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堂集》与《五代史平话》词缀比较研究

VIP免费
3.0 周伟光 2024-09-29 4 4 929.25KB 42 页 15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祖堂集》是现存最重要的禅宗祖师语录资料之一。书中记录的禅师大多数是九世纪的
人,多活动于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广东浙江等地区,由于该书是现存最早的禅宗语
录,所以倍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祖堂集》可以看成是九世纪语言的记录,所以此书又
是研究唐五代汉语词汇、语法的重要资料。书中的词缀丰富多样,从中可以窥探汉语发展变
化的一个小小侧面,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汉语史的发展变化。
《五代史平话》成书于宋元时期,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反映当时语言的重要资料。作为现
存最早的“讲史”话本,近些年来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不过,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
还没有发现关于该书词缀系统研究的成果。本文选取《五代史平话》中的词缀作为研究对象,
是对这方面作的一个补充。
本文采用前辈时贤关于词缀研究的基本观点,将词缀的特点定义为,位置固定,词义基
本虚化、必须粘附在词根之上、有一定的语法功能。根据这一性质特点,我们提炼出《祖堂
集》和《五代史平话》中存在的若干词缀、老、初、子
家、者、娘、郎、(尔、)、自 、复 、当 、来 、相 、其 、取 、生 、地 、底 、个 、于 ()
采用分类归纳的方法,对它们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在分类描写的基础上,我们依据统
计数据将《祖堂集》与《五代史平话》中出现的词缀进行了对比分析。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对《祖堂集》《五代史平话》当时的语言有了更为深刻的
了解。在共时研究中,本文逐个分析了各词缀所构成词的音节特点、法结构以及语
法意义,并附有相关例句加以分析说明。在历时研究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同样具有特
点且口语语料丰富的《金瓶梅》中的词缀作为比较对象。说明从祖堂集》《五代
史平话》,再到《金瓶梅》时代,词缀的构词能力从总体上看有所增强。
关键词:祖堂集 五代史平话 词缀 比较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Zutangj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about the patriarch of Zen Buddhism, providing us a
precious resource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colloquial language. The patriarchs recorded in
this book are mainly from Fujian, Hunan, Hubei, Guangdong, Zhejiang, etc. in 9 century. This
book can be recognized as the record of the language in 9 centuryso this book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when studying th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during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Tales on the Five Dynasties came out in the Song &Yuan dynasty. As the earliest tale of
telling history, it has been studied by many scholars, but the study of the affixes in that book is few,
so this paper chooses Tales on the Five Dynasties as the subject of study, trying to make up this
blank.
Summing up the study of the former scholars, we conclude the basic features of affix: a fixed
position,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its meaning, a need to appear together with the word root, and
having some grammatical function in some extent. According to those characteristics we select the
following affixes in Tales o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Zutangj: ,,,,,,,,,,,
,,,,,,,,,,,,,,,.On the basic of a systematic description of those
affixes, we compare the affixes in Zutangj with Tales on the Five Dynasties with the help of the
statistic data we’ve got, to have a much clear summarization.
Through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study, we’ve a much clea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two
books. About synchronic study, this paper analyses each affix in the words by their syllable
characteristics,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grammatical meaning with sentences those affixes are in.
About diachronic study, this paper choose the affixes in Tales on the Five Dynasties, in which
there are also full of spoken language material, as the comparing object. Finally, we find out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from Zutangj to Tales on the Five Dynasties till the Lotus, the affixes are on a
way of increasing their formation ability.
Keywords: Zutangj;Tales on the Five Dynasties; affixescomparation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I
目录
第一章 绪论··································································································································4
第一节 词缀研究概述···········································································································4
第二节《祖堂集》与《五代史平话》研究的现状······························································5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材料、方法、意义 ···············································································6
第二章《祖堂集》与《五代史平话》前缀的历时描写······························································7
第一节 前缀“阿”“老”“第”“初” ·············································································7
第二节 前缀“是”“打”“可” ·····················································································11
第三章《祖堂集》与《五代史平话》后缀的历时描写(上) ················································14
第一节 后缀“子”“儿”“头”“家”“者”······························································14
第二节 后缀“郎”“娘”“然”(而、尔)“自”“复” ············································20
第四章《祖堂集》与《五代史平话》后缀的历时描写(下) ················································24
第一节 后缀“当”“来”“相”“其”“取”······························································24
第二节 后缀“生”“地”(底)“个”“于”································································27
第五章《祖堂集》与《五代史平话》词缀对比分析································································32
第一节 《祖堂集》与《五代史平话》词缀的共同特点 ··················································32
第二节 《祖堂集》词缀的历时变化 ·················································································33
第三节 《五代史平话》词缀的历时特点 ·········································································34
第四节 《祖堂集》《五代史平话》与《金瓶梅》词缀的历时比较·································35
结语 ·············································································································································40
参考文献······································································································································41
致谢 ·············································································································································43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词缀研究概述
我国学者用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对于词缀的系统研究,始于 1989 年《马氏文通》一
书。马建忠在该书中的《实字卷之六·状字诸式之三》中列举了诸多例句对“然”“如”“乎”
等字作了分析,认为他们可以加在“重言之后”。同时也认为 “然”“焉”“如”“乎”“尔”
“若”“斯”等字多加在描写事物状态的词之后,作为“状辞之助语矣”马氏对词缀的这种
分类探讨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大进步,同时也为后人对词缀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在马建忠之前,也有学者认识到了文献中词缀的存在。但由于时代发展限制,既没有人
进行理论的探讨,也没有人作系统研究。谈到词缀,学者们大都只是将其归为“辞”一类。
比如最早我们可以追溯到汉代毛亨等注疏家们的著作中,他们在解释五经的过程中把其中出
现的虚词统以“辞”概括。例如解释《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毛传》
“思,辞也。”这说明毛亨以及当时的语言学者已经发现实词与虚词的区别,他将这一类没
有实义的虚词“思”注明为“辞”就是证明。而这类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当然也包括我们今
天所讲的词缀;再比如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指出“生”为“语助”。另外两个宋代学
者洪适、洪迈兄弟也分别在自己的著作《隶释》《容斋三笔》中提到了词缀“阿”“老”
自马氏对词缀作了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较深入的分类分析之后,在随后出现的现代学者
中,首先对词缀研究有贡献的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杨树达先生。他在《高等国文法》中明确提
出了“语首助词”“语中助词”“语末助词”的概念,并在“语末助词”下进一步提出了
“语尾”。他的分析详实、系统,而且涉及的词缀具有一定规模,对词缀的研究做出了重要
贡献。
在杨树达之后,语言学界的两位泰斗级人物吕叔湘和王力也对词缀问题进行了各自的研
究。吕叔湘于 1940 年和 1949 年分别发表的两篇论文《释您,俺,咱,喒,附论们字》《说
代词后缀“家”在马建忠、杨树达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全面地对词缀进行了探讨。王力的《汉
语史稿》一书中也有对词缀问题的分类介绍,类别更加细致全面,研究也更为深入。
此外,同一时代的国外的学者对词缀的研究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比如太田辰夫的《中
国语历史文法》一书中提到了“接头辞”“接尾辞”的概念,虽然他所使用的名称和我们
所称的“词缀”有所不同,但是主要研究的对象都是指词缀。他的论述严谨系统,分类清楚,
对我们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到了五十年代,我国涌现出大量探讨词缀问题的论文,其中有何融《汉语动词词尾“将”
的研究》胡裕树、张斌《词的范围、形态、功能》易熙吾《汉语中的双音词》马克前《迭
字词尾初步研究》等,这些论文都从不同侧面对词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使词缀的研究更
上了一层楼。
此后,在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短暂停息之后,学术研究在八十年代之后绽放了更加靓丽
的光彩,其中也不乏关于词缀问题的研究著作。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
探》1979。在此书中,他谈到了“词汇的搭头作用”。并提出,词缀的出现是出于口语表
达中音节的需要;任学良《汉语造词法》1981)将词缀列为一种构词的方式;白兆麟《衬
音助词再论》1991认为,“上古汉语里的‘有、其、言、于、斯、思’等字,非紧紧地
依附于词根,而是若即若离地运用于词根之后,其使用也并非整齐划一,而是灵活多样的。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5
不仅不能跟西方语言里的词缀相比,也不能跟现代汉语的一些词头词尾相比。其独立性很强,
应该看作助词。其作用是增足音节,调谐节奏,舒缓语气。为了不损害上古汉语语法体系的
总格局,不必为‘然、若、如、尔’几个与西语后缀极相似的字单列‘词尾’一类。应该建
立或健全助词这一类别,将上述一类词划入‘衬音助词’
从最初的古人将词缀归类为“辞”的理解,到后来学者们提出的语首助词、语中助词、
语末助词的概念,一直到现代“词缀”的出现,表明我国学术界对词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
从国内的马建忠、杨树达、吕叔湘等学者到国外的太田辰夫等学者对词缀的分析和研究表明,
汉语词缀研究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当然也要看到,尽管我们对词缀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但是当前汉语词缀研究在欧美一些国家仍旧响应寥寥,词缀研究中的国际交流与国际化视野
还有不小差距。
第二节《祖堂集》与《五代史平话》研究的现状
《祖堂集》是重要的禅宗祖师语录资料,是研究我国古代白话的重要史料。书中记录的
禅师大多数是九世纪的人,多活动于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广东、浙江等地区,所以倍
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多把它当作研究唐五代时期禅宗史、汉语白话口语、方言、
社会史、文化史等方面的重要资料。《祖堂集》是一部很好的反映晚唐五代时期口语特点的
禅宗史书,书中所记录的禅师主要生活在现在的福州、泉州、漳州一带,因此具有很强的南
方方言的色彩。因《祖堂集》的词汇很接近当时的口语,为此出现了一批词语考释的论文。
最早对《祖堂集》进行研究的是日本学者柳田圣山教授,在他的影响下,这部书才得以
被国内外众多读者所知晓。我国学者最初研究的《祖堂集》版本也是从日本引进过来的,
时引进的还有柳田圣山为《祖堂集》所作的索引。《祖堂集》引进以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对
其产生了兴趣并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要属张美兰先生的《<祖堂集>语法研究》最为
突出。《祖堂集》中的词缀多种多样,其中有的词缀沿用传承了前代用法,也有词缀发展
出了新用法。通过研究,希望从中可以窥探汉语发展变化的一个小小侧面,帮助我们进一步
认识汉语史的发展变化。
《五代史平话》是记载着梁、唐、晋、汉、周五代的历史的话本。较为传统的说法是认
为其成书于宋代,也有人认为是金代或元代。此书情节简洁,语言平实易懂,其中有不少当
时的俗语口语,是研究宋元时期汉语词汇、语法的重要语汇资料。过去的学者们也对其作了
不少研究,但是主要针对其文学、史学或文献价值,而对于其中的语言现象的研究则属寥寥。
国外的学者中仅有日本学者寺村政男的《宋元白话语汇汇释——〈新编五代史平话编〉》一
文是研究《五代史平话》中的词汇的。在国内的学者中,少数大家很早就注意到了其中一些
语法的特别之处,如吕叔湘的研究涉及到了书中出现的三身人称代词“咱、您、(每)。近
几年出现的有关《五代史平话》的研究有对书中的动补结构、介词、疑问句、人称代词等的
研究。如周文娟在《<平话>中的结构助词》(2008)和周偈琼、林源在《<平话>真性疑问句
研究》(2009)沈晓敏《<新编五代史平话>人称代词研究》等,而对于其中词缀的研究则不
是很多。所以本文选取这一选题,是对该书语法研究的一个补充。
关于词缀,我们采用前辈时贤的传统说法,即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的一种附加式构词成
分。词缀本身应是不具有语法意义的,但是有的词在虚化成词缀的过程中,它本身的实义还
没有完全消失,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它所带有的语法意义,有的学者便将这一类词缀归入“类
词缀”中。“类词缀”经过一定时期的演化发展,也是会完全演化为没有任何语法意义的完
全的词缀的。
词缀的主要特点是:位置固定,词义基本虚化、必须粘附在词根之上、有一定的语法功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祖堂集》是现存最重要的禅宗祖师语录资料之一。书中记录的禅师大多数是九世纪的人,多活动于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广东、浙江等地区,由于该书是现存最早的禅宗语录,所以倍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祖堂集》可以看成是九世纪语言的记录,所以此书又是研究唐五代汉语词汇、语法的重要资料。书中的词缀丰富多样,从中可以窥探汉语发展变化的一个小小侧面,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汉语史的发展变化。《五代史平话》成书于宋元时期,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反映当时语言的重要资料。作为现存最早的“讲史”话本,近些年来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不过,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还没有发现关于该书词缀系统研究的成果。本文...

展开>> 收起<<
《祖堂集》与《五代史平话》词缀比较研究.pdf

共42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周伟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42 页 大小:929.25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