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视域中的项城方言被动句研究

VIP免费
3.0 周伟光 2024-09-30 4 4 866.38KB 58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本文的研究以类型学理论为基本的理论背景,博采描写语言学、语言接触理
论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的有关论述,采用邢福义提出的“大三角”普-方-古相
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共时比较为主,以历时比较为辅,力争全面科学的描述
方言事实。
本文通过对项城方言中被动句的研究,系统梳理项城方言中的无标记被动句
和有标记被动句。首先,分析了项城方言中的无标记被动句的成分构成、功能以
及整句的语义特征,旨在寻求表意功能与形式、意义的对应关系。接下来,研究
项城方言中的有标记被动句,重点描写了“叫”字句的用法和意义。“叫”在项
城方言中作为介词,既可以表示被动义,又可以表示处置义。对于这种兼表被动
和处置的“叫”字句,文章探讨了其来源及语法化的路径。“叫”字从“实质性
叫请”“礼节性叫请”的语义泛化是项城方言中的“叫”字句虚化的语义动因,
然后被动义和处置义又在不同的句法环境中形成,“叫”的演变脉络有两条:1.
叫请义—使役义—容许义(兼语式)—被动义;2.叫请义—使役义—致使义“把”
字句的类推)—处置义。最后,比较分析了项城方言“叫”字句与其他汉语方言
“叫”字句的差异,进而归纳出汉语方言中“叫”字句的类型特点:多功能性、
不对称性和辐射性。
综上所述,本文在全面描写项城方言各类被动句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其主要
句型“叫”字句。同时把视野投向汉语各方言区中的被动句,从共时的角度探寻
被动标记的来源和语法化途径,以期发现一些方言点被动句的个性及其背后蕴含
的共性,为汉语被动句的古今演变、方言被动句的南北推移找到一些规律,并进
而探讨二者的联系。
关键词项城方言;无标记被动句;“叫”字句;类型学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Linguistics typology theory is the basic theoretical background in this study, drawing upon
relevant discussion of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theory of language contact and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Adopt the method of xingfuyi “large triangle ”that combine
the mandarin .dialect and ancient chinese. The comparison with mainly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comparison supplemented strives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description
of dialect fact.
This article by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Xiangcheng dialect passive sentences,
systematically conmbines the unmarked and marked passive sentences. Firstly,
analyze the composition , function and semantic features of unmarked passive
sentences in the Xiangcheng dialect, to seek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 among the
ideographic function form and meanning. Secondly ,the study on marked passive
sentences in Xiangcheng dialect, emphasisly descript the usage and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with “jiao”. And "jiao" in Xiangcheng dialect as a preposition,can
indicate passive concept and disposal righteousness. For this construction with
“jiao ”both passive concept and disposal righteousness, we explore the path of the
sources and grammatic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We
think that the semantic general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with “jiao ”from
“substantive please” to “polite please ” is the semantic motivation . Then the passive
righteousness and disposal righteous form in different semantic foundation and
syntactic environment, ”jiao” from the meanning of please to order to permit
(compatible language model) to passive ;from the meaning of please to order to result
(the analogy of the construction with “ba” )to disposal . Finall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that the construction with “jiao ” scattered in other chinese dialects, we
analisis the differences with which in the xiangcheng dialect. Then conclude the typ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uction with “jiao”: Versatility, Asymmetry and Radiation.
To sum up,the study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n all kinds of
passive sentence of the Xiangcheng the dialect focuse on the main sentence with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I
"jiao". While pay the vision to the passive sentences in the chinese dialect, exploring
the sources and grammaticalization path of the passive markers from the lasted angle.
In order to find the personality and common point behind passive sentences in some
dialects and explore the law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passive sentences and
the passive development from the north to south , further explore the link between the
two.
Keywords: Xiangcheng dialect ; Unmarked passive sentences ; Constructions
with “jiao” ; Theoretical research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V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1
第一节 项城和项城方言概况………………………………………………1
第二节 相关研究情况………………………………………………………3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相关说明……………………………………………6
第二章 项城方言无标记被动句研究……………………………………………9
第一节 无标记被动句的语法构成…………………………………………9
第二节 无标记被动句的语义特征分析……………………………………16
第三章 项城方言有标记被动句研究……………………………………………22
第一节 “叫”字句的基本用法……………………………………………22
第二节 被动义“叫”字句的成分分析……………………………………25
第三节 ……32
第四节 新派口语“让”字句 ………………………………………………34
第四章 项城方言“叫”字句的历时和共时比较研究……………………………37
第一节 项城方言“叫”字句的历时研究……………………………………37
第二节 项城方言“叫”字句的共时研究…………………………………43
结 语 ………………………………………………………………………………47
第一节 结论 ………………………………………………………………47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点 ………………………………………………………47
第三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48
参考文献……………………………………………………………………50
附 录……………………………………………………………………………53
致 谢……………………………………………………………………………54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项城和项城方言的概况
一、 地理位置
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居黄河冲积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颍河中游。
境域南北长 49.5 公里,东西宽 35.25 公里。西邻上蔡县、商水县,东连沈丘县,
北与淮阳县隔河相望,南与平舆县接壤,东南与安徽临泉县毗邻。今日之项城,
雄踞中原,水陆畅达,维系八方,是豫东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客货中转站,承东
启西的区位优势日益明显。
二、 历史沿革
项城在周初年为项子国,是西周时封疆划界分封的子爵国,是封国而治的地方
行政单位或行政区划之一,隶属于周王(或周天子)。东周战国时期,楚灭鲁,
项地即改属于楚国。楚襄王时,将楚都由郢徙于陈,以项为别都(即陪都)。秦
始皇并兼六国,统一中国后,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改陈地为颍川郡,以陈
为县。项地归属于颍川郡,只有项地名而无项郡或项县名。秦末楚汉相争之后,
楚败汉胜,汉高祖在项地设置项县,属汝南郡。南北朝时,战争频繁,东讨西伐,
南征北战,颍、淮流域归属时变,项县隶属州郡亦时变,县名称亦有变化。南朝
刘宋时曾改项县为项城县,增一“城”字,属于豫州陈郡。隋朝统一中国后,
定为项城县。五代时,项城县隶属陈州。金代时,项城县隶属河南府陈州。元代
时,项城县隶属陈州。明代时,项城县隶属开封府陈州。清代,项城县隶属河南
省陈州府,疆域无大变化,但与西邻各县有插花地。
中华民国时,项城县隶属河南省淮阳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
淮阳沦陷,一九四五年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迁至项城县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解放战争后期曾先后建立沈项临县和沈项淮县,
属豫东行署。解放战争后,结合土地改革和建立地方民主政权,与四邻各县进行
边境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了与邻县间的插花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3 年底,项城县城由秣陵镇迁至水寨镇。1949
年至 1953 年项城县隶属河南省淮阳专员公署。1953 年至 1958 年项城县隶属河
该资料来源于“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org/html/sc/0488.html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南省商丘专员公署。1959 年至 1961 年项城县隶属河南省开封专员公署。1962
年至 1965 年项城县隶属河南商丘专员公署。1965 年至 2000 年项城县(市)隶
属河南省周口地区行政公署。1993 年 12 月 16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项城市。
2000 6 月,周口撤地设市,原隶属于周口地区的项城市由河南省直辖。
三、 项城方言概况
项城市隶属于周口地区,从地理分布看,周口东区包括沈丘、郸城、鹿邑,
中部包括项城、淮阳、太康三县,西区包括商水、西华、扶沟和川汇区。从语音
特点上看,中部的三县带有过渡区的某些特征,但是总体上和西部县市的关系较
为密切,可划为西区。在中原官话里,东区归商阜片,西区归漯项片,东、西两
区主要的语音差异表现在,一是舌尖前、后音的区分;二是尖、团音的区分;
是唇齿浊擦音v的有无也是较明显的区别性特征。东区的语音特征是舌尖前、
后音不混,不过当声母 和合口呼韵母相拼时大部分读作f临近安徽的个别
方言地区有尖团音的区分。西区总体上的语音特点一是舌尖前后音区分不明显,
舌尖前音较明显;二是尖团音不分;三是古蟹摄合口一等和止摄合口的精组字带
有韵头u;四是部分地方存在声母v周口地区所辖县市之间在语音上虽然存
在一些差别,但是词汇和语法上并不存在明显的障碍。
项城市处在周口方言区的中间过渡地带,有独特的语音特点,本文记录的是
项城市区的方言,其音系是:
(一)声母二十四个(包括零声母)
p 八别班棒 p 怕平扑旁 m 麻忙木面 f 发飞付房
t 多德弟毒 t土特同脱 暖努内嫩 l 脸路吕
ts 租则宗脏 ts催刺藏存 s 苏僧寺算
t 猪照章助 t 除丑床城 师舌书上 热输永照
t 精九聚隔 t 秋区齐轻客 娘年泥捏 习笑学黑
给跪共刮 开空葵狂 海回汉航 硬恩牛
O 远言云王
(二)韵母三十七个(不包括儿化韵)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本文的研究以类型学理论为基本的理论背景,博采描写语言学、语言接触理论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的有关论述,采用邢福义提出的“大三角”普-方-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共时比较为主,以历时比较为辅,力争全面科学的描述方言事实。本文通过对项城方言中被动句的研究,系统梳理项城方言中的无标记被动句和有标记被动句。首先,分析了项城方言中的无标记被动句的成分构成、功能以及整句的语义特征,旨在寻求表意功能与形式、意义的对应关系。接下来,研究项城方言中的有标记被动句,重点描写了“叫”字句的用法和意义。“叫”在项城方言中作为介词,既可以表示被动义,又可以表示处置义。对于这种兼表被动和处置...

展开>> 收起<<
类型学视域中的项城方言被动句研究.pdf

共58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周伟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58 页 大小:866.38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3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