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灯》经济词汇研究
![](/assets/7a34688/images/icon/s-pdf.png)
VIP免费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歧路灯》是清人李绿园用带有河南地方色彩的语言写清初河南社会生活的
一篇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继清人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之外的又
一巨著,在我国小说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歧路灯》作者
李绿园系中州学士,作品的题材也取自中原,因此在语言上使整部作品带有浓厚
的地方特色,这部著作语言朴素而生动,口语化程度较高,对于近代汉语语言研
究以及当时河南方言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语言资料。因此,《歧路灯》作
为近代汉语研究的史料十分合适。事实上,《歧路灯》经济词汇和其他词汇一样,
多彩多姿,相当丰富。《歧路灯》经济词汇的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商
品流通扩大,因此,有必要对《歧路灯》经济词汇进行详细的研究。
本文借鉴汉语词汇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穷尽统计《歧路灯》经济词汇的基
础上,全面收集这些经济词汇所出现的句子,而后根据它们在句子中的功能和语
义内容,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论证,横向与《儒林外史》中的经济词汇互相比
较,揭示《歧路灯》时期经济词汇的典型历史特点。最后从《歧路灯》经济词汇
的角度来举例说明《汉语大词典》编纂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推动《歧路
灯》语言研究向纵深发展,并为汉语词汇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全文共四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歧路灯》这部小说的一些基本情况及语
言研究现状,介绍经济词汇的研究现状和研究价值,还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等做了
介绍;第二章,经济词汇的界定和分类,首先对《歧路灯》经济词汇作了界定,
然后对搜集整理的经济词汇进行分类,并举例分析;第三章,分析了《歧路灯》
经济词汇的结构和用法,并与《儒林外史》经济词汇进行比较;第四章,经济词
汇和词典编纂,以《歧路灯》经济词汇为考察主体,及其他文献中的用例,从词
条、义项、书证等方面,对《汉语大词典》中的一些缺失进行商补。最后得出结
论,《歧路灯》经济词汇复音词占绝对优势,符合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到复音节方向
发展规律的,经济活动的复杂,也决定了表示经济的词汇的复杂。
关键词:《歧路灯》;经济词汇;分类;比较研究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Qiludeng is the Qing Dynasty used the language to describe the local color with
Henan Henan Qing vernacular social life of a long novel by Li Luyuan.Qiludeng
following outside of the Qing Dynasty novel"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The
Scholars "another masterpiec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our novel, has a very
high literary value. Liluyuan Department of "Qiludeng" Zhongzhou Bachelor,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work is also taken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the whole works with
stro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language, the language of this book is simple and vivid,
colloquial higher degree, for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study as well as the time the
Henan dialect of research provides a rich and valuable language. Therefore, Qiludeng is
as historical data of the Modern Chinese Studies is very appropriate. In fact, Qiludeng
economic words and other words, is colorful, rich. Economic vocabulary Qiludeng
diverse, reflect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prosperity at that time, the expansion of the
circulation of commoditi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conomic vocabulary of
Qiludeng "detailed study.
This paper to learn Chinese Lexicology latest theoretical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in
the exhaustive statistical "Qiludeng" economic terms, a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the
sentence in these economic vocabulary, then according to their function in the sentence
and semantic content from a variety of angles economic vocabulary analysis,
argumentation, horizontal and Scholars "compare and the economic vocabulary to
reveal Qiludeng period typical historical features. Finally, to illustrate the "Chinese
Dictionary" codification exist some problem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conomic
vocabulary Qiludeng, hoping to promote the "Qiludeng language research to develop in
depth, and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vocabulary.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Chapter I,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Qiludeng novel
situations and language Research, Research on economic vocabulary and research value,
also described in this study methods; Chapter II, economic vocabulary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the first economic vocabulary of Qiludeng "was defined, classified and
collected economic vocabulary and example analysis; Chapter,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 Qiludeng economic vocabulary and usage, and "the Scholars economic
vocabulary comparison; Chapter economic vocabulary and lexicography,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to Qiludeng economic vocabulary and use cases in other literature,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I
the terms, the meaning, interpretation, documentary evidence, and some missing
Chinese Dictionary supplier complement. The last, concluded, the economic vocabulary
polysyllabic words "Qiludeng dominant, in line with the Chinese vocabulary to the
complex syllable direction of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monosyllabic, the complexity
of economic activity, but also determines the complex said the economic vocabulary.
Key words: Qiludeng; economic vocabulary; classification; Comparative Study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V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歧路灯》的作者、版本、价值………………………………………1
第二节 《歧路灯》的语言研究现状……………………………………………2
第三节 经济词汇的研究现状和研究价值………………………………………2
第四节 《歧路灯》经济词汇的研究方法………………………………………4
第二章 《歧路灯》经济词汇的界定和分类…………………………………………5
第一节 经济词汇的界定…………………………………………………………5
第二节 从业人员类经济词汇………………………………………………5
第三节 市场类经济词汇……………………………………………………7
第四节 物资类经济词汇………………………………………………………12
第五节 经济活动类经济词汇…………………………………………………177
第三章 《歧路灯》经济词汇结构和用法分析……………………………………22
第一节 经济词汇结构分析……………………………………………………22
第二节 经济词汇用法分析……………………………………………………24
第三节 《歧路灯》、《儒林外史》经济词汇比较……………………………28
第四章 经济词汇与词典编纂………………………………………………………35
第一节 词目未收………………………………………………………………35
第二节 义项缺漏………………………………………………………………39
第三节 书证晚出………………………………………………………………41
结语……………………………………………………………………………………44
参考文献………………………………………………………………………………46
附录一…………………………………………………………………………………50
附录二…………………………………………………………………………………57
致 谢…………………………………………………………………………………58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歧路灯》的作者、版本、价值
《歧路灯》的作者李绿园,名海观,字孔堂,号绿园,河南汝州宝丰县人,
乾隆丙辰举人,晚年别号碧圃老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卒于清乾隆五
十五年(1790)。祖父李玉琳是个普通的秀才,康熙三十年,因豫西大旱,携眷外
走,流落到宝丰县曹镇乡宋寨村安家,靠教书为生。康熙四十六年,李绿园在宋
寨出生。李绿园天资聪慧,沉潜好学,他13岁入城应童子试,乾隆元年30岁时考
取恩科举人。但这以后,他在科举上很不顺利,从中举到他父亲逝世,这12年间,
曾有四次会试,终未考取。直到乾隆三十七年,才得以任贵州思南府印江知县。
第二年他返回宝丰,在家未住满3年,便到原籍新安县教书。在此期间,他一方面
编定了他的诗集《绿园诗集》两卷,另一方面继续从事写作,完成了《歧路灯》
后半部分的撰写。由于他的儿子李蓬在吏部任职,乾隆四十四年,他前往北京,
大约闲居4年,于乾隆四十八年返回宝丰。李绿园的一生,身历康熙、雍正、乾隆
三朝,几乎与18世纪相始终。他勤于著述,主要著作有《绿园文集》、《绿园诗钞》
4卷、《拾君录》12卷、《家训淳言》(81条)和长篇小说《歧路灯》。
《歧路灯》是一部以教育子弟为主题的长篇小说,70余万言,108回,在当时
可谓独树一帜。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从多方面展现了明清社会的市井风貌,是当
时社会的一幅“清明上河图”。“它用带有河南地方色彩的语言写清初的河南社
会生活,”(姚雪垠)是研究二百年前中原地区语言的珍贵资料。是一部“只逊于
《红楼梦》一筹,与《儒林外史》是可以并驾齐驱的”①力作。此书脱稿后,向以
钞本流传,知者甚少。后流传在豫西、豫中城市。
1918 年,蒋瑞藻的《小说考证》曾引述了《阙名笔记》中一段对《歧路灯》
的评价,这是上世纪所见最早的有关《歧路灯》的记载。1924 年,洛阳清义堂出
版了《歧路灯》的石印本,共 105 回,这是《歧路灯》问世以来的第一个印本。
1927 年,北京朴社又出版了冯友兰兄妹校订的《歧路灯》校点本,可惜只印了第
一册 26 回,未见下文。书首有冯友兰写的一篇长序,该序对《歧路灯》的思想内
容及艺术上的得失作了全面的评价;书中另附有董作宾写的《李绿园传略》,对李
绿园的生平作了初步考证与整理。冯、董的两篇文章,可以说是关于李绿园与《歧
① 白本松主编.河南文学史(古代卷)[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年第 1 版,第 286 页.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路灯》的最早的学术研究成果。上个世纪 60 年代,河南学者栾星经过近十年
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歧路灯》的校注工作。由于当时出版不易,一直到 1980 年,
才由现在的中州古籍出版社原中州书画社出版了《歧路灯》栾星校注本。
《歧路灯》可以说是继清人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之外的又一巨著,
在我国小说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歧路灯》作者
李绿园是河南人,作品的题材也取自中原,又能够用具有河南地方色彩的方言写
清中叶的河南社会生活,因此在语言上使整部作品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作品的
语言朴素而生动,口语化程度比较高,极具有代表性,又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因此,《歧路灯》作为近代汉语研究的语料十分合适。
第二节 《歧路灯》的语言研究现状
纵观近百年来《歧路灯》研究的历史,我们发现:一、与同时代的《红楼梦》、
《儒林外史》相比,《歧路灯》的学术价值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1949 年后各种
版本的中国文学史,大都未曾提及这部作品。二、在有限的研究论著中,研究《歧
路灯》的思想倾向、民俗及作者生平的较多,而涉及语言研究的则很少,《歧路灯》
的语言学价值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学术界对《歧
路灯》的研究集中在民俗学和文学两个方面,最近几年,从语言学角度对其研究
的也有一些,主要有:
1.从语音方面对《歧路灯》的研究:最早的有晴天(1934)的《歧路灯与河
南方言》,张生汉(2001)、赵丽娜(2004)、刘永华(2005)、马晓燕(2009)等
人,从语音的角度对《歧路灯》里面的方言词汇进行了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2.从语法方面对《歧路灯》的研究:主要有冯春田(2004)、张蔚虹(2005).
马利(2006)、 柯移顺(2005)、 秦晶(2006)、谢燕琳(2006)、 李俊辉(2006)、
傅书灵(2007)、毛晓新(2009)、马凤霞(2010)等都从语法方面对对《歧路
灯》的进行研究,扩大了对《歧路灯》研究的范围。
3.从词汇方面对《歧路灯》的研究:最早有张生汉先生(1999)《<歧路灯>
语词汇释》,后有程志兵(2009),苑志红、李文娟(2009),王兵(2011),王
宝红(2010)等人。
第三节 经济词汇的研究现状和研究价值
从收集的资料显示,虽然有一些文章对《歧路灯》语法词汇问题已做讨论,
但是有关《歧路灯》经济词汇研究的材料甚少,仅发现张生汉在《<歧路灯>语词
汇释》里,对部分经济词汇进行了汇释,但是没有对《歧路灯》经济词汇进行系
统的分类研究。总体来说,目前学界对经济类词汇的研究还比较少,仅有的小部
摘要:
展开>>
收起<<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歧路灯》是清人李绿园用带有河南地方色彩的语言写清初河南社会生活的一篇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继清人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之外的又一巨著,在我国小说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歧路灯》作者李绿园系中州学士,作品的题材也取自中原,因此在语言上使整部作品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部著作语言朴素而生动,口语化程度较高,对于近代汉语语言研究以及当时河南方言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语言资料。因此,《歧路灯》作为近代汉语研究的史料十分合适。事实上,《歧路灯》经济词汇和其他词汇一样,多彩多姿,相当丰富。《歧路灯》经济词汇的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商品流通扩大...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22 17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10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3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3
-
VIP免费2025-01-09 10
作者:周伟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60 页
大小:791.83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