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背景之下的医学词汇研究——以合信《医学五种》为例
![](/assets/7a34688/images/icon/s-pdf.png)
VIP免费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在西学东渐背景之下,我国医学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晚清英国传教士合信的
汉译西书《医学五种》是首批影响中国医学的著作,其带给医学界的影响不仅是
中西医思想、技术上的碰撞,更是给现代医学词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与方向。另
外,《医学五种》的影响还波及日本,对日本医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这么
有价值的书籍却未曾有人对其医学词汇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这三点,以
《医学五种》中的医学词汇为研究对象,研究传统中医词和西医新词之间的传承
交流,挖掘在西学东渐背景之下医学词汇的中、日、欧交流,并溯源这一时期的
部分医学词汇,厘清部分医学词汇的发展脉络。具体研究如下:
第一章介绍《医学五种》及其背景,说明研究《医学五种》医学词汇的现状、
内容、价值与意义。
第二章介绍《医学五种》中的传统医学词汇以及在传统词汇影响下创制的新
词。分别从学科框架、解剖学和病名、药名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挖掘传统医学词
汇在《医学五种》中的基础地位。
第三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先概述《医学五种》中医学新词的学科分布,再
分析其创制新词的特点,最后从结构新词、语义新词、意译新词的角度附以具体
的词汇释例。《医学五种》中的医学新词主要为结构新词,且附加式后缀构词逐渐
成为创制新词的重要力量,这对今后的医学术语的创制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医学五种》的医学词汇为线索,结合
中日两国近代史,《汉语大词典》《日本国语大词典》等辞书,去厘清西学东渐背
景之下医学词汇的中日欧交流发展情况。得出在 19 世纪中期,中日间的接触交流
方向主体仍是中国传向日本,然而,在欧对中、欧对日(兰学)的分别影响下,
间或出现一些偶合词,这是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结果。
第五章讨论医学词汇的辞书编撰问题。《医学五种》为我国医学词汇,尤其是
近现代医学新词提供了宝贵而又丰富的材料,能够为大型辞书的编撰提供词条或
用例。
关键词:《医学五种》;医学词汇;西学东渐;语言接触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The modernized 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work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esterniza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Yi Xue Wu Zhong, which written by Hobson
Benjamin,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medical translations which not only is the
collision between Chinese-western medicine and technology, but also makes the
formation and direction for the modernized medical vocabulary. Meanwhile,Yi Xue Wu
Zhong has great influence on Japan. While, this worthy book hasn’t been studied with
the medical vocabulary systematically. Based on this three reasons,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the medical vocabulary of Yi Xue Wu Zhong which includes both Chinese
traditional words and new words; the communication of medical vocabulary among
those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Japan and Europ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Xi Xue Dong
Jian; dating back to parts of the source of medical vocabulary during this period and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medical vocabulary.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ain idea and background of Yi Xue
Wu Zhong, and illustrates the conte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vocabulary in Yi Xue Wu
Zhong, as well as the new words that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vocabulary, in order to
dig its fundamental place in this book from angles of subject frame, anatomy, disease
and drugs.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most critical one. It firstly summarizes the branches of
medicine distribution, and then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new word in Yi Xue Wu Zhong.
Finally it specifies the words' explanations based on word structure, semantics, and
transliter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also very important. It sets Yi Xue Wu Zhong as an important
clue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vocabulary among China、Japan and Europe,
which inspires the medic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during 19th
century.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about problem of the edition of dictionary. Yi Xue Wu
Zhong provides, especially for modernized new words, valuable and abundant materials
for Chinese medical vocabulary.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I
Keywords:Yi Xue Wu Zhong; Medical Vocabulary; Westernization; Language
Exposure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V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医学五种》 .................................... 1
第二节 研究价值、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5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9
第二章 《医学五种》与中医词汇 ..................................... 11
第一节 《医学五种》与中医分科 ................................... 11
第二节 《医学五种》与中医解剖学词汇 ............................. 13
第三节 《医学五种》与传统病名、药名 ............................. 15
第三章 《医学五种》与西医新词 ..................................... 19
第一节 《医学五种》中的西医新词概况 ............................. 20
第二节 结构新词 ................................................. 25
第三节 音译新词 ................................................. 35
第四节 语义新词 ................................................. 37
第四章 《医学五种》与中日欧医学词汇交流........................... 40
第一节 西学东渐背景下的医学交流 ................................ 40
第二节 《医学五种》与中日欧交流 ................................. 44
第三节 中日欧医学词汇例释 ....................................... 46
第五章 《医学五种》与辞书编撰..................................... 53
第一节 词目未收 ................................................. 54
第二节 书证缺失 ................................................. 56
第三节 例证晚出 ................................................. 59
结语 ............................................................... 62
参考文献 ........................................................... 64
附录一 《医学五种》的医学新词一览表 ................................ 67
附录二 《医学五种》的传统中医词一览表 ........................................................................69
附录三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71
致谢 ............................................................... 72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医学五种》
一、西学东渐与医学
明万历以后,耶稣会教士利玛窦、艾儒略等相继东来,将西方学术、学说传
入中国,后统称这些学术、学说为新学,亦名“西学”。西学的东传就被称为西
学东渐。
西学东渐历时 300 多年,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从 1582 年利玛窦入
华传教到 1724 年雍正禁教,历时 140 多年,后一时期从 1811 年至 20 世纪初叶,
近 100 年。整个西学东渐过程中,西学译著不断涌现,为中国士大夫了解与接收
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推进了我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我国近
代化历史上有重要的影响。
明末清初时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带来了《坤舆万国全图》、利
玛窦《几何原本》、徐光启、熊三拔《泰西水法》、艾儒略《职方外记》等天文
学、地理学、物理学、数学等方面的著作,但此时译著的受众面仅限于士大夫阶
层,且大部分著作深藏宫中,没能很好的普及,对整个明清社会的影响不够深入
与广泛。到了清末民初,西学涉及的学科全面发展,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就囊
括了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天学、地学、医学、史志、法律、
矿政等 27 门学科,徐维则编《东西学书录》则将西学的范围扩展为 31 门。①晚清
的西学东渐对国人了解近现代文明、学习近现代科技表现出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也
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而广的永久性变化。医学的巨变也正是在此时发生。
其实早在晚明,就有来华传教士著书介绍西洋医学。利玛窦《西国记法》、
龙华民《灵魂道体说》、毕方济《灵言蠡勺》、汤若望《主制群征》等著作在介
绍宗教或其他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涉及一些医学知识;邓玉函翻译瑞士巴塞尔
(Basel)《解剖学论》的《泰西人身概说》,以及他与罗雅各、龙华民合作译述
的《人身图说》则是专业的医学译著。这些传教士译著“虽涉及了西方医学之理
论、学说、临床、药物及治法等,反映了当时西方医学的一般水平,即在病理上
遵循希波克拉底液体病理说,在解剖生理方面仍崇盖伦学说,在疾病认识和治疗
上未见较中医更高明处,再加上西方译述之著作大多未出版,因此西方医学尽管
①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在此期传入且在中国立足,但仅少数医界开明人士受到影响,或被记入他们的著
作之中,但从总体来说,尚未对中医界有根本触动。”①
晚清的西医东传则真正撼动了中医的地位。鸦片战争以前,虽有西方传教士②
通过开办医院、建立医学校以及翻译西医学著作的方式传播西医学。但医学著作
《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1805),《西洋种痘论》 (1815) 与《引痘略》(1817)
都是临床经验之谈,未曾对西医进行系统的介绍。直到 1851 年合信《全体新论》
的出版,中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西医学著作。
二、合信与《医学五种》
合信(Hobson Benjamin 1816-1873),出生于英国北安普敦郡,英国伦敦会
传教医师,早年就读于伦敦大学医科,获学士学位。1839 年,受教会派遣,偕妻
阿碧珍来华,在澳门传教施医。1843 年迁香港。1845 年阿碧珍去世,合信回英,
续娶马礼逊(晚清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之女为妻。1847 年,合信偕新妇再度
来华,翌年迁居广州,在西关外金利埠开设惠爱医馆,施医、传教。1854 年一
度因健康原因,到上海休养,但很快又返回广州。1856 年因第二次鸦片战争,
诊所事务停顿,举家迁香港。1857 年至上海,任仁济医院医生。1859 年回国,
1873 年卒于英国。
合信是早期来华传教士中的著名医生,也是一位博学之人。在华期间,
著述颇丰,除著有用于传教的《上帝辩证》(1852 广州)、《约翰真经解释》
(1853 香港)、《祈祷式文》(1854 广州)、《问答良言》《信德之解》
(1855 广州),《圣书摘锦》《古训撮要》《基督降世传》(1856 广州)
等十二篇宗教文本外,他还在医学、自然科学等方面有重要成就,其在广州
期间的科学读物著作《天文略论》(1849)、《全体新论》(1851)和《博
物新编》(1855)则被认为是“最有价值”③的读物。《西医略论》(1857)、
《妇婴新说》(1857)和《内科新说》(1858)三种则是其在上海期间重要
的医学著作。这些医学、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其传教的著作。
作为医生,合信在诊务之余,也对中医进行研究批判。他说:
予来粤有年,施医之暇,时习华文,每见中土艺术所载骨肉脏腑经络多
不知其体用,辄为掩卷叹息。惜夫医学一道,功夫甚巨,关系非轻,即不知
病源,不知病源者,及不明治法,不明治法而用平常之药,犹属不致大害,
若捕风捉影,以药试病,将由不忍言者矣。④
① 参见李经纬.中外医学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261。
② 英国传教士马礼逊、郭雷枢、合信,美国传教士伯驾等先后在澳门、广州等地开设医院施诊。可参见李经
纬.中外医学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268-271。
③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52。
④ 合信著,陈修堂撰.全体新论[M].京都:胜村治右卫门,1857:1-2。
摘要:
展开>>
收起<<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在西学东渐背景之下,我国医学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晚清英国传教士合信的汉译西书《医学五种》是首批影响中国医学的著作,其带给医学界的影响不仅是中西医思想、技术上的碰撞,更是给现代医学词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与方向。另外,《医学五种》的影响还波及日本,对日本医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这么有价值的书籍却未曾有人对其医学词汇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这三点,以《医学五种》中的医学词汇为研究对象,研究传统中医词和西医新词之间的传承交流,挖掘在西学东渐背景之下医学词汇的中、日、欧交流,并溯源这一时期的部分医学词汇,厘清部分医学词汇的发展脉络。具体研究如下:第一章介绍《医学五种》及其...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22 17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10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3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3
-
VIP免费2025-01-09 10
作者:周伟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70 页
大小:1.33MB
格式:PDF
时间:202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