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产业集群抗集群网络性风险机理研究

VIP免费
3.0 周伟光 2024-09-20 4 4 708.02KB 69 页 150积分
侵权投诉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产业集群被作为一种能够适应全球化,提升区域竞争
力的战略而在全球极力地提倡和推广。然而,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产业集群都
是成功的或者说能保持长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风险与优势并存。在经济全球
化的今天,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积极防御产业集群风险,显得尤为必要与迫
切。
本文在全面综述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模式——模块
化产业集群。本文认为,模块化产业集群是指一群在地理上临近,从事某一特定
领域业务的,产业关联密切的半自律性企业与相关机构(包括政府、行业协会、
中介机构、大学及研究机构等)所构成的模块化系统体。它是一种具有崭新特性
的产业组织,对于抵抗产业集群网络性风险具有内生性的制度安排特性。
本文首先从产业组织角度分析了现代经济的产业分工与整合模式的演进规
律,指出模块化产业集群是产业分工细化的产物,是一种具有共同演进特性的中
间型组织。此外,本文根据企业之间信息联系特征的不同,把模块化产业集群分
为金字塔模式、信息同化模式和信息异化模式三种基本类型,并采用比较分析的
方法具体分析了模块化产业集群相对于一般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特点与优势。
在系统介绍模块化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念后,本文综合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企
业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社会网络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博弈论等多种理
论方法,分析了模块化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内在制度安排对于抵御集群网络性风险
的基本原理。经分析研究发现:①基于功能分工的模块化组织结构,在提高集群
的信息交流效率的同时,能够降低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减少相互干扰的可能
性,从而可以很好地化解资产专用性风险;②模块化组织“背对背”的竞争特性,
使整个集群组织差异性与统一性、竞争与合作并存,可以很好地避免战略趋同风
险;③模块化产业集群是一个共同演进的动力系统,有利于克服关系专用性,抵
御集群封闭自守风险;④模块化产业集群的内在制度安排具有“淘汰赛”的创新
激励效应,可以减少企业之间模仿的可能性并分散创新风险,较好地化解集群的
创新惰性风险。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浙江产业集群为背景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其网络性风险的分析发现,浙江已经具备了发展模块化
产业集群的现实基础,提倡和推广模块化产业集群,对于防御制约浙江产业集群
经济增长的网络性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最后,本文针对
性地提出了浙江发展模块化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包括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加强
产业信息化进程、加大企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等,并相
应地指出了实施模块化产业集群战略需注意的五点问题。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试探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产业
组织模式——模块化产业集群;第二,分析并论证了模块化产业集群具有抵御集
群网络性风险的内生性制度安排特性;第三,分析了浙江推广模块化产业集群的
可行性及其重大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性风险;模块化产业集群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Industrial cluster, regarded as a kind of organization which is
adapt to globalization and can enhanc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has been strongly
advocated and promoted. However, not all industrial clusters are successful or can
maintain long-term competitiveness. Both risks and advantages exit in the same time.
A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economy, give full play to advantage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actively defense industrial clusters’ risks is all the more necessary and
urgent.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relevant theories, a new organization model
-- Modular Industrial Clusters (MICs)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MICs is a modular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a group of semi-self-discipline enterprises, which are
geographically close and engaging in a particular business area, and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govern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s and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etc) . It is a brand-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odel that can well resist network risk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ving law of labor division and integration model
in modern 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l theory. Then,
three types of MICs are introduced, such as pyramidal model, information assimilative
model and information alienation model.
Based on researche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MICs, 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mechanism of how the special structure of MICs can resist
network risks. MICs has a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relatively
indepen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s. These characteristics can resist special
asset risks. The advantage of MICs, whose members integrates by complementary
capabilities of enterprises in the same cluster, limit communication between cluster
members. That indirectly defeats the risk of strategy being the same.
In this paper, Zhejiang industrial clusters i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It is proved
that Zhejiang has the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V
of MICs. What’s more, actively advocating and promoting MICs strategy would be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Zhejiang to throw off growth difficulties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re over, measures, proposals and attentions are proposed
in the end.
Above all, the main innovations in this paper can be summed up in three points
below: Firstly, attempt to bring forward a new mode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
Modular Iindustrial Clusters; Secondly, The demonstration which is that Modular
Industrial Cluster has the endogenous systems that can well resist network risks of
industrial cluster; Thirdly, analysis on possibilities of promoting MICs in Zhejiang.
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 modularization; network risks; modular industrial
clusters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V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3
第三节 基本框架 ................................................. 4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 7
第一节 相关理论综述 ............................................. 7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第三章 模块化产业集群研究 17
第一节 模块化产业集群的分工与整合 .............................. 17
第二节 模块化产业集群的基本模式与适用范围 ...................... 23
第三节 模块化产业集群的特点与优势分析 .......................... 26
第四章 模块化抗产业集群网络性风险的机理研究 31
第一节 资产专用性风险的化解 .................................... 31
第二节 战略趋同风险的化解 ...................................... 34
第三节 封闭自守风险的化解 ...................................... 36
第四节 创新惰性风险的化解 ...................................... 39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43
第五章 浙江产业集群的网络性风险及其模块化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45
第一节 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 45
第二节 网络性风险的具体表现 .................................... 47
第三节 实施模块化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49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53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54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54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展望 .......................................... 56
参考文献 57
附录 65
后记 66
致谢 57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一群在地理上接近,从事某一领
域业务的,大量产业关联密切的企业与相关结构(包括政府、行业协会、智囊团、
大学及科研机构等)所构成的系统体。产业集群很早就存在,就中国而言,文房
四宝中的湖笔、宣纸、徽墨、端砚其实就是四个产业集群,其中安徽徽州的墨生
产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形成集群雏形,距今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而产生于秦代的
湖州善琏的笔业,到民国初年,全镇从事制笔业达 300 余家,笔工 1000 余人,
料行、笔杆行各 4 家,年产量约 48 万余支,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虽然产业集群存在的历史久远,但对于其理论的研究,却是从 19 世纪末英国
经济学家马歇尔开始的,他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研究。18 世纪发生在英
国的产业革命,标志着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分工
的深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关集群的理论和实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韦伯
的工业区位理论、帕鲁的增长极理论从集聚经济的视角,对产业集群进行了有关
理论上的探索。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即通常
所称的“第三意大利”)传统产业的快速增长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柔性
专业化(Flexible specialization)”被认为是增强其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
形式,而丰富的社会资本则被认为是保证“柔性专业化”生产的重要社会因素。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被称为“硅谷”的美国加利福利亚州中部圣弗朗西斯科
以南的半岛上崛起的半导体工业集群,更创造了经济发展的神话,成为世界知识
经济的中心。在亚洲、欧洲等国家(地区)也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如以机械工业闻名的日本东京大田区的机械产业集群,我国台湾新竹的IC产业集
群、德国巴登-符腾堡(Baden-Wurttermberg)地区的电子机械以及汽车及其零
部件产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量地
方产业集群的出现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竞争力,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关于“产业集群”,国内有很多相似的概念,比如“企业集群”“产业群”“专业化产业区专业镇
及浙江的“块状经济”等,在一般场合下都通用。
《中国笔都——古镇善琏》http://topic.zhebei.com/brush/sl.htm
面向客户的生产和服务,运用灵活通用的设备和适应性强的熟练劳动力。
摘要:

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被作为一种能够适应全球化,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而在全球极力地提倡和推广。然而,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产业集群都是成功的或者说能保持长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风险与优势并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积极防御产业集群风险,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本文在全面综述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模式——模块化产业集群。本文认为,模块化产业集群是指一群在地理上临近,从事某一特定领域业务的,产业关联密切的半自律性企业与相关机构(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大学及研究机构等)所构成的模块化系统体。它是一种具有崭新特性的产业组织,...

展开>> 收起<<
模块化产业集群抗集群网络性风险机理研究.pdf

共69页,预览10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周伟光 分类:高等教育资料 价格:150积分 属性:69 页 大小:708.02KB 格式:PDF 时间:2024-09-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9
客服
关注