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友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探析

VIP免费
3.0 周伟光 2024-09-30 4 4 636.4KB 61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I
摘 要
让·马利·居友是西方生命哲学的先导之一,伦理学是他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一书中,他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道德理论。本文
旨在具体深入地分析他道德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从伦理学视角阐明其理论的
特点和局限,进而揭示其道德理论之于当代道德理论建构的借鉴意义和社会生活
的实践意义。
深受后期斯多亚学派哲学影响,居友吸收其哲学思想中的自然主义伦理观的
合理内核,主张从生命经验探索道德。达尔文、斯宾塞的道德进化思想也启发居
友从生命进化的视角诠释道德。富耶的“观念力道德”影响了居友注重从人的思
想、意志去解释道德行为的发生。传统道德理论在论证道德义务时都是从人的意
识生命去做先验性假设,往往忽视生命事实的经验性,表现为强制和约束性,居
友则从生命事实角度得出一种科学的自然道德。
居友以生命为本体,从纯主体性视角,生命和道德的关系系统阐明了他的道
德理论。在生命的自然本性中,“生命活力”“扩散”产生了“道德生殖”
通过“道德生殖原则”阐明了道德来源的生命基础。以生命的无意识动机决定来
考虑他将道德义务视为“生命冲力”观念思想、社会性情感、对冒险和斗争之爱
的无意识道德本能作用下的结果,因而是自发的内在需要,道德制裁则不过是主
体生命管理的外在表现。
从生命与道德的关系看,居友的道德理论主张道德向生命回归:生命的自然
本性孕育了道德,道德本质是主体的生命和谐,道德的过程与生命演进的过程同
为一体,道德的实现需要主体在道德理想的指引下能动的创造生命。生命本性包
含利己利他,社会化生命的演进过程中,实现了利己利他和谐统一。但是过分强
调主体能动性,忽视恶的生命事实,也导致了他道德理论对恶的纠偏的缺失。
居友从人的非理性方面考察道德,以独特的生命进化视角诠释道德为当代道
德理论建构提供了有益启示,也激励我们在实践中能动的创造新生命,在社会生
命中完善自我、奉献自我来体现个人价值,并要求我们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
关键词:居友;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理论;生命;本能;非理性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V
ABSTRACT
Jean-Marie Guyau is one of the pilots of the Western philosophy of lifeethics is
the main content of his research. In his book called “A sketch of morality independent
of obligation or sanction”he expressed his moral theory systematically. This article
aims to specific and hav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main content of his moral theory
based on, from an ethical perspective to clarif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theory, and then reveal its moral theory in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eference
and social life of contemporary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late Stoic philosophy, GuYau advocates to explore
moral philosophy from experiences of life, and integrated their philosophy into his
own moral theory. The idea about moral evolution of Darwin and Spencer also inspired
Guyau to interpret mor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volution of life. Fouillèe’s “force
of concept moral” has an influence on his thory to explain the occurrence of moral
behavior from people's minds and will. Traditional moral theory from the people's
awareness of life in the demonstration of moral obligation to do priori assumptions
tend to ignore the fact that the empirical life performance is mandatory and binding,
which promotes Guyau to get a scientific natural morality from life facts.
With a pure principal thinking,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moral
perspective, Guyau discusse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ir own moral theory
systematically. In the nature of life, “vitality”, “spread”, had a “moral reproductive”
moral sources, clarified by the “moral the reproductive principle”, Guyau illustrates
life is the foundation of moral. He views moral obligation as a “life momentum” from
the life of unconscious motivation, concept of ideology, social emotional, the result of
the unconscious moral instinct role of the love of adventure and struggle, and thus it is
spontaneous, moral sanctions no longer need, but the main external manifestations of
life management.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moral, his moral theory maintains that
moral should regress to the life: moral comes from the nature of life, the essence of
moral is life harmony of the subject, the progress of moral is associated with life
evolution, the realization of moral demands subject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reate new
life in the guidelines of the moral ideals. The nature of life contains selfishness and
altruism, that realized the egoism and altruism become harmony in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alization life evolution. But overemphasize Moral subjectivity; he neglects the fact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V
of life evil, which makes his moral theory lacks evil correct.
Guyau constructs moral theory from the irrational aspect of the people, and
recommend Original idea about moral evolution, which provides useful inspi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oday’s moral theory. It encourages u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reate
new life, perfect ourselves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 to realize self-worth in
the socialization life, also persuades u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ssume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wordsGuyau; morality independent of obligation or sanction; lifeinstinct
Irrational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VI
.............................................................. 7
第一章 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 10
第一节 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的时代背景 ........................ 10
第二节 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的理论渊源 ........................ 13
第二章 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的主要内容 ........................... 20
第一节 道德生殖原则 .......................................... 20
第二节 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 .................................. 28
第三章 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的特点及其局限 ....................... 38
第一节 道德是生命的自然倾向 .................................. 38
第二节 利己与利他的自然和谐 .................................. 47
第三节 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的局限 ............................ 50
第四章 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的当代价值 ........................... 53
第一节 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对当代道德建构的启示 .............. 53
第二节 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的实践意义 ........................ 57
............................................................. 60
参考文献 .......................................................... 61
............................................................. 64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7
一、选题及意义
选择“居友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探析”作为硕士学位论文是基于以下理由:
其一,居友是西方生命哲学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生命哲学伦理学的先导者,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其道德理论的研究多限于对其文本性的解读,对其理论特点的
系统研究并不多见;其二,规范性道德大多从先验法则出发来解释、论证道德,
侧重于道德的外在强制性,而居友则是从道德的主体性出发,提出了一种自主性
的道德理论,这为道德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参考。因此,研究其道
德理论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入研究居友的道德理论,有利于丰富
和拓展对居友的道德理论内涵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界扩展关于西方早期生命哲
学伦理学的理论研究。同时,他的道德理论从独特的生命哲学视角诠释道德,
当代社会的道德理论建构和生命道德反思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没有关于居友的道德理论研究的专著,对他的道德理论
主要零散的分布在论文文献和专著的部分章节。比如俄罗斯伦理学家克鲁泡特金
《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中论述居友的伦理思想,作者主要从道德的起源与发
展角度,介绍了居友的伦理思想,特别是居友关于自然主义社会性本能导致的利
他方面的描述做了较为仔细的总结,但重点还是在于对思想内容的文本性描述。
伦理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也在《文化哲学》中,以文化的视角对居友的伦理思
想做了评析,认为居友的伦理思想是一种自然哲学的乐观主义-伦理的文化观。
但是也存在着本身的缺陷,“居友也不能令人信服的阐明,最高程度的肯定生命,
通过一种存在于失误本质中的悖论,会成为对他人的伦理奉献。1《居友和他的
时间思想》的作者John A. Michon在本书序言中就居友的生平和主要思想做介绍,
在其中介绍了其思想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和他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和重要性。其中也
提到了有关伦理思想的部分,但只简略提到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出居友与尼采
道德的相同和不同,认为居友从生命本能得出的道德是利他的,而尼采则得出是
利己的意志道德,居友提出的是一种积极的道德观。《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
的英译序言的作者格特鲁德·卡普坦在序言中对居友的思想现实性和重要意义,
对居友思想的特点和长处作了介绍,认为他的思想满足当时的社会道德需要,
友自己生活经历也影响了他的道德思想。并在达尔文和斯宾塞的影响下引入进化
1 []施韦泽著,陈泽环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32.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8
论在伦理学的应用,并构筑了一种冲动和情感的自然决定论,这种伦理思想的长
处在于其批判性。F.Carrel的论文The Morals of GUYAU对居友的伦理思想做
了较为仔细的研究,除了对居友伦理学的逻辑和内容做了陈述外,还就其思想做
了部分的评述。他认为居友的思想批判性大于建构性,在建构其道德理论的时候,
虽然肯定了自然生命的道德性,但是他预先假设人的社会性行为,人们在行为时
不会偏离这种社会性行为,但事实上,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个人主义的行为。
没有谈到生命的恶现象,从而在逻辑上有缺陷。而这种结果也导致了他的道德理
论不能提供一种有效的行为指导。所以他的理论的建构性不强,但是对传统独断
的伦理学建构是一种有力的批判力量,同时对于他的伦理理论引入生命现象的思
考和进化论和社会学方法的思考给予了肯定。居友的继父法国伦理学家富耶也发
表了有关居友的伦理思想的论文,有部分法文文献和英文文献,这里只参考其主
要的英文文献。“居友和尼采的道德”一文中就居友和尼采的伦理思想的比较
来阐述他的伦理思想,虽然尼采受到居友道德源于生命的启发,但是由于尼采重
视人的自我本能而忽视社会本能,导致一种彻底的自我主义的道德,而居友则以
生命的社会本能引出道德,认为对人的生命的存在的不同理解是他们道德观截然
相反的缘由,认为道德的本质恰恰在于对个人的自我和社会性的和谐,居友的道
德理论更具合理性。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也没有研究居友的道德理论的相关专著,大部分的对居
友道德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在伦理学史、哲学史的著作中提及。这其中学者万俊人
对其理论研究最全面,在《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卷)中对居友的生命伦理思
想的解读,他也重在对居友伦理思想的内容的梳理上,他更主要站在学科性质的
角度,以学科史的眼光来看居友的伦理理论,认为居友的生命伦理学本质上是一
种非理性、非历史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综合理论体系,他较少对理论本身做分析。
唐凯麟在《西方伦理学流派概论》一书对居友的伦理思想解读,也是着重理论的
内容梳理,居友从生命的情感、智力、意志来解释道德的思想对柏格森生命哲学
思想产生直接影响,居友认为人的无意识是行动的真正的来源的思想开无意识生
命现象研究的先河,他认为尽管内部存在一些缺陷,完全否认制裁的作用,但是
基于生命存在和运动的思想却是值得借鉴的。郭建模在《精神文明大典》中只简
略介绍了居友的伦理思想内容。罗国杰在《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西方伦理思
想史)中也就居友的伦理思想内容做了简要的介绍。《西方文化百科辞典》也简
单介绍其思想。唐凯麟在《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中较为详细的对居友的《无义
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一书的主要内容做了介绍。冯俊在《当代法国伦理思想概
论》中从法国伦理思想发展逻辑角度解读了居友的伦理思想,并着重于其思想的
继承和发展方面。国内还有的学者从其伦理思想的某个特征来解读居友的伦理思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II摘要让·马利·居友是西方生命哲学的先导之一,伦理学是他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一书中,他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道德理论。本文旨在具体深入地分析他道德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从伦理学视角阐明其理论的特点和局限,进而揭示其道德理论之于当代道德理论建构的借鉴意义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意义。深受后期斯多亚学派哲学影响,居友吸收其哲学思想中的自然主义伦理观的合理内核,主张从生命经验探索道德。达尔文、斯宾塞的道德进化思想也启发居友从生命进化的视角诠释道德。富耶的“观念力道德”影响了居友注重从人的思想、意志去解释道德行为的发生。传统道德理论在论证道德义务时都是从人的意识...

展开>> 收起<<
居友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探析.pdf

共61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周伟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1 页 大小:636.4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3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