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倾向及治理对策——基于分析师盈利预测的研究

VIP免费
3.0 李江 2024-11-06 4 4 584.32KB 55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摘 要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普遍认为,股改有助于
解决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问题。大股东将更有动力提高上市公司业绩,
和中小股东一样通过股价上涨获取股权收益,形成多赢的局面。但是,必须看到,
在后股权分置时代,原有的非流通股可以逐步流通,其定价机制从原来的以每股
净资产为依据变为市场定价,从而导致控股股东和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呈现出
新的特点。具体而言,考虑到外部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对公司股价的重大影响,
司对外部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将更为敏感,控股股东为了满足分析师的业绩预测而
进行盈余操纵的动机将非常强烈,而这在股改前是不明显的。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运用达到分析师盈利预测的程度(盈利预测误
差)来度量控股股东盈余管理程度,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对股改可能带来的财务舞
弊动机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本文的核心论点,后股权分置时代控股股东有更强烈
的动机迎合分析师的盈利预测进行盈余管理。同时,本文又对股权结构和审计师
特征等公司治理机制与盈利预测误差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找到后股权分置
时代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①股改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更加关注股价,关注分析师盈利
预测,有更强烈的动机迎合分析师盈利预测,进行盈余管理行为;②审计任期越
长的上市公司达到或超过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可能性越大;③大规模事务所(四大)
能更有效抑制控股股东的盈余管理行为;④股改后,高管持股会增大上市公司达
到或超过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可能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显著地
存在着倒 U关系,适度的股权集中可以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行为的监管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找出能合理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
有效治理模式。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盈余管理倾向;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治理对策
I
ABSTRACT
With the completion of equity separation reform (ESR), the public and regulators
have got an idea that ESR can help solving interest conflicts between major
shareholders and minority shareholders. They’ve also expressed, after ESR, the major
shareholders will have incentive to improve companies’ performance, and receive a
result of mutual benefit. However,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new phenomenon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nd the management’s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as
the stock return rests with market price rather than net assets per share. Specially,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will be more sensitive to analyst earnings forecast and try
their best to meet or exceed earnings forecast, which is not evident before ESR.
This paper tries to use the extent of meeting analyst's earnings forecasts to
measure the extent of earnings management by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nalyze the
possible financial fraud motive based on the fraud triangle theory, and put forward the
argument that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have stronger incentive to meet analysts’
earnings forecast in the post-reform era. The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ation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order to find
effective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in the post-reform era.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1) in post-reform era,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share price and analyst earnings forecast, and have incentive to meet
or exceed earnings forecast; (2) management can be able to meet earnings forecast
more easily as auditor tenure increase; (3)BIG4 can curtail earnings management
more effectively than non-BIG4; (4) after split-share structure reform, executives
ownership may increase the level of earnings management, thought not significant,
and that there is an inverted U relation between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ownership and
analyst earnings forecast errors.
Finally,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gulatory
challenges to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proposes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with the hope of finding effective governance.
Keywords: Equity Separation Reform; Earnings Management Incentive Change;
Analyst Earnings Forecast Errors; Governance Countermeasures
II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2
第三节 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3
第四节 创新点与研究局限性…………………………………………………3
第二章 文献回顾 …………………………………………………………………5
第一节 股权分置改革与控股股东行为的研究现状…………………………5
第二节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效果的研究现状………………………………7
第三章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分析 …………………… 16
第一节 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理论………………………………………… 16
第二节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股改前后的行为偏好分析………………… 20
第四章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控股股东盈余管理行为研究………………………24
第一节 盈余管理基本问题 …………………………………………………24
第二节 股权分置改革后盈余管理动机的变化 ……………………………27
第五章 公司盈余管理倾向及其治理的实证分析………………………………32
第一节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行为 …………………………………………32
第二节 基于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 …………………………………34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45
第一节 研究结论 ……………………………………………………………45
第二节 政策建议 ……………………………………………………………45
参考文献……………………………………………………………………………47
附录 ………………………………………………………………………………52
致谢 ………………………………………………………………………………53
III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波动,让我们密切关注其中的助推器——股权分置
改革(以下简称“股改”股改是针对我国资本市场初期采用的股权分置而进行
的。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社会公众股可以上市流通,而国有股和法人股暂
不上市流通。它是我国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经济体制背景和法制环境下,在资本市
场设立初期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
股权分置在当时维护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为资本市场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减少了障碍,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缺陷不断凸现:它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定价机制,制约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有效
发挥,损害了流通股股东的权益,抑制了资本市场创新,助长了市场投机,使控
股股东和上市公司行为扭曲,已成为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问题。因此,
股权分置问题亟待解决。
在国有股配售、减持和设立C板市场等试探性、局部性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先
后失败后,2005 429 日起我国开始了“上市公司一步到位,市场总体分步
实施”的股改。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截止 2006 年底,我国沪深两市共有 1269
家公司完成了股改或进入股改程序,市值占比达 97%1,我国股改基本完成,达
到预定目标,取得巨大成功。
目前,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普遍认为股改有助于解决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
益冲突问题。大股东将更有动力提高公司质量,和公众股股东一样通过股价上涨
获取更多的股权收益,形成股东多赢的局面。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了谋取自身利益,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可能有更大的动机发布虚假的财务信息,
操纵股价,为自己获取更大的股票收益。由于原有的非流通股可以逐步流通,
定价机制从原来的以每股净资产为依据变为市场定价,因此,控股股东和公司管
理层的盈余管理会呈现出新的特点。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主要关注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盈
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措施对其有无影响。
1 数据来源:巨潮咨询网,http://www.cninfo.com.cn/default.htm.
1
二、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在股权分置改革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
对价水平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上,也有关于股改前后公司价值的变化、
资者关系、股权激励情况、股利政策以及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关系的研
究,但很少涉及到股改前后控股股东盈余管理倾向和手段上的变化问题,对股改
所带来的新的公司盈余管理动机重视不够。而且,以往的文献多采用非经常性损
益、线下项目、总体应计项目、特殊应计项目和非应计项目等指标来衡量公司的
盈余管理。
本文将视角放在外部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上。由于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对公司股
价的重大影响,公司对外部分析师的盈利预测的反应将更为敏感。我们认为,
股股东为了满足分析师的业绩预测而进行盈余操纵的动机将更加强烈,而这在股
改前可能没有那么明显的。本文利用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来度量公司盈余管
理程度。这里的“盈利预测误差”是指实际每股收益与分析师预测每股收益之间
的差别,后边实证部分将对其做进一步的说明。
因此,本文研究将有助于我国学者和监管部门关注股改后的公司盈余管理问
题,加深对股改的认识,丰富公司盈余管理计量方面的研究文献。另一方面,
文对各种公司治理措施对盈余管理的制衡效果的研究,也可以为监管部门提出一
些政策建议,从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公司治理和会计学等基本理论出发,对股改企业的盈余
管理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本文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股改前后的行为偏好,公司盈余管理的倾向和特征变化,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的规范研究。对于股权分置
改革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制约效果,本文以完成
全面股改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数据以及分析师盈利预测数据为实证材料,用大量
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在进行实证研究时,本文主要采用 Eviews3.0 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第三节 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一、基本思路
本文具体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在回顾股权分置改革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
公司治理研究文献,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股改前后的行为偏好进行分析;然后,
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盈余管理倾向和特征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从公司公
布的财务业绩达到外部分析师的盈利预测的程度视角出发,运用描述性统计分
析、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公司盈余管理的
方法和偏好进行实证检验,并且分析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和外部审计师特征等
指标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制约效果,找出防范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二、逻辑结构
按照上述基本思路,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指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文献回顾,对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第三章,主要研究股权分置改革以及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本章首先讲述
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理论,包括股权分置的产生及原由、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
然后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行为进行分析。
第四章,对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的研究。本章首先阐
述盈余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的动机。然后,基于舞
弊三角理论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第五章,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治理效应的分析。本章首
先对于盈余管理行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基于分析师盈利预
测,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研究股改前后上市公司盈利预测误差的变化,最后,
用多元回归分析实证研究公司治理变量对于盈利预测误差的影响。
第六章,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四节 创新点与研究局限性
一、本文的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本文将视角放在外部分析师的盈利预
测,利用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来度量公司盈余管理程度;②实证证明了股改
3
摘要:

摘要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普遍认为,股改有助于解决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问题。大股东将更有动力提高上市公司业绩,和中小股东一样通过股价上涨获取股权收益,形成多赢的局面。但是,必须看到,在后股权分置时代,原有的非流通股可以逐步流通,其定价机制从原来的以每股净资产为依据变为市场定价,从而导致控股股东和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具体而言,考虑到外部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对公司股价的重大影响,公司对外部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将更为敏感,控股股东为了满足分析师的业绩预测而进行盈余操纵的动机将非常强烈,而这在股改前是不明显的。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运用达到分析师盈利预测的程度...

展开>> 收起<<
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倾向及治理对策——基于分析师盈利预测的研究.pdf

共55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江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55 页 大小:584.32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0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