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assets/7a34688/images/icon/s-pdf.png)
VIP免费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城市化、现代
化进程不断加快。这种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的财政分权是密切相关的,财政
分权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政治晋升激励以
及高度的中央政治集权,使得中央政府掌握了地方政府官员的人事任免权,而以
GDP为主要政绩考核指标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体系促使地方政府易为发展经济
而忽略其他目标,环境就是如此。在财政分权的激励下,地方政府为增加地方财
政收入,以及获得政治晋升机会,往往将优势资源投入到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领域,
或降低环境保护门槛、采取优惠措施吸引污染严重企业到本地区投资。因此,本
文认为:财政分权度的提高是环境污染程度加重的重要原因。
本文采用我国1999 至2010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了我国财
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支出分权度指标和收入分权度
作为财政分权度指标,得出结论:三种污染物的排放量都随财政支出分权度的提
高而增加,收入分权度与环境污染关系不确定或者不显著。在将全国分为东、中、
西部地区,检验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地区差异后,发现各地区的财政支出
分权度也都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关系,且在中、西部,财政支出分权度对环境污
染的作用程度相对东部都要更大。
本文在研究财政分权度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时,试图加入其它一些,诸如第二
产业占GDP比重、实际利用外资等变量,来提高解释的精度,但是实证结果发现
他们的作用不是很确定或者不显著。
要改善我国环境污染状况,应先改进我国的政治晋升激励机制,改变过去单
一的以GDP 为指标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将环境质量指标纳入考核内容。
其次,建立健全的财政收支管理体制,将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相统一。
关键词:库兹涅茨曲线;激励机制;财政分权;环境污染;经济发展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The last 30 years has seen an economic achievement of China so dramatic that had
drawn th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world.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are speeding
up. This ki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in close association with the fiscal
descentralization of China, which inspired the initiatives among local government to
pursue economic growth. The incentives of political promotion and the power
centralization of central government implied that the patronage of loacal chief officers
were at the mercy of central government. In order to get a political promotion under a
system of GDP-orienated government achievement assessment, local governors
tended to ignore other objectives, lik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Under a system of
fiscal descentralization, local governors were motivated to increase fiscal revenue and
to get a promotion by allocating superior resources to segments which were more
benefitial for economic growth, or by attracting severely pollutional enterprises with
preferential policies which included a l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eshold. So,
the key point of the paper is that fiscal descentralization is majorly accounted for the
pollution of China.
By adopting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China from 1999 to 2010,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lution and fiscal descentralization, as measured
by fiscal descentralization of expenditure and revenu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the
three types of pollutant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fiscal descentralization of
expenditure, yet not very certain with the fiscal descentralization of revenue.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maintains after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checking by deviding the
country into east, middle, and west region. And the positive influence in middle and
west region is more prominent than in the east.
In the analysis, factors like secondary industry ratio and FDI are employed in an
attempt to improve the fitting accuracy of the regression. Bu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se factors are inconspicuous in the formul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vironment, firstly, we need to reform the incentive
system of political promotion, which based on the GDP-orienated government
achievement assessment before, by mak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key index in
assessing governor’s achievement. Secondly, consummate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I
fiscal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match up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fiscal power of local
government. Thirdly, expand approaches for citizens of China to supervise local
government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Incentive system;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nomic Growth; EKC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V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发展文献综述 ……………………………………………3
第三节 有关概念的说明………………………………………………………10
第四节 论文思路、方法与结构………………………………………………12
第五节 论文创新及不足………………………………………………………12
第二章 中国式财政分权及其对环境影响的机制…………………………………14
第一节 财政分权理论…………………………………………………………14
第二节 中国式财政分权涵义、特点、利弊及程度…………………………15
第三节 我国环境规制措施、缺陷以及与财政分权的关系…………………19
第四节 分权下地方政府资本偏好与税收优惠竞争对环境的影响…………22
第五节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环境影响的机制…………………………………24
第三章 财政分权与污染关系的实证检验…………………………………………27
第一节 我国环境状况综述……………………………………………………27
第二节 模型设计、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30
第三节 财政分权下各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关系的实证检验…………………30
第四节 财政分权下分地区的差异性检验……………………………………37
第五节 本章结论………………………………………………………………41
第四章 主要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43
第一节 主要结论………………………………………………………………43
第二节 政策建议………………………………………………………………44
参考文献……………………………………………………………………………46
附录…………………………………………………………………………………49
致谢…………………………………………………………………………………50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从工业革命开端至今,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文明程度大幅
提升,在工业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自然资源也因此被大规模地利用,由此产生的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全球瞩目
的成就,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与之相伴的同样是严峻的环境问题。2010
年全国的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到237.47 亿吨,比1999 年增长了20.36%;工业废
气排放总量达到519168 亿标立方米,是1999 年的4.09 倍;工业二氧化硫排放
量达到1864.4 万吨,比1999 年增长了27.69%。尽管人均废水和废气排放量不是
非常高,但是在总量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二高的国家。环境污
染极大地影响居民健康生活,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
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全国当年因环境污
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到5118 亿元,占GDP的3.05%①。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
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履行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
的义务,事关人民,事关国家。
在近期已有的对于环境与经济要素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
一类是从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Grossman 和Krueger(1995) 在库兹涅
茨曲线的基础上,对1979 年至1990 年66 个国家的14 种空气污染物和1977 至
1988 年的水污染物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趋势
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趋势呈“倒U 型”关系,即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污染
物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②。之后许多学者都以检验“环境库兹列兹曲线假说”
(EKC)为研究重点。对于国民收入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倒U 型”关系的原
因,学界的主要解释有: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到以工业为主,再到以服务业为
主逐渐转变;对外经济贸易、合作转移国内污染;技术进步;居民对环境质量的
偏好随收入到一定阶段而逐渐增加。
另一类则从制度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Lopez 和Mitra(2000)认为腐败
和寻租行为会提高环境库兹列兹曲线的拐点水平,影响经济活动和环境质量的关
系③。而明晰产权界定和民主投票系统,有助于集体协作提高环境政策制定效率,
① 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环境污染问题研究[D]博士论文.
② Grossman G.M. & Krueger A.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353-377.
③ Lopez, R., Mitra, S, Corruption, pollution, and the Kuznets environment curv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改善环境质量(Magnani , 2000)①。民主制度也更有助于居民表达自己的环境偏
好,影响环境政策制定(Fazin and Bond, 2006)②。本文的研究主要也是从制度
的角度出发,用实证方法检验财政分权改革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上世纪至今,世界多国都进行了分权改革,不仅是发达国家,许多发展中国
家同样也如此。前社会主义国家转型成为私有化和市场化国家后,经济决策的权
力从中央转到了地方官员手中;第三世界国家为摆脱困境,加速经济发展,纷纷
选择了分权的道路;有集权传统的法国开始了分权的试验,英、美、德、加等国
无一例外都加入了分权改革的大军③。中央政府将经济事务管理权逐渐下放给地
方政府,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巨大影响。
广义上讲,中央与地方分权包括行政分权与财政分权两方面。行政分权主要
指中央政府将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使地方政府拥有相对自主的经济决策
权。而财政分权则是指中央政府赋予地方政府在债务安排、税收管理和预算执行
方面一定的自主权。尽管实施分权改革的国家众多,但是其效果却各异,学界的
争议由此而起。改革成功的案例中有中国这样在改革开始之后的几十年内经济迅
速腾飞的国家,失败的案例中则有墨西哥、俄罗斯这样分权之后增长缓慢甚至倒
退的国家。对于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学界主要认为,中国的分权改革与俄罗斯
以及其他一些实行财政联邦制国家的最大不同点在于中国的政治集权体制,这种
集权体制下的政治激励因素是中国经济得以迅猛发展的重要内因。
本文研究财政分权改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基于激励扭曲的角度。
Holmstrom 和Milgrom(1991) 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在多维度、多任务的不完全
合同中,对一个目标的强激励会导致其他目标受到忽略④。中国的经济在取得巨
大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开展不力与我国政府的
政治激励目标过于单一有着很大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环境对于经济
发展的载体意义无法用直接的经济损失数字来衡量,因此,研究财政分权对于环
境的影响就有着十分实际的意义。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40 (2), 2000, pp.137– 150.
① Magnani E.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Ecological Economics. 32 (3), 2000, pp. 431– 443.
② Y. Hossein Fazin, Craig A. Bond, Democrac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81,(1), 2006, pp.23-235.
③ 王绍光.分权的底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1。
④ Holmstrom and Milgrom. Multitask Principal-Agent Analyses: Incentive Contracts, Asset Ownership, and Job
Design [J].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 1991, (1):24-52.
摘要:
展开>>
收起<<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这种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的财政分权是密切相关的,财政分权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政治晋升激励以及高度的中央政治集权,使得中央政府掌握了地方政府官员的人事任免权,而以GDP为主要政绩考核指标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体系促使地方政府易为发展经济而忽略其他目标,环境就是如此。在财政分权的激励下,地方政府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以及获得政治晋升机会,往往将优势资源投入到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领域,或降低环境保护门槛、采取优惠措施吸引污染严重企业到本地区投资。因此,本文认为:财...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22 17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10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6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3
-
VIP免费2025-01-09 8
-
VIP免费2025-01-09 13
-
VIP免费2025-01-09 10
作者:周伟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积分
属性:52 页
大小:926.89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