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发展中区域联动执法机制构建研究

VIP免费
3.0 周伟光 2024-09-30 4 4 714.72KB 66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海洋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一方面满足了国家及地区在
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经济形式的多元化。由于海洋和海
洋经济本身的特殊性,在实现海洋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的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如
缺乏高层次立法保障、地方立法的不协调、经济执法困难等。立足海洋经济发展
现状,通过对各地海洋经济发展中执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从法学理论、经济学
理论、行政管理理论、政府监管理论及社会学理论等方面对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区
域联动执法机制的构建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海洋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机制建设有
所裨益。
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 2003 年以来便提出的经济发展计划,之后在“十一五”
“十二五”规划之中再次提出并重点强调要予以大力发展,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
多个海洋经济发展区域。但是由于海洋是共享资源,在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难免涉及多方利益,或者需要联合不同地区不同部门进行合作,在这种情形之下,
构建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区域联动执法机制势在必行。海洋经济的法治保障在法学
领域早已存在,在国际层面,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就有大量关于海洋的规
定,国内层面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区域联动执法伴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而提
出,是区域合作的主要保障手段。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联动执法应当是以
地方政府为合作主体的区域合作,中央政府应当只负责监督。山东半岛蓝色经济
区是我国较早开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地区之一,通过对山东半岛以及其他地区
的联动执法情况进行分析,目前阻碍区域联动执法的障碍主要体现在立法不协调、
地方行政权配置等方面。对区域联动执法的必然性主要从必要性、可能性以及政
府角色定位三方面展开理论论述。首先海洋经济的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现有立
法的支持和区域联动执法对经济发展的效益性等因素决定了区域联动执法的必要
性。其次,海洋经济联动执法的联动性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契合性决定了区域联
动执法的可能性。再次,政府的经济行政、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为区域联动执法
提供了政治保障。区域联动执法机制构建方面,制度化合作和非制度化合作为联
动执法制度的两大模式,制度化合作是一种以规范性制度为保证的合作模式,非
制度化合作则是不具有规范性保证的合作模式,并且前者是后者的发展,后者是
前者的基础,两者互为补充。
关键词: 海洋经济;区域联动执法;制度化合作;非制度化合作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which was proposed in China since 2003,
have been highlighted to vigorously develop in the “11th Five-Year Plan” and “12th
Five-Year Plan”. Now China has established a number of marine economy areas.
However, the ocean is a shared resource, so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rine economy
development, inevitably involves in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interests, that needs to
combine different departments to address.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build a regional law enforcement mechanism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The law of marine economy is not a new field.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such
as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lready exists, therefore, the law of marine economy is geared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e regional law enforcement along with 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s
the main assurance in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linkage law enforcement in the process
of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should be local government cooperations. In order to
make the inevitability of linkage enforcement more significantly, the author discussed
in aspects of necessity, possibilit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Firstly, factors such as
the trend of marine economy integration, existing legislation and regional linkage law
enforcemen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ecide the necessity of
regional linkage enforcement. Secondly, the social attributes of the marine economy and
economic law fit determine the possibility of regional linkage enforcement. Lastly, the
functions of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s well as social and public services provide
political support for regional linkage law enforcement. In the aspect of building regional
linkage enforcement mechanisms, the author mainly analyzed the institutionalized
cooperation and non-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Institutionalized cooperation is a
normative ensure cooperation mode while non-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is not, and the
former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ter, which is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both in
functionality also complementary. In addition, both institutionalized cooperation and
non-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require the law support, therefore, the linkage enforcement
mechanisms should be advocated.
Keywords: Marine economy; regional linkage law enforcement; institutionalized
cooperation; non-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I
................................................................................................................................1
第一章 海洋经济法治 .................................................................................................... 9
第一节 海洋经济的含义及其特征 ............................................................................. 9
第二节 海洋经济法治保障的必然性分析 ............................................................... 12
第三节 海洋经济法治实践 ....................................................................................... 16
第二章 区域联动执法的理论基础分析 ...................................................................... 22
第一节 区域联动执法的提出 ................................................................................... 22
第二节 区域联动执法形态分析 ............................................................................... 23
第三节 区域联动执法的模式选择 ........................................................................... 27
第三章 海洋经济发展中区域联动执法的必然性分析 .............................................. 30
第一节 海洋经济一体化趋势决定联动执法的必要性 ........................................... 30
第二节 联动与经济法理念的关联性决定联动执法的可能性 ............................... 35
第三节 行政主体经济行政角色决定联动执法的必然性 ....................................... 37
第四章 海洋经济发展中区域联动执法的现实条件 .................................................. 40
第一节 区域联动执法现状及海洋经济发展 ........................................................... 40
第二节 海洋经济区域联动执法问题研究 ............................................................... 44
第五章 海洋经济发展中区域联动执法机制构建 ...................................................... 47
第一节 制度化合作与非制度化合作的关系 ........................................................... 47
第二节 联动执法的制度化合作机制 ....................................................................... 48
第三节 联动执法的非制度化合作机制 ................................................................... 54
.............................................................................................................................. 58
参考文献 ........................................................................................................................ 59
.............................................................................................................................. 64
.............................................................................................................................. 65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0 年,国家“十二五”规划正式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坚持海陆
统筹,制定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这标志着我
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全面展开。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浙江在全国沿海发展战略
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独特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海洋资源、优质的特色产业以及灵
活的经济体制,使浙江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2011 3月,国务院
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批复,
2003 年国家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以来,海洋经济逐渐受到沿海各地区的重视,
尤其在“十二五”规划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进行海洋综合管理之后,
海洋经济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势头尤为凶猛,国家相继在山东半岛建立了“山
东蓝色经济区”,批准了《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学者们亦纷纷在区域合
作的基础上开始展开针对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虽然对区域合作的研究已经较为
成熟,但是在海洋经济发展实践中,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之路依旧任重道
远。从实践角度,本文研究是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对区域行政联动制
度构建的理论分析能为海洋经济发展区域规划和合作提供法治保障和理论依据,
同时能够促进政府正确认识行政联动执法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必然性;为区域海
洋经济发展的科学、民主、可持续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
地区合作和协调,约束政府的地方保护行为等。
此外,对区域联动执法机制的研究也丰富了区域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的理论体
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目前关于区域合作多从法治保障制度的立法层面
进行研究,执法层面研究较少;其二,区域经济发展至今,除应当关注制度的实
践应用价值外还应当深化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的研究,本文研究立足现状,重点
分析海洋经济发展中区域联动执法的理论基础,论证了联动执法必然性,因此存
在可能具有的前沿性。其三,“联动执法”制度表面上虽是一个行政法领域的选题
研究,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大量融入法理学原理及原则进行论述,因此也丰富了相
关领域的理论研究。
二、研究现状
(一)海洋法治的研究现状与实践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海洋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和泛珠三角经济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区。关于海洋经济法治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三大区域。且研究主要侧重于立法协
调、区域规划实施、政府管理以及地方区域合作等领域。张玉洁、李红丽在《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立法协调机制》中指出,蓝色经济区的建设迫切需要法律
保障,在海陆一体化区域立法中,为了避免地方利益冲突,可以采取纵向约束型
方案同横向契约型方案并进的立法协调机制,促进蓝色经济区协调、统一、可持
续。易凌在《长三角海洋法规差异冲突与协调研究》强调长三角海洋法规中存在
不同程度的差异冲突现象,一时一地看有一定道理,但置于整体却会限制区域经
济的发展,使得最终陷入“囚徒困境”程必定在《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及政
府管理创新》中提到,区域合作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现象,长三角、泛长三
角都是区域合作的一种。在这种地区扩容的趋势之下,政府必须创新管理,构建
“统分结合”的区域合作机制。李占荣、唐勇在《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实施的法
治保障体系研究》中从立法、执法、守法三方面论述了区域规划法治保障体系,
认为长三角区域的规划和实施都需要立法保障,应当制定基本法,并且同时需要
消除地方立法间的冲突;在执法方面应当建立专门的区域协调机构负责执法协调
问题;在司法方面要真正落实司法独立理念,建立具有一定中立地位的司法机构,
以消除司法权力地方化。
2、国外研究现状与实践
加拿大早在 1868 年就制定颁布了第一部《渔业法》1869 年通过了《沿海渔
业保护法》1997 年颁布《海洋法》之后,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综合性海洋管
理立法的国家。之后制定了《加拿大海洋战略》提出的海洋管理工作要点可以概
括为:坚持一个方法,即生态方法;重视两种知识,即现代科学知识和传统生态
知识;坚持三项原则,即综合管理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预防为主原则;实现
三个目标,即了解和保护海洋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确保加拿大在海洋
事务中的国际地位;加强三种协调,即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政府与产业界的协
调以及政府、产业界和广大公众的协调。
1979 年成立了海洋渔业部以及之后成立
了海洋事务管理机构,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也注重海洋环境的保护亦在可持续。
美国在 1974 年就开展了海洋经济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了“海洋GDP”的概念。
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海洋发展战略规划,并且在充分归纳和吸收了海洋
科技界、管理界、海洋产业界及其他社会各界对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意见、观点
后,于 2007 年发布了《规划美国今后十年海洋科学事业:海洋研究优先计划和实
参见张玉洁,李红丽.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立法协调机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103-107.
参见易凌.长三角海洋法规差异冲突与协调[J],法治研究,2010,(12):56-63.
参见程必定.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及政府管理创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133-138.
参见李占荣,唐勇.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实施的法制保障体系研究[J].法治研究,2007,(6):60-64.
参见朱建庚.《加拿大海洋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经营者管理,2011,(20):28-31.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
施战略》其研究的重点是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活动,注重海洋技术的开发和研
究,其目的是在保护海洋的前提下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海洋产业与
一切可调动因素的联结,一体化发展资源、资金、服务和市场。
日本政府在《海洋基本法》2007)的基础上,在 2008 年制定了《海洋基本
计划草案》(简称《草案》)日本在发展海洋经济时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合
作与交流,以大型港口为依托,以海洋技术进步为先导,形成了多个沿海区域,
提出了“海洋开发区都市构想”“知识集群创成事业”等理念,开展适合本地区
的海洋开发。
纵观各国海洋经济法治研究与实践,大体有以下几点:其一,地域间合作交
流;其二,各产业联动发展;其三,地区政府间协调管理;其四,兼顾经济可持
续。
国内外关于海洋法治的研究现状及实践情况是海洋经发展区域联动执法机制
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学者多从海洋立法体系方面进行研究,但是一切的法治皆由
立法而起,因此对这些研究的分析对文章理论写作部分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区域经济合作领域的研究
1行政法学研究领域。地方政府缔结行政协议进行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
要方式。叶必丰教授在其研究课题中首次提出“行政协议”这一概念,并在《
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性行政协议——以长三角区域为样本》一文中详
述了“区域性行政协议”的法治基础、缔结以及履行等问题。范利平在《泛珠三
角区域合作中的政府协议》中把“区域性行政协议”界定为“政府协议”,并分析
“区域性行政协议”的必要性以及订立等问题。何渊在《论行政协议》一文中
详细阐述了“行政协议”的含义、宪法依据、法律地位、缔结程序以及主要条款
等问题。总之,虽然行政法学界对区域行政协议已经有了研究历史,但是目前为
止,该领域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概念层次,并未有更进一步深层次的论述,也没有
涉及到行政联动执法领域。
2宪法学研究领域。宪法学界学者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对本文研究联
动执法权限设置以及联动模式选择具有很大的启发。辛向阳2006认为,地方
保护主义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顽疾;焦科龙2006
参见侯晓静.国外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对中国的启示——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优势产业培育为例[J].
营管理者,2011,(11):17-18.
参见叶必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法制协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5-13.
参见叶必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性行政协议——以长三角区域为样本[J].法学研
,2006,(3):57-69.
参见范利平.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的政府协议[C].]汪洋,广州市法学会.法治论坛 2006 年第 2.广州:花城出
版社,2006:147-155.
参见何渊.论行政协议[J].行政法学研究,2006,(3):43-104.
参见辛向阳.法治框架内的中央与地方关系[M].中国改革,2006,(7):13-15.
参见焦科龙.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M].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3):124-129.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海洋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一方面满足了国家及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经济形式的多元化。由于海洋和海洋经济本身的特殊性,在实现海洋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的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如缺乏高层次立法保障、地方立法的不协调、经济执法困难等。立足海洋经济发展现状,通过对各地海洋经济发展中执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从法学理论、经济学理论、行政管理理论、政府监管理论及社会学理论等方面对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区域联动执法机制的构建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海洋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机制建设有所裨益。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2003年以来便提出的经济发展计划,之后在“十一五”、“十...

展开>> 收起<<
海洋经济发展中区域联动执法机制构建研究.pdf

共66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周伟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6 页 大小:714.72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3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