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结构相似性及其实证研究:兼论其合意性
![](/assets/7a34688/images/icon/s-pdf.png)
VIP免费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中国的制造业已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
问题逐渐凸显,在问题探讨过程中,产业结构相似性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引起
广泛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产业结构相似性的测算,而对产业结构相似
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却稍显不足,使得多数的政策建议没有合理的支撑。同时,很
多学者承认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性存在合意性区间,但是对于如何衡量产业结构
相似性的合意性却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无法达成共识。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旨在测度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变动趋势,
并从理论和实证上对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对稳定的结
论,以期能为相关的决策者提供可参考的建议,从而使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加趋于
合理。
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产业结构相似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主要包含:①阐述目前产业结构相似性相关的研究现状,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
行陈述包括研究的原因、产业的范围、数据的选取,并提出自己的看法。②我国
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趋势。在将我国划分经济区域的前提下,以我国制造业
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计算两两区域之间不同年份的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并勾画每两个区域间相似系数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③对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相
似性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采用模型推导的方式,分析政府行为、资源禀赋、运输
成本和前期系数对产业结构相似性产生的影响,其中重点分析政府行为因素,并
从实际层面阐述导致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在理论分析后,对理论部分得出的结
果进行实证验证,文章通过将我国除河南和西藏之外的 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划分为 6 个主要经济区域,实证分析产业结构相似性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④结论和政策建议。明确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性和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
并针对存在差异的结论尽量给出可能的原因。同时,以降低产业结构相似性为假
设前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帮助地方政府能够正确认识产业结构相似性,
免除不必要的担忧,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以防止产业结构过度相似导致的产业
安全和重复建设等严重后果。(二)产业结构合意性的探讨。产业结构相似性的研
究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其合意性的问题,因此本文用一章的笔墨对产业结构相似性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的合意性进行论述,主要包含:①明确产业结构合意性、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相
似性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相似的危害为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而合意的产业结
构应具有较低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特征,那么产业结构合意性和产业结构相
似性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②阐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结
构合意性的研究成果和现状。对产业结构合意性的概念提出质疑,并对目前常用
的产业结构合意性指标进行分析,指出其优缺点,根据提出的合意性概念提出恰
当的指标。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前期滞后项、运输成本差异、政府投
资差异与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性正相关,地方保护力度的差异与制造业产业结构
性相似性呈负相关;(2)资源禀赋的差异对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影响不确定;
(3)企业亏损率作为产业结构相似性合意性指标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性;政府行为;合意性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As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veloping, a rising problem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how to be transferred and upgraded. Structure similarity, which mean there are familiar
structure in different areas, became a very important issue. On one hand, in current
studies, most of them refer to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imilarity of industry in several
areas, and propose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But those advices did not catch
enough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 absence in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hich
can tell the decision-maker what or how they should do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n the other hand, major scholars seem to believe that the optimal interval
exists in the industrial similarity, but we can not find a norm which can be accepted
extensively to indicate the 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refore, most of the studies
made less sense.
Just based on the two reasons mentioned above, this paper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imilarity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oints,
and comes out some stable results hoping this paper can offer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to the relevant divisions. First, we recall the former studies and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 about industrial similarity.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make a remark that can tell
whether the viewpoints are reasonable or not, and why. Secondly, a main view is tha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will result in a low efficiency and then the unreasonable
structure. We stress the role the government plays in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we create a model to discuss the role based on some existing
ones, and get two conclusions. Thirdly, following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we have
an empirical study using the data of 29 smaller industries under manufacturing to prove
whether the conclusions above are right. It includes calculating S, MKI, SSI, finding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m, describing the trend from 2000 to 2010, testing the model, and
then proposing the policy advice. Finally, discussing the existing indexes used to judge
the reasonableness,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of industry reasonableness, industry
similarity` reasonableness and the redundant construction and then giving a better
index.
Keywords: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similarity; government behavior; reasonableness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V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I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第二节 论文选题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 1
第三节 论文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第四节 文章框架 .................................................. 3
第二章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5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
第二节 研究发展趋势 ............................................. 11
第三章 理论分析和变量解释 ......................................... 12
第一节 理论分析和假说 ........................................... 12
第二节 变量的解释 ............................................... 17
第四章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性实证分析 ........................... 19
第一节 论文模型及说明 ........................................... 19
第二节 产业结构相似性三大指标比较 ............................... 20
第三节 2000-2010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变动趋势 ........... 21
第四节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性实证分析 ......................... 23
第五章 产业结构相似性合意性 ....................................... 31
第一节 产业结构合理性、产业结构相似性合意性和重复建设 ........... 31
第二节 产业结构相似性合意性的衡量 ............................... 32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35
第一节 文章结论 ................................................. 35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36
第三节 文章不足之处 ............................................. 38
参考文献 ........................................................... 39
附录 ............................................................... 41
致谢 ............................................................... 42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于制造业的转型和升
级展开广泛讨论,主要包含产业(空间)集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等主要问题,
而产业结构相似性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内容亦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一般研究模式为:通过限定一定的区域,如长三角地区或东部五城市,从理
论上描述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变动趋势,并对产业结构趋势变动结果提出合理的见
解,以求对学术界以及各地政府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变革形成理论上的支持。
理论界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到政府的足够重视,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产业
结构相似性研究的原因不清晰。部分学者提出产业结构相似性过高带来的重复建
设和浪费是巨大的,若形成良性的产业结构,将会节省大量的社会财力物力。但
是,对于产业结构相似性与重复建设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的相关曲线是怎么样
的,是正向还是负向,亦或是 U 型曲线,至今在学术界仍然没有统一的结论。第
二,产业结构相似度的合意性难以界定。究竟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性处于什
么样的程度是合理的,是否存在使双方产业效率最大化的合意区间,多数学者对
合意性区间的存在性持肯定意见,但是由于对于产业结构相似性合意指标,学术
界没能得出令大多数人信服的标准。第三,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不够彻底。对于产
业结构相似性的研究只有胡向婷(2007)等少数人通过理论假设和模型推导证明
产业结构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其理论。而其他学者
多是在理论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部分分析在影响因素的选取上存在一
定问题,因为这些因素不能为决策者有效控制,在实际作操中存在的相互关联使
得最终的效果差强人意。研究上的不完善使得产业结构相似性的研究自 2005 年之
后进入低谷,学者们纷纷转向其他领域,而遗留在产业结构相似性领域的问题依
然很多,这就要求我们要改进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思路,使产业结构相似性的研
究进入更深层次。
第二节 论文选题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一、理论意义
目前产业结构相似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以三级细分行业为依托,
进行产业结构相似度的测算,并从理论上探讨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影响因素,缺少
摘要:
展开>>
收起<<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制造业已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问题逐渐凸显,在问题探讨过程中,产业结构相似性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引起广泛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产业结构相似性的测算,而对产业结构相似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却稍显不足,使得多数的政策建议没有合理的支撑。同时,很多学者承认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性存在合意性区间,但是对于如何衡量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合意性却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无法达成共识。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旨在测度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变动趋势,并从理论和实证上对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对稳定的结论,以期能为相关的决策者提供可参考的...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22 17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10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3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3
-
VIP免费2025-01-09 10
作者:周伟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44 页
大小:738.03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