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发电项目中的特许招投标制度研究

VIP免费
3.0 周伟光 2024-09-30 4 4 545.35KB 48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光伏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
义重大。早在 2007 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光伏产品制造国。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反
差的是,截至 2011 年底我国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仅有 3GW总装机容量尚不到
全球的 5%2011 年新增量也仅占全球的 7%,占我国 2011 9000 万千瓦新增发
电装机容量的 2%这种巨大的反差也带来了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诸多
矛盾:未能有效地通过发展光伏产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从根本上背离了我
国发展光伏产业的初衷。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重心应转移至下游光伏产品应用环
节,其中光伏发电,尤其是光伏并网发电应成为重中之重。
本文主要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光伏发电特许招投标项目对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意义,研究分析特许经营项目在招标中出现的问题,最
后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考。论文第二章对特许经营招投
标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第三章介绍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第四
章对我国现有的光伏发电特许招投标项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项目招标中出现
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作出了深入的思考;第五章在文章前四章的基础上,从两个方
面对本文研究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第六章,也是本文最后一章,对本文的研
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
1.系统的研究了光伏发电特许经营招标对我们光伏产业发展的深远意义。目
前国内对光伏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该产业的现状、问题的探讨,并以此
为基础提出政策建议,学术界针对光伏产业下游并网发电环节的研究还极其稀少。
本文敏锐的观察到光伏发电特许项目的作用,并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2.从产权基础角度对特许经营招投标中出现的恶性竞标进行了论证。本文通过
建立古诺(数量)竞争模型,对招标过程中国企和民营企业的竞争行为进行了研究,
论证出国有企业因为存在产权扭曲而导致的恶性竞标。
3.从不对称竞争与不对称管制角度提出了解决光伏发电特许经营招标项目中
出现的恶性竞争问题。特许经营招标本身是政府管制的一种形式,本意是提供一
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平台。但在光伏发电项目特许招标项目中却出现了国企与民
营企业的不对称竞争,违背了主管部门的初衷。因此需要引入不对称管制来进行
校正。
关键词:特许权招标;光伏产业;不对称管制;国企垄断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The solar industry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new growth poi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 will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otovoltaic-related industry and
other related industries,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expanding employment, the major significance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early as in 2007,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photovoltaic
manufacturer. However, in stark contrast with this, as of the end of 2011, China's
grid-connected PV installed capacity only 3GW, less than 5% of the global total installed
capacity. 2011 the new installed volume accounted for only 7% of the world, accounting
for 2% of 2011, 90 million kilowatts of new power generation capacity. Such a great
contrast also brought China's energy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y contradictions: failed to effectively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which go against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in
China; photovoltaic products are exported can easily result in the i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riction, which is not good for China's photovoltaic enterprises to
grow bigger and stronger.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V industry should be
transferred to the downstream photovoltaic products application areas, including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especially in grid-connected PV.
Based on the above reality, this paper studies BOT mode, and then it analyses the
present circumstances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and, at last, constructs government
regulation policy of Charter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s. In addition to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is majorly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research, chapter one makes a study on theories of
BOT mode. This chapter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of BOT and it’s mechanism to make it
work. The chapter summarizes the previous research and looks up the deficiency, then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innovations in the paper. Secondly, chapter 3
analyses the present circumstance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Thirdly, chapter 4 makes
research on the reason of the problem. There are two reasons that can explain what
happened on those charter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s.Finally, chapter 5
constructs government regulation policy of Charter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s form two sides.
Keywords: BOTphotovoltaic industryasymmetric controlmonopoly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
第三节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主要创新点 ................................................. 5
第二章 特许招投标制度的理论分析 .................................................................... 7
第一节 特许经营权竞标理论 ......................................................................... 7
第二节 特许经营者准入竞争方式 ................................................................. 8
第三节 特许招投标制度的作用机制 ............................................................11
第三章 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 14
第一节 国外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 14
第二节 国内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 17
第三节 特许招投标项目对我国光伏产业的重要意义 ............................. 20
第四章 我国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招投标项目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22
第一节 我国光伏发电特许招投标项目现状 ............................................... 22
第二节 光伏发电特许经营项目的主要问题 ............................................... 24
第三节 光伏发电特许经营项目低价中标的原因分析 ............................... 25
第五章 完善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特许招投标制度的思考 ................................ 33
第一节 引入不对称管制的必要性及其管制路径 ....................................... 33
第二节 ........................................ 37 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招标制度的再优化
第六章 结语 .......................................................................................................... 42
................................................................................................................ 43 参考文献
III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近年来,光伏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这一清洁能源产业的
发展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
大。发展前景的强烈预期与各级政府鼓励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强有力地推动了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迅猛发展。早在 2007 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光伏产品制造
国。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截至 2011 年底我国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仅
3GW总装机容量尚不到全球的 5%2011 年新增量也仅占全球的 7%,占
2011 9000 万千瓦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 2%。这种巨大的反差也带来了我国
能源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诸多矛盾:未能有效地通过发展光伏产业降低温室气
体排放强度,从根本上背离了我国发展光伏产业的初衷;光伏产品大量出口极易
遭致国际贸易摩擦,不利于我国光伏企业做大做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重心应
转移至下游光伏产品应用环节,其中光伏发电,尤其是光伏并网发电应成为重中
之重。本文将从上网电价这一电力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出发,剖析光伏并网发电
项目特许招投标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
思考。也期望以此为解决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矛盾提供一个新的切
口。
二、选题意义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潜在问题不少。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严重
依赖于国外市场,光伏发电核心技术基本被外国控制,光伏产业链发展极不平衡,
不利于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国内有关光伏发电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对该产业的现状、问题的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政策建议,学术界针对光伏产
业下游并网发电环节的研究还极其稀少。而本文将针对这一环节出现的诸如上网
电价的形成机制,政府管制等问题进行研究,无疑会给我国光伏发电产业政策的
制定和改进提供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另外,本文对我国光伏发电项
目中的特许招投标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思索,特别是对特许招投标过程中产
生的不对称竞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进一步丰富了现有特许招投标理论。
1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关于特许权招投标研究现状
国外最早研究特许经营的是英国人凯德维克Chadwick1896 年,他在研
究当时法国自来水行业实行特许经营时,建议把它作为维多利亚社会改革的一个
环节将其引进城市城市公用事业,引起了对特许经营在理论上和政策上的讨论;
1910 年,威尔考克斯(Wilcox)注意到了这一经营方式;1968 年,德姆泽采
Demsetz)在他发表的一篇名为《为什么管制基础设施》的文章中提出了特许
投标理论,强调在政府管制中引进竞争机制,通过招标的形式,在某产业领域内
让多家企业竞争独家经营权(即特许经营权)一在一定质量要求下,由提供最低
报价的那家企业取得特许经营权。之后,这一经营方式才真正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72 年,美国的波斯那尔(Posner)提出在有线电视节目引进特许经营。20
70 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推行行政改革,在公用事业领域内掀起了一股“私有
化”风潮,英美法西班牙等国把这种经营方式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供电、通讯、
有线电话、城市供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的经营和建设,并在实践中形
成了世界认可的法国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模式,即政府与民营公司签订包括城
市公用事业运行、维护、改建和扩建的合同。国外对其研究比较成熟,总的分为
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特许经营运行方式的研究
一般来说,特许经营方式主要是指 BOT 方式,即 Build-Operate-Transfer
也就是简单的建设-经营-移交。通常所说的 BOT 实际上至少包括以下三种具体
方式:BOTBOOTBOO由于项目的时间、地点、外部环境、政府的限制和
要求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同,又衍生出了许多其它形式,如 BRODBOT
BOOSTBODDBOMFBOOT 等,这些形式统称为 BOT 方式。
(二)对特许经营项目风险的研究
特许经营方式意味着一系列的合同,因此其中风险是比较大的,如何评估和
规避风险一直是特许经营方式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对 BOT 风险的研究中,研究
最多的是政治风险。金融风险是另外一个重要的风险。波利斯等人指出 BOT
目的金融风险表现在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汇率风险三个方面。由于 BOT
方式常用于跨国投资,汇率的变化或兑现的困难也会给项目带来风险。
(三)对 BOT 项目特许权期的研究
特许权期是 BOT 专营合同中最关键的内容之一,是否能合理确定特许权期
限是保证投资者和政府方权益的关键,是划分政府和投资者各自权利、义务和职
责的时间分界线。例如 Tiong 认为不同的特许期限定可以使政府和项目公司承担
2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光伏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早在2007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光伏产品制造国。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截至2011年底我国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仅有3GW,总装机容量尚不到全球的5%。2011年新增量也仅占全球的7%,占我国2011年9000万千瓦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2%。这种巨大的反差也带来了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诸多矛盾:未能有效地通过发展光伏产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从根本上背离了我国发展光伏产业的初衷。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重心应转移至下游光伏产品应用环节,其中光伏发电,尤其是光伏并网发电应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主要...

展开>> 收起<<
光伏并网发电项目中的特许招投标制度研究.pdf

共48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周伟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48 页 大小:545.35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3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