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路径选择

VIP免费
3.0 李江 2024-11-06 4 4 771.33KB 76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保持快速、持续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张。国内
的大企业迫切需要本土大事务所为之提供服务,国内的大所应当与中国的大企业
同步成长。我国加入 WTO 后,审计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大所的进入使得我国的
会计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局面,在较
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做出去,是值得深切研究的命题。
本文较多的采用描述性统计并结合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这是本文的一大特
点。本文在运用翔实的数据分析近年国内事务所规模化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比
较国际“四大”、博太国际、Begbies Traynor 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国际会计公司规
模化历程的典型特征,总结了这三类国际会计公司的规模化经验,为国内事务所
规模化提供借鉴。本文对立信管理公司进行个案研究,分析了立信事务所和北京
中天华正事务所客户群的财务特征和财务质量差异,识别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潜
在的客户风险,运用 Logistic 模型检验立信事务所在立信管理公司成立后的客户
风险控制措施,揭示国内事务所规模化过程中在控制客户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设计人力资本、合伙人管理跨度、合伙人收益等指标和模型,检验 2008
年国内百强事务所规模、人力资本等因素与绩效的相关性,考察国内大型事务所在
内部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比较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中小事务所规模
结构的基础上论证了在我国建立起大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合理并存、结构均衡、
和谐发展的事务所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最后,本文提出国内事务所规模化的可行路径:即事务所以兼并和联合为规
模扩张的主要方式;拓宽业务边界、实现多元化经营;大型事务所应积极“走出
去”,国际化。
论文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
一、在评价事务所规模绩效时,本文将合伙人管理跨度作为内部治理指标引
入事务所绩效检验模型,运用二因素分析法检验了合伙人管理跨度和人力资本之
间的交叉作用;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检验同一人力资本因素的不同维度对事务所绩
效的影响,这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二、本文运用 Logistic 模型检验立信管理公司成立后核心所的风险控制措施,
揭示了立信管理公司规模化过程中在客户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行业
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事务所联盟为研究对象,较新颖,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本文切合实际地提出了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路径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业务多元化;路径选择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hinese economy has maintained a rapi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ese large enterprises urgently need large firms’ service,
while the large firms do not grow up with the large enterprise even though they should.
Along with China entering the WTO, the market of accounting is further opened. The
Big Four international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entrance causes more keen competition.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e experience of Big Four, Baker Tilly and Begbies
Traynor in culture forming,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By designing
human capital, the ratio between professional staffs and partners, per partner income as
variety to exam China's top100 auditors’ performance,it reveals problems of internal
governance in which domestic accounting firms encountered.
In this paper, we have Shu Lun Pan CPA Management Co., Ltd(SLPCM) as the
object of case study. We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financi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ustomers of ShuLun Pan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Co., Ltd(SLPCPAC)
and SLPCM’s members, and 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former had a higher level of
potential customers’ risk than its leaguer.The result of Logistic Model test reveal that
SLPCPAC had not taken measures to control its high customers’ risk. This phenomenon
reveals the problem in which domestic accountants firms encounter in the process of
scaliz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e above research, we point out that we could take
merging as the main way together with diversification to enlarge domestic firms’ scale,
while large-scale firms should take chances to go abroad to realize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as the follow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TOP firm's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uses the ratio between
professional staffs and partners as an indicator of one firm's internal governance, and
uses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to identify whether there ar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ratio and other human capital factors, and also uses one-way ANOVA to
identify wheth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in the groups which is dividend by
young CPA's number. These methods are innovative points of this article.
Having SLPCM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domestic audit market as the
object of case study,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has put forward a realistic path choice for scalization of domestic
accounting firms.
Keywords: public accounting firm; scalization; diversification; path choice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I
目 录
第一章 ..................................................................................................................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文献综述......................................................................................................... 2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内容及结构体系和主要创新点..................................... 5
第二章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现状及制约因素 .................................................... 8
第一节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现状和特点......................................................... 8
第二节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3
第三章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 21
第一节 “四大”模式............................................................................................... 21
第二节 “博太”模式............................................................................................... 25
第三节 “BEGBIES TRAYNOR模式 ............................................................................. 28
第四节 启示............................................................................................................... 29
第四章 规模化和风险控制——基于立信管理公司的案例研究 .............................. 32
第一节 背景概述....................................................................................................... 32
第二节 核心所和主要成员所客户群的财务特征及质量差异............................... 33
第三节 研究假设和实证结果................................................................................... 35
第五章 人力资本、规模与国内事务所绩效相关性检验 .......................................... 40
第一节 研究假设....................................................................................................... 40
第二节 研究方法....................................................................................................... 42
第三节 实证结果....................................................................................................... 43
第六章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路径选择 .............................................................. 47
第一节 路径选择....................................................................................................... 47
第二节 规模化过程中应强调的几个问题............................................................... 58
第三节 结论和局限................................................................................................... 61
参考文献 ........................................................................................................................ 63
........................................................................................................................ 67
........................................................................................................................ 73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张,一批规模大、
实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迅速崛起:根据 2008 年财富全球 500 强排名资料,中国大
陆已有 26 家企业入围;随着我国国企改制步伐的加快,出现了中石化、中国移动
等一批超大型的企业集团,但由于国内事务所在发展速度上没有及时跟进,我国
本土事务所尚无能力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其国内分
支机构就有几千家,按照目前国内事务所的规模,恐怕任何一家事务所都难以独
立承担其中一家银行的审计业务;由于人力不足,国内所难以承接大客户的审计
业务,面对巨大市场刺激,只有望洋兴叹。“四大”审计的大型企业特别是金融类
企业,关系着中国国家安全。这些企业完全由“四大”来审计和提供咨询等服务,
无疑将中国经济的重要数据暴露给了外资。如普华永道为中国工商银行规划了未
来八年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全面风险管理改革路线图,这意味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和弱点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了外资。近年来,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屡屡遭遇不顺,
巨额经济损失时有发生,相关专业人士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缺乏经验;另一
方面,恐怕也是最重要方面,就是我们的企业已经无商业秘密可保。外资审计、
评级、咨询、承销,还有战略投资、管理顾问等,已经使中国企业乃至部分政府
部门在近乎透明的状态下运作 。因此,对于涉及国计民生的国内大企业的审计,
理应由国内大所承担。国内大企业需要相应规模的国内事务所为其提供服务,国
内大型事务所应当与国内的大企业同步增长。
我国按照加入 WTO 的承诺,会计服务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竞争日趋激烈。
国际会计公司具有上百年的发展经验,凭借其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审计技术手段,
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调配和使用资源,在管理、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拥有国内
事务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一些高端领域对国内事务所造成巨大的冲击。
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要求我们必须发展一批既大又强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行
业的领头羊和排头兵,承接高端业务,参与国际竞争,并影响和带动整个注册会
计师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对于事务所做大做强提出了总体目标,即用 510
年的时间,发展培育 100 家左右具有一定规模、能够为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供
综合服务的事务所,在此基础上,发展培育 10 家左右能够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国日报》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2007-11/15/content_6256942_2.htm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战略、提供跨国经营综合服务的国际化事务所。在这一战略的引导下,近年国内
事务所兴起新一轮的规模化浪潮,2006 年上海立信和北京中天华正、广东羊城
组建立信管理公司,其后又吸收南京永华、福建闽都和北京天华中兴加盟;2008
年初中瑞华恒信和岳华事务所合并等都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在事务所规模化的浪
潮中,不同的事务所都在寻求适合自身的模式,事务所在做大的过程中如何避免
一味追求规模,而降低了执业质量、加大事务所经营风险,从而真正在做大的同
时做强是当前行业最关心的问题。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相比国际会计公司上百年的的发展史,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不过短短
的二十几年,国内对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发展的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
该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存在较大差别,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集中于事务所规模化和
审计质量、事务所规模化发展途径、事务所是否存在规规模效应、事务所规模化
与内部治理等方面。
一、事务所规模化和审计质量
DeAngelo (1981)认为由于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大量的品牌投资,一旦发
生审计失败,其先前的投资就可能付之东流,因此它有动力保持较高的审计质量。
相对于小会计师事务所,大会计师事务所拥有更为“昂贵”的声誉,基于声誉损
失的考虑,大会计师事务所就有更大的激励保持独立性,即使在技术能力相同的
情况下,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也更高。Dye1993认为由于大事务所有更
深的口袋,它们所面临的诉讼风险更高,如果发生审计失败就更容易受到损害人
诉讼而遭致损失,因此大事务所有更大的激励来保证审计质量。美国审计总署
2003)研究报告表明,随着安达信的消亡,“四大”在美国的审计市场份额进一
步提高,大型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更趋向于高度寡占型。“四大”占据了审计市
场大于 60%的市场份额,在大上市公司审计市场中,“四大”占据了销售收人大于
2.5 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超过 97%的市场份额。“四大”也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主导地
位,“四大”对大客户市场的寡占使得其余较小事务所面临巨大的进人壁垒。同时
该报告认为,尽管还没有证据表明审计市场的高度集中有损竞争,但在未来,“四
大”有可能影响特定行业上市公司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市场的竞争性。
刘颖斐、余玉苗(2007)认为寡头竞争型审计市场并没有扼杀竞争,寡头型
事务所存在规模经济,我国应借助非市场力量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在审计市
场上培育寡头型事务所,从而强化审计师的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吕先锫、王伟
2007)对注册会计师非标准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大事务所的审
计师更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作者认为大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较高。刘明辉、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保持快速、持续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张。国内的大企业迫切需要本土大事务所为之提供服务,国内的大所应当与中国的大企业同步成长。我国加入WTO后,审计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大所的进入使得我国的会计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局面,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做出去,是值得深切研究的命题。本文较多的采用描述性统计并结合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本文在运用翔实的数据分析近年国内事务所规模化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比较国际“四大”、博太国际、BegbiesTraynor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国际会计公司规模化历程的典型特征,总结...

展开>> 收起<<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路径选择.pdf

共76页,预览8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江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76 页 大小:771.33KB 格式:PDF 时间:2024-11-0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7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