的。按照全球著名企业并购数据提供商 Dealogic 公布的数据,2007 年上半年,
包括跨国并购在内的全球企业并购交易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 55%,达到创纪录的
2.88 万亿美元。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二十
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才逐步建立。2002 年中国正式加入 WTO,自此并购活动日益频
繁。自 2004 年开始,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频频尝试跨国并购,如联想收购 IBM
台式机,中石油收购 PK 石油,南汽收购罗福汽车等一系列海外并购都顺利完成,
中国企业登上了企业并购的国际舞台。
企业并购不仅是企业外部扩张的主要手段,也是企业重要的投资行为,在给
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在一些知名企业并购成功的背后,
我们却看到更多并购失败的实例。马克·赛罗沃(Mark·Siorwer)调查了发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 168 宗并购交易,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并购活动减少了公司的价值;
默塞尔管理咨询公司对过去 10 年里 200 家大型公司的并购作了调查,发现并购
后的三年里有 57%的企业的盈利能力落到了同行后面;去年在北京召开的一个跨
境及国内并购研讨会上,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的一位人士谈到,并购的失败率高
查振祥.企业的危机意识研究.特区经济,2006(2).
乔治·J·施蒂格勒.王永钦 薛锋译.产业组织,上海三联书店.
王洛林、李向阳. 2008 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70%。可见,理论上顺利成章的 1 + 1 > 2 的并购协同效应在现实中却不易
实现。在研究企业并购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层出不穷,用以往的研究方法已经
令研究人员力不从心。开辟新的研究视角,启用新的研究方法,采用新的研究工
具已成为必然。因此,企业并购问题仍然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企业并购行为,它实质上是企业间的一种动态合作博
弈。这是一个涉及并购企业、目标企业和政府机构等多个参与方的系列博弈行为,
它们既有合作的激励,又有竞争的动因。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并购合作,不但
是基于有利于及己方发展的初衷,各企业都认识到如果他们有确切相关的目标,
自身利益的取得需要合作伙伴,合作能把追求自身利益整合成为实现相关目标的
联盟,而同时又能把追求自身利益演化为一场有输有赢的竞争。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讨价还价行为必不可免。目前,有部分学者在集中研究
目标企业的定价问题,也就是怎样准确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但是关于讨价还价
策略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企业并购的讨价还价策略
问题。借用鲁宾斯坦模型分析讨价还价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拓展该模型,即放松
交易成本为零的假设,借此尝试深化关于企业并购讨价还价策略问题的研究并在
理论上有所突破。从实践方面讲,也为国内企业并购的讨价还价策略提供一定,
的参考价值,以求研究结果更加吻合实际情况且更加准确。
本文在对讨价还价策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企业并购中的讨价还价
及其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深入地探索与发展,并且力图运用其理论方法解决实际
问题。这将对并购企业科学客观地进行并购决策,采取合理的讨价还价策略,
效地配置企业资源,提高并购的效益,避免并购的盲目性与控制并购风险有着重
要的现实意义。也将对目标企业科学地进行并购决策,获得合理的并购对价提供
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为企业并购提供一种较为实用和有效的分析工具,促使企
业在企业并购的运作过程中提高决策深度,从而正确采取讨价还价策略。
第二节 论文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企业并购不只是并购双方之间的问题,它还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
及到经济,金融,财务,企业管理,法律等诸多学科的知识。研究企业并购的学
者也比较多,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是从中选取一个角度,深入分析一个问题。
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企业并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企业并购不断涌现出许多新问题。摆在研究人员面前的问题
逐渐深入,逐渐细化,且对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往,企业并购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并购目的,协同效应,并购整合及目标企
朱宝宪.并购协同效应的再认识:《协同效应的陷阱》述评,中国并购评论(第一册),清华大学出版社.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并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之一。企业正确运用并购策略,有利于自身快速成长壮大。早在一个世纪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了频繁的全球性的企业并购活动。自十九世纪末,这些国家已经历了五次兼并浪潮,每次兼并浪潮都造就了一大批世界级企业集团。世界500强企业基本上是通过某种程度和某种方式的并购而成长起来的。企业并购不仅是企业外部扩张的主要手段,也是企业重要的投资行为,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关于企业并购的研究,涉及到了经济、管理、金融、财务以及法律等众多知识领域。其研究内容包括了企业并购的目的、效率、风险及整合等方面。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国...

展开>> 收起<<
企业并购的讨价还价策略研究.pdf

共47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江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47 页 大小:509.61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0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