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S模型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VIP免费
3.0 朱铭铭 2024-09-20 4 4 3.73MB 70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目录
摘要 ............................................................................................................................................................ I
Absract……………………………………………………………………………………
……………II
第一章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2
1.1. 骨干网带宽的发展.................................................................................................................3
1.2. 局域网交换技术的发展.......................................................................................................4
1.3. 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5
1.4. 代理技术的发展.....................................................................................................................6
1.5. 负载均衡技术的发展.............................................................................................................8
1.6. 计算机病毒(黑客)技术的发展.......................................................................................11
第二章 网络的新特点...........................................................................................................................17
2.1. 流量剧增...............................................................................................................................17
2.2. 监控困难...............................................................................................................................18
2.3. 垃圾流量增多.......................................................................................................................19
2.4. 故障源增加...........................................................................................................................20
第三章 传统的网络安全建设及其缺陷...............................................................................................23
3.1. 仅关注局部...........................................................................................................................24
3.2. 注重基本的硬件建设...........................................................................................................25
3.3. 忽视管理、服务等软件建设...............................................................................................25
3.4. 一次性建设...........................................................................................................................25
第四章 全面可持续的网络安全建设...................................................................................................26
4.1. 建设原则...............................................................................................................................26
4.2. 基于 TCP/IP 四层结构的安全架构建设.............................................................................27
4.3. 基于 TC 模型的网络漏洞分析.............................................................................................31
4.4. 基于 STS 模型的安全解决方案...........................................................................................32
第五章 某具体用户的可控网络建设...................................................................................................34
5.1. 基本拓扑情况...................................................................................................................34
5.2. 应用分析...........................................................................................................................35
5.3. 网络漏洞分析...................................................................................................................35
5.3.1. 拓扑结构方面.....................................................................................................35
5.3.2. 操作系统方面.....................................................................................................36
5.3.3. 网络应用方面.....................................................................................................37
5.3.4.日常维护方面.......................................................................................................39
5.4. 安全需求分析.......................................................................................................................40
5.5. 基于 STS 模型的安全解决方案...........................................................................................41
5.5.1. 技术解决方案...........................................................................................................42
5.5.2. 安全服务解决方案...................................................................................................47
5.5.3. 技术支持解决方案...................................................................................................52
5.6. 分步实施时间表...................................................................................................................54
附件一、某网络的安全评估报告.........................................................................................................56
参考文献.................................................................................................................................................75
致谢.........................................................................................................................................................7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8
1 70
第一章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Internet、局域网,甚至
手机通信的 GPRS,生活处处反映着网络的力量。然而,我们今天所接触的网络又是
如何发展来的呢?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网络的发展历史。
à 网络发展最初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当时人们尝试把分别独立发展的通
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联系起来,这在技术上为今后的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做好了准备。
当时,通信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具雏形了,这时的通信技术奠定了今后
网络发展的基,为网络的出现做好了期的准备
阶段的理论基,网络进入第二发展阶段世纪的六十年代。
当时正值冷战时期,美国为了防止军事指挥果被苏摧毁后,军事指挥
瘫痪,于是开始设计一个由许指挥成的分散指挥系统,以保证当其中一
指挥被摧毁后,不至于出现全面瘫痪的现于在 1969年,美国国防高级研
管理局,把 4 台军事研究电脑主机联接起来,于是 ARPANET 网络生了,
ARPANET 是计算机网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是 Internet 出现的基。这
ARPANET 技术不具备推广件。所以这时期,网络仅仅是用于军事在某种意
,是冷战促使了网络的生。着网络的出现,生了一新的通信技术,
是分交换技术,计算机实现网络通生的。这技术是
数据加以分每段前面加上一个标有地址标示而实现信
的一技术。分交换技术六十年代网络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不多是每十是一个阶段,二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网络发展进入了第三
个阶段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电脑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
局域、广域网发展迅速,计算机生产厂商也开始开自己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
1974年ARPA鲍勃·凯恩斯坦福温登·泽夫合作,出 TCPIP 协议,而
协议族正是现代网络发展的基
à八十年代可以是网络发展中常重要的一个十年,首先是 1983 年出现了可
用于构网络的 TCP/IP 协议,作为 BSD UNIX操作系统一部分,TCP/IP 协议得
可,步流起。也就是这时,真正意义上的 Internet 生了。
2 70
à 1991 年,Internet 开始用于商业,Internet 的商业化,成为 Internet 发
展的一剂催化剂使得它空前速度迅速发展,服务的增多,连入网络的计算
目的增多以及干网速度提升商业的发展提供广阔间,
的发展也影响着网络的发展。
à 如今着网络技术的成高速局域网技术迅速发展,传输速率为 100Mb p s
Ethernet 的广泛应用,IP 电话服务,更高NGN的发展,使得网络已经
到了商业金融政府医疗科研教育,等各个社会使得网络成为了
我们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重要成部分。
网络,作为成计算机、通技术的产物,在今年来取得极大的发展,
络技术做分析以后,我们可以到,年来,网络技术要在带宽、应用、代理技
术、均衡技术以及病毒黑客技术上取得较大的发展,是这技术的发展,
成了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1.1. 骨干网带宽的发展
带宽广域网来,是最基本的要,是实现网络应用的基在这,我
列举Internet 骨干网带宽发展的一些数据
国因特网骨干网1996 年至今已经历了 3 个阶段:1996 年之前,多数采
64K至 2M道;1997 年至 1999 年多为 2M至 155M的通道;2000 年到 2001
155M 跳到了 2.5G;从 2002 年开始将逐进入 10G 时代。
2002 年 1 11 日,中国电信上海―杭州 10G IP over DWDM 建成通,这
最宽的数据通信通通,标志着我国因特网骨干传2.5G 步10G 时
代,中国电信的数据网已经成为真正高速数据网络、量带宽网。
1.2. 局域网交换技术的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计算机局域网的数据交换速率短短内有飞速
从六十年代末 ALOHA 的出现到九十年代中期 1000Mbps 交换网的登台亮
短短的三成了从单工双工到交换,从低速高速从简单
复杂从昂贵及的飞跃
3 70
八十年代中后期,于通信量的剧增加,促使技术的发展,使局域网的性
越高,最1Mbps 速率广泛地被今天的 100Base-TX 替代。
九十年代初,着计算机性提高及通信量的剧增,传统局域网已经出了
自身的负,交换网技术应而生,大大提高了局域网的性现在基于
路由器的共享媒体的局域网拓扑结构相比,网络交换机能显著的增加带宽。
交换技术的加可以建立理位相对的网络,使局域网交换机的每个
、安全、时的互,而使局域网可以高度扩充
网交换技术(Switch)是在多端口的基上于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
实现 OSI 模型的下协议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被业士称
"多联系在一起的网"因此现在的交换技术不是什么新的准,而是现
技术的新应用而已,是一了的局域网传统的网桥相比它能提供更
多的端口好的性的管理以及便宜价格
1.3. 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
着信息化各个向纵深推进,互联网的应用日渐丰富它开始渗
生活和经发展的各个环节,为提高人们的丰富人们的生活发
越大的作用。在技术步的下,互联网应用技术在不断向发展,出表
现在宽带、实时等方面。
  互联网上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商,到今天深刻改变人们的作和生活
,互联网应用技术在十几年间高速的发展。最初的互联网应用要是
子邮件、WWW包括体、时通信、VoIP 等在各种新应用层出不
着人们信息化需求的量和量不提高,技术的不步,互联网应用开始走向
更广阔的天技术的度看,这拓展要是宽带的融合
  宽带网络在过年中高速的发展,中ADSL发展迅速在传
统的拨号 Modem的接下,服务提供商象空,而包括 ADSL
网、缆调制WLAN 的宽带接技术,可以轻松实现
带宽。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历程看期互联网 50%以上的应用是子邮件,
然后应用最多的是 Web浏览着宽带接技术的发展,现在量的视
的软件、游戏应用开始出现,且涌现出宽带应用公司
4 70
  务应是一切利用现代信技术的商业。在中
务的度将进一步拓展。目前受于技术新和应用水平
处于起步阶段着这方面水平提高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
纵深挺,新一代的面,代目前简单地依托“站+子邮
的方业将从网上户的初级形心业
务流客户关系管理等延伸到 Internet 上,使产和服务用户需求。
、实时成为交流的共特点,网络成为源计、客户关系管理及
管理的中枢神经。业将建、成新的,把新上下游利益
起来,更高,共更大利益行业电
成为下一代务的发展流。第一代的注于,第二代注于
务,而下一代的行业电值内紧密成,分发
Internet 在信服务方面的优势使电真正进入实用阶段
  以网络游戏、视为代表的娱乐类互联网应用目已经进入快速性发展
阶段子游戏作为一娱乐竞技手生时间有短短数十年,凭借其独
特的服了成进入 21 世纪时代和网络时代,游戏样打
上了时代的烙印,最型的是网络子游戏。现代游戏褪去
利色彩,而成为一重要的休闲娱乐教育据国数据公司公布的统计
,在 2003 年,我网络游戏市场模已经到 13.2 亿元2002 年增
45.8%而到 2007年,这个数据将到 67亿元报告还显示,中网络游戏用户
已经到 13802002 年增63.8%年互联网用户的五分一,这表
游戏产业已经进入迅发展阶段计到 2007年,中网络游戏用户数将
4180,网络游戏成为互联网的支性应用。
1.4. 代理技术的发展
通的特网访问是一型的客户机服务结构用户用计算机上的客
,如浏览发出求,远端 WWW 服务器程并提供相应的数据
而 Proxy 处于客户机服务器之间,于服务,Proxy 是客户机,Proxy
求,服务器响;对于客户机来,Proxy 是服务客户机的求,
并将服务上传来的数据转给客户机。的作用就象现实生活中的代理服务
代理服务的作用个:
5 70
摘要:

目录摘要............................................................................................................................................................IAbsract…………………………………………………………………………………………………II第一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展开>> 收起<<
基于STS模型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doc

共70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朱铭铭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70 页 大小:3.73MB 格式:DOC 时间:2024-09-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7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